浆砌石砌筑施工方案_1.pdf
浆砌石砌筑专项施工方案 一、材料 1.石料 砌石体的石料应采白施工图纸规定或监理人批准的料场,石料 的开采方法应经监理人批准,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 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砌石体分块石砌体和条石砌体,各种石料外形规格如下:块石砌体:块石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 15cm 规格小于 要求的块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 10%。条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 石和毛料石四种。用于浆砌石体的粗料石(包括条石和拱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 整,其长度应大于 50cm 块高大于 25cm 长厚比不大于 3,石料外 露面应修琢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 5mm 砌石料应经过试验,石料的 容重要大于25kN/m3湿抗压强度大于100MPa 2.砂、砾石 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径为 0.15 5mm 细 度模数为 2.5-3.0,砌筑块石砂浆的砂,其最大粒径不大于 5mm 砌 筑条石砂浆的砂,最大粒径不大于 2.5mm 小骨料混凝土采用二级配,砾石粒径为 5-20mnfi 20-40mm 3.水泥和水 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水泥 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 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 28 天龄期抗压强度的 90 恕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4.胶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浆和小骨料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 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 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人批准。拌制胶凝材料,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 白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士 2%砂、砾石为士 3%水、外加剂为士 1%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 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胶凝材料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 2-3min,一般不应采用 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各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 确。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 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二、浆砌石体砌筑 1.砌筑工艺流程 详见下页工艺图 2.一般要求 砌石体应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应为 30-50mm 当气温 变化时,应适当调整。采用浆砌法砌筑的砌石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 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砌石体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国家有关规定。3.块石砌体 砌筑块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块石基础 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 l/2,相邻阶梯的块石应相应错缝搭接。块石砌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 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块石砌体灰缝厚度应为 20-30mm 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 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 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块石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片 石砌筑。块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 每 0.7m2 墙面至少应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 2m 拉结石的长度,若其墙厚等于或小于 400mm 寸,应等于墙厚;墙 厚大于 400mm 时,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50mm 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 2/3。块石砌体每日的砌筑局度,不应超过 1.2m。块石墙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空隙应用砂浆填满。4.养护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 12 18h 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 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 14 天。5.水泥砂浆勾缝防渗 采用条石水泥砂浆勾缝作为防渗体时,防渗用的勾缝砂浆应采 用细砂和较小的水灰比,灰砂比控制在 1:1 1:2 之间。防渗用砂浆应采用 32.5 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清缝应在条石砌筑 24h 后进行,缝宽不小于砌缝宽度,缝深不 小于缝宽的 2 倍,勾缝前必须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渣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 勾缝砂浆必须单独拌制,严禁与砌体砂浆混用。当勾缝完成和砂浆初凝后,砌体表面应刷洗干净,至少用浸湿 物覆盖保持 21 天,在养护期间应经常洒水,使砌体保持湿润,避免 碰撞和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