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742843
资源大小:410.4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
12019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B. 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 C.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 D. 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2.下图中为相关细胞,为相关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B.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的渗透压升高,引起全身浮肿 C. 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3. 血浆渗透压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 B. 血浆中 Cl-的含量 C. 血浆蛋白的分子质量D. 血浆中 Na+的含量4. 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 B. 组织液部分成分渗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 C. 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 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糖原、CO2、神经递质、激素等成分5.张同学由于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糖原合成量增加 B.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 胰岛素分泌增加 D.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 进行人体肌肉注射,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 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 淋巴液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2C. D.7. 下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 B. 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 出现尿糖现象就可以判定此人是糖尿病患者 D. 若胰岛 B 细胞受损,则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8. 人体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剧烈运动 天气转冷 患糖尿病 静脉点滴 1 L 生理盐水 高温下劳动A. B. C. D. 9.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 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和肺 D. 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10. 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 A,B,C 依次是A. 抗利尿激素 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B. 渴觉中枢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C.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渴觉中枢 D. 渴觉中枢 肾小管、集合管 抗利尿激素11. 为保持内环境的稳态,当人一次饮水过多时,要通过相关调节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下列能表示抗利尿激素和渗透压变化的曲线是(纵轴表示激素和渗透压的变化程度,横轴表示调节的时间) A. B. C. D.12. 下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 8 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C 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 B 点慢 B. B 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3C. C 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低于 1.2gL D. C 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 B 点1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 30到 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 ,这属于条件反射 B. 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C. 食物中缺碘会引起人体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水平升高15.如图是人体对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过程均会加强 B.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与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产热 C. 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 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16.下图所示为某反射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阻断处,刺激处,处会发生反应 C. 图中含有 3 种神经元,它们之间靠突触相连 D. 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17.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 S 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18. 下列对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导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C. 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 D.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19.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A. 神经冲动在和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 是感受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C. 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应 D. 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0. 如图、是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 a 为突触小体,与图中 c 及图中 g 为同种结构 B. 图中 a 为突触小体,与图中 d 及图中 g 为同种结构 C. 图中 b 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中 e 结构 D. 兴奋在图、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 ab、dc、eg21. 某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便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导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 麻醉剂抑制了所有神经元递质的释放 B.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22.下图表示 A 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 B 神经元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时两神经元的膜电位均表现为外正内负 B. 神经元 A 和 B 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5C.s 处的神经递质可引起神经元 A 和 B 产生兴奋 D.s 处液体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23. 在 2008 年残奥会闭幕式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星星,你好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这些聋哑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老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语言中枢 A. B. C. D. 24.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包括 T 细胞和 B 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25.浆细胞的代谢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 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 B. 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C. ATP 和 ADP 的转化 D. 染色体 DNA 的复制26. 下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 B. 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 b 产生 D. 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 A 失活27. 下图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B. 是效应 T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C. 可提高杀伤力的淋巴因子来源于记忆细胞 D. 靶细胞裂解的同时病毒被溶解消灭28. 下列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 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 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29.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项有6效应 T 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水解酶裂解靶细胞 抗原不一定来自体外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和物质有 B 细胞、T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 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过敏反应需要有效应 T 细胞参与,不可能发生于初次免疫过程中 HIV 侵入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使全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丧失功能 A. B. C. D. 30.用 X、Y 和 Z 三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微型月季茎段侧芽,其影响如图示,则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X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B. Y、Z 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 X 浓度Z 浓度 D. Z 浓度Y 浓度31. 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 B. 打顶后第 20 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 C. 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 D.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32.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是垂体 大脑皮层 甲状腺肥大 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甲状腺激素减少 A. B. C. D. 33. 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所示。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 A. 0f B.f2f C. 2fh D.gh734.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效应和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甲中的 a、b、c、d 点所对应的图乙中的生长状况,正确的是 A.a B.b C.c D.d35. 如图所示,单侧光从左侧照射甲(倒立的胚芽鞘尖端) ,X、Y 表示琼脂块,在甲上放置一段时间后,放在乙(正立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顶部两侧;丙为去尖端胚芽鞘,切面上放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从左侧进行单侧光照射。则乙、丙的生长情况是 向左弯曲生长 向右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不生长也不弯曲A. B. C. D. 36.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把 A 和 B 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 和D 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再把 A 放在暗处,B、C、D 沿箭头方向照光若 A 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 100,则 B、C 和 D 的各值如图所示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A. 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 , B.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D. 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37.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4-D 对迎春花进行插条生根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如图其中 1、2、3、4 组分别是培养环境中 2,4-D 浓度为 a、b、c 和清水组的生根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实验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 2,4-D 可促进枝条生根 B. 根据实验结果无法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C. 图示说明实验中 2,4-D 浓度关系为 abc D. 实验结果可说明,2,4-D 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8.下图中,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 1、侧芽 2、侧芽 3 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8A.B.C.D.39.抗原和抗体不仅在生物体内发生反应,在体外也能进行反应,研究这种反应的方法之一是用琼脂双重扩散法,如图所示,在琼脂片上开孔,在其中加入抗原和抗体,使其在琼脂中扩散,扩散了的抗原和抗体在一定的位置发生反应在琼脂中出现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线,把这种线叫沉降线X 和 Y 表示两种抗原,x 和 y 为相应的抗体,图中正确表示沉降线的是( ) A. B. C. D.40.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 4 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 4 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下图) ,其中 a1>a2>a3>a4。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B. 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 m1<m2<m3<m4 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位于 m3、m4之间 D. 若 a1和 a2相同,则琼脂块中的 m1与 m2也相同4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该分泌物既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气体 B. 可在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检测到该分泌物 C. 若靶细胞属于垂体,则分泌细胞一定是下丘脑细胞 D. 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42.曾经在我国山东、北京等地先后有人因感染禽流感病毒(注: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流感病毒属于同一种类型病毒)而死亡如图表示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中传播及人类研究、治疗禽流感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禽流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直接决定其抗原特异性,可以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9B. 图中刚治愈的家禽 B 若再次被该病毒感染,不会再患该病,因为它的体内产生了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C. 被该病毒侵染的人应及时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 ,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D. 用 DNA 酶处理后的该病毒侵染禽类,仍可能会引发禽流感43.为研究不同室温条件下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温度 B. 在 5090min,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室温降低,皮肤血流量减少 C. 第 90min 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 D. 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44.图中 X、Y、Z 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若切除 Y,则 Z 的重量不会改变 B. X 和 Y 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 甲对 Y、乙对 Z,丙对 X 和 Y 都起促进作用 D. 若 Z 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二、非选择题45.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 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 。(填下列字母)A.吞噬细胞 B. T 细胞 C. B 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 T 细胞(3)若表示某物质,则是 ,能与 特异性结合并由 最终将抗原消灭掉。46.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图,图一是水平放置于地面的玉米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二是已出现顶端优势的植株,图三是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0(1)图一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玉米幼苗茎 生长,根 生长。(2)图二中实验一段时间后,燕麦胚芽鞘 生长,原因是 N 处的生长素浓度较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较快。尖端下方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具有极性,运输方式为 。(3)若图三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的关系,则在同一植株中用此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根和茎生长的关系时 B 点应分别移动 。111.C 2.B 3.C 4.D 5.D 6.C 7.D 8.C 9.A 10.C 11.A 12.D 13.B 14.D 15.C 16.D 17.C 18.A 19.A 20.A 21.B 22.D 23.D 24.C 25.D 26.D 27.B 28.A 29.B 30.D 31.C 32.B 33.A 34.C 35.A 36.D 37.C 38.D 39.C 40.A 41.C 42.C 43.C 44.D 45.(1)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二次免疫) (2)A ; E ; BCDF;(3)抗体;抗原; 吞噬细胞 46.(1)背地 向地 (2)弯向光源 主动运输 (3)向左和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