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穿井得一人》与“人有亡鈇者”.docx
-
资源ID:74286208
资源大小:12.56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穿井得一人》与“人有亡鈇者”.docx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穿井得一人与“人有亡者【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家穿井得一人J 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J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乙】疑邻窃斧人有亡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缺也;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铁也。俄而,扣于谷而得其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 似窃铁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吕氏春秋去尤注:通斧。意:通“臆。怀疑。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扣(ht):掘。尤: 通“囿”(you),局限、蒙蔽。1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闻之于宋君(使知道)B.人有亡金夫者(丢失)A.闻之于宋君(使知道)B.人有亡金夫者(丢失)国人道之(讲述)言语,窃也(语言文字)C.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及其家穿井(等到)D.无为而不窃铁也(行为)俄而,扣于谷而得其铁(不久).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国人道之A.有闻而传之者B.求闻之若此C.得一人之使D.意其邻之子3翻译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J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4 .甲文和乙文两个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谈谈你为人处世的感悟。【答案】1B【解析】A.代词,这件事;B.状语后置的标志;C.助词,的;D.助词,的;故选A。2 .A.(1)丁氏答到:“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他邻居的儿子没有变,而是自己的心态变了。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3 .甲文告诉我们凡事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不要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对 于传言要开动脑筋,仔细辨别。乙文告诉我们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我们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 客观事物的原貌。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要轻信传言,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同学, 听别人说很难相处,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了解后,发现这个同学很热情,很善良,不难相处。【乙】疑邻窃斧从前有个丢了一把斧子的人。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 斧子的人;看那人的脸色神色,也像是偷斧子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 斧子的人。不久,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水沟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过几天再看见他邻居 家的儿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 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