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冷与热 4.水遇冷以后 网格式教案.docx

    • 资源ID:74288428       资源大小:62.2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冷与热 4.水遇冷以后 网格式教案.docx

    4.水遇冷以后【核心概念】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学习内容与要求】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34年级:知道物体一般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回膨胀。【教材分析】水遇冷以后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四课时。通过一年级 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 察辨别等活动。本单元共有四个课时,分别为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 及水遇冷以后。本册更多的是着眼于水的温度变化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这四个课时的教材,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冷热与温度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 定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带领学 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热胀冷缩一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发生 的胀与缩的变化,进而认识固定、液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热以后让学生认 识水的三种形态,并且知道其中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产生融化现象。而当温度持续升 高时,水会沸腾。本课时承接于上一课时,继续探究水的形态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起水遇冷 以后,出现“凝结”和“结冰”的现象。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活动,让学生观看“露水”视频,唤醒原有 旧知,引发关注。第二部分,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从见到露水的时间和温度入手,让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猜测露水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展示,揭晓成因。此时,学生 对露水的形成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借助微课以此激发学生设计实验,在课堂上模拟 露水的形成。教师示范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凝结”现象。第三部分,承接上一环节,当 水的温度持续降低,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借助前几 课时的知识及实验技能的积累,感受水在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体积的变化。第四部分,通过 联系生活,了解生产生活常见的水遇冷现象。【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己经直观地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能运用 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了解水的特征。经过本单元前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使 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水的温度,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知道 水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出现融化的现象。本课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起“凝结”和“结冰”的概念。四年级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 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在明确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后自己动手实验, 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 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水的三种形态”己经有 了初步认识,但究其三者转换的条件,还未能真正了解。【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通过实验,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产生凝结现象。通过实验,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体积会膨胀。2 .科学思维: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水遇冷发生的变化。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 得出结论。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 论、及时反思等。3 .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在科学探究中,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4 .科学态度: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 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教学重点】水蒸气遇冷后的形态变化。【教学难点】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且体积会膨胀。【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三脚架、烧杯、铝箔纸、酒精灯、玻璃棒学生材料:试管、温度计、盐、碎冰、烧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一、初识 露水,导1.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露水1.学生欣赏露水图片。设计意 图:通过欣赏清入新课图片)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晰直观的露水画么?面,引导学生初2.你能说说你见过的露水2.学生谈谈关于对露水识“露水”,揭吗?已知的生活经验。示学生的前概3.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露3.生:我一般在早爱的念,激发学生浓水?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时候见过露水。那时的气温厚的学习兴趣,还是低?比较低。为整节课的教学4.你们知道露水是怎样形4.学生思考回答。奠定了良好的情成的吗?感基调,创设探5.我们一起来观看微课,5.生:晴朗无云的夜间,究课堂。通过联看完再说说露水是怎么形成的。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系生活,唤起旧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知,猜测露水成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因,激发了学生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内在的求知欲。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在此基础上通过这就是露水。微课视频导入,揭晓露水形成原因。二、研究1.同学们都很好奇露水的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设计意水蒸气遇形成,你们想不想让露水在我们造露水,汇报交流。(可以图:承接课前“露冷以后的实验室里再现呢?你打算怎么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把水”微课视频,变化做?水蒸气冷却,就能形成露在知晓露水的成水。)因后,师生一起2.同学们参照下课本第10设计实验,在课页活动,再讨论下如何制造出露2.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堂上制造“露水。计:第一步:往烧杯加入温水”,学生将所开水;第二步:用铝箔纸包看所感转再次回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并在铝归科学课堂上的箔纸上开个小洞;第三步:实验探究,更加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第四细致地观察到实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险所产生的现水,直到水沸腾;第五步:象,进一步巩固3.同学们的设计很精彩,在铝箔纸洞口上方倾斜放一理解了 “凝结”老师再强调几个注意事项: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其中的概念,加深了注意泗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玻璃棒事先放于冰水中。对露水的认识,玻璃制品,要轻拿轻放。3.学生分组实验,仔细丰富了认知。寻4.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观察实验现象。找生活中的凝结4.生:我看到玻璃棒上现象,都培养了有水滴;铝箔纸洞口处有白学生将科学知识5.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气。应用于生活的意是怎样形成的?5.生:从烧杯中上升的识,使科学知识水蒸气遇到上方的冷玻璃棒来源于生活,而6.铝箔纸洞口处的白气是后就会变成水。最终又应用于生水蒸气吗?6,生:水蒸气是无色透活,回归于生7.水蒸气在这个实验中发明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活。生了怎样的变化?形成的小水滴。8.师:这种现象叫作凝结,7.生:水蒸气遇冷后从露水的形成是一种凝结现象。同气态变成液态。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凝结的例8.生:从冰箱中拿出冷子吗?参照下课本第12页的图的东西,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片。珠;冬天向外呼气会有水雾;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三、研究1.水蒸气遇冷后会从气态1.生:会结成冰,变成设计意水结冰过变成液态,如果继续遇冷又会发固体。图:引导学生经程中的温生怎样的变化?2.学生思考预测,填写历“预测观察、度和体积2.谁能预测一下,水开始实验记录单。描述、设计”的的变化结冰时的温度多少摄氏度呢?3.生:我打算把试管放学习过程,在有3.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放冰箱里。层次的思维探究要让这个试管里的水结冰,并观4.生:需要温度计测量中不断寻找新证察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试管里水的温度;要比较体据验证原先的猜的变化情况。你们打算怎么做?积变化可以事先在试管做记想,引导学生形4.教室里没有冰箱,但是号,结冰后对比。超过标记成新的认识,学【板书设计】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说明体积变大,反之体积变会尊重证据,会冰箱”一一装碎冰的烧杯。你们 还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要 比较体积变化又该怎么做呢?5 .可是我们没办法让冰迅 速融化,让试管快速降温,实验 的时间就会很长。6 .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可 以参照课本第11页的活动,再 优化下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7 .师强调注意事项:首先 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不能 碰到试管,将温度计一端绑上细 绳悬挂于铁架台,液泡完全浸没 于水;其次,完成填写实验记录 单一一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 变化曲线图并分析。小。5 .生:据我所知,可以 在冰中加入盐,冰会加快融 化,使周围温度下降更快。6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 计:第一步,在试管中插入 温度计(温度计不能碰到试 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第二步,把试管连同温度计 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 一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 降到-2为止。第三步,观 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 位置有什么不同。7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交流。8 .学生总结:在般情 况下,当温度降到0C时, 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 会膨胀。分析实验现象, 通过现象自主得 出结论。小组探 究环节使学生在 不同的分工下明 确如何正确有效 的与别人进行合 作交流,并且通 过自主操作学会 自己解决问题的 能力。四、拓展 延伸:生1.师出示图片:盛冰的 瓶子外壁有很多水;冬天进入1.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活中的奇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结2.学生总结:水是自然伸,寻找生活中特现象冰后塑料水瓶鼓胀;结冰后玻 璃瓶裂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2.师揭示本节课题水遇 冷以后。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 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 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 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 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奇特现象,激 发学生运用所学 的科学知识运用 于解释生活常见 现象,使科学知 识来源于生活, 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师生共同 回顾,思考水蒸 气遇冷凝结、结 冰转化的意义, 一起完成思维导 图,将本节课的 知识点有机整 合,构成知识体 系。4.水遇冷以后水蒸气 遇冷、水 遇冷 冰 (气态)0以上 (液态) 0以下 (固态)【知识要点】1 .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实验步骤: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用酒精灯加热 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 象。实验现象:玻璃棒上有水滴流下来。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后,从气态变成液态,形成了小水滴。2 .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3 .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把试管连同温度 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c时为止。观察试管 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0C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不变。试管中的冰面会比原 来水面高一些。4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C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5 .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 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化身。云 雾雨和露是液态的水,霜、雪和冰是固态的水。【课堂流程图】欣赏生活中的露珠,导入新课n水遇冷后的变化模拟实验一:造露n水遇冷后的变化模拟实验二:造霜口I探究生活中水遇冷后的变化【实验记录单】实验记录单一、预测: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二、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分析1.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2.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视律是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冷与热 4.水遇冷以后 网格式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