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无言之美(教学设计2).docx
-
资源ID:74291294
资源大小:13.8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5.无言之美(教学设计2).docx
15*无言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2综观全文,了解作者提出的观点。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列举的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种艺术作品中的例子,认识“无言 之美”的表现形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难点:理清作者论述无言之美的思路是难点。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认识艺术之美的形式。2引导点拨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出示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 .请学生说说读完这两句诗的感受。2 .请学生翻译这两句诗,然后让一位学生说说听完翻译与原诗的不同感受。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文章无言之美,来感受无言的独特魅力吧!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文中有难度的文言语句及诗句,主要检查学生对文言语句和诗句意思的理解。1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再说话了,那我等 学生凭借什么来继续得到教诲呢?”孔子回答说:“你可曾听见天说过什么话吗? 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又说过什么话呢?”2陶渊明的作品时运中“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意思是风儿自南 吹来,呵护着那新长出的禾苗。3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意思是细雨 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几句诗的情感。(思考并发言)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分层概括全文第一部分(1):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第二部分(2-7):从美术的观点研究无言的意蕴第三部分(812):以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无言之美第四部分(13):归纳观点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 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 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明了 “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2 .结合前文理解“和自然逼真”的含义。明确:”和自然逼真”就是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一、我们所说的话,就恰 是我们所想说的话:二、我们所想说的话,我们都吐肚子说出来了,毫无余蕴。3 .图画决不能和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图画并不像相片那样包罗尽致,而是经过美术家先选择,最后加入美 术家的人格表现出来的,所以图画决不能和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4 .第9段作者使用了几个言不尽意的例子?它们证明了什么内容?明确:作者或详或略地列举了8个例子,证明了 “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 表现为难能可贵”。5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 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 “无言”也能产 生美。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绘画的选择 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以“文学的意蕴之美”突显无言之美;从“音乐 的无声之美”论证无言之美;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述无言之 美。6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所写的“无言之美”是什么。明确: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五、探究升华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 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 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 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六、课堂作业:同学们从学过的课文中再找一些表现“无言之美”的例子。七、板书设计绘画的选择之美、,无言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