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docx
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树立跨文化教学的新理念,明确基本原则,具备改革思维, 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进行跨文化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起,描述了构建跨文化教学 模式的基本原则,最后从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措施,希望能够对构建大学 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提供帮助。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第一,时下流行的各类英语文化教材太过理论,不适合大学生进行跨文化学 习,在大学教材中仍缺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文化教材,使得跨文化教学缺乏专 业性。第二,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多是词汇表、语法、语言技能表等内容,缺乏 对文化项目的描述和界定,缺少相应的测试模式,使得跨文化教学无据可依,缺 乏系统性。(二)缺乏文化和语言教学之间的结合第一,在大学英语课本的编排中,语言知识占据了半壁江山,文化篇目零零 散散,数量有限。在内容上也都是机械式的词汇跟句型,文化内容占很少比例。 第二,在目前大力推广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情况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 仅仅是简单的相加,两者缺乏有机结合,导致学生在语言和文化之间不能融会贯 通、互相帮助。(三)缺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现实表明,很多人似乎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误解。中西方文化作为跨文化交流 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可在实际的教学中,似乎忽略了本土文化,以普及对方文 化为目的,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偏向发展,最终导 致跨文化教学失去根基。二、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结合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坚持结合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影响到提高学生跨文化水平的基础性、根本 性和全局性问题。综合性是指大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从 微观到宏观地逐步知晓一些文化事件、文化背景等浅层文化。系统性是指:合理 地编排文化内容,增加文化信息的比例,系统地结合语言和文化。(二)坚持融入现实和生活化的原则坚持融入现实和生活化的原则是指大学英语教学应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学 用结合。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己经明显体现了 “生活化和现 实化”的趋势,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英语是最普通的交际工具,只有紧密结 合生活和现实,实施语言文化教学,才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认 同感。三、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措施(一) 语言与文化同等重要,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加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是语言的最 终归宿。只有真正掌握文化规则,方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目的语言。“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本意是“多此一举”,若不知道Newcastle是英国煤都这一文化历史, 可能会直译为“送煤去新城堡”。因此,了解目的国的文化背景可以增强学生的 语言技能,英语教学任务中应纳入恰当的文化项目,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效果;教 科书应是语言与文化的同一载体,每一章后应简单介绍与之有关的文化知识与跨 文化交流能力,课堂之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文化测试检验;老师应有目的地在教 学过程中融入文化知识,借助语言了解文化,用文化表示语言,真正实现学生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二)寓新闻于教材,相互补充目前,英语教科书的周期较长,内容相对落后,滞后性明显。但是英语新闻 形式多种多样,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都覆盖了英语新闻报道,换句话讲,英语 新闻是最新英语的集成。英语新闻有较强的时效性、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 兴趣。老师可以结合视频与音频、课堂讲解的形式,传播英语新闻,引导学生抒 发己见,拓宽文化视野。除此之外,应带领学生借助英语新闻融入生活,拉近英 语运用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真正实现向运用型英语学习模式的转换。(三)对比中西文化,存同求异文化的差异性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巨大挑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根本 目的在于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肯定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消除中西文化融 合的障碍。第一,大学老师应向学生讲解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中国文化比较注 重家庭,强调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独特。第二,大学 老师应结合多姿多彩的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比如“红” 在中国代表吉祥喜庆;而在西方人看来,就表示残忍杀戮。通过文化对比,能加 强学生对目的文化的了解与掌握,并且间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四)举办跨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跨文化氛围学校应多举办各种各样的跨文化活动,坚持学生为主体,构建良好的跨文化 氛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是形成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比如,老师应在教学时鼓励学生模拟西方人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不同角色, 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进而增强其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另外,学校在课余时间多 举办相关的西方文化演讲活动、话剧表演比赛等活动,拓展学生语言文化学习的 范围,让学生能体会到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