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外国小说阅读专练:德国系列.docx
-
资源ID:74292602
资源大小:29.3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外国小说阅读专练:德国系列.docx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声不吭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下班后,我在长途电话交换站的出纳处领了工资,将钱装进一只信封,给 妻子写了张便条:"我想明天见你,两点钟以前再给你打电话。"我把纸 条塞进信封,用舌头舔舔涂了胶水的封口,犹豫了一会,又把钱抽出来, 将一张十马克钞票放进大衣口袋,在纸条上添了两句话:"我拿了十马克, 明天还你。吻孩子们。弗雷德。"我快步跑到一家卖炸香肠的小店的遮雨篷下,买了一份炸香肠换开了那张 十马克钞票。我一面嚼着香肠,一面往小店后墙上那面大镜子里望去,第 一眼差点没认出自己来。看到那顶破旧的巴斯克小帽和我那张灰白的瘦脸, 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外表同那些到我家来向母亲兜售杂货的商贩一模一 样了。我小的时候,曾多次给小贩开过门,母亲从来不忍心将他们拒之门 外。家里只要还有一片面包、一点钱,她准会把它们送给他们。我还清楚 记得,小时候我晚上躺在床上,经常听见父亲一进家门还没走到餐室就大 发雷霆。在这场可怕的吵闹中,母亲几乎总是一声不吭。我咬着热香肠,牙龈被烫得疼痛难忍。从对面的镜子里,我看到了我的帽 子、我那张灰白的瘦脸和一双阴郁的眼睛,我同那些小贩是多么相似啊! 五分钟后我从公共汽车里下来时,雨仍在下着。我跑到屋檐下按门铃,一 个女佣人替我打开门,她温和的褐色眼睛向我投来怜悯的目光。一个罗马尼亚警察和一个俄国警察组成了一个巡逻队,拿着名单挨家挨户 查访。我记不得他们在家里是否说了 "劳动营”这个词。如果没说,那么 是否提到除"俄国"之外的其他字眼。如果说了的话,那"劳动营”这个 词也没有吓着我。战争和幽会的事儿并未让我成熟,十七岁的我心智其实 还处在极无知的孩童时代。"水彩"和"肉"这样的词会让我心惊肉跳, 而我的脑子对"劳动营”这个词却无动于衷。那次用叉子吃土豆,我母亲说"肉"这个字点到了我的痛处。就是那次, 我还想起了一件事。我小时候有一次在楼下的院子里玩,母亲在阳台的窗 口大吼道:"如果你不马上回来吃饭,还要我再叫一次的话,你就待在那 儿别回来了。"我还是在下面多待了一会,等我上去时,她就说: 你现在可以收拾书包去闯世界了。你想干嘛就干嘛。母亲边说着边把我拽进房间,拿出个小背包来,把我的羊毛帽子和夹克塞 了进去。我问她,我是你的孩子,你叫我去哪儿啊?很多人都认为,打点行装是件熟能生巧的事,就像学唱歌或者祈祷一样, 可以无师自通。我们从未练习过,也没有箱子。父亲当年参加罗马尼亚军 队上前线打仗时,就没什么行李好收拾。部队什么都会发,这是装备的一 部分。除了离家外出或是抵御严寒,我们想不出为了什么别的理由收拾衣 物。我们手头没有该带的东西,于是就即兴发挥。用不上的成了必备的, 必备的就是唯一正确的,而这只是因为手头恰巧有这些东西。母亲把留声机从客厅拿出来,放到厨房桌上。我用螺丝刀将留声机箱子改 装成了行李箱。 接着我祖母把留声机行李箱、铺盖和干粮袋放到了门附近。那两个警察说 好午夜时分来带我走。行李都已整理好放在门边了。我在系鞋带时,忽然想起多年前某个夏季,我们在文奇山(特兰西瓦尼亚 地区的一座山岭)度假时的情景。那时母亲穿着一件自己缝制的水兵服。 我们正在草地上散步,她突然倒在深草中装死。我当时八岁,吓得要命, 觉得天塌到草里去了 !我紧闭双眼,不敢看天会如何将我吞噬。这时母亲 跳了起来,猛摇着我问道:"喜不喜欢我?我还活着呢。"鞋带系好了。我坐到桌边,等待午夜来临。午夜到了,巡逻队却迟迟未到。 等了三个小时,都快让人受不了了,他们才来。母亲帮我穿那件带黑丝线 滚边的大衣。我穿上了,她哭起来。我戴上绿手套。在木地板的门厅内, 就在挂煤气表的地方,祖母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并没有刻意去记这句话,只是不经意地把它带到了劳动营。我并不知道, 它会一直伴随着我。但是,这样一句话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我所有带去的 书加在一块,也没有它对我的作用大。"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一一这句话 后来成了心铲(心绞痛)的同谋、饥饿天使的对头。因为我真的回来了, 所以我有权说:"这么句话能让人活下来"。(有删改) 注:本文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塔米勒的小说呼吸钟摆。故事开 始于"二战"结束时,当时的苏联把战争中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部分德国 人流放到乌克兰的劳动营。小说主人公17岁德国男孩里奥,便是其中之一。9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篇即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主人公里奥以懵懂少年的姿态出现, 对即将到来的前往劳动营的旅程满是憧憬。B .打点行装的细节描写,反映了主人公在离开家时精神上难以自抑的眷恋 之情,家庭的温暖成为主人公挥之不去的记忆。C .小说回忆母亲倒进深草而"我"被吓到的一段,展现了幼时的"我"对 母亲的依恋,让人印象深刻。D .小说中的"我"虽然有着青春期的叛逆,但是却沉稳坚定,迫切希望别 人知道"我"急切地想要离开家的心理。10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从人物内心出发,刻画"我"离家时的 细腻的心理,表现了鲜明的人物性格。B .小说文笔洗练,行文散文化。以第一人称视角,用一种充满诗性的语言 展现了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无法言喻的苦痛。C .小说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了 "我"所住的小城之小,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暗示了 "我"迫切想离开家的原因。D .小说补叙"我"小时候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的旧事,与现在要分离时"我" 对母亲的情感相呼应,突显"我"的情感变化。11 .祖母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小说主人公里奥为什么觉得"这样 一句话有自己独立的生命"?12 .请简要赏析心理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线无战事(节选)德雷马克一九一八年,在这种迟夏的日子里,有一天在送饭的时候,卡特倒下了。只有我们两个人。卡特绝望地哼哼着:"现在这个时候正好是现在这 个时候"我安慰他:"谁知道这一场灾难还要延续多久啊!你现在倒是得救了" 伤口开始很快地流着血。不可能把卡特一个人留下来,让我试着去找一副 担架。况且,我也不知道附近什么地方有医疗站。卡特不是很重,所以我就把他驮在背上,跟他一起回到急救所去。我们休息了两次。一路上他痛得很厉害。我们不大说话。我已经把短上衣 的领子敞开,喘着粗气,我流着大汗,还由于背的时候用足了劲儿,脸都 肿胀起来。尽管如此,我还是催促他继续往前走,因为这个地方很危险。"我们要不要再往前走,卡特?""一定要,保罗。""那就来吧。"我把他扶起来,他用那条没有受伤的腿站着,身子靠在一棵树上。随后我 小心翼翼地抓起他那条受伤的腿,他猛一抖动,我就把那条好腿的膝盖也 挟在胳膊底下。我们走路越发困难了。常常有那么一发炮弹,嘶嘶地呼啸而来。我尽可能 急步前进,因为卡特伤口里的血已经滴落在地上。我们没有办法很好地避 开炮弹的爆炸,直到危险过去了,我们还没找到掩蔽处。 为了等候炮轰过去,我们在一个小小的弹坑里躺了下来。我从自己的军用 水壶里倒了点茶给卡特。我们还抽了一支纸烟。"唔,卡特,"我沮丧地 说,"我们毕竟就要分开了。"他没有吱声,只是朝我瞅着。"你还记得吗,卡特,我们怎么样征服那只鹅的?还有,你怎么样把我从 困境中救出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新兵,又是第一次负伤。那 时候我还哭鼻子呢。卡特,那差不多是三年以前的事了。" 他点点头。对于孤独的忧虑在我心里升腾起来。卡特被送走以后,这儿我就一个朋友 也没有了。"卡特,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还是要见面的,如果和平真正到来的时候 你还没有回来的话。"我十分难过,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卡特一一卡特, 我的朋友,这个肩膀套拉着、唇髭稀疏而又湿透的卡特,我对任何人都比 不上对他那样了解得清楚的卡特,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同甘共苦的卡特一一 这个卡特,也许我再也见不到他了,这是不可能的。"不管怎么样,把你家里的地址留给我,卡特。这儿是我的地址,我会给 你写下来的。"我把他的地址抄在我的笔记本上。我已经感到多么的孤独,虽然他仍然坐 在我的身边。难道我就不能往自己脚上赶快打一枪,以便可以跟他一起去 吗?蓦然间,卡特咕噜咕噜地喘起气来,脸色也发青发黄了。"我们再往前走 吧。"他嘟嘟嚷嚷地说。 我跳起身来,热情地想帮助他,我把他背起了,撒腿就跑,是那种稳重的、 缓慢的长距离跑步,使得他的腿不致摆动得太厉害。我的喉咙发了干,我的眼睛前面乱舞着红色和黑色的星点,我顽强地、毫 不怜惜地跌跌绊绊地前进着,最后,终于赶到了医疗站。在那儿,我双膝一屈,跪了下来,但我还有足够的力量,让自己倒在卡特 那条好腿的一边。过了几分钟,我才慢慢地直起身来。我的腿和手都在发 抖,我好不容易找着我的军用水壶,想喝它一口。喝的时候,嘴唇也在哆 嗦。可是我微微笑着卡特得救了。过了一会儿,我开始把那钻进我耳朵里来的各种嘈杂的嗓音辨别出来了。"这你本来可以不必费事的。"一个卫生员说。我一点不懂地望着他。他指了指卡特。"他确确实实已经死了。"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是胫骨上受的伤嘛。"我说。那卫生员一动不动地站着。"那也一样"我转过身去。我的眼睛仍然很模糊,汗水重新在我头上冒出来,淌过了眼 皮那儿。我把它抹掉了,朝卡特那边觑了一眼。他静静地躺在那儿。"他 昏过去了。"我急忙说道。那卫生员轻轻地吹了下口哨:"那个我还是懂得的多一些。他是死了。在 这上面我赌多少钱都愿意。"我摇了摇头:"不可能!仅仅十分钟以前,我还在跟他谈话咧。他是昏过 去了。" 卡特的手温热的,我把一只胳膊从他肩膀底下伸过去,想拿点茶叶来擦擦 他的太阳穴。我觉得我的手指头有点湿滋滋的。当我把手指从他的脑袋后 面抽出来的时候,它们已是血淋淋的了。那卫生员又从牙齿缝里嘘了一声:“你瞧"在路上我还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卡特的脑袋瓜上就已中了一个弹片。那上 面只有一个很小的洞,那准是一个极细极细的流弹的碎片。我慢慢地站起身来。"你要不要把他的士兵证和其他东西拿去啊?"那个一等兵问我。我点点头,他就把东西都给了我。那卫生员很惊奇。"你们没有亲属关系吧?"没有,我们没有亲属关系。没有,我们没有亲属关系。是秋天了。老兵剩下来的已经不多。我们班上在这儿的七个人,我是最后 的一个。人人都谈论着和平和停战。大家都等待着。要是再来一个失望,他们就都 会垮掉的;希望很强烈,不来一个爆炸性事件,它是不可能又被打消的。 如果没有和平,那就会发生革命。一九一八年十月【注】,保罗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 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有删改)【注】小说以一战为背景。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第一 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穿插"我"与卡特的对话、"我"与卫生员的对话,推动了故事 情节发展,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B .小说使用反复手法,突出了卡特对"我"的精神支撑及"我"与卡特没 有亲属关系却胜似亲属的战友之情。C .小说中"蓦然间,卡特脸色也发青发黄了"的情节,为后文写卡特 脑袋瓜上中了弹片最后死去做了铺垫。D .文中没有对战争宏大场面的描写,而是着眼于微观视角,写"我"和卡 特的经历,更加真实可感,震撼人心。14 .从卡特受伤到死亡,"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 说明。15 .小说结尾中的“西线无战事"耐人寻味,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与解析. B 小说女主人公多年的搏斗局限于打扫一间狭小房间的灰尘, 这是她对艰难生活唯一的抗争方式"中"局限于""唯一的抗争方式"于 文无据,打扫灰尘只是她困窘无助的生活状态。1 . A "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漠视"分析错误。"很好"只是他惊讶自己的 儿子只得两分时的勉强回应。2 .都从照镜子看脸延伸开去,不同章节间的情节前后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完整;照镜子看脸,镜前是现实,镜中是往事通过现实与 回忆的交织拓展时空,丰富小说内容,增强阅读趣味性;"照镜子看脸" 这一细节,多角度展现男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丰满;"照镜子看脸"反映出男女主人公艰难而悲惨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作者对 这类小人物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控诉。3 .善良的母亲面对父亲的责骂,总是一声不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是不辩解,保持沉默;男女主人公默默忍受 战争造成的苦难生活和心理创伤,"一声不吭”是社会底层人物面对困境 时无奈隐忍的态度;"一声不吭”是作者对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 无声的控诉,引人思考。4 . C "(女子)非真心自愿"说法错误。从上下文语境可知,"被逼迫" 是因为主人公节奏更快,并不是因为女子不是真心,并且后文明确指出, 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5 . D "作者没有描写他的心理”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后来,他每 每想到这个工作便不寒而栗"可知,原文还是有对他的心理描写的,虽 然很少。6 . (1)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以妻子努力追寻他的脚步,各个方面成为他 的好帮手来衬托主人公的一味追求快节奏人生的人物形象。(2)表现小说主题。通过对妻子和主人公一同追求匆匆人生,表达作者对 当代社会快节奏工作生活的反思,对于人们过分追求速度的担忧甚至是反 讽。7 .(1)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事,使得整个故事冷静客观,突出其快节奏的人生特点。(2 )按时间顺序叙事,条理清晰,节奏简洁流畅。(3 )情节组织上,用高密度的细节和快节奏的情节来表现"匆匆"。(4)在讲述的过程中夹杂着叙述人的态度与评价,如"她在各个方面都是 她先生的好帮手"等,明确展现作者的褒贬态度。8 . D "迫切希望别人知道我急切地想要离开家的心理"错误,根据 第一段"我一点儿都不害怕,而是掩饰着自己迫不及待的心情"可知,主 人公里奥并不想明显地表现出自己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期待。9 . D"补叙"错误。"我"小时候和母亲发生冲突时的旧事属于主体情节之外插入的回忆情节,应为"插叙"。10 .我没有刻意去记,这句话却一直伴随着我。这句话是祖母对我的 嘱托,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心,表现了祖母对"我"无限的爱。亲人的挚 情的牵挂是"我"的支撑和力量,让我在艰难的境况下坚持了下来,活着 回到了家。11 .突出作品的主题,通过主人公对自己现实境遇的感受,表现了战争 背景下,普通人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精神上无所皈依的状态。刻画人物 性格,主人公在反复的回忆和自我确认中,表现出了涉世未深而又叛逆不 羁的形象特点。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通过主人公对劳动营的好奇和对 家庭过往的回忆,暗示主人公离开家是其必然选择,从而推动故事发展。12 .C"为后文写卡特脑袋瓜上中了弹片最后死去做了铺垫"说法错误,此处"蓦然间,卡特脸色也发青发黄了"的情节应为"伏笔"。13 .先是着急救助:卡特受伤,"我"安慰卡特并背着卡特着急回急救所。 我双手捧着杯子,一边喝着滚烫的咖啡,一边对着小贝萨姆那张健康的脸, 慢慢讲述着分数运算法则,心里却很清楚,这样做完全是徒劳。小家伙很 可爱,但是笨得出奇。"克莱门斯拉丁文考试得了二分。"小家伙忽然盯住我说。我不知道他是否察觉到我的吃惊神情。他的话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儿子的回 忆,一个男孩苍白的脸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我想起来了,在课堂上,他就 坐在小家伙旁边。"很好,"我十分勉强地说,"你呢?""只得了四分。"他疑惑的目光从我脸上掠过,仿佛在寻找什么。我的脸 有点发烫,但对此并不在意,因为我看见了我的妻子和孩子们,一架投影 机将他们巨大的脸映在我的脑海里,我仿佛看见我的孩子们被抛进一条无 情的人生轨道时间在流逝,虽然是慢慢地在流逝,但我又挣到了两马克 五十芬尼。十分钟后,我已坐在城南一间弥漫着醋味的厨房里了。一个面色苍白、有 一双发黄的大眼睛的小姑娘向我背诵着拉丁字母。小女孩很用功,我也很 卖力,但心里却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徒劳。一个钟头后,那个干瘦的妇人 带着浓烈的醋味从隔壁房间走出来,看我一眼问道:"您认为她的功课跟 得上吗?上次考试她得了三分,明天他们还得考一次。”我摸着女孩枯黄的头发小声说:"她会学好的。"妇人说,"她一定得学 好,我只有这一个孩子。我的丈夫在温尼察阵亡了。"我瞧了瞧她,眼前 浮现出温尼察火车站的景象,肮脏的火车站上堆满了生锈的拖拉机。妇人然后是沮丧担心:在弹坑中为要与卡特分开而沮丧,为将来担心。最后激动震惊:认为卡特得救内心激动,却被卫生员告知卡特已死内心 震惊。14 ."西线无战事"本来是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在小说结尾却是死亡的 来临,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包括保罗在内的许多士兵阵亡在停战即将到来之时,"西线无战事"的 战报与实际构成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性。"西线无战事"突出了战争中个人的渺小,以及政治谎言中生命的轻微, 增强了小说的思想性,深化了主旨。突然鼓起勇气,说出她早已想说的话:"您是否能等几天,等我有了钱” 没等她说完,我便答应了。每次到水龙头前来打水,我总要下意识地看看镜子里自己这张脸:一张瘦 削、历尽生活艰辛的女人的脸。我的头发还很密,两鬓却已经斑白这 是我为两个死去的孩子哀伤的最细微的标志。他们夭折时才像弗朗茨现在 这么大,刚刚能在床上站立,正牙牙学语,我的痛苦又同某种庆幸交织在 一起,庆幸他们早早地脱离了这苦难的生活。当流水声由沉浊变得清脆,我知道铅皮桶已经装满。把迷失在镜子深处的 目光收回来,又看了看我的脸:截骨微微突出,我渐渐消瘦了,苍白的脸 显得发黄,我考虑着今晚也许我该用鲜红色的口红。我现在该开始与尘土搏斗了。刚一挪动柜子,剥落的石灰块便从墙上扑面 弹下来。那逐渐扩散开来的石灰烟尘意味着我又得忙碌一整天。透过小房 间的板壁,我听见小儿子在咳嗽,这讨厌的灰尘呛到他嗓子里去了,我感 到一阵痛苦的绝望。恐惧像一团乱麻堵在喉咙里,我竭力想把它吞下去。 我打开窗户,把石灰块扫在一起,用抹布把所有的东西仔细擦一遍,再把 抹布漫到水里。擦完三平方米,水已经混浊不堪。通过镜中那张脸,我仿 佛着见了那两个死去的孩子。他们是享生兄妹,是弗雷德亲手将他们的脐 带剪断的。当我在阵痛中喊叫时,他就抚摸我的额头。他是开小差溜回来 的。在寒气森森、散发着霉味的地下室里,当我第一次抱起双生子喂奶时, 他也在我身边。那时,克莱门斯坐在一张小椅子上看图画书,炮弹从我们 家的屋顶上呼啸而过。 水流声又把我从沉思中惊醒,使我回到对尘土的斗争中来,我一次又一次 将空桶放到木龙头细细的水流下,眼睛怔怔地望着镜子,透过那层银白色 的雾,我看见我那两个孩子被臭虫咬得周身红肿,被虱子叮得体无完肤。 是虱子给我的孩子们带来了死亡,他们发着高烧,小小的身体由于注射无 效的针药而红肿起来。这些药全都是卫生部长表兄弟开的工厂生产的。我 永远不会忘记!桶里的水早已满了。即使是星期天,我也得做扫除,得与尘土作斗争,多 年来,我坚持不懈地与我们仅有的一间房里的尘土搏斗着。每放满一桶水,我便向镜子投去一瞥。我的目光从镜子深处的远方回到我 的脸上,这张僵死的脸冷漠地看着那无形的生活闹剧。今天是星期天,我 将同弗雷德会面。从院子的方向传来一个黑人沙哑的歌声:"他们把他钉 在十字架上不管怎样,他一声不吭”这歌声穿透嘈杂的喧嚣,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节选自长篇小说一声不吭)【注】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 ):德国二战后作家,1972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1953年发表的一声不吭,反映二战后德国"小人物" 的悲苦遭遇,是"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小姑娘面色苍白、头发枯黄,妇人干瘦,暗示她们生活困窘,为下文 无法按时交付辅导费埋下伏笔。B .小说女主人公"多年的搏斗"局限于打扫一间狭小房间的灰尘,这是她 对艰难生活唯一的抗争方式。C .小说采用双主角的第一人称叙写,赋予男女主人公平等的话语权,逼真 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D .小说情节围绕弗雷德夫妇的周末之约在平行、交替中展开,让回忆、现 实和联想自然交织,结构新颖。2 .关于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男主人公因小贝萨姆一句话勾起对儿子克莱门斯的回忆,却只用"很好" 来评价,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漠视。B .男主人公卖力辅导两个孩子学习,却在心里认为都是"徒劳",折射出 他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无力和无助。C .女主人公深受丧子之痛折磨,却又"庆幸他们早早地脱离了这苦难的生 活",反映出她对悲惨生活的绝望。D .女主人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无效药都是由卫生部长表兄弟工厂生产,流 露她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痛恨。3 .”照镜子看脸”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其艺 术效果。4 .小说标题"一声不吭”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匆匆人生【德国】库尔特库森当他还是孩子时就令人惊诧不已,他像见了风似的疯长,一下子蹿得很高, 可同样突然一下子就不再长个儿了;他说话颠三倒四,因为思想和表达合 不上拍;他行走如飞,常常同时出现在多个场合;他每年都要跳一级,可 这还不够,他希望一下子就从学校毕业。离开学校后,他找了个听差的差事,他是唯一奔来奔去的听差小伙儿。他 送完东西就马上返回,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相信他确实已办完了一件事, 所以就被辞了。他专心致志地练起速记来,不久就能在一分钟内写五百个 音节,尽管如此却没有一家办公室愿意聘用他,因为他提前几周就给信件 注上了日期,而且如果他的上司口授速度太慢,他会无聊地打哈欠。经过短暂的、在他看来却是无休无止的找寻后,人们让他做了一名公共汽 车驾驶员。后来,他每每想到这个工作便不寒而栗,他常常得让一辆行驶 着的车辆停下来,大街上那些奔跑的人们、等在站上的人们向他频频招手 时,他得听他们的。但有一天,他没去理睬招手的人群,而是把公共汽车高速开出了市区,这 样一来,这个饭碗自然也就丢掉了。这件事情被登上了报纸,同时引起了 体育界的关注,他从每周开六天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成为一名赛车运动员, 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奇迹。大公司争着向他献殷勤。最后,一个财大气 粗的财团得到了他,让他做了合伙人。在领导岗位上他卓有成就,他是位 咄咄逼人的谈判高手,先把谈判对手搞得晕头转向,再令他们一个个乖乖 就范。在作出成家决定后几小时,他就向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一百米金牌获得者 求婚,把她从运动场赶到婚姻登记处,逼迫她马上与他结婚。共同的兴趣 爱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场婚姻结出了不同寻常的果实。年轻女子使 出浑身解数,为的是不落在他的后面。她做起家务来动作敏捷,在冬天就 穿上夏装,在预产期之前就把孩子生了出来,怀了五个月的胎,那是个在 母体内只待了五个月的孩子。这孩子躺在摇篮里就能流利地说话,在会走 路之前就已学会了跑步。她发明了新式快速食品,三下五下就能吞进肚里, 而且马上就能在胃中消化。家中的佣人每天更换一次,后来是每小时更换 一次。最后,她找了一位原来在火车餐车上干活儿的厨师到家中烧饭,又 找了两名空中先生,这两位身手敏捷、动作利索一一她在各个方面都是她 先生的好帮手。而他呢,继续加快着生活的速度。由于他能比其他人更快地入睡,所以只 需少量的睡眠。他刚上床睡下,就已经进入了梦乡,但在开始真正做梦前, 他又已醒过来了。他在浴缸里用早餐,在穿衣时看报纸,一座自制的滑梯 将他从屋里送进屋前已发动了的汽车里,然后箭一般飞驰而去。他话说得不多,像电报用语那么简练,慢条斯理的人很少能听懂他在讲些 什么;他从不错过那些比速度的体育比赛,出高价奖赏获得最好成绩的运 动员,可谁也未得到过这些奖金,因为要求太高,条件过于苛刻。他用短 时间内赚来的一部分钱来制造火箭,第一枚发射升空的载人火箭,里面坐 着的就是他,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旅行。这种匆忙的快节奏生活并不是没有负面影响的,他衰老的速度比起他周围 的人要快得多,二十五岁就满头白发,三十岁时就成了个颤巍巍的老头儿。 在科学能解释这种罕见现象之前,他就死去了。因为他没有耐心等待火化, 在死亡的瞬间,立时就化为了灰烬。令他失望的是,报纸在第二天才登出 讣告。他去世以后,一分钟又慢慢地恢复为原来的六十秒。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匆匆"人生,就是指主人公快节奏的生活,这体现在他的生活、工作 等方面。B .主人公没有理睬招手的人群,而将公共汽车高速开出市区,是因为他不 喜欢停滞和等待。C .女子被"赶到婚姻登记处",是被逼迫着结婚的,可见"她"与"他" 结合非真心自愿。D .匆忙快节奏的生活,让"他"获得了很多成就,同时也对"他"产生了 很多负面的影响。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写了主人公学生时代身高、语言、行动上的匆匆,用简练的语 言暗示了小说的主题。B .不断加快生活速度是主人公的不懈追求,小说大量运用夸张和细节描写 来突出表现这一特点。C .小说用很短的篇幅展现了小人物与时间赛跑的一生,用荒诞不经的故事 表现生活的真实。D .主人公是一个扁平人物,作者没有描写他的肖像、语言和心理,也没有 展现他的人物复杂性。7 .小说中妻子这个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8 .小说在叙述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收拾行装 德国赫塔米勒 1945年1月还在打仗。大冬天的,我要被送到俄国人那里去。天晓得是什 么鬼地方。这消息让大家震惊。每个人都想送我点儿什么,指望它们兴许 能派得上用场,虽然它们什么忙也帮不上,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 帮得上忙。因为我上了俄国人的名单,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所以大家都心 思不一地送了我点儿东西。我收下了它们。十七岁的我心想,这次离家来 的正是时候。不一定非得是上俄国人的名单,只要能离开家,只要将来情 况不会变得太糟,于我而言甚至是件好事。我要离开这针尖大的小城,这 里所有的石头都长着眼睛。我一点儿都不害怕,而是掩饰着自己迫不及待 的心情。还有几分良心不安吧,因为那份让我的亲人绝望的名单,于我却 是颇可以接受的处境。他们担心我在异地他乡会出事儿。我只想去一个没 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我只想离开家,哪怕是要进劳动营。我母亲不知道,她对我的了解有多么 少,而且我走后,她想我肯定会多过我想她。这些让我深感歉疚。除了脖子间围着沉默之羊的圣者,我在教堂内的白色壁龛上还看到了一行 刻字:"天命启动时间"。收拾行装的时候我就想:白色壁龛显灵了。现 在就是已启动的时间。我还庆幸自己不用去前线的雪地里打仗。我勇敢得 愚蠢,乖乖地收拾着行装,没有丝毫不情愿。系带子的皮绑腿、灯笼裤和 带丝绒滚边的大衣,没有一样东西适合我。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已启 动的时间。不管是经历这样或是那样的事情,总之人是要长大的。我想这 世界虽然不是化装舞会,但在这深冬季节要被送到俄国去的人,没有谁是 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