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docx
XX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展现状与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与中介组织, 将农业生产、加工、供应、营销、服务等诸环节联为一体进行市 场化运作的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1)我国农村与农业进展的历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展是随着农业的改革开放进展的。改革 开放以来,农业与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废止人民公 社制度,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1985-1992年,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废止传 统的统购统销制度,代之以国家“合同"定购制度。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农业经营体制的第二次改革,走产 业化经营之路。标志着农业进入了整体创新的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出现,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分散、小规模与 一家一户经营不经济的问题,同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克服产供 销脱节的现象,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同时习惯农村产业结 构调整、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一些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开 始尝试农业或者农业企业与其有着内在联系的工商业或者工商 企业在经济上、组织上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以农业为基础的工农 商的综合经营。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潜力巨大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显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潜力巨大。 以产品加工增殖为例,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的数量通常占农产品 总量的90%以上,中国只占20-3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相 当于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中国不到80%;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 约占食物消费总量的80%,中国还不到30%;收获1元钱的农产 品,通过储藏、保鲜、加工处理,美国能够再制造3.72元的产 值,日本能获得2.20元的收益,而中国却只能得到0.38元。美国在80年代,最终食品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 其中农业比重仅为1.5%;食品综合体的就业人数占美国总就业 人数的比重为17%,其中农业的比重仅为3%;农业净产值在食品 综合体最终产品价值仅占10%左右。3)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展的五种类型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初始进展阶段,覆盖面还不 大。在实践上,我国农业产业化要紧有下列五种进展类型: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这是以农副产品贸易或者加工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 者几种产品的生产、销售,与生产基地与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 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这种形式在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外向型创汇农业中最为流行, 同时在将来有巨大的进展空间。2)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或者专业协会+农户一些地方农民自行或者在政府的引导下兴办了各类专业协 会或者专业合作社,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为入社农民提供生产资 料、资金、信息及产中环节各类服务,有的还建立起加工、运销 企业,直接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由于这种形式具有能人带动的浓 厚特色,因而给事业进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因而带有某种过渡性。3)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产联+企业+农户这是一种松散协调型进展模式。目前,这种类型的中介组织 要紧是行业协会,其作用是:沟通生产、加工、市场、科技与管 理等信息;协调与上级、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市场、产 品、人才与生产企业四个方面的合作开发。将来有可能以中介组 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实行跨区 域联合经营与生产要素大跨度优化组合,并逐步形成市场竞争力 强,经营规模大,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行业一体化企业集 团。4)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许多地方从利用当地资源、进展特色产业与产品入手,进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构成 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拳头产品。主导产业带 动具有很大的连带效应,通过振兴某一主导产业能够带动区域经 济进展。5)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以专业市场或者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商品流通渠道, 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产业优势, 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与经济效率。目前,这种模式在“风 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方面有待发育与完善,只能称作松散型 或者过渡型。但“专业市场”形式的一体化经营,具有广阔的进 展前景,其进展方向就是类似于贸易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型 的进展方式。4)农业产业化蓬勃进展据农业部1999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50 个县的30334个有利益连接机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调查 统计,这些经营组织实现总产值4902亿元,利税476亿元,产 值利税率9. 7%,明显高于通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此外,这些农 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连接农户达3900多万户,约占全国农村总 户数的15%。在这些经营组织中,按组织类型划分,以各类农产 品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带动型是主体,约占总数的66%,以专 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带动型占26%,其他类型占8%;按主导产业、 产品划分,种植业占39%,畜牧业占24%,其他占37%;从地区分 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占48%,中部占45%,西部占7%。各地都把 抓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充分发 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增殖、组织营 销的作用,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各地用于支持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贷款贴息资金达5亿多元,以各级农业银行为 主的各类贷款400多亿元。一批开拓能力强、加工增殖潜力大、 带动农户多的大型龙头企业逐步进展起来,已经列为省级龙头企 业的有700多个,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有60多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呈现出蓬勃进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