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方案.docx
-
资源ID:74307386
资源大小:18.8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方案.docx
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方案1.1编制依据及原则编制依据XX省XX市XX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工程II标施 工招标文件,招标编号:HMF/C15oXX省XX市XX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工程II标施 工招标文件(HMF/C15)澄清函。 招标文件给定的控制性工期。编制原则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主要工程施工程序及合同控制 工期要求,做好施工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及 其施工进度,确保节点工期及合同总工期如期完成。组织配套的大型机械化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生产效 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排定施工日程,对不可预 见因素留有余地,并在施工中力求实现均衡生产。(4)进度编制中充分考虑各施工部位的相互干扰,合理 制定工期,确保施工安全。1.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控制性工期本包合同总工期近26个月。从2005年5月8日开始至2007年6月30日结束。施工控制总工期近26个月,从2005年5月8日开始至 2007年6月30日结束,与合同工期相同。主要控制性施工 进度安排见附图:GZB-HMF-XKSG-03施工总进度计划横 道图和附图:GZB-HMF-XKSG-04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 图。1.2.1 主要项目的施工进度安排准备工程2005年5月1日5月7日前期人员、设备进场;2005 年5月8日7月15日进行硅拌和系统兴建并具备投产条件, 2005年5月8日7月15日进行场内施工道路、施工厂及 临时房屋、风、水、电、通讯系统修建。2005年5月8日11月30日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1.2.1.1 施工导流及排水工程2005年5月8日7月20日完成导流洞开挖。(2) 2005年7月21日10月25日完成导流洞碎衬砌施 工,并具备过水条件。2005年8月6日11月15日完成大坝围堰施工。2005年11月1日截流,用大坝围堰挡水,导流洞泄 流。2007年1月16日2月25日完成导流洞封堵。(6) 2005年11月2日2007年2月28日进行基坑排水。1主坝工程主坝工程施工时段为2005年6月11日2007年6月 30日,具体施工时段为:2005年6月11日11月30日进行坝基开挖。(2) 2005年12月1日2006年3月31日进行坝体趾板 碎浇筑。(3) 2006年2月1日7月30日进行坝体104.2m高程以 下堆石体填筑。(4) 2006年12月1日2007年2月28日进行面板硅浇尺X巩。2007年1月16日2月20日进行上游坝面铺盖填筑。2007年3月1日坝体开始蓄水。2007年2月1日3月31日进行防浪墙碎浇筑。(8) 2007年4月1日4月15日进行坝体104. 2m以上 过渡料填筑。2007年4月16日6月15日进行坝顶结构性浇筑。 (10)2006年1月16日2006年4月30日进行固结灌浆。(11) 2006年2月1日5月31日进行帷幕灌浆。1泄洪洞工程泄洪洞施工时段为2005年7月16日2007年6月30 日,具体施工时段为:2005年7月16日8月20日完成泄洪洞与导流洞结 合段洞挖。(2) 2005年8月21日10月25日完成泄洪洞与导流洞 结合段位衬砌。2005年10月1日12月31日泄洪洞进口洞脸开挖 支护。2006年1月1日3月31日完成泄洪洞进口段洞挖。2006年4月1日5月15日完成竖井开挖。2006年5月16日8月31日完成泄洪洞碎衬砌。(7) 2006年9月1日9月30日完成竖井碎衬砌。2006年10月1日12月31日完成进口段性浇筑。(9) 2006年10月1日11月15日完成启闭房、竖井柱 梁板碎浇筑。(10)2006年6月1日10月15日完成回填、固结灌浆。(11) 2007年3月1日下闸蓄水。(12) 2007年3月1日5月31日完成出口明渠段二次开 挖及混凝土浇筑。(13) 2005年10月1日12月31日完成护坡网格梁碎浇 巩。2006年3月1日3月31日完成种植草皮护坡。1.2.2.5 库岸处理工程库岸处理工程施工时段为2006年4月1日2007年5 月31日,具体施工时段为: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完成边坡土石方开挖。2006年7月1日10月31日完成边坡填筑。2006年11月1日2007年2月28日完成护坡预制 碎板制安。(4)2007年2月1日5月31日完成护坡草皮种植。2006年4月1日2007年1月31日完成帷幕灌浆。2006年4月1日5月31日完成高压旋喷灌浆。1.2.2.6 常家冲弃渣场工程常家冲弃渣场工程施工时段为2005年7月21日2007 年4月30日,具体施工时段为:2005年7月21日2005年11月30日为弃渣场填筑 时间。2005年9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完成排水沟土 石方开挖。(3) 2005年9月1日2006年1月31日完成浆砌石排水 沟。(4) 2005年12月1日2006年3月31日完成干砌石护 坡。1.3关键线路下库工程关键路线为主坝工程,具体如下:2005年5月8日12月31日,导流洞、泄洪洞与导流洞结合段开挖碎衬砌,大坝上游围堰填筑,坝体开挖。2006年1月1日6月30日河床截水墙趾板碎浇筑。(3) 2006年2月1日7月30日坝体填筑至104.2m高程。(4) 2006年8月1日2006年11月30日坝体预沉降4 个月。(5) 2006年12月1日2007年6月30日完成面板、防 浪墙、碎浇筑、坝顶结构、防渗铺盖,大坝主体工程完成。1.4 主要项目施工强度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主要项目施工强度指标为:土石方开挖高峰月强度:17.24万nr5/月,出现在2005 年11月。土石方填筑高峰月强度:23万m3/月,出现在2006年3 月。混凝土浇筑高峰月强度:0.74万n?/月,出现在2006年 12月2007年1月。1.5 施工工期保证措施本工程于2005年5月8日开工,2007年6月30日竣工。 为满足合同工期要求,我部将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监理指令 和要求,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确保控制性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组织保证措施选调优秀的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项目部,全面负责本工 程的施工组织领导工作。同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 组织性能优良、成龙配套的先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和富有经验、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确保本工程优质、 按期建成。1.1.2 技术管理保证措施(1)按IS09001 : 2000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建立以总 工程师为核心,工程技术部、质量保证部为指导,现场试验 室、测量队、厂队技术员为主体的三级技术管理体系,负责 与业主、监理、设计的联系,以及工程施工技术的计划、组 织、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编制科学、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做 好技术交底工作,把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关口。 按业主、监理批准的技术方案做好由厂队技术人员 负责的现场实施工作,以确保不出现技术方案的失误,并杜 绝由于技术方案不当造成的停工、返工等。(4)技术方案根据施工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创 新,确保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高效性。 组织编写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报请 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围绕批准的总进度计划分解编排阶段性 月、季施工计划,坚持生产周计划及周计划会制度,及时检 查、调整进度计划,切实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 总工期的进度保证要求。建立工期目标经济责任制,将工期 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厂队,定期检查考核,严格 奖罚。1.1.3 质量管理保证措施项目部将按照IS09001 : 2000质量标准,建立健全以项 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保证体系,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适合本工程的质量计划,并按计划中的过程、程序和项目进 行实施,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层层落实到个人,真正做到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工程总体质量达到 优良标准。杜绝由于质量问题引起的误工、返工现象,确保 工程顺利进行。1.1.4 施工资源管理保证措施机电物资、人事及财务部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总进 度计划的要求,超前编制并落实好各阶段的人力、机械设备、 材料物资及资金供应计划,确保施工进度的需要。对主要的 机械设备、材料物资须有必要和足够的备用。对不适合的设 备及时更换,不影响施工,确保施工强度的要求。1.1.5 赶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计 划的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有效的赶工 措施,调整下周的工作计划,使上周延误的工期在下周赶回 来。赶工措施由生产经理负责组织制订及实施。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坚持“以日保周,以周 保月”的进度保证方针,按照“雨天的损失晴天补,本月的 损失下月补”的原则补赶意外耽误工期的措施,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实现。在配置机械、人员数量时,考虑一定的富余能力, 出现工期延误情况时,采用增加作业时间等措施提高施工强 度。如果现场人员、机械、材料数量仍不足时,加大资金投 入,积极组织所需增加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进场,把工 期损失减少到最小。(4)加强对作业层的管理与约束,在进度上加以控制, 对未完成阶段计划或滞后较多的现象,要分析原因,找出问 题,尽快解决,并在下一阶段补上,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