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x
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 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 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多微辞。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而笃朋友之义,坚假设金铁。人 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鳍粥至不给。本未弱冠,聚徒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婢赠几不能给棺敛,执绯者近二 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卜卷,行于世,谥正献。(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注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制行纯白:行为纯洁。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鳍 (zhan)粥:稠粥。聚徒:招收学生。孵(fu)赠:官府赠送的钱物。执绅(fu)者:指前往送葬的人。质:询问, 植:树立 几:几乎 荣:荣耀求问12.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B.尤以植立斯文自任C.非孵赠几不能给棺敛D.时人荣之*13 .以下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必通贯乃己B犹赁屋以居*C.行于世D.而笃朋友之义A.必通贯乃己B犹赁屋以居*C.行于世D.而笃朋友之义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先帝不以臣卑劣 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 甚矣,汝之不惠14 .翻译下面句子。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15 .选文第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o 【参考答案】12 . D 13. A14 .宋本尚未成年,就招收门生以奉养双亲,时达二十年。15 .天资聪颖、嗜爱读书租房子居住去世后没有足够的钱财下葬【参考答案】13 .以物喜,以己悲14 . B(2014山东烟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 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因使唐雎使于秦*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下面加点字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故不为苟得也B.万钟于我何加焉C.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D.生,亦我所欲也12 .翻译下面句子。(2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13 .第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用原 文的话回答)(1分)14 .第 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 不可以已乎”的告诫。(2分)【参考答案】11 . D (评分:2分)12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 了。(评分:2分)13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愿有甚于死者(评分:1分)14 .义生万钟那么辨礼义而受之(评分:2分,前两个空1分,错1处那么不得分,最 后一空1分)(2013山东烟台)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那么吾斯役之不幸,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 也,向吾不为斯役,那么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 蹙,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肪,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那么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 嚣乎东西,粟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那么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焉;其余,那么熙熙而乐。岂假设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那么已后 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 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1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蒋氏大戚B婵其地之出C吾恂恂而起D向吾不为斯役12.翻译下面句子 谨食之,时而献焉。 又安敢毒耶?A蒋氏大戚B婵其地之出C吾恂恂而起D向吾不为斯役12.翻译下面句子 谨食之,时而献焉。 又安敢毒耶?亲戚畔之出那么无法家拂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者也13 .蒋氏吧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比照,“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 进行比照,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 进行比照,从而深刻的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14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1 . D12 .小心的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每题1分)13 .非死那么徙尔旦旦有是(评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14 .参考答案: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 心百姓疾苦。(评分:3分)【参考译文】蒋氏(听了),更加悲伤,满眼含泪地说:“您是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我这差 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遭受的不幸那么厉害呀。如果从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 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三代住到这个地方,累计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天地 窘迫,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交租税仍不够), 只得号啕痛哭辗转逃亡,又饥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 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常死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 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 ;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 ;和我一 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迁走了。可 是我却由于捕蛇这个差事才活了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乡,到处吵嚷叫嚣,到处骚扰,那 种喧闹的样子惊扰了乡间的平静,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呢!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看看我 的瓦罐,我的蛇还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养蛇,到规定的日子把它献上去。回家 后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出产的东西,来度过我的余年。估计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 其余时间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在危险之中呢!现在我即使死 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就已经死在(他们)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呢? ”我听了(蒋氏的诉说)越听越悲伤。孔子说:“严苛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我 曾经怀疑过这句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还真是可信的。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 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呢!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从这 里得到它。(2012山东烟台)【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 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J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土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 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裱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假设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缩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日:'齐 人也,王日:'何坐?日:'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 “缚者曷为音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 “婴闻之,橘生淮南那么为橘,生于淮北那么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那么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 也,寡人反取病焉J9.A、9.A、F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B、C、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何为者也 *吾欲辱之,何以也要离之刺庆忌也人恒过然后能改或异二者之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甚矣,汝之不惠10 .翻译下面句子。(4分)(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11 .【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2分)愤怒愤怒12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日”,“避席”写出了晏子 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13 .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胜,晏子主要是靠 取胜。(2分)【参考答案】9 . D(3 分)10 . (1)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抱歉。(2)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不同。(评分:4分。每题2分)11 .威胁 害怕(色挠)(评分:2分。每空1分,大意对即可)。12 .郑重(2分)13勇敢 智慧(评分:2分。每空1分)【参考译文】【乙】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的一个 能言善辩的人,现在 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方法呢? ”侍臣回答说:“在他来 的时候,大王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做什么的?' (我那么)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接着再)问:'(他)犯了什么罪?'(我 就)回答:'(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小官员绑着一个人到 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 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离开座位 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 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 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 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2011山东烟台)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别无法家拂士,出那么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国恒亡D、行拂乱其所为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国恒亡D、行拂乱其所为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不言而喻马无故亡而入胡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10 .以下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困于心衡于虑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C.同舍生皆被绮绣D.食之不能尽其材11 .翻译下面句子。(2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2 .选文首先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得出艰难困苦的生活能够使人磨砺成才的结论,然后采用比照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 的论点。(2分)13 .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要防止灭亡的条件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9 . B(2 分)10 . B(2 分)11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2分)12 .举例论证(摆事实)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能够导致灭亡(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评分:2分。每空1分)13 .参考答案:国内要有坚持法度和能辅佐的贤士,国外要有敌国外患(评分:2分。 大意对即可,答“入那么有法家拂士,出那么有敌国外患”也可)(2010山东烟台)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关?”客日“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 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9 .以下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 .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朝而往,暮而归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朝而往,暮而归未假设复吾赋不幸之甚也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吾与徐公孰美C、能谤讥于市朝D、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11 .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 写(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12 .邹忌讽谏齐威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有何不同?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 要分析其原因。(3分)【参考答案】9. B(2 分)10. D(3 分)11 .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分)12 .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评分:2分。 每空1分)13 .答案例如:邹忌讽谏成功,而扁鹊规劝失败。原因: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 使人易于接受,而扁鹊规劝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直言不讳,让其难以接受。(评分:3 分。答出结果1分,原因2分)(2009山东烟台)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 .本文作者是,代文学家。(2分)8 .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食之不能尽其材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9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0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11 韩愈唐(2分)12 B (3 分)13 (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至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分)(2)拿着 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分).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3分) (2008山东烟台)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 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 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 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 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4 .解释以下加点的字。(4分)惩山北之塞()吾与汝毕力平险() 河曲智叟亡以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甚矣,汝之不惠!译文:何苦而不平?译文:16 .第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第、层大意。(2分)第层:面山而居第层: 第层:17 .从本文可知,阴邛日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 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指明以下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 分)(1)江(长江)阴: (2)洛(洛河)阳:(3)衡(衡山)阳: (4)华(华山)阴:18 .在“搬山”还是“搬家(走人)”的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 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 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请你对愚公的态度作出或赞成或 反对的言之有理的评价。(4分)【参考答案】14. (4分,各1分)惩:“苦于”。险峻的大山。亡:通“无”。(4)毛:草 木15. (2分)你太不聪明了。(1分)(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1 分)16. (2分)聚室而谋;叩石垦壤。评分:对一层给1分。17. (2分,各0、5分)(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 在华山北面18. (4分)评分:对山的态度其实是人生面对困难的态度,沿此方向作评价,只要观 点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即给分,否那么酌情扣分。赞成: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反对: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要学会放弃,另寻方法,防止钻死胡同,陷入困境。(2008山东烟台开发区)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侍乎?衔 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2分)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 .文章表达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到达了的程度;二是,到达了 的程度. (2分)10 .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 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参考答案】7、A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 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对抗。11、例如: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 月定。【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 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 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 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 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007山东烟台)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假设人之俗乎?衔 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2分)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 .文章表达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到达了 的程度;二是,到达了 的程度。(2分)10 .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 .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 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参考答案】7、A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 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9、好读书欣然忘食性嗜酒 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对抗。11、例如: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 月定。【参考译文】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 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 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 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 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 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 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 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 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2006山东烟台)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炸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缀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录毕,走送之()(2)俟其欣悦() (3)寓逆旅主人()(4)皆被绮绣() 8、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当余之从师也C .足肤皱裂而不知D.以衾拥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当余之从师也C .足肤皱裂而不知D.以衾拥覆战于长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气可以养而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 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11、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参考答案】7、 (1)跑(或:赶快)等待(或:等到)(3)寄居(或:居住、住在)(4)通披8、B9、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 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10、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意对即可。)11、记叙、议论本文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写得生动、感人,这样写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勤且艰”的读书生活和苦学态度,也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劝勉晚生刻苦学习的目的。(2005山东烟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 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语。(4分)环而攻之而不胜()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9、“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2分)A、正确的道理B、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o (2分)11、文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了 的结论。(2分)(2004山东烟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然那么何时而乐耶()5.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5.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 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DABC.正确;D.有误,荣:称赞。应选:I)。(2)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 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乃:才/乃:才;B.以:来/以:因为;C.于:在/于:到;D.之:的/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应选:Ao(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 是“增、册h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重点词:以。来。殆,大概。句意:宋本尚未成年,就招收门生以奉养双亲,大约有二 十年。(4)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 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可知,他酷 爱读书。从“居官清慎自持,鳍粥至不给”可知,他为官清廉,稠粥都吃不上。从“历仕通 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贿赠几不能给棺敛”可知,他为官清廉,任显要官职,但仍租房 而住。到他去世时,不靠捐助的钱物都不能入敛。答案:1. D2. A3. 宋本尚未成年,就招收门生以奉养双亲,时达二十年。4.天资聪颖、嗜爱读书 .租房子居住 .去世后没有足够的钱财下葬 【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参考译文】宋本,字诚夫,大都人。幼年时就聪明出众,异于同龄人,童年时收集经史诸书并日夜 攻读,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认真探究思索,一定要到达融会贯通才罢。曾随从做官的父亲宋A、或异二者之为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A、或异二者之为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忠之属也,可以一战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A、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河曲智叟亡以应*广故数言欲*,忿恚尉7 .文段中加点词“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o (2分)8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 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3分)【参考答案】9 .探求(探究)(1分)既然这样,那么(1分)10 C (3 分)11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在一起)呢? (2分)12 居庙堂(之高)(1分)处江湖(之远)(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13 心忧天下(忠君爱民)(1分,如答关心百姓疾苦意思亦可)我们要吃苦在前,享 受在后(1分,答出类似意思亦可)(以上要点2分,语言流畅。表意清晰1分,此题共3 分)(2003山东烟台)祯到达江陵。江陵王奎文,通晓性命义理之学,宋本带着自己的感受前去向他求教,造诣一 天天精深。他善长创作古文,语言都是自己所写,文义简洁深刻,且多有精妙之词。宋本性格刚直不屈,议论刚正,言行正直纯洁,不被私心干扰,而且对朋友情义笃厚, 坚如金石。人们如有一点善良表现,他就大加称善而一点都不少说,尤以树古代礼乐制度为 己任。主持贡举时,录取进士超过百名;当阅卷官时,第一甲增至三人。其父官至南中,家 中贫困,他卖掉住房赴任。做官以清廉、谨慎克制,甚至连稠粥都不能自给。宋本尚未成年, 就招收门生以奉养双亲,大约有二十年。任显要官职,但仍租房而住。到他去世时,不靠捐 助的钱物都不能入敛。送葬的人近二千,都是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和国子生,没有一个其他 宾客,当时人们都称赞。著作有至治集四十卷,流行于世,谥号正献。(2021山东烟台)贞观十二年,太宗东巡狩,将入洛,次于显仁宫,官苑官司多被责罚。侍中魏徵进言 曰:“陛下今幸洛州,为是旧征行处,庶其安定,故欲加恩故老。城郭之民未蒙德惠, 官司苑监多及罪辜,或以供奉之物不精,又以不为献食。此那么不思止足,志在奢靡,既乖行 幸本心,何以副百姓所望?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献食不多,那么有威罚。上之所好, 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载籍所闻,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 代之。当战战栗栗,每事省约,参踪前列,昭训子孙,奈何今日欲在人之下?陛下假设以为足, 今日不啻足矣;假设以为缺乏,万倍于此,亦缺乏也。”太宗大惊曰:“非公,朕不闻此言。 自今己后,庶几无如此事。”注官司:侍从,侍卫。幸:临幸,至I。为是旧征行处:因这里是以前征战之 地(百姓遭了罪)。乖行幸本心:违背了巡游的初衷。在下:下人。载籍:史书。 不啻(chi):不止,不仅仅。9.A.B.C.D.以下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一项为哪一项()(2 分)次于显仁宫故欲加恩故老隋主先命在下多作献食 陛下假设以为足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桓侯故使人问之一食或尽粟一石缺乏为外人道也10 .以下各项中的“以”与“或以供奉之物不精”中的“以"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B.此独以跛之故D.何以战A.徐以杓酌油沥之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11 .翻译句子。(2分)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12.魏微举隋主之例是为了, o (2分)【参考答案】9、A10、B11、因为隋炀帝昏庸无能,所以上天才委派陛下来代替他。12、劝谏太宗,让其明白追求享乐奢靡能导致亡国的道理。【参考译文】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东巡狩猎,将要进入洛阳,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