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74375824
资源大小:19.9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赤壁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赤壁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赋”的体裁特点。2、能翻译课文1、2段,掌握文言文重点字词知识。(教学 重、难点)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 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 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 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 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马上就要产生J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 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 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板 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赋”的体裁特点。2、掌握课文1、2段重点字词知识。(-)自学指导:1、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 “知背景”“晓常识”的最后归于豁达乐观。2、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 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 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多月的流逝而农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 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从而抒 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 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 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 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美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 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 恒的辩证哲理。3、这篇赋主要通过主客问答阐述了作者在失意之中时人生的见 解。主客问答只是赋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反映的都是苏轼本 人的思想。开头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 白风清、天水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其次写在 优美的景色中“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 “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如 怨如幕,如泣如诉”,使长期过着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为主客 对话做好了铺垫。接着以“苏子愀然” “问客”,引出了一场关于人生 意义的论辩。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反映了他陷于苦闷而又 希望摆脱苦网的矛盾心理。“客曰”,是作者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在思 想上找不到出路的悲苦心情。第4段,文章以“苏子日”引出的一段 话是针对上文“客日”反映的悲苦思想而言的,这正表达了作者要求 摆脱悲苦思想的愿望。“苏子日”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 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 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最后,客人转悲为喜,以 醉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结,一方面写出了 “清 风”“明月”“江上”之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者欲借酒力以消除胸 中块垒之情。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 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4、描写、抒情、议论。5、不是。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 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 “人生 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 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 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 超然的感情基调五、课堂总结,延伸升华。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通过本节 课和上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壁的情景,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 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六、板书设计赤壁赋情感变化:乐一一悲一一乐写作特点:主客问答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七、当堂训练,分层优化。完成导学案P110 111视觉拓展(1-4)题 知识讲解。(了解作者的三大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赋”的体 裁特点。)2、认真朗读赤壁赋前两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1、2段。注意:(1)实词:少等。(2)虚词:之、而、于、乎等。(3)通假字:冯、属等(4)古今异义词:白露、茫然等(5)特殊句式: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凌万顷之茫然 渺渺兮予怀;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3、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4、文章第二段写到箫声,有什么作用?5、共计12分钟。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 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抽1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挑 毛病)。四、反馈质疑,精讲点拨。答案点拨:1、曲折的人生经历、全能的文艺天才、复杂的哲学思想;是作 者在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园,但是生性旷达的他在老庄佛 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了解脱。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在一个幽 静的夜晚苏轼与客驾舟畅游于黄州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 名作(赤壁赋;“赋”的体裁特点: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 写景、抒情。2、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 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 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 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 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花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 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 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 掉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 探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萧应和。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 像是思慕,像是哭位,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 延绵不断。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极富诗情画意,令人陶醉。4、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 泣。这里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 和听觉。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 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五、课堂总结,延伸升华。通过对课文第1、2段的翻译,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景物描写的特 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俱佳,极富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也 掌握了少、之、而、于、乎等实虚词的大意,通假字等文言知识。六、板书设计赤壁赋(1、2段)实词:少等。虚词:之、而、于、乎等。通假字:冯、属等古今异义词:白露、茫然等特殊句式: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后句) 凌万顷之茫然(定后句)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省略句)七、当堂训练,分层优化。固学案P114-115阅读理解第1一4题。赤壁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翻译3、4、5段,了解文章内容。2、掌握3 5段重点文言字词。(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翻译了第1、2段,并掌握了少、之、而、 于、乎等实虚词的大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并翻译3 5段。(板书课 题) 二、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学习目标:1、翻译3、4、5段,了解文章内容。2、掌握3 5段重点文言字词。(-)自学指导:1、朗读赤壁赋第3 5段,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3 5段。注意:(1)实词:曾、虽、更等。(2)词类活用:破、东、下等。(3)虚词:夫、且夫、乎等。(4)通假字:属等。(5)特殊句式:何为其然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朗读第三段,思考:“客”是怎样阐发当时情绪的?对此,我 们应如何看待?3、朗读第四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 脱出来的?4、朗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 何作用?5、共计12分钟。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 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1)抽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挑毛病)。(2)自学指导24。四、反馈质疑,精讲点拨。答案点拨:1、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 什么会这样?”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 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 盂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 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洒酒祭奠,横端着 长矛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 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 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孵蟒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 像大海中的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希望同仙人一起邀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经常得到 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J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 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 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 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 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 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 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才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 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 宝藏,而我能够同你们共享。”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净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 吃完了,杯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礼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 方已经亮了。2、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 何为其然也发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 客人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首先连用了两个问句,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 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 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 英雄人物,也只是炮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 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 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箭声 传达出来。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 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3、作者以江水、明月为喻。(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加以阐述。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 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作为个体 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 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不必美慕长江的无穷和明 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 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关系。(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加以阐述。大自然 是个无穷宝库,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 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 到乐趣。4、内容: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 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作用: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 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五、课堂总结,延伸升华。这节课我们重点梳理了第三至五段的文句内容,积累了文言实 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同学们课下要及时巩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熟 读、背诵课文。六、板书设计赤壁赋(3-5)实词:曾、虽、更等。词类活用:破、东、下等。虚词:夫、且夫、乎等。通假字:属等。特殊句式:何为其然也(宾前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七、当堂训练,分层优化。完成固学案P116第5 10题。赤壁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本,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2、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表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 观情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文章的大意,了解了 本文的基本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在此基础上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表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 度和乐观情怀。(-)自学指导:认真朗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2、结合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 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4、文章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5、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么?6、共计10分钟。三、尝试自学,独立思考。(-)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 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四、反馈质疑,精讲点拨。答案点拨:1、文章先由清凤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 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工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