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部分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4384628
资源大小:22.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部分 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docx
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让学生了解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正确起跑姿势。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 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二、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培 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 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等方面有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的练习,使学生体验团结 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三、教材分析: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对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 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 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通过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 量、灵敏等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根据课改后的新课标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结束后组织学生做一个体育游戏,体育游戏 具有基础性、简易性、情节性、趣味性等。本课导入的游戏是长江黄河,通过游戏的开展,培 养学生的反映和速度能力,正好为后面要学的蹲踞式起跑做铺垫。四、学情分析本次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比较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 力好。在这一阶段应该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 基础知识。五、教学目标的确定:1、认知目标:使90%的学生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2 .技能目标:使8090%的学生掌握学会蹲距式起跑。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及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六、本课的重、难点:1、重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2、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小。七、教法的应用:1、讲解法 2、图示法 3、示范法 4、练习法八、教学步骤:教学程序分为: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课的主要内容)、结束部分。蹲踞式起跑教案班级:教师:蔡佳伶教学 内容1、学习蹲踞式起跑2、身体素质练习田径场、百米起跑点教学 目标1、认知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使90%的学生理解蹲距式起跑动作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90%的学生掌握学会蹲距式起跑,同时,发展学生灵敏素质及 奔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1-4- -I*- r- 1 - 1、, a 1-nrr r 1 . -r- rr-t . tS+ 、工3、情愿曰和:珀乔学生目字、日练、目及及为取狈四重占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 五点支撑,蹬摆结合。难点蹲距式起跑双脚位置的确定、身体重心怎 样向上移动和双脚膝关节之间的角度大 小。教学 顺序课堂常规一一准备活动一一学习第踞式起跑一一身体素质练习一一小结顺 序时 间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次 数开 始 部 分5 分 钟一、课堂常规1、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 好。(2)、宣布本课的内容。(3)、安排见习生。1、语言导入2.激发兴趣3.积极参与1 .体委整队,报 告人数。2 .师生问好3 .见习生随堂见 习,协助教师工 作。一、组织:(图一) OOOOOOOO OOOOOOOO XXXXXXXX XXXXXXXX要求:集合快、静、齐、 精神饱满。1 次准备部分7分钟二、准备活动1、慢跑两圈2、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弓步压腿手腕踝关节L引导学生慢跑 热身2.教师示范口令指挥提示动作1 .学生成两路纵 队在操场慢跑。2 .学生成四列横 队体操队形积极自主参与 徒手操练习动作舒展大方 整齐有力活动手腕踝关 节二、组织:(图二)1 次国()电1要求:热身进入运动 状态。2.学生成四列横队体 操队形站立。如图:图一要求:动作到位、有力,昭 显青春气息。注意身体姿态 充分活动各个关节基25 分 钟三、学习蹲踞式起跑语言引导:有谁知道 在100米200米时用的是 什么起跑方式?1、介绍蹲踞式起跑的重要 性:是短跑中获得向前的 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1、通过语言引 导,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2.介绍蹲踞式起 跑的重要性1 .认真思考 并积极回答老师 的问题。试探着做动 作。2 .认真听教一、组织:OOOOOOO OOOOOOO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要求:1次本部止状态,为起跑后加速创 造有利的条件,是提高短 跑成绩的基础。2、动作要领:让学生了解 蹲踞式起跑分普通式、拉 长式。我们学习普通式起 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 备,跑”三个阶段:“各就位”轻快的走到起 跑器前,两手撑地,有力 腿在前,前脚距起跑线一 脚半,后腿跪地,两手拇 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 虎口向前撑于起跑线后。 两手约与肩同宽,两臂伸 直,肩微前移超过起跑线, 颈部自然放松,两眼视前 下方半米处,注意听预备 口令“预备”逐渐抬起臀部, 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 动,此时身体重量落在两 臂和前腿之间,其重心投 影点距起跑线1520厘米。 臀部抬起稍高于肩,使两 小腿趋于平行,集中注意 听跑的信号。“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 积极摆臀,上下肢协调配 合“疾跑”步幅小、频率 快、步长逐渐增加、上体 逐渐抬起。3.通过示范讲解 蹲踞式式起跑的 方法及要点 踹流予 (踞式起跑图)师的介绍。学生学习蹲踞 式起跑的作用意 义。3.听讲解,记 住动作要求技术 要点通过观察教师 的示范体会蹲踞 式起跑动作。初步建立蹲踞 式起跑的动作概 念。分解进行模仿 分解动作的练 习。集体完整蹲踞 式起跑练习,体 会动作。3次 先分组,按口 令的分组练习。6 次以排练习蹲踞 式起跑向前跑15 米及时改正错误 动作做得好的同学 上来示范4、开展互学、互 帮、互纠、互评 的教、学、练相 长活动。积极动脑,主动思考 体会技术动作认真练习,注意身体 姿态加强交流,不断提高2、练习组织:(集体练 习)OOOOOOOOOOOOOO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分(五点支撑图)教师边讲解边 示范分解练习完整练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 导,语言提示, 表扬、激励。纠正错误动作教师推优示范蹲踞式起跑向 前跑15米要求:动作规范、到位熟悉掌握整套动作。 认真练习,注意身体 姿态3、组织:分组练习分 成四排做练习,前三排 同学听口令做动作,当 听见哨音后第一排迅 速跑出去(距离15m), 二,三排原地不动,第 四排同学仔细观察前 面同学的动作是否正 确。要求:自由分组加强交流,不断提 高每 个 学 生 至 少6 次3、身体素质练习50m追逐跑方法:两名同学前后相距 50cm,采用蹲踞式起跑, 后面的同学听到教师口哨 声后追逐前面的同学。凡 是在到达终点前拍着对方 胜利。失败者罚俯卧撑5 个。调整队形:站成人数相等的两列(加强纪 律的要求)讲解、示范,让 学生明确游戏方 法,并指挥。教师讲解规则及 方法,然后示范 一次。认真听教师的 介绍。通过观察教师 的示范体及时改正错误 动作三、组织OOOOOOOOOOOOOO 要求:遵守比赛规2至 4 次贝上利用比赛训练 学生的反应能力。结束部分8 分 钟、集合二、放松活动放松操5节三、小结本课四、布置课外练习五、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六、归还器材1、教师创设情 境,引导学生进 行放松2、教师总结评 价,表扬、激励。 3、指出不足,加 强练习1身心放松2自评、互评、 小组评价组织:集体练习 OOOOOOO OOOOOOO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要求:集合快、静、齐。充分放松1次课后作业巩固练习蹲踮式起跑姿势预计运动负荷最高心率150次/分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练习密度3540%左右课后 小结1、学生兴趣较高,2、基本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方法。五点支撑,蹬摆结合。3、在蹲踞式起跑整体练习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自觉性相对较差,4、加强巩固练习。九、教学反思:本次体育课我安排的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普通式)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的学 习,所采用的引导、鼓励、表扬、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本节课,学生基本对蹲踞式起 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基本掌握动作方法,但由于蹲踮式起跑是个技术性较难的动作,以后需较强 练习。从整体来看,课前的教学目标、计划、教材的选用、设计,还比较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应加 强以下几点: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2、平时经常和学生都交流,听取学生对体育课有什么要求,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在安排 课时适当作些调整,争取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3、在讲解一些技术动作时,多用一些力学原理知识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进行理解和 消化,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加快掌握的速度和掌握的程度。4、教师的语言应接近学生的年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5、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加强组织纪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学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