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74399744
资源大小:32.8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劝学》复习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必修上第六单元劝学复习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了解作家 作品及文体知识.2 .背诵全文,默写、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3 .挖掘文意(理清文本的层次、 主旨、论证结构等),储藏作文素材。一、基础梳理(-)给加点的字注音须臾破而望舆马 鸳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省参省乎已()省徭役()假假舆马者()假期()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君子生非异也1 .糅以为轮槁暴 度步骐骤 2.中木直中绳()中间()曲其曲中规( )曲高和寡 (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1.糅以为轮,其曲中规3.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三)古今异义1.假舆马者3.金就砺那么利5.声非加疾也7 .用心一也2 .蟹六跪而二螯4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6 .非蛇蜷之穴无可寄托者8蚓无爪牙之利(四)解释下面多义词(实虚词)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参(古)检查(今)加入,参加。博学(古)广博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4 .疾(古)强,宏大(今)快6.寄托(古)寄放,托身(今)付托,寄寓.用心(古)因为思想(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7 .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坏人的党羽。帮凶。8 .以为(古)以(之)为,把(它)做成(今)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四).绝(横渡,隔绝,终止,到了极点,非常)强(强健,有力的弓,有余,勉强)假(借助,借,宽容,如果,与“真”相对)望(向远处看,盼望,名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用(因,用途,物资财用,采用,任用)闻(听到,知识,声誉)-(专一,数词,一概,统一,一旦)焉(语气助词,哪里,于此,它)于(从、比,在,和,对,表对象不译)而(连词却,并列连词,并且,承接连词就,假设就,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表并列) (五).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 下。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4. “糅。使动用法,使弯曲。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6.“糅”动词作名词,糅这种方法。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8,“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9.“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六).1 .介宾后置,于蓝取之。2“者也”式判断句 3.否认判断。4 .“也”式判断句。5 .状语后置,于蓝取之,于蓝青6 .状语后置,于水寒,7.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8.省动词介词的的宾语“之” 9.省略句,不能(跃) 十步10.蟹(有)六跪而二螯,省略句。.11.介宾后置。乎己参省。.12.介宾后置,于物假。 (七)翻译1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 冷。2 .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3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4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5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方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 的(方法)。6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 雕刻(成功)。7 .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到达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开展,圣人的思 想(也就)具备了。8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八)名句默写.答案:1.学不可以己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0.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二考点链接(二)、考点训练1. B (兴起)2. D (A、B、C中的“焉”都是兼词,D中的“焉”是助词)3. D4. A (定语后置句,B、C、D为宾语前置句)三.能力提升(-)荀子,名也,战国末期赵_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著名的应家学者,是战国 时期的思想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本恶荀子二十卷,共”篇。(二)阅读理解C (竞:争逐,比赛)1. A (“或牵牛来责蹊田”的蹊是“践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是“小路”。其余:恬满不在乎,坦然;去一一离开;会一一正好,恰巧。)2. B (“时冕父已卒”的“已”是“已经”,其余是“完毕”之意。)B (“事”没有“对待”的含义,该句应为“他的仆人像侍奉韩性一样地侍奉王冕”。)3. D (D项表达了他重情义,道德高尚。)D (从文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是很有功名心的,想效仿伊尹、吕望成就一番大事,只因屡试 不中才弃此念头。)而(去人并列连词,并且,连词就,假设连词就,表修饰连词,表修饰连词, 转折连词,并列连词,承接连词)假假舟楫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望 吾尝践而望矣(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适冬之望日前后()用用心一也()又备经年裹物之用()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愿意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博闻强识(不能称前时之闻(一用心一也()骐骥一跃()一如既往()六王毕,四海一()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惧有伏焉()以俟夫观夫观人风者得焉()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龟玉毁于梗中()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季氏将有事于臾(善假于物也(而青,取之蓝,而青于蓝(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吾尝终日而思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践而望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五)指出以下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7.用心一也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7.用心一也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木直中绳,敕以为轮6.敕使之然也8 .不能十步9 .其曲中规(六)指出以下句式特点.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虽又槁暴,不复挺者,敕使之然也2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糅以为轮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 .善假于物也.(七)翻译以下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3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 .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八)名句默写.1 .荀子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J2 .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3 .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说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4 .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 的例证是:5 .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 句子是:“,6 .荀子劝学中“, ”,说明人与人的天 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缺乏。7 .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到达“, ,的境界。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9 .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10 .荀子劝学中“, ”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 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二、考点链接(一)考点直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语境理解“词类活用”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 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 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名词使 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为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 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数词活用。1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 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君子博学而日(日:每天)参省乎己J2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 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假舟楫者,非能水(水: 游泳)也,而绝江河。”3 .名词使动用法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臣:名词 的使动用法,使臣服)诸侯J4 .名词意动用法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老师)再如:“稍稍宾客(宾客:把当作宾客)其父。” 5 .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 名词的特点。如:“弹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入:均为动词用作名词,产品、收入) 6.动词使动用法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君将哀而生(生:使活命)之乎7 .动词为动用法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死国:为国事而死)可乎。” 8.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 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J (坚、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9 .形容词用作动词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开展。如:“欲穷(穷:看尽)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如:“牛困人饥日已高(高:升高),市南门外泥 中歇J10 .形容词使动用法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绿:使变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1 .形容词意动用法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渔人甚异(异:认为奇怪)之。”12 .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述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一:全、满)湖。”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一:专一)也J 本文词类活用现象摘录如下:课文活用词及其用法和意义劝学(1)木直中绳,敕以为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弯) *(2)积善成德(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天)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得快)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向下)(7)用心也(数词用作动词,专一)常见题型:“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常有考题。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判断加点词意义的 正误;另外,通过翻译句子间接考查活用词。方法指要:1 .掌握基本知识。要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类型。如不懂名词的意动用法,就难以理解“稍稍宾客其父”中“宾 客”的含义;如不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难以理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 铭)中“乱”“劳”的含义。2 .充分利用语境。要充分利用语境推断。一是注意句子中对应的词。如“皆披发文身"(观潮)中,根据“披”的词性,可以推知“文”应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画着花纹”。二是依据语句提供的事实进 行推断。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的“凄”和“寒”都带了宾语,必是活用,意思是“使 神骨凄寒”。3 .识记典型例句。凭借例句来识记会事半功倍。故平日学习文言文时要养成识记典型例句的习惯。积累愈丰富, 做题愈容易。如记住“邑人奇之”(伤仲永)中的“奇",以为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就把握了这类活用词的翻译模式。(二)考点训练.阅读以下一段文字,完成第1 4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 珪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鳗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对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 尼圭:指半步 B.风雨兴焉兴:起兴 C.弩马十驾驾:指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D.金石可镂 镂:用刀雕刻 2 .以下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且焉置土石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3 .比拟以下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学不可以已 无以成江海 锲而舍之 蟹六跪而二螯 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4.以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B.古之人不余欺也C.忌不自信D.微斯人,吾谁与归三、能力提升(一)基础知识荀子,名,战国末期 国人。荀子是孔孟之后著名的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 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以下问题。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 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 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 儿恬假设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 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 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 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 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日:“此童子羞为者,吾 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 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大都,馆秘书卿泰哈布哈家,荐以馆职。冕曰:“公诚 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 女一童留燕,怅怅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宋濂王冕传).以下句中的字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父怒,挞之。挞:用鞭子或棍子打。B.夜潜出。潜:悄悄地。C.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竞:全,者E。 D.怅怅无所依。怅怅: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1 .以下同一个字含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蹊:忘其牛,来责蹊田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恬:恬假设不见一恬不知耻。C.去:去不百步一去国怀乡。D.会: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一会天大雨,道不通。2 .以下各句子中“己”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听已辄默记。B.时冕父已卒。C.学不可以已。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 .对以下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一一父亲命他到垄上放牛,他却偷偷跑到学堂里听 学生们念书。B.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一一韩性去世以后,他的门客对待王冕的态度就像对待韩性一样。 C.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一一这是连小孩子都觉得耻辱而不愿做的事,我怎么可以沉迷 其中呢?D.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一一用不了十年,这里就会成为战场,还有什么官 可做呢?4 .以下句子不能表达王冕特立独行的是()A.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假设不见。B.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C.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D.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5 .以下关于本文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王冕本是个农民的儿子,少年时酷爱读书且智力超常,有幸被爱才的韩性收为学生,后来成 为一名很有学术地位和威信的博学的儒士。B.王冕在父亲去世后即迎母入粤城就养,当母亲“思还故里”时,又亲自随母亲一同回乡,这 些描写都表达了王冕至纯至孝。C.当部使者巡视府属各地来到王冕处想要求见他时,王冕避而不见,又在部使者走后故意“倚 楼长啸”,让部使者听到,说明自己不愿与他见面。D.王冕年轻时便无意仕途,没有什么效忠朝廷的宏大抱负,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游历名山 大川、结交奇才侠土上面,这正是他性格中“狂”的表达。四、素材积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持之以恒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 物也。角度点拨: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那么智 明“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J运用方向:学与思智与行积累必修上第六单元劝学复习学案答案一、基础梳理 (-).1 .糅(r6u)槁暴(gdo pti)臾(y仃)践(qi)舆(yH)度(kui) 骐骥(qiji)弩(砌 锲(qie)镂(Su)2 .中 zhong zhong 省 xing sheng 曲 qU qu 彳发 jia jia (二).1. “敕”通“煤。用火熨木使弯曲。2. “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 4. “生”通"性”(三).1 .假(古)凭借(今)与“真”相对。2 .跪(古)腿或脚(今)跪下.金(古)金属制品(今)黄金;就(古)靠近(今)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