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五单元-小学语文(人教部编)六年级下册《学弈》.docx
-
资源ID:74581859
资源大小:27.2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统编)第五单元-小学语文(人教部编)六年级下册《学弈》.docx
学弈教案A教学目标1 .会写“援、俱、弗” 3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3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A教学过程板块一故事导入,解读课题1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2 .故事导入: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还喜欢模仿他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所以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 哭拜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可是孟子又模仿做生意的人夸口叫 卖。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跟着学生学习礼节和知识。孟 母心里很高兴,认为这里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不再搬家了。3 .了解孟子:谁来给我们介绍下孟子的生平?课件出示:孟子(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 孟”。4 .解释课题。“弈”指什么? “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相机出示古人下棋的图片)板块二 指导朗读,熟读课文1 .初读课文,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多音字和生字。(2)指名读,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2 .范读课文,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重点句子,适当进行教读。(3)指导学习多音字:“缴”和“为”。(4)正音:“为是其智弗若与” 一句中的“为”读四声。课件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招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 非/然也。(5)指导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耍得当。板块三理解词句,把握文意1 .再次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2 .合作学习,及时点拨。(1)同桌合作学习。(2)教师指导难理解的词句。理解“之”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学习通假字“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跟“吗” “呢”的作用相同。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弗若:不如。然:这样。3 .疏通全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结合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2)小组合作交流课文大意。板块四 领悟道理,深化认识1 .启发思考,领悟道理。(1)这两个人是怎么学下棋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学的结果怎么样?(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是什么原因使后一个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是后一个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个 吗?学生交流讨论。理解句意。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他们俩学下棋时各持有什么样的态度?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理解“专心致志” 一词。词语积累:你们还能用不同的成语概括这两个人的表现吗?(一心一意心不在焉)2 .角色扮演:请三位同学扮演学下棋的过程。3 .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A板书设计,专心致志成功学、/(学习之理、弈贵在专心 三心二意一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