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灯光》教学设计(潘丹).docx
-
资源ID:74597261
资源大小:12.3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二单元-《灯光》教学设计(潘丹).docx
灯光教学设计都江堰市友爱学校:潘丹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2、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3、学习本课生字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 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体会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教学准备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审题入手,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2、灯光引起了作者一件什么事的回忆?3、课文几次写到“灯光”?是怎样写的?二、围绕“灯光”,深切领悟;引导想象,丰富内容1、在描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时,赋予灯光以感情色彩。“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 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灯光强烈的感情色彩,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让学生理解这“灯光”起到两层意义:以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触动作者往事的回忆;从动人的往事中对比广 场灯光让学生思考:这灯光为什么令“我”感到光明和温暖?通过朗读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漫步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在这和平、安详的环境里,看到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心头感到 十分温暖。这种感情、感觉是有情激发的想象,包含着对人的精神、价值的评赞这“光明”和“温暖”的 内涵是十分丰富的。2、课文第二大段是作者由景生情,追忆战争年代的一件往事,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中心,这里可围绕 “灯光”这一线索提问,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展开想象,丰富任务的内涵: 郝副营长在战斗的间隙,为什么借火柴的亮光,深情地注视书上一幅插图?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对未来憧 憬些什么?体会郝副营长说的话:“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 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体会“多好啊! ”的含义,深切体会一个革命先辈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内心世界, 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强烈。3、在后续部队和突击队失去联系的危急时刻,战士们靠什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郝副营长为什么用火柴点燃了 那本心爱的书,他当时怎样想的?他为什么那样做?体现了他什么精神?4、理解“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三、提炼中心,悟情明理1、郝副营长的美好愿望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实现?是怎样实现的?2、如果你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及万家灯火时会想到什么?启示学生:从此你看到都市的夜景,璀璨的灯光时,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字的时候会想起什么?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文中“光明”、“温暖”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靠千千万万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不仅要缅怀先烈,并要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一定刻苦学习,珍惜今天的 学习生活。四、拓展延伸搜集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召开“踏着先烈足迹”的故事会。板书设计:灯光(总)(总)看见灯光引起回忆(分)渴望灯光献出生命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总)漫步广场想起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