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课《葡萄沟》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4599751
资源大小:11.8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课《葡萄沟》教学设计.docx
葡萄沟教学设计恩阳区第二小学 王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3、抓住第一、二段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朗读、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维吾尔族的老乡最热 情。(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 说、写的综合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尤其是葡萄,让学生感受当地的丰富物产。 在朗读理解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知道葡萄沟在什么地方,朗读重点句子感悟葡萄沟的葡萄最甜美。教学难点:体会葡萄的枝叶茂盛、果实五光十色。教学方式:谈话、分组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2、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范读课文,解决生字。三、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现在老师想带着你们去葡萄沟参观,有兴趣吗?首先你得告诉我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啊?2、出示地图、新疆、吐鲁番3、读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四、图片演示,学习第一段。1、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葡萄沟,你想知道这里有些什么样的水果吗?2、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吐鲁番出产哪些水果,用“一一”画出来。3、图片演示水果的种类。4、填一填,读一读。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七八月有()、()、(),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成熟了。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两句话?(喜爱)5、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五、激趣导游,学习第二段。(一)学习第一句,认识“梯”字。1、现在我们来看看葡萄沟的葡萄都种在什么地方。2、引读、齐读句子“葡萄都种在山坡的梯田上。”3、出示图片、梯田,学习生字“梯”。猜字谜:弟弟站在木头边。(二)学习第二、三句。1、我们已经来到葡萄园了,请你仔细瞧瞧葡萄的枝叶和葡萄的果实长得怎么样了。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画一画:用“ 一一”画出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用Si画出描写葡萄果实的句子。(2)读一读: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读一读你画的句子。(3)说一说: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3、品读句子:”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1)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枝叶茂密,像凉棚。)(2)课件展示,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景。(3)当你来到葡萄架下,看到这么茂盛的枝叶时,你感觉到了什么?(感觉凉快)(4)指名读、比赛读、齐读这句话。4、品读“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1) “一大串一大串”说明了什么?(葡萄多、大)换成“一串一串”行吗?(2)葡萄有哪些颜色?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葡萄的各种颜色。(3) “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能换成“五颜六色”吗?(虽然都是表示颜色多,但五光十 色说明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5、看到这么多的葡萄,这么美丽的葡萄,你的心情怎样?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6、学生小组读、指名读、齐读。7、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三)学习第四句。1、现在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来招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了,看看他们为我们准备了 什么?2、出示课文插图,指名读、齐读“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 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六、总结。葡萄沟的确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与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 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那里盛产的葡萄,亲自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板书设计:10、葡萄沟大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反思:在这节课我首先做到和学生语言的融合,语言是谈话式。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 话。创设各种情境进行交际,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这正是语文的重 点。我用饱满、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从而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甚至依依不舍。 这样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