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1《桥》说课稿.docx
-
资源ID:74601076
资源大小:13.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1《桥》说课稿.docx
12.桥(第二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桥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小说。单元的训练 重点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并且认真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 和品质的高尚。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 以自己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和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老支书身上那种 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们弘扬的。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 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 六年级学生是价值观形成的初步时期,让他们去了解英雄,感悟英雄很重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取向。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我在反复研读文本和教参后,结合单元学习要求一一“关注 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2)通过抓关键词句朗读、领悟等方式,感悟老书记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 献身的崇高精神。(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在危难面前“英雄”二字的分量。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感受英雄的形 象。难点是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 教法是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冲动,朗读感悟法,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以及 讲授法,点拨法等。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 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 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说教学流程(一)旧识巩固,聚焦老汉1 .出示文章中易读错的生字,为学生读好文章做好准备,利用提示性谈话,提出阅读要求:轻声读课文,读给自己听,如果哪一句读不好,多读几遍。边读边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适时用课件出示:在这件事中有一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谁 呢?由此引出这篇文章的关键人物:老汉(老书记),紧接着就介绍什么是党支部书记,为学习后 文奠定基础。设计意图: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让学生很快进入文本,让学生更流利的朗读文本,更 好与文本对话,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意识,在整体的认识上提炼出主要人物一一老汉。让学生主动 探究,层层深入,让学生把焦点聚集到老汉身上,为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做好准备。(二)走进灾难,引生入境1 .想要认识老书记,就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刻,通过多媒体情境展示,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你 仿佛看到了哪些场景?再现文本情境,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当时的气氛。2 .抓重点词感悟洪水和群众,我让学生提炼描写洪水的句子,感受洪水的来势凶猛,再找出描 写人们慌乱的词语,并适时板书:洪水来势凶猛、人们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再 让学生读一读,感受人们的惊慌失措。3 .在学生了解了当时的危机情况后,再播放洪水真实发生的视频,视频对学生留下的视觉冲击, 会使学生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情势的危急,也为后面走进 老汉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在教授课文时,我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认识老汉,走进灾难发生的时候,在 学生融入到灾难发生的场景中,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洪水,感受人们,紧接着在情感体验中声情并 茂地读,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深化情感体验,使语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谐共振,并为下文作了很 好的铺垫,把主动生动互动融入课题,建立了三动合一的课题,紧紧贴合我校的教学理念。(三)透视老汉,深入感悟1 .洪水是那么可怕,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四散逃命,那老汉呢? 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接下来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勾画出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 子,并分享老汉的哪个镜头让你感受最深。2 .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领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适时引导学生理解重点 词句,经过自读、悟读、范读等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最 后提出问题: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老师板书:临危不惧不徇私情大公无私这样的人我们 送他一个称号一一英雄。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怎么感受就怎么读,这是对学生自我感受的珍视, 同时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老汉的形象也一步一步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学生的掌声争辩声融入 课题,使老书记的高大形象印在同学们的脑海里,使学生情感生发,激起对老汉的敬佩之情,英雄 也在学生心目中立体起来,从而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四)走进现实,呼唤英雄在学生品悟出老汉的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等后,认识了英雄的形象,相机出示一则新闻:下面请同学们跟着 我走进另一场灾难,看看十多年前那场发生在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得那场大火吧。这一则文本和课文恰恰给学生截 然不同的生命体验,把学生的课堂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这两种不同结果的冲击,让学生更能体会英雄对我们的 重要性,更能感受老汉精神的可贵。四、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力求达到简明扼要,抓住题眼,直奔中心,达到“高效能、简约化”的功效,有利于 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课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先从字词入手,引导学生流利的读文章,接着又整体把握文章的 内容,聚焦老汉,紧接着通过灾难发生时刻人们的反应和老汉是怎么做的这两部分逐步让老汉的形 象一步一步走进学生心中。最后,通过新疆克拉玛依的大火和桥这篇课文的对比,让学生更加 认识到“英雄”的重要,老汉的形象更加鲜明。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厚,在理解句子 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上引导 的语言表达不够精炼,讲解的高潮部分还欠火候,对课文的解读还不够深入,读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但我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够深入,等等。也希望大家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将努力改进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