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pdf

    • 资源ID:74619471       资源大小:488.2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pdf

    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郝振平赵小鹿(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1 0 0 0 8 4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1 0 1 3 1 2)【摘要】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与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目标相一致的,如果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不能被推翻,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会被取消。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短期内不会成为唯一的计量模式,2 1世纪将是混合计量模式的时代。既然混合计量模式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会计计量模式,那么各财务报表项目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应以财务报表需达到的质量要求为判断依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应提高其信g-质量。【关键词】公允价值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计量模式会计准则一、引言2 0 0 8 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各方面证据不足以否定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但是需要冷静地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现在的结论已经越来越清楚了,公允价值会计并没有给金融危机雪上添霜,反而进一步被肯定其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尽管如此,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需要深入探讨,为什么要坚持以及如何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还要有坚实的依据。我们认为讨论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应当从三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概念框架层次,即从编报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层次建立起财务报告目标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联系,主要解决为什么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准则层次,即从不同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方面探讨不同报表项目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解决什么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第三个层次是方法手段层次,即从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质量,主要解决如何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决策有用性目标为什么要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简单地说是为了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公允价值信息满足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信息视角,二是计量视角。信息视角的基本前提是有效市场假说,即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信息含量,从而市场价格变化可用来衡量信息的有用性。如果实证研究能够发现对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样本,利好或不利的盈余信息将相应导致正的或负的异常同报,就证明在有效市场条件下财务信息确实是有用的,也就是说信息的有用性可用信息发布引致的价格变化程度来衡量。信息视角的实质是把信息含量与信息有用性等同起来。在证券市场上只有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应急)(编号:2 0 0 9 J Y J R 0 5 4)资助。1 2万方数据当信息能改变投资者的信念和行为时,它才是有用的信息。2 0 世纪6 0 年代末美国学者B a l l B r o w n(1 9 6 8)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以及后来的大量研究成果为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决策有用论的基本逻辑是,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利用财务信息进行决策,一般是不可观测的,但是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证券投资者买卖证券的行为间接地观察到,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到达市场后,如果引起股价变动,说明投资者在根据财务报告的信息进行决策,由此证明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照决策有用论的逻辑,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研究人员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美国F A S l 0 7 号发布后,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研究文献开始集中于金融工具,如B a n h(1 9 9 4)、N e l s o n(1 9 9 6)、E c c h e r,e ta 1(1 9 9 6)等使用了非常相似的方法,对1 9 9 2 和1 9 9 3 年按F A S l 0 7 号披露的银行资产与负债主要类别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增量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并提供了经验证据,这些检验和证据的结论是公允价值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是有用的,这里资产与负债的主要类别即是金融工具。对于其他类别的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作用,需要有其他类别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才能进行验证,澳大利亚和英国的会计准则允许资产重估价升值,B a r t h 和C l i n c h(1 9 9 8)分非金融、矿业和金融三个行业,研究了澳大利亚资产价值重估的市场反映;D i e t r i c he ta 1(2 0 0 0)研究了英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等;B e r n a r de ta 1(1 9 9 5)选取丹麦银行研究了盯市会计(m a r k t o m a r k e ta c c o u n t i n g)。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国际会计界仍然相信公允价值信息是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理论体系经受住了2 0 0 8 年金融危机的考验。2 0 0 8 年金融危机不但没有证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问题,反而证明公允价值信息有明显的市场反应,这正是会计界提高财务信息有用性要达到的目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表反映了许多亏损的信息,即坏消息,所以信息到达市场,股价以下跌来作出反应,说明投资者确实在根据财务信息进行决策,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得到直观的证实和支持。当然这里可能存在市场过度反应问题,不过如何界定正常反应和过度反应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即使存在过度反应问题也不应成为否定公允价值信息是决策有用信息的理由。这样需要解决的不是要不要停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而是今后如何减少市场过度反应的问题。我们认为,随着信息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理解的不断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过度反应会逐步降低。在信息视角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内部信息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如果不采用公允价值会汁模式,公允价值信息会不会成为一种内部信息。公允价值信息如果成为内部信息的话,掌握这一信息的人就有可能从中获益,于是就会有人设法获取和提供这种信息。如果获取和提供这种信息合法合规,比如因为它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满足市场需要,那么从事这种信息收集、分析、加工就会成为一种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职能;如果获取和提供这种信息不合法合规,比如因为正常渠道得不到这种信息,只能从非法渠道获取,则这种信息源就会成为市场中的一个潜在扰乱因素。前一种情况对会计职业是一种威胁,有可能使会计职业产生分裂,传统的财务会计提供历史成本信息,一种新的职业(或一个新的会计分支)提供公允价值信息;后一种情况对证券市场是一种威胁,即公允价值信息一旦泄露到市场中去就会对市场形成冲击。所以会计职业界和证券市场监管层都不希望公允价值信息成为一种内部信息,都要求财务报告应提供公允价值信息,使财务报告保持一个完整的信息源。从信息视角来看,决策有用性目标被具体化为充分披露目标,即财务报告应当向使用者充分披露决策有用的信息。既然公允价值信息是决策有用的信息,故必须对公允价值信息进行充分披露。为实现这一目13万方数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从规范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开始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制定的,即从信息视角制定会计准则,主要是规范披露的项目和内容,增加附注的披露。如国际会计准则第3 2 号要求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进行披露,以后第3 9 号国际会计准则开始提出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 号进一步完善了金融工具披露规则,要求报告主体披露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金融工具进行评价和判断的信息,包括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性、金融工具带来的风险的性质和范围等。与信息视角不同的是,计量视角认为,提供财务信息的基本作用是反映企业价值,财务报告是担负特殊责任的信息来源。美国早期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会计盈余数据会导致股价异常变动,但其对股价异常变动的解释能力比较有限。L e v(1 9 8 9)指出,即使排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市场对会计盈余的反应仍然很小。在较窄的盈余信息发布窗口研究中,发现只有2 5 的股价异常变动可以归结到会计盈余的影响。L e v 因此认为,会计盈余的解释能力如此之低,是因为盈余信息质量太低。历史成本数据的时滞性是导致盈余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所以应从计量视角采取措施提供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决策有用论的计量视角在信息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通过改善计量属性来增强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供的财务信息被认为是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因此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将有助于保护投资者、促进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这样从计量视角来看,决策有用性目标又被具体化为公允计量,即要对会计要素进行公允计量。虽然财务会计并不直接用于计量企业的价值,但它提供的信息要有助于那些愿意进行这种计量的人们去估计企业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买卖者(即投资者)时刻关心被买卖对象的真实价值,所以需要各种信息来评估企业的价值。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承担起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要素的责任,从而要求其在财务报告中更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表明,从信息视角提出的充分披露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计量视角的理论分析导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越来越多的会计准则制定中除提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要求外还提出了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规范要求。本小节的结论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理论支撑是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如果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不能被推翻,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不会被取消,相反应大力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好地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服务。三、会计计量模式将保持混合计量模式的状态如前所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与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目标相一致的,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公允价值信息可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求。那么这是不是说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成为财务报告中唯一的计量属性呢,我们认为不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公允价值、历史成本以及其他计量属性将在财务报告中同时存在,会计计量实务将表现为混合计量模式。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从一些研究成果看,不是所有的财务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二是从实务角度看,可靠性与相关性同等重要,可靠性同样符合决策有用性目标,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财务报表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在学术界,对公允价值问题多从价值相关性角度进行研究,实证研究主要是从财务信息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方面展开的。一般的前提是,公允价值从概念上说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估企业价值相关,如果某一财务报表项目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估企业价值,则该项目可以说具有价值相关性(B a r t h,e ta 1,1 9 9 5)。1 4万方数据会计准则的制定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会计准则的实施又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实施后,有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反映出不同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有不同的市场反应,这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即不同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否都具有决策有用性。美国有的研究人员发现有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而有的项目则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美国的研究成果表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是决策有用的信息,然而油气储备会计的历史成本信息与公允价值信息不分伯仲,并不表现出哪种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美国F A S 6 9 要求石油天然气公司补充报告已证实油气储备的现值信息(即R R A,储备确认会计)。但此后的一系列实证研究表明,与历史成本数据相比,R R A 与股价异常变动的相关性并不大。比如H a r r i s和O h l s o n(1 9 8 7)发现,油气资产的账面价值对其市值有显著的解释能力,而R R A 的解释能力小于历史成本数据。H a r r i s 和O h l s o n(1 9 9 0)进一步研究发现,历史成本油气储备数据的信息含量优于R R A。D o r a n,C o l l i n s 和D h a l i w a l(1 9 8 8)的研究结果认为与H a r r i s 和O h l s o n(1 9 8 7)的发现一致,历史成本盈余对油气企业来说是可行的和相关的计量。从逻辑上讲,由于油气行业的高度勘探风险决定了其未来的油气储备丰瘠有很大偶然性,投资者很难搜集有关信息,故此决定了油气公司提供的R R A 数据应当有相当大的决策有用性。但从上述几个研究成果来看,历史成本数据的解释能力并不亚于R R A,R R A 的有用程度相当有限。为什么油气储备与金融工具二者的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有明显的区别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通常会计信息的质量越高,会计信息与股价异常变动的相关性(即有用性)就越大。评论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权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公允价值的相关性要高于历史成本,而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为可靠。美国以金融工具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都是根据市场比较完善、交易活跃的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为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的,这样的市场上价格形成机制充分有效,因而能保证其市场价格(公允价值)的可靠性。而油气储备相对来说并不存在像金融工具那样交易活跃的市场,油气储备的现值数据主要由管理层使用现值模型计算而得,因此投资者对R R A 的可靠性存在质疑,不会贸然根据R R A 信息进行决策,故R R A 信息的市场反应并不明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是所有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或者说决策有用性,当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信息使用者的认可时,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也会受到使用者的怀疑,这就会大大影响公允价值信息的有用性,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应该是明智的选择,以此推出也就是说那些不具有价值相关性的项目应当保持历史成本计量。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意识到这一点后,对有些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用提出了以可靠性为前提的标准,如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的第1 6 号准则,允许实体在历史成本模式和重估价模式中进行选择,但是采用重估价模式的前提包含计量的可靠性标准,即只有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才可以采用重估价模式。由此可见,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支持所有报表项目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故此当前财务报表项目中只有部分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就目前的任何一个时点来看,只要没有对财务报表项目全部要求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B s r t h(2 0 0 8)教授介绍说:“我的经验表明,学术研究可以对准刚制定中的争论提供有价值的投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对于令人伤脑筋的议事题目总是寻求了解学术研究中揭示出了什么问题。虽然工作人员在研究方面一般都没有经过训练,但他们能够理解论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及其发现。他们找那磐在研究方面经过训练的研究人员(包括学术界的委员会委员)帮助他们评估研究结果的意义。工作人员在准则委员会议事题目的分析中包括研究发现意味着准则委员会在讨论工作人员的建议时考虑了学术研究结果。”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 6 号第3 l 段。1 5万方数据行公允价值会计处理则财务报表都成为了一个混合计量模式的结果。比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方法处理,固定资产则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从实务的角度看,目前的实务也是一个混合计量模式的现状,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财务报表中所占比重并不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指出,它的抽样调查表明,使用公允价值较多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比重仍占少数,平均来说资产中有4 5、负债中有1 5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不到2 5(S E C,2 0 0 8)。可以说在美国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均占少数。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更是比重不大,2 0 0 8 年末1 6 2 4 家上市公司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占资产总额的8 1 4;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6 9 0 家上市公司中,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为2 0 家,只占不到3(财政部会计司,2 0 0 9)。总体来看,各国普遍的情况是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仍占少数,这既有需要时间逐步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问题,也有需要理论和研究支持哪些财务报表项目需要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本小节的结论是,从理论分析和实务观察来看,会计计量中混合计量属性将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从前述第一层次的逻辑分析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符合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性目标,但是信息使用者是否真的利用公允价值信息进行决策是很难观察得到的。现行实证研究一般用能取得的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并将这种研究中取得的样本看作是随机样本,以此进行推论,所得结论涉及的范围包括无法观察市场反应的非上市公司。这样,有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有明显的市场反应,提供这些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是勿容质疑的,但是有些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好,以牺牲可靠性和花费更高的编报成本为代价提供公允价值信息是不值得的。因此可以说,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不会只有一种单一的属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统天下的情况,2 1 世纪将是混合计量模式的时代。四、应当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助于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实现,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还需要改进。第三层次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问题,即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我们认为应当根据财务报表编报的质量要求进行改进,在财务报表的质量要求中包括町理解性和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据此我们归纳为三个方面的改进和完善建议。首先是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公允价值概念应当清晰和具体,公允价值计量应当简化和可行,以此提高可理解性方面的质量;任何实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都应当保持一致性,以此来提高可比性。公允价值主要用于后续计量,不一定以实际发生的业务做支撑,它以设想发生的业务为基础。以目前国际上倾向于接受的美国F A S l 5 7 定义为例,该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将会收到的或转让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更具体地说是将公允价值设想为脱手价格。我们认为用脱手价格作为设定公允价值的基准是比较合理的。资产以卖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即是一项资产可换回的现金,这项资产与其可换回的现金是等价的,负债的脱手价格是债务的赎回价。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交易是在计量日假设的交易,是从拥有资产或负有债务的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考虑的。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确定在计量日出让该资产将收到的价款或让度该负债将付出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结论认为采用脱手价格是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考虑的,包含了对该项被计量资产未来资源流人或被计量负债未来资源流出的当期预期。强调流入流出的概念是与概念公告中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一致的。不过,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中的取值,我们认为其中第三层次的取值,与公允价值的定义相矛盾,应当16万方数据排除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范围之外。因为认真分析一下可以看到,不可观测的输入值从概念上讲是由报告实体设想市场参与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但实际操作上是采用某种估值技术(包括现值模型、重置成本等)估计出来的价值,与以脱手价格为设想基准的公允价值相差甚远,若要坚持公允价值的定义,就应排除第三层次的取值,否则就应当修正公允价值的定义。第三层次的取值使公允价值概念远离了可理解性的质量要求,似乎任何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都是公允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公允价值概念只应包括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取值,第三层次的取值应还原实务中通行的用词,如采用现值模型估计的价值就披露为现值、采用重置成本的就披露为重置成本,若要将这些计量属性用一个词汇概括的话可以使用“估计价值”,这样更加符合可理解性和一致性的质量特征。其次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中外有关公允价值的相关文献中反映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比较担心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人们过分强调了信息的相关性,而对可靠性重视不够。我们认为可靠性同样是符合决策有用性目标的。那种认为只有相关性能满足决策有用性目标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当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信息使用者的怀疑时,这种信息就会失去它的决策有用性。国际会计界正在为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而努力,这是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重要环节,比如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取值中要求实体最大限度地依据活跃市场信息,最小限度地参照企业自己的判断确定的取值。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值的三个层次中,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通过估价确定的输入值的可靠性很难得到保证,因为其不可观测,给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或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故在公允价值取值的三个层次中,应当保证第一和第二层次公允价值输入值的可靠性,对第三层次公允价值的取值,在无活跃市场情况下不再进行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只保留必要时第三层次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要求,比如根据如下将要讨论的重要性原则,对符合重要性标准的第三层次公允价值信息,进行适当的披露,即披露上述的“估计价值”。第三,相关性方面应关注重要性质量特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应遵循重要性原则,“重要性与其说是信息具有可用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倒不如说是提供一个分界线或取舍点。”。重要性概念是一个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概念,即一个报表项目金额变动的幅度如果引起信息使用者改变其经济决策,那么这种金额变动幅度就是重要的。以此来看,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间的差异如果不重要则应保持历史成本计量,确保其可靠性,同时不影响其相关性,减少计量的复杂性。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一般是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一个选择项处理的,故应该有一个判断标准,我们认为这个判断标准应该是重要性原则。所以会计人员应首先判断一个报表项目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异是否重要,如果重要,则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如固定资产项目,若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或严重贬值情况的话,应保持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短期内出现幅度较大的价格波动,可以通过提供补充信息的方式解决。对于金融工具项目,由于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差异,故应坚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小节的结论是,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关键在于提高公允价值的信息质量,可以从公允价值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混合计量模式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会计计量模式,对于是否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该采用重要性原则进行判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其他计量属性的恰当运用是提高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综合艺术。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第3 0 段。1 7万方数据五、总结本文认为,讨论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问题应当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层次上的分析,结论会有所不同。从概念框架层次上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目标,公允价值信息可以为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目标服务,应当坚持和发展公允价值计量要求与规则;从会计准则层次上看,需要具体的准则具体分析,因为并不是所有公允价值信息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具有价值相关性的报表项目应当继续发展和完善相应的财务报告准则;从具体方法层次上看,应当保持和完善公允价值定义与其相应的操作指南的可理解性和一致性,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取值没有必要提供相应的指南,对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取值重在提高其可靠性,在相关性质量特征方面应关注重要性要求,如果达到重要性标准,可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增加披露,对现行公允价值第三层次的取值建议用“估计价值”概括。主要参考文献财政部会计司2 0 0 9 我国上市公司2 0 0 8 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B a l lR,P B r o w n 1 9 6 8 A nE m p i r i c a lE v a l u a t i o no fA c c o u n t i n gI n c o m eN u m b e r s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R e s e a r c h,A u t u m n:1 5 9 1 7 8B a r t hM 1 9 9 4 F a i rV a l u eA c c o u n t i n g:E v i d e n c ef r o mI n v e s t m e n tS e c u r i t i e sa n dt h eM a r k e tV a l u a t i o no fB a n k s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6 9(1):1 2 5B a r t hM 2 0 0 8 G l o b a lF i n a n c i a lR e p o r t i n g: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U S A c a d e m i c s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8 3(5):1 1 5 9 _ 1 1 7 9B a r t hM,G C l i n c h 1 9 9 8 R e v a l u e dF i n a n c i a l,T a n g i b l e。a n dI n t a n g i b l eA s s e t s:A s s o c i a t i o n sw i t hS h a r eP r i c e sa n dN o n M a r k e t B a s e dV a l u eE s t i m a t e s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R e s e a r c h,V 0 1 3 6,S u p p l e m e n t:1 9 9 2 3 3B a r t hM,W L a n d s m a n 1 9 9 5 F u n d a m e n t a lI s s u e sR e l a t e dt oU s i n gF a i rV a l u eA c c o u n t i n gf o rF i n a n c i a lR e p o r t i n g A c c o u n t i n gH o r i z o n s,V 0 1 9(4):9 7 1 0 7B e r n a r dV,R M e n o n,K P a l e p u 1 9 9 5 M a r k t o M a r k e tA c c o u n t i n gf o rB a n k sa n dT h r i f t s:L e s s o n sf r o mt h eD a n i s hE x p e i e n e e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R e s e a r c h,V 0 1 3 3(I):1 3 2D i e t r i c hJ,M H a r r i s,K M u l l e r1 1 1 2 0 0 1 T h eR e l i a b i l i t yo fI n v e s t m e n tP r o p e r t yF a i rV a l u eE s t i m a t e s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a n dE c o n o m i c s,3 0:1 2 5 1 5 8D o r a nB,D C o l l i n s,D D h a l i w a l 1 9 8 8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C o s tE a r n i n g sR e l a t i v et oS u p p l e m e n t a lR e s e r v e B a s e dA c c o u n t i n gD a t ai nt h eE x t r a c t i v eP e t r o l e u mI n d u s t r y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6 3(3):3 8 9 4 1 3E e c h e rE,K R a m e s h,S T h i a g a r a j a n 1 9 9 6 F a i rV a l u eD i s c l o s u r e sb yB a n kH o l d i n gC o m p a n i e s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a n dE c o n o m i c s。2 2:7 9 一1 1 7H a r r i sT J O h l s o n 19 8 7 A c c o u n t i n gD i s c l o s u r e sa n dt h eM a r k e t V a l u a t i o no fO i la n d G a sP r o p e r t i e s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6 2(4):6 5 1 6 7 0H a r r i sT,J O h l s o n 1 9 9 0 A c c o u n t i n gD i s c l o s u r e sa n dt h eM a r k e t V a l u a t i o no fO i la n d G a sP r o p e r t i e s:E v a l u a t i o no fM a r k e tE f f i c i e n c ya n dF u n c t i o n a lF i x a t i o n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6 5(4):7 6 4 7 8 0L e vB 1 9 8 9 O nt h eU s e f u l n e s so fE a r n i n g sa n dE a r n i n g sR e s e a r c h:L e s s o n sa n dD i r e c t i o n sf r o mT w oD e c a d e so f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 J o u r n a lo fA c c o u n t i n gR e s e a r c h,V 0 1 2 7,S u p p l e m e n t:1 5 3 1 9 2N e l s o nK 1 9 9 6 F a i rV a l u eA c c o u n t i n gf o rC o m m e r c i a lB a n k s:A n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fS F A SN o 1 0 7 T h eA c c o u n t i n gR e v i e w,V 0 1 7 1(2):1 6 1 一1 8 2S E E 2 0 0 8 R e p o r ta n d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 sP u r s u a n tt oS e c t i o n1 3 3o ft h eE m e r g e n c yE c o n o m i c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A c to f2 0 0 8:S t u d vo nM a r k _-T o-M a r k e tA c c o u n t i n g1 8万方数据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允价值会计涉及的三个层次基本理论问题.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