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际期货市场黄金和石油价格异常波动.pdf
解读国际解读国际期货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和石油价格异常波动黄金和石油价格异常波动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黄金和石油的价格的波动一直是国际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指标,进入 2011 年以后,受到欧美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近期中东政局动荡的影响,黄金和石油等敏感大宗商品的现货和期货价格出现了大幅的波动。黄金价格的攀升始自 07 年下半年,从那时开始直至去年底,黄金的价格一直节节攀升,期间虽然受高位获利等因素影响出现了小幅回调,但是始终未能对黄金上涨的大态势造成实质性影响。发生在 07 年的北岩银行挤兑事件,被认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开始。该银行被认为是英国主流的银行之一,由于无法借到额外资金偿还当年 9 月到期的债务,以及资金链产生严重断裂,无法支撑其经营的高杠杆性质的业务,最终导致其被接管。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员就指出,此次事件将会对居民信心造成极坏的影响,从统计数据发现很多银行,包括一些主流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存在诸多隐患,高杠杆业务占比过重,如果其他同业者不谨慎对待此次事件,金融界将会出现一轮较大波动。随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那些直接涉足建屋及次级贷款业务的公司如北岩银行及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例如贝尔斯登,就成为了牺牲品。2008 年 7 月 11 日,全美最大的受押公司瓦解。印地麦克银行的资产在他们被紧缩信贷下的压力压垮后被联邦人员查封,由于房屋价格的不断下滑以及房屋回赎权丧失率的上升。当天,金融市场急剧下跌,由于投资者想知道政府是否将试图救助抵押放贷者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 年 9 月 7 日,已是晚夏时节,虽然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危机仍然继续加剧。然后,危机开始影响到那些与房地产无关的普通信贷,而且进而影响到那些与抵押贷款没有直接关系的大型金融机构。在这些机构拥有的资产里,大多都是从那些与房屋按揭关联的收益所取得的。对于这些以信用贷款为主要标的的证券,或称信用衍生性商品,原本是用来确保这些金融机构免于倒闭的风险。然而由于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受到这些信用衍生性商品冲击的成员增加了,包括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和 HBOS。而其他的公司开始面临了压力,包括美国最大的存款及借贷公司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影响到大型投资银行摩根史坦利和高盛证券。黄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其自身具有很强的保值能力。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一部分投资者受风险规避心理的影响,很自然的想到了黄金,作为资产保值的工具。随着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雷曼兄弟等银行相继破产,对金融行业的打击逐渐波及到了金融以外的行业。全球范围内,失业率、通胀压力猛增。这使得即使是普通市民,其资产保值的诉求也相当旺盛。人们选择坚持货币,通过持有黄金来对冲经济大环境变化的风险。而投资者们亦将黄金市场作为他们挽回损失的救命稻草。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黄金现货及期货市场开始出现一波接着一波的上涨行情。黄金作为避险商品,在经济大环境不稳定时,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导致上涨,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然而此次黄金价格的走势,却呈现出近乎疯狂的态势。一方面,这与此次金融危机的规模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投资者的认识误区有关。金融危机出现后,黄金价格出现飙升,中小投资者错误的认为,黄金除了具有保值的能力,同时也具备增值的特性。投资者们最初以保值为目的持有黄金,对冲汇率,通胀等风险,随着金价一路走高,黄金开始变成一种投资的工具。后金融危机时代,乃至进入经济复苏期后,黄金价格仍未出现投资者们预期的回落,这更增强了中小投资者对于黄金能够增值的认识。随着越来越多中小投资者的进入,黄金市场也越来越火爆。今年以来,随着欧美经济的强劲复苏,黄金价格可能出现了剧烈波动。美国制造业今年2 月的数据显示出现了近七年来最快速度成长,同时,企业招聘意愿也以 10 年来最强劲的势头改善。此外,日前公布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衡量通胀水平的全球投入物价亦上升,尽管升幅略低于预期。该制造业数据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投入成本上升的形势,同时欧元区和英国制造业也取得强劲增长。美国制造业在 2 月为连续第 19 个月成长,且略超过预期。制造业增速已超过经济中其他仍然表现滞後的领域,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略高于 11%。该数据支持了外界预期,即美国将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将显示就业市场强劲改善。1 月就业人口仅小幅增加。制造业指数中,就业和生产分项都非常强劲。制造业没有放缓的迹象。随着经济的复苏,国际就业形式得到缓解,全球制造业增长势头强劲,这些经济重要指标的回暖,着实给已经接近于疯狂的国际金价注入了一针镇静剂。3 月第一周,国际金价走出过山车般的行情。受国际大环境回暖的影响,金价在触及 1440 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后,出现了放量的回落。虽然近期的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与近期中东与北非局势给投机者将金价进一步推高的机会,但持续的攀升似乎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国际油价在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中进入谷底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油价也逐步回升。后金融危机时代,无论是政府、民众,亦或是投资者们,都更为清楚的认识到:工业、农业才是第三产业立足的根本。经济复苏,势必需要第一第二产业的拉动。在全球范围内,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复苏,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措施,重新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石油,作为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材料,其需求随着以重振工业为依托经济的复苏,以大幅增加。需求量的增加,拉动国际原油价格小幅上扬亦在情理之中。进入 2011 年以后随着欧美经济的强劲复苏,油价本已出现加速上涨趋势,但预期之外的中东和北非政治紧张情势更将油价推至两年半高位,令通胀担忧升级。美国原油期货 3 月 1 日升至每桶 100 美元附近,受供应中断和可能有更多政治动乱支撑。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2 月制造业指数升至 61.4,为 2004 年 5 月以来最高,高于 1 月的 60.8,亦高于预估的 61.0。物价分项指数从 1 月的 81.5 升至 82,原预期该指数为 83.0。成为导火索的利比亚是日均 160 万桶原油产量的主要原油输出国之一,其国内政治危机的爆发,使得市场供给预期下调,进而导致恐慌性增持,使得原油期货价格上升。随着利比亚政治危机进一步恶化,以及随后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局势堪忧,使得市场供给预期进一步下滑,推动原油期货价格持续走高。前不久为了稳定原油价格,OPEC 发表声明称,将上调原油出口量,以应对利比亚日趋恶化的政治局势对原油价格造成的影响。随后,原油价格应声回落。而后利比亚某报告称利比亚原油产能已经回落至日均 85-100 万桶,国际原油价格再一次受刺激上扬。3 月 3 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发言人表示,查韦斯正在试图通过一个国际委员会调停利比亚冲突,而且利比亚政府也已经接受这一方案。当天,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也表示,正在考虑采取措施让利比亚停止暴力冲突。国际社会为利比亚重归稳定的努力,让投资者认为利比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可能出现转机,原油价格又再一次受此消息影响小幅回落,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3 月 4 日利比亚冲突再一次升级,据报告称产量已降至 50-60 万桶,此消息一出,纽约市场国际原油价格冲破 104 美元创下 29 个月新高。不难看出,国际原油价格,实际还是收到供给需求预期的影响。由于主要产油国政局的动荡,导致产能实际或预计下滑,预期供给压力增加,投资者恐慌性买入,推动原油价格上涨。当然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等经济复苏动力加强,原油需求量增加,也是推动油价上涨的另一主要因素。就黄金价格而言,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引起通胀压力增加,黄金作为保值工具其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水涨船高也是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受其本身属性的影响,并不适宜作为长期投资增值的目标,然而短期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金价短期内持续走高,进而拉动白银价格。足以反映出市场避险情绪的高涨。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各国控制通胀的力度的加强,各主要经济指标将有望在年底回暖,并持续向好。近期由于超买导致的黄金价格偏离的情况将会随着投资者们对市场信心的增加而得到改善。原油价格亦是如此,国际局势堪忧,导致投资者们避险情绪增加,超买原油,推动短期内原油价格走高。从 OPEC 此前宣布调高出产能力导致油价应声下跌就能够判断,短期内油价的高走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仅仅是受到短期供给不足预期的刺激。在国际社会的多方协调下,中东和北非地区局势最终将会稳定,随后亦将回归正常浮动范围。综上所述,无论是黄金、原油或是其他大宗商品,其价格上涨或下跌,究其根源还是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的。某一国家或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将会对投资者们对市场供给能力的预期造成影响,在一定时期内,该信息所导致的预期影响将远超过实际影响,进而导致投资者们恐慌性购买。反过来,投资者们的恐慌性购买,将会在短期内,推动该商品价格走高。这一价格走高的信号,又强化了投资者以及观望投资者的供给趋紧的认识,形成恶性的循环。然后商品价格走高,必定会刺激供给,在产能充裕的情况下,供给压力在一定时间内将会得到缓解,商品价格亦会回到正常波动范围内。致富资本集团:杨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