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doc
-
资源ID:74629862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doc
西南大学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西校办2006212号经过对学院和部分职能部门的预评估,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情况已大致清楚,存在的问题也基本明晰。为了加快整改与建设工作进度,确保质量,经校评估领导小组研究,形成西南大学关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与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各单位务必切实贯彻执行。一、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统一规划部署整改与建设工作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全校范围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要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和主动研究教学工作,教师热爱和积极投入教学工作,职能部门服务与大力推动教学工作的局面,这是我校开展评建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有效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6个评建工作组。工作组的责任人和组长要经常召开本组成员工作会,找准问题,找出差距,根据学校统一的进度安排,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A级标准,制定整改与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将每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认真执行,方案执行情况及时向校评估领导小组汇报。对未能按方案要求和进度完成工作的人员,要追究其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以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各单位成立评建机构:各学院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建办公室,各职能部门成立评建工作组,并报校评估办公室备案。二、加大重要项目整改与建设工作的力度1确保四项教学经费达到教育部评估要求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明确指出:“教育部将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等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确保我校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按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要求,四项教学经费不低于应收学费收入的30,确保日常教学业务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的正常开支。为保证四项教学经费的使用方向,四项经费实行单列或戴帽下达,专款专用,由财务处制定措施并负责监督实施。2确保生师比达到教育部评估的要求教育部教高厅200421号文件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A级标准为16:1,C级标准为18:1。目前我校生师此离教育部要求还有差距,一定要加强、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调整招生计划,达到评估指标体系中对生师比的要求。3确保教学设施达到教育部评估的要求教育部教高厅200421号文件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校舍状况,要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其它相关校舍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室、实习基地状况,要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在本科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图书馆应做到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校园网要高水平建设,良好运行,在本科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单位一定要按指标体系A级标准做好整改和建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4特色项目一定要特色鲜明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要求,特色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特色鲜明是评为“优秀”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一定要突出我校长期以来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传承下来的办学特色,以多种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因此,在2007年6月底前,全面建设以两校长期以来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传承下来的办学特色为主线的西南大学校史展览馆。三、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学校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社会兼职和校外活动,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校要坚决贯彻执行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的规定,“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并扣回其当年职务津贴。学校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要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大力表彰奖励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对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不应继续聘任其从事教学工作。学校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严谨的学术风气。学风不好的学院,当年不能评优;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当年不能评优,不能晋升职务,并扣发一定的津贴。四、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学校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与农业教育优势,加强新专业建设和管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根据我校的办学基础和社会需要,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对缺乏社会需求、办学条件较差的专业要坚决停办。各学院所属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要按教务处统一要求认真修订,并按照统一格式编印成册。对出现不执行培养方案,未经教务处同意任意减少开出课程门数,减少实验个数导致毕业生学分低于规定毕业学分等问题的学院,经职能部门查证落实后,要进行严肃处理。学校必须对所有专业进行普查,全面规划专业,切实做好新专业的整改和建设工作。 五、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预评估反应出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仍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反映我校发展水平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保证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必须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定期听课、检查、研究教学工作的制度;严格执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六、建立教学评估工作考评机制学校和各单位评建工作情况将作为考核校级和各单位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建设投入的重要依据。校级领导要带头完成所承担的评建工作任务,要按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按时完成听课任务。对整改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高、完成情况好的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员工,要进行表彰;对未按时、按质、按量要求完成评建工作的各级领导干部、教职员工,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对整改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要进行表彰,并根据整改建设工作需要,加大投入。对整改与建设工作不力,成效差的单位,限制投入,限时整改。对影响全校整改建设工作的单位,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严肃处理。学校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对评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对各级领导干部、对各单位所承担的评建工作的监督。凡有群众举报,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有关人员,在评建工作中由于拖拉、推诿、不负责任或不按学校统一安排进行整改与建设工作,未按时完成本职工作而给评建工作带来影响、造成损失的,经查证落实,由学校给予教育、处分、直至撤职,并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评建工作组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