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_董晓霞.pdf
doi:10.3969/j.issn.1006-2025.2012.05.022012 05总第 420 期【收稿日期】2012-03-28【基金项目】本文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产品数量安全智能分析与预警的关键技术支撑系统及示范”(项目编号:2009BADA9B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产品信息监测预警技术与系统构建”(项目编号:2012ZL017);农业部948项目(项目编号:2012-Z1)。【作者简介】董晓霞,女,江苏东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市场价格、奶业经济与农村发展;李哲敏,女,福建安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分析与食物安全;许世卫,男,江苏如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安全与农业信息分析;李干琼,男,江西赣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信息分析。20世纪30年代,国外关于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首先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中出现,经过80多年的发展,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20世纪60年代,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开始盛行,各国学者大量开展了关于不同区域间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随后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不断拓展,相关文献逐渐丰富,研究领域趋于多元化,既有价格在不同空间的横向传导,也有价格在不同环节的纵向传导;既有封闭经济条件的国内区域价格传导,也有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间价格传导。实践证明,研究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对指导农业生产、调节和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近年来农产品价格频繁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概括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以促进我国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确保居民生活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一、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的传导研究是国外学术界最早进行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的着眼点。即根据产业(产销)间的横向合作及关联特征,分析价格变动对相关产业或相关产品的影响,来研究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或产销间的传递机制与效应。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的传导研究主要包括不同区域间的市场整合程度研究和不同市场类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研究两个方面。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董晓霞 李哲敏 许世卫 李干琼(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3.中国农业科学院 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与系统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摘要】通过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垂直产业链中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综述了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角度、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展望。【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F3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12)05-0005-0652012 05总第 420 期(一)不同区域间的价格传导1951年,恩克提出了空间价格均衡理论,1952年,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上,空间市场的价格关系取决于商品在市场之间转移的成本大小,有效市场的特征是市场之间的价差应该小于或者等于转移成本。之后大量关于不同区域间价格传导的研究陆续展开,相关系数法在早期的农产品空间价格传导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研究者们主要通过计算不同市场价格序列相关系数是否显著来判断市场的整合性。如1967年,里勒研究了印度各地高粱市场价格情况,通过运用相关系数法考察了印度高粱市场价格的整合程度。1974年,泰戈尔等运用相关系数法对印度城市古吉拉特邦的市场价格情况进行了类似研究。1999,蒂莫尔运用相关系数法研究了印尼城市大米市场价格的整合程度。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术界开始不断改进空间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方法。1987,恩格尔和格兰杰提出了协整检验方法,协整分析法在区域间价格传导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协整检验一度成为国外学者分析市场整合程度的主流方法。2006年,占星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分析了印度西孟加拉邦马铃薯市场的整合程度。研究表明该国马铃薯市场是整合的,政府应减少甚至取消其干预市场价格的一些政策措施。同时,各种现代计量方法在空间价格传导机制研究中被应用,1999年,阿扎木运用空间竞争性零售商两阶段模型,指出凹型的空间需求可能导致价格的不对称,价格传递只是部分传递。2001年,冈萨雷和海尔凡运用多维分布方法对巴西大米市场价格整合程度进行研究,得出了巴西大米市场总体是整合的结论。同年,阿莱和吉尔采用弹性测算方法,运用1988年1995年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欧洲猪肉市场和羊肉市场的空间价格传导关系,发现长期和短期内欧洲市场这两个产品都是整合的,且猪肉市场的价格传导过程更加有效。(二)不同市场类型间的价格传导同一农产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是价格变动在水平产业(产销)间传导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研究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2000年,阿乌杜采用阈值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函数法分析研究了加纳地方玉米市场和中心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地方玉米市场和中心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地方玉米市场对中心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反应较快,对价格下降反应较慢,即价格传导过程存在非对称性。2003年,露丝和道恩探讨了北美两个新鲜西红柿主要产地装运点与美国和墨西哥几个主要销售市场之间的价格联系,研究发现,墨西哥锡那罗亚州装运点价格与地理位置较近的美国洛杉矶终端市场的整合程度明显高于与其本国终端市场的整合程度。2005年,肯迪和雅克以埃塞俄比亚画眉草(一种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埃塞俄比亚农产品市场自由化政策实施后,粮食中心市场和地方市场之间的空间价格传导情况,发现中心市场与地方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心市场在价格波动中处于主导地位,长期和短期内均影响着地方市场的价格波动。二、价格变动在垂直产业链中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垂直价格传递是商品价格在供应链不同层次的各市场或环节间的相互反应。农产品价格垂直传递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的传导机制与效应,一是沿着生产过程“上游产品中游产品下游产品”,研究某一种或某一类农产品的价格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由生产资料等初始投入品价格传导至中间产品价格最后反映到最终消费品价格的成本传导关系;二是沿着流通过程“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研究某一种或某一类农产品的价格在产业链不同层次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关系。(一)宏观产业链间的价格传导国外垂直价格传递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价格传导范畴。1978年,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强调生产价格指数作为主要批发价格变化处理依据的观点,自此以后,学者们开始研究以生产过程为依据的价格传导过程。其中生产价格指数到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导过程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向量自回归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先后被应用到产业链的价格传导研究中。20026董晓霞,李哲敏,许世卫,李干琼: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年,乔纳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生产价格指数对初始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和反应过程。2005年,乔纳森采用同一方法,不仅研究了生产价格指数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还重点研究了生产价格指数对中间产品价格的作用,发现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引起生产价格指数的正向变动,但是中间产品价格变动并不一定是因为原材料和生产价格指数变化所致。与宏观层面产业链上下游间的价格传导研究相比,国外农产品宏观产业链的价格传递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问题上。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的相关研究文献最为丰富,涉及食用油、水果、奶制品、肉制品等几乎全部的食品供应链,研究普遍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短期内均存在非对称性价格传导现象。2006年,米琪拉和约翰分析了南非地区食物供应链中市场集中度和价格传导过程,并首次重点研究了市场集中程度的增加如何影响价格传递不对称的程度,发现南非食品行业表现出集中程度越高,价格传导非对称越强,但是当食物易腐烂时则结果不同。2009年,西奥斯采用约翰森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希腊木材市场从生产者到零售商的垂直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生产者价格与零售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产品的零售价格对生产者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同时木材进口情况对生产者价格的影响至关重要。(二)微观生产流程的价格传导随着价格传递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对于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的研究逐渐细化,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深入,与农产品宏观产业链的价格传递相似,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问题上。2001年,米勒和哈延加采用恩格尔的带状谱回归方法,分析了美国猪肉生产者价格、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垂直价格关系,发现在相对低频数价格周期中,猪肉批发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传导是非对称的,而猪肉批发价格与生产者价格的关系无论在低频数价格周期还是在高频数价格周期中都是非对称的。2005年,巴克斯和费尔托研究了匈牙利猪肉市场,指出供应链上的垂直价格分析是最近十年来比较好的一种评价农产品市场竞争效率的方法,已经有很多文献研究了农产品从生产过程到零售过程之价格在不同商品形式和不同国家间的传导关系,依此来研究市场利润和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问题。2007年,奥热尔和希尔威尔以1994年1月2002年10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美国液态奶产业链的纵向价格传导机制,通过估计生产者价格和零售价格之间的长期与短期弹性,研究发现生产者价格与零售价格的传导是非对称的,价格上升富有弹性,价格下降缺乏弹性。2009年,伯纳徳采用马尔柯夫链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2000年6月2004年11月间政策改变对乌克兰小麦和面粉市场垂直价格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干预在该国小麦和面粉收成波动时会放大市场的不稳定性。三、价格变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各国学者纷纷开始研究金融渠道、贸易途径以及汇率变动的价格传导关系,价格变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波动特点及传导机制与效应的研究文献也日益增多。(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传导早期关于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检验期货市场相对于现货市场的有效性上,即主要关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20世纪30年代,国外开始比较明确而系统地研究期货市场价格的发现功能,凯恩斯提出并由希克斯完善的持有成本理论认为,期货价格等于当前现货价格加持有成本,该理论为期货市场研究奠定了基础。1932年,霍夫曼指出,期货价格能够提前反映现货价格未来的变动趋势,预测性和先行性是期货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核心。在上述基础上,1949年,沃金提出了仓储理论,认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相互制约,在临近交割期时两个市场的价格趋于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期货市场具有很强的价格发现功能。1970年,法玛构造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自然对数回归模型,以研究市场的弱有效性,最早将计量经济模型引入到了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关系研究中。72012 05总第 420 期农产品期货是世界上最早上市的期货品种,一度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鉴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学术界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983年,比格曼等最早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交割日的现货价格与距离交割日一定时间间隔的期货价格作回归分析,并对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的玉米、大豆、小麦作了实证检验,发现近期期货价格是最后交割日现货价格的无偏估计量。1984年,卡特对加拿大玉米和大麦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市场价格之间存在关联。20世纪90年代后,协整检验方法被引入到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的研究中。1991年,贝斯莱尔和柯维创新性采用约翰森极大似然估计法,分析了美国幼牛期货市场,结果表明,美国幼牛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98年,布斯等的研究发现,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与加拿大温尼伯商品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价格单方面引导着温尼伯商品交易所的价格。2001年,斯里盖姆运用协整分析考察了大阪堂岛谷物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证实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二)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价格传导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际学术界对价格变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研究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国际各主要国家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上。国际间农产品价格传导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期货、汇率、外贸等方面,其中对国际市场各主要期货市场间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变动关系研究较多。1990年,哈茂等研究了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关系,发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后,国际间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不断开展,研究普遍认为其他各国的期货价格变动基本上都依赖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期货市场价格。2001年,马查多等以巴西和阿根廷为例研究了大豆季节性价格在国际间的传递,发现巴西、阿根廷以及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之时间序列均存在季节性。2010年,葛元龙等通过美国纽约期货市场价格和郑州期货市场价格的比较,研究了中国棉花市场与美国棉花市场的联系,发现两市场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中国近期的汇率制度改革及相关棉花贸易的逐渐自由化对两国的期货市场影响作用明显。汇率变动与国际间价格传导关系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1989年,克鲁格曼认为,因为外国供给商为了保持住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愿意改变市场价格,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1992年,穆德拉克和拉尔森假设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存在长期均衡趋势,而短期内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存在一定的偏差,并发展了价格传导理论模型:即一国大豆价格等于世界大豆价格、名义汇率以及关税的乘积。2000年,麦卡锡以经合组织6个工业化国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汇率变化和进口价格对生产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得出汇率变动对消费物价指数有微弱影响并且与经济体开放度有一定联系的结论。2005年,金子贵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就东亚国家及坦桑尼亚的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虽然汇率对进口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非常高,但对消费物价指数的传递效应比较低,且传递效应是非线性的。各国实际贸易过程中现货价格的变动关系逐渐被学术界关注。1999年,汤普森重点研究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变化给国际小麦价格以及其国内小麦价格带来的影响。2006年,阿塔努通过对世界小麦市场分类别的价格研究,得出了美国是全球小麦市场价格领导者的结论。2007年,马尔加里托等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测算了大豆的鹿特丹港口到岸价格以及巴西、阿根廷和美国的离岸价之间的传导弹性,结果表明,巴西、阿根廷和美国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后反应不一,巴西和阿根廷对冲击反应较快是价格接受者,而美国对冲击反应较慢是价格制定者。2008年,沃然科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国际国内价格传导角度,分析了埃塞俄比亚1992年咖啡市场改革对生产价格和销售价格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种植者、批发商、出口商的长期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结果看,短期内价格信号从国际传导至国内的状况有所好转,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变化的修正速度变快,同时有8董晓霞,李哲敏,许世卫,李干琼:国外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迹象表明,价格下降比价格上涨传导的速度要快。四、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的未来展望综上所述,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研究在过去的近50年中已经形成了一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非常快。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在研究角度、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具体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如下。(一)研究角度趋于关注传导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异在研究角度方面,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研究最初主要关注的是市场整合程度,即市场一体化水平。现在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开始重点关注价格传导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异、长短期动态关系、宏观经济变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及指标间的先行关系等。其中价格传导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异主要是指制度变迁或突发事件对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的影响,以比较事件前后价格传导机制的变化情况;长短期动态关系是指价格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尤其短期动态关系的研究更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它能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宏观经济变量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以及指标间的先行关系是指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消费品等价格指标间的传导过程研究,用以判断价格传递的类型。(二)研究假设趋于垂直价格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在研究假设方面,较早的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研究都是在价格传导对称性假设前提下进行的。后来随着人们对现实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观察的深入,发现对称性假设是不符合价格波动实际情况的,并且随着对市场运作方式、影响价格因素和协整检验方法的不断发展,使得价格传导对非对称性问题的研究逐渐盛行。非对称性价格传导研究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填补了农业经济理论的空白,而且在于它的存在被认为是市场失灵的证据。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农业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垂直价格传导机制下的市场链不同阶段间价格传导之非对称性问题研究更是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三)集成模型成为价格传导研究的趋势方法在研究方法方面,单一模型法在市场价格关系研究中应用最早、运用最多,在许多实证研究文献中采用了单一模型进行分析。1967年,数量经济方法第一次在农产品价格传导机制研究中被应用,推动了市场价格关系研究方法的发展。为了克服单一模型法在实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采用组合模型法对市场价格关系进行分析。如“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阈值协整+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函数法”,“单位根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有限分布滞后”等,各种模型组合各有其特点,集成模型成为了价格传导研究的趋势方法。【参考文献】1Abdulai A.Spatial Price Transmission and Asymmetry inthe Ghanaian Maize Marke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2):327349.2Bakucs L Z,Fert?I.Marketing Margins and Price Trans-mission on the Hungarian Pork Meat MarketJ.Agribusiness,2005(2):273286.3Ge Y L,Wang H H,Sung K A.Cotton Market Inte-gration and The Impact of Chinas New Exchange RateRegime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0 41:443-451.4Gonzalez-Rivera G,Helfand S M.The Extent,Pat-tern,and Degree of Market Integration:A Multivariate Ap-proach for the Brazillian Rice MarketJ.American Journal of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3):576592.5Miller D J,Hayenga M L.Price Cycles and AsymmetricPrice Transmission in the U.S.Pork Market 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3):551-562.6Azzam A M.Asymmetry and Rigidity in Farm-RetailPrice Transmiss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9(3):525-534.7Theodoros K,Eleni Z,Garyfallos A.Asymmetry in price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producer and the consumer prices inthe wood sector and the role of imports:The case of Greece J.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9,11(1):5664.8Hamao Y,Masulis R W,Ng V.Correlations in PriceChanges and Volatility Across International Stock Markets 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0(2):281-307.9Jian Y,Besseler D A,Leatham D JThe Law of One92012 05总第 420 期【Abstract】In 2011 prices of maj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e rapidly.Currently the speed upseems slowing down but still has the potential to hit record hig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behind prices rise,and high-lights the exten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s influence on Chinas maj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ices,and finally puts forwardsom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maj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icesinternational marketfinancial factorssupply and demand(上接4页)角度上,政府应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正确了解农产品供需情况,防止上当受骗。【参考文献】1李若愚.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粮食“保供稳价”的影响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7).2苏应蓉.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中金融化因素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6).3潘苏,熊启泉.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传递效应研究以大米、小麦和玉米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4胡冰川,徐枫,董晓霞.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7).5张会清,王剑.全球流动性冲击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3).Analysis of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onChina s Maj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icesJIANG Xiao-yanYANG Li-naJIANG Min-min(School of Business 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 315211)!【Abstract】Through studying 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effects of price changes in horizontal inter-industry,verticalinner-industry chain and in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status of foreign study on agriculturalproducts price transmission and forecasts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its perspective of research,research hypnosis and re-search method.【Key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 pricetransmission correlationresearch advancesdevelopment tendency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Foreign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ice TransmissionDONG Xiao-xiaLI Zhe-minXU Shi-weiLI Gan-qiong(1.A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3.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Early WarningTechnology and System Key Open Laboratory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Price: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y Market Integration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2000(3):429-44010Lele U J.“Market Integration:A Study of SorghumPrices in Western India”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7(1):147-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