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pdf

    • 资源ID:74631207       资源大小:297.7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pdf

    第23卷 第6期2002年 11月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Vol.23,No.6Nov,2002文章编号:1000-2995(2002)06-008-0059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魏 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摘要:本文试图就购并绩效评估指标和度量方法作研究,提出购并的经济绩效表现在成本优势、销售收入增加、无形资产增加和核心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对购并绩效作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为此,本文在对指标作系统分析基础上,总结出对这四个方面评估的度量方法。在购并绩效测算评估中,最困难的是对核心能力提高作用于经济绩效回报的评估,因此,本文提出了核心能力作用于经济绩效的评估思路。关键词:核心能力;购并绩效;评估模型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1 购并绩效评估模型的提出虽然购并在公司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购并对公司绩效的作用仍处于争论之中。从现有关于公司购并绩效的研究文献看,主要基于价值最大化理论分析,该理论以成本优势理论和资源观理论为基础,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核心资源利用率等观点分析购并前后被收购公司和收购方公司的绩效表现1,2。这些研究表明收购方公司通过资产剥离和资源重置可以获得协同效应3,如卡普隆在对欧洲和美国制造业19881992年253个横向购并实例的收购方公司经理人员作详细调查基础上,从横向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组角度对购并绩效进行评价,提出横向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源重置对购并长期绩效有积极影响4。贝赞可,戴维 德雷诺夫,马克 尚利在论述纵向一体化经济学时,认为基于市场不完善的纵向一体化动机表现为消除不完全竞争的影响,获得价格歧视,封阻市场进入或回避封阻,获取信息等方面的作用。而在横向边界的扩展上,他们认为可以实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并提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包括四个一般来源(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变动投入生产率的提高、存货变化、生产的物理特性)和三个特殊来源(营销经济性、购买经济性、研究开发),此外,学习效应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积极作用5。从这些理论看,更多关注的是即期绩效回报,却忽视了购并对长期战略性回报的影响。总结现有对横向购并和纵向购并的绩效评价指标,经济绩效首先表现在成本的下降;其次表现在市场份额的提高导致营销经济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增加和竞争力的提高;第三是由于资源组合优化,培育战略性资产从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基于上述讨论,提出如图1所示的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该模型的提出包含以下三个条件。首先,从微观企业经济学层面对购并绩效作评估,不考虑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第二,企业购并行为是经济理性的,否则,购并可能降低了交易费用,但增加了整合成本和管理成本,或者购并纯粹出于政治动机和外部社会动机,失去了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本来意义。第三,购并是基于战略性资产和持续竞争优势培育的。当然,在这三个条件不存在的情况下,购并绩效仍可以收稿日期:2002-03-20.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9800025)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魏江(1970-01),男(汉),浙江诸暨人,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企业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等领域研究。作评估6,因此,本模型只适用于对企业自身绩效的评估,而且企业购并行为是经济理性的。图1 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图中的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无形资产和核心能力来自企业购并后整合过程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两个方面。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是企业购并后整合过程中两个并行的、共同作用的子过程7,企业之所以发生购并,或者是由于资源的相对过剩,或者是资源不足,哪些资源相对过剩,哪些资源不足,是企业在购并决策时要分析的。一旦购并交易完成后,双方对各自的资源情况需要实质性的清理,围绕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发展需要,识别双方原有资产在新组合体中的价值,对实质性过剩的资产要进行剥离,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价值的资产需要重置8。这些剥离或重组的资源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图1把资产剥离和资源重置并列起来考虑对购并绩效的作用,是因为资产剥离和重置是同时作用的,资产剥离通常是使公司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发生变更和优化,使公司能更有效更多地生产产品,而这种变更和优化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在资产重置后又有可能使现有的资源发生冲突,或产生冗余,这时,公司又会出售多余的资产,如关闭多余的设施,解雇多余的员工。尽管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是同时进行的,但从购并动机来看,资产重置是主导动机,而资产剥离只是为重置服务的,只有当资产重置后认为对企业构筑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能力不具有价值或价值较小的资产进行剥离。概括而言,无论是资产剥离还是重置,都是根据合并后资产的有效性和资源互补性作出的,都是出于使合并后公司效率及效力最大化的需要,因此,它们都是为企业长期和短期绩效回报服务的。2 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分析2.1 成本优势购并后的成本优势来自于成本协同效应,它一方面来自成本优势理论所认为的由于对购并双方资产剥离产生的成本协同,另一方面来自资源观理论所强调的在购并双方资源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协同9,我们采用这两方面分析购并可能带来的成本优势,并借用卡普隆的度量指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管理成本和交易费用等基本经济范畴来评估,其中,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中得到体现,并把所有这些效应和成本变化归结为成本协同效应,运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和经验曲线效应相结合分析。资产剥离产生成本协同,经济学的解释是通过资产剥离可以把多余的活动和低效率的管理活动处理掉从而降低成本,因为购并双方在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很多职能和业务的重叠,优化这些职能活动和业务,可以增加某一特定活动的规模,实现单位成本的降低。对于资产重组产生成本协同,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购并双方产品相关性而导致的成本节约。二是由于经营领域内资源和经验的共享,如R&D能力、分销渠道、销售或管理活动的互补,使得06科 研 管 理 2002年这些成本在一个更大基数上被分担。这一点在横向购并中更为明显,因为公司经营范围的增加使其能在更广范围内分配资源,提供了共享不可分和未被充分利用资源的机会。三是根据学习曲线理论共享活动也可节约成本,因为这些活动原先各自在单独的部门进行,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积累而无法实现学习曲线效应。成本优势还可以延伸到购并前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变动上,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全,公司不可能通过市场契约来合理化配置其资源,使得通过购并实现交易费用的降低成为可能。其中,对于横向购并,由于规模扩大而提高其竞价能力,使更多的供应商和用户依赖于企业,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对于纵向购并,由于可以消除不完全竞争的影响,获得价格歧视,封阻市场进入或回避封阻,获取信息等而降低交易费用。但购并后一般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通过购并后的整合,就是设法使管理成本的增加小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从而带来成本协同。从内在知识和技能资源的优化看,特别有意义的成本优势来自学习能力提高带来的学习曲线效应。经验曲线是由赖特在研究美国飞机制造业的成本变化情况后提出来的,他认为导致产品生产成本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经验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学习曲线效应是与我们分析核心能力时所认为的核心能力提高是特殊知识和技能积累的结果这一论断相统一的。根据学习曲线理论,企业可以对自身产品成本的变动有一个历史的考察,来评估成本协同的结果。2.2 市场份额增加在理论上对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组能否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有争论。如认为资产剥离在有可能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的同时,由于对资源识别的不完全性,也可能破坏组织的创新资源10;再如,有认为资产剥离可减少组织的惰性,但也可能减少组织创新和开拓市场能力,从而有损企业竞争能力11。对资产重组,有研究认为,为实现资源重置需要额外的资源,而且维持过剩的资源是实现合并后高效学习所必须的,但对短期成本节约没有多少意义,也有认为,资源重置可以提高成本优势12。这些论述各有其自身依据,但我们认为在分析购并绩效时,不能期望把所有的购并问题用一个模型或一个理论来解决,以上争论各有其存在条件。如果从其客观结果来评判,仍可以对购并导致的市场份额变动作评估。卡普隆认为,企业购并不仅可带来成本节约,还因为购并后可以更好地得到互补性资源,从而提升公司增加营业收入的能力。经济学上,营业收入协同效应通常被认为是共享互补资源、核心竞争能力杠杆作用或无形资产流动的结果,它的理论依据是资源观理论。该理论认为有两种途径可以增加营业收入:增加市场份额和增强创新能力,其中通过增加市场份额以提高营业收入是更直接的绩效表现。进一步从横向购并看,市场份额的增加通过销售地理区域扩大和产品线延伸来实现,而更大的市场份额可以使合并后公司把现有的产品(通常被限于某个公司的特定市场)销售给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共享产品线可以使公司的产品更多加丰富多彩,并最终通过交叉销售和捆绑销售的方式买给消费者,这些捆绑的商品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要大于其单独销售的价值。产品线延伸后,公司还可以利用合并公司一方有较强声誉的品牌、销售网络和营销能力来提高营业收入。如对于有更高价值品牌的利用,可以使消费者更好地把它们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出来,减少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成本,提高企业营业收入。从纵向购并来看,市场份额增加通过成本优势和提高外部竞争者进入障碍来实现。由于纵向一体化可以获得降低交易费用,实现价格歧视,提高外部竞争者的进入障碍或回避市场进入障碍(这一点在我国的跨地区购并中是比较明显的),获取价值链上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的增加。从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在纵向购并中的作用方式看,通过纵向购并,收购方可以把其相对过剩的资产转移到收购方上,并相应地把被收购方的资源处理掉,产生成本优势;或者通过对被购并方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资产重置,构筑起在技术、市场、品牌等要素上的进入障碍。2.3 无形资产提升16第6期 魏 江: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同交易成本相对的是,进化论者把购并看成是一个基于知识的过程13,在购并过程中,收购方学到了如何在被收购方市场上运用其无形资产的能力,或从被收购方得到了其不熟悉的无形资产。在进化论者眼中,公司是一个产生和运用知识的场所,为了实现把知识复制到一个新的地方,受让方要充分接触到信息并吸收之。进化论者的观点表明购并可以帮助收购方在通过购并后的合作机制使用资源实现持续性相互作用,这些合作机制包括人员互换、部门共享等。基于进化论观点,购并可以提升无形资产是通过知识学习、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来实现的,由于战略性资源的企业特性、稀缺性和不可转移性,要控制和获取外部特殊知识和技能,在高度不完全市场中,购并成为一种有效手段,购并使公司能够得到在竞争性市场下无法获取的资源,从而提高了绩效,因此,购并通过在购并双方之间的资源配置创造了价值。进化论者所认为的购并带来的知识增加和合作机制完善,是一个内在的过程,如何评估知识的增加以及合作机制给企业带来无形资产的增加,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比较直接的办法是对企业品牌、商誉、专利等相对外显的无形资产的评估来实现,这就有助于我们去获取相应的评估数据。我国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尽管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估算购并所带来的无形资产增值。进一步地,简单分析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如何带来无形资产的增加。资产剥离可以使那些不具有战略性特征的资产得到释放,消除那些负向作用的过剩资源(如我国企业通过冗员的剥离,提高是效率和竞争能力即是事实),使资源能更加有效地配置,提升无形资产。不过,对无形资产增加产生积极作用的主要是资产重置,由于双方资源的互补和优化,使制造资产、物流配送资产、销售网络资产、行政管理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如品牌和商誉。企业在品牌和商誉等方面的无形资产是直接与企业的规模、销售和分销能力、管理效率结合在一起的,当企业的分销专长能为用户带来更大价值时,其无形资产就快速提升了。这方面的典型是海尔集团的购并扩张绩效,它通过购并白色、黑色和灰色家电企业,使产品创新能力、制造技能、营销专长、供应商关系、分销专长、销售网络资产等实现持续重置,帮助消费者降低产品购买上的识别成本,更好地获取价值满足,使海尔的无形资产迅速提升。2.4 核心能力提升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重组可以带来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可以从资源观理论得到分析。基于该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如企业理性、资源识别的有效性等),购并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提高其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资产剥离对核心能力提升的作用是通过非战略性资产和过剩的辅助性资产的消化和转移来实现的,而资产重组对核心能力提升的作用,可以通过战略性资产的构筑、培育、互补、强化和拓展来实现,这些战略性资产可以是产品创新能力、制造技能、营销专长、供应商关系、分销专长等其中某一个方面,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当互补性、稀缺性资产重置后,就会独特优势的创造带来可能。仅以一个要素为例子对资产重置带来核心能力提升作解释。创新是使消费者获得价值的一个源泉,横向购并后通过应用其中一方较好的创新能力(工业产权、专利、技能)来提高产品特征(产品创新能力)或组织工作及营销工作的效率(如可更及时地对市场作出反应,使消费者得到更大的满足),于是,创新能力可以逐渐转化为企业核心能力,进而被转化为更高产品售价或更大销售量,营业收入也就相应地得到不断提高,这就是核心能力的价值体现。当然,在资产剥离和重置过程中对核心能力提升也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因为在出售被收购方资源的过程中,其能力可能被损害,同时使收购方可获得的有价值资源减少;同样地,收购方在获得被收购方资产时,由于资源识别错误,很可能被收购方有价值资产和资源被收购方损害。另外,如果被收购方的能力及拥有这些能力知识的人员没有被很好保留下来,就会导致合并后公司的组织资源遭到破坏,从而严重破坏企业的战略性资产。3 购并绩效度量26科 研 管 理 2002年根据前面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些结论:首先,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组可以产生成本协同效用,对购并绩效的提高有积极影响。这种成本协同效应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内在地通过交易费用、管理费用、学习效应等反映)效应作用的结果。对购并带来的成本协同的评估,可通过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化或利润率的变动来评估。其次,购并后的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置可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变化可以带来营业收入的提高。由于创新能力提高需要公司经营方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在经营业绩上体现出来,所以,在短期内市场份额对购并绩效的影响比较大。在度量中可以把营业收入的变化全部归因于市场份额的增加,而把创新能力的提高归于核心能力提升对购并绩效的影响中考虑。这不影响最后的评估结果。对于市场份额增加的具体评价指标采用销售额或营业收入的增加值。第三,购并后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组可以带来无形资产增加,而无形资产增加可以通过购并前后的无形资产评估增加值来度量。具体无形资产包含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品牌和商誉的提升等,不过,为了度量方便,把无形资产中的知识和技能获取绩效归结于核心能力提升,而只从品牌和商誉等传统无形资产要素的价值增量来度量购并对无形资产的作用绩效,但这不影响评估的最终结果。卡普隆在评估横向购并绩效时,把无形资产增加通过成本降低和市场份额增加来间接度量的14,但由于无形资产增加所带来的企业总资产增加没有被度量进去,而这部分是非常显著的绩效回报,而且,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把无形资产作为成本或收益直接体现在利润率的变动中,更不要说在销售收入的变化中,但在企业资产评估中,又是把无形资产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计入资产总量的,所以,应根据现常用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对购并前后的无形资产价值变动来反映购并绩效。第四,购并后资产剥离和资产重组可以导致核心能力的提升,进而带来经济绩效回报。由于核心能力提升转化为现实经济绩效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该过程比无形资产增加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它所带来的价值是潜移默化的,还会引起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尽管它同样能带来成本的下降、市场份额的增加、销售收入的变动,但这些不足以完全评估其价值。所以,对核心能力提升所带来的绩效应该作单独评价。根据模型分析,可把购并绩效度量指标归纳为成本(或利润率)变化、营业收入(或销售量)、无形资产变化、核心能力提升所作用的经济回报四个方面,其中前面两者属于即期评估指标,可通过购并前后的数据比较估算。无形资产变化属于中期绩效,往往需要购并完成后过一定时间来评价,因为无形资产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后的市场反映来估算,具体时间长短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考虑,比如市场认可的时间长短、顾客对品牌的认可持续时间等。而由于核心能力提升带来的经济回报则属于长期绩效。根据前面分析,可以得到表1的购并绩效度量指标。该表中前面三类度量要素可以通过会计或财务数据直接反映出来,而对于第四类要素的度量,应作更深层次的研究。表1 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指标和度量度量要素核心指标绩效来源成本节约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值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包括学习曲线效应、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等)销售收入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值市场份额增加无形资产增加无形资产评估值增量知识和技能增加;品牌和商誉的提升等核心能力提高特殊技能和知识增量专利、图纸和技术文本等知识产权;蕴涵在技术开发技能、生产制造技能、创新能力、营销专长、供应商关系、分销专长等异质性资产、技能和经验积累4 核心能力提升作用于经济绩效的评估现有核心能力研究都包含这样一个假设:企业核心能力提高必然会带来绩效的回报,即把核心能力当成是企业取得好得绩效或持续性竞争力的充要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施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36第6期 魏 江: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面有很强的核心能力,他们拥有许多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及研究所需的设施设备,而且20世纪许多重要的发明都出自这帮人之手,包括个人计算机、鼠标、视窗软件、激光打印机等等,但竞争的最后结果是,这些技术并不是给施乐公司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而是分别被佳能、微软、德尔等公司超过,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核心能力与绩效的关联。但是,当我们试图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经济绩效的联结关系时,发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原因主要在于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核心能力作用于经济绩效是一个持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该过程持续多长时间难以测算。第二,核心能力不可能单独创造经济绩效,而是依赖于整个企业系统的协同作用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再由于核心能力的缄默性、系统性、动态性等特征,使得它们的绩效很难从其他子系统中分离出来。比如导致施乐现象的原因就是系统问题,比如网络外部性问题、顾客价值导向性问题,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说明企业核心能力是构筑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因为核心能力要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企业其它能力系统匹配和支持,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能力系统的支持,都可能使企业无法获得竞争力,即无法使核心能力外化为绩效。由于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是附着在企业全部资源中而存在的,因此,企业核心能力要发挥作用,受到企业整个系统内部所有子系统的制约。第三,由于核心能力是同持续性竞争优势相关的,基于核心能力购并的绩效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全部获得,它具有时滞效应,购并的绩效需要一个漫长的释放过程。第四,企业把资源投入到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中,必然会产生一个机会成本,虽然从理论上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可能比基于其它要素的购并可以产生更多的绩效,但具体多少很难精确测算。基于这些困难,当我们试图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指标时,最后只能建立约略性的评估思路,但其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也是显然的。对于核心能力的研究,说明企业核心能力的构筑来自于具有企业自身特征的战略性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而这些独特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是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并以研究开发、销售网络、生产制造、分销体系、管理专长和组织文化等具体活动反映出来的,因此,对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度量,可以以知识的形态来测算15。对于知识的度量,国外许多文献以知识产权(如专利)来度量一个国家或企业的技术能力或知识水平,但这与核心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我国国情都不相符。首先,构成核心能力的知识大部分是缄默的、不可能格式化的,即使把格式化的知识度量出来,也只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16。其次,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不健全,许多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不愿意去申请专利,因为一旦申请了专利,反而容易被外部组织获取并模仿,所以,相当部分企业开发出核心技术后,并没有去申请专利。所以,必须寻找变通的办法或其他途径来解决对知识的度量问题。我们的约略性评价以知识增量为基础,这里的知识总量增量来自于以个体为载体的知识增量和以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增量相互联结的综合,其中,以个体为载体的知识增量反映在个体经验和技能的增加,而对于以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增量,可以从知识的附着活动要素来反映。许多研究对附着活动要素进行了归纳,如Amit和Schomaker把附着活动分为R&D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17。Barney(1986)还强调管理技巧也是一种能力18。这里不对这些要素做归纳,只是说明以组织为载体的知识通过组织内部的活动反映出来,知识的增加就表现为这些活动绩效的提高,并通过一定的参数反映出来。根据Ronsenberg(1982)、Polanyi(1976)、Conner(1991)和Grant(1996)等的观点,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可以分为格式化知识和非格式化知识两类,格式化知识以文本和语言为载体,而非格式化知识以经验和技能为表现,所以,当我们度量技能和知识的增加时,可以从格式化知识和非格式化知识两个方面入手。现在再来分析对于这些指标如何度量。首先,对于格式化知识的度量,最直接的指标是专利数、图纸和技术文本等知识产权,其中专利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度量指标,在我国,除专利外,还应把图纸和技术文本等知识产权作为补充度量指标。由于购并行为的发生而带来的图纸和技术文本增加,一方面是直接获取对方有价值的图纸和技术文本,另外,由于资产重组而产生的新的图纸和技术文本。这些要素(知识产权)增量所能创造的价值,可以由技术专家结合技术和市场预测,运用知识产权评估办法进行46科 研 管 理 2002年约略性测算。其次是对非格式化经验和技能增量的评估。非格式化知识增量从企业五大职能活动来划分主要反映在:(1)管理技能和水平(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财务指标上表现为管理成本下降。(2)投资和融资技能提高,在财务指标上表现为投资融资成本的下降。(3)生产经验和技能提高,产生学习曲线效应,在财务指标上可通过生产成本节约反映。(4)营销技能增加,在财务上表现为产品销售成本的下降。(5)创新能力和研究开发效率提高,如实现快速技术创新,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等,在财务上可通过产品和工艺开发成本的下降、产品技术附加值的提高。这五个方面指标中的成本变化,可以通过购并前后的财务数据比较得到,并由此对非格式化经验和技能增量作间接评估。但对总体购并绩效的评估中,由于管理成本、投资融资成本、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和产品工艺开发成本,在前面的成本优势中统一反映出来了,因此,这里不再需要作单独分离。而需要单独作评估的是产品技术附加值的变化,因为该指标不是反映在成本上,而是反映在利润上的,最后通过利润率的变化直观表现出来,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有效地表征购并所带来的技术核心能力提升创造的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通过购并所产生的核心能力提高作用于经济绩效的评估指标归纳为表2。要说明的是,如果单独对核心能力提升作用于经济绩效的度量,表中的成本绩效应该专门分离出来评估,而对于购并总体绩效评估,则在前面的产品成本优势中统一反映出来了,这里不必单独度量。表2 核心能力提升作用于经济绩效的评估指标和度量类别指标度量格式化知识增量创造的价值专利数增加购并前后专利数增加所创造的知识产权增量其他知识产权增加图纸和技术文本积累所创造的知识产权增量非格式化知识增量所创造的价值管理技能和水平提高单位产品管理成本变动投资和融资技能提高投资融资成本变动生产经验和技能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变动营销技能增加单位产品销售成本变动创新能力和研究开发效率提高产品工艺开发成本变动产品技术附加值变动参考文献:1 参见:Barney,J 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Management ScienceJ ,32,1986:1231-1242.2 参见:Prahalad,C.K.and G.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 ,90 pp79-91.3Lauence Capron,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acquis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 ,1999.4 同文献3.5 详细参见:戴维 贝赞可,戴维 德雷诺夫,马克 尚利等著,武亚军译,公司战略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汪涛在其博士论文“企业兼并的效益评估研究”中所建立的评估体系就是在这三个条件不存在的情况对企业兼并绩效作研究的,但作者认为这种评估有许多不可知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购并行为在非理性背景下要获取评估指标数据是十分困难的。7 参见:Barnett,W.P.and R.A.Burgelman,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on strateg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 ,Vol.17,1996,以及文献3.8 从理论上说,无论是资产剥离还是资产重置,都是双方的,也就是说购并双方原有资产都可能发生剥离或重置,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购并方的主导地位以及各种政治关系原因,收购方总是倾向于控制资产剥离和重置的全过程,因而被剥离的资产往往发生在被购并方。不过,在这里对谁的资产被剥离,我们不加深究。9 参见文献5.10参见:Jensen,O.(1996),Competence Development by Small Firms in A Vertically-constrained Industry Structure.In R.Sanchez,A.Heeneand H.Thomas(eds.),Dynamicsof Competence-based Competition: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New Strategic Management M.Pergamon,Ox256第6期 魏 江: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ford,165-181.11 Hamel,Gary,and C.K.Prahalad,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M,Cambrid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4.12转引自文献3:Lauence Capron,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horizontal acquis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 ,1999.13参见文献3。14卡普隆在评估无形资产增加,只考虑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而没有考虑品牌、商誉、企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提升带来的资产增量,具体参见文献3。15关于该论述的具体解释,可参见: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与内涵,管理工程学报J ,13(1):53-55(1999);魏江,知识和信息的内涵探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J ,16(5):6-8(1999);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科研管理J ,20(2):55-60(1999)等系列文章。16对于该观点在关于企业的知识理论中有大量论述,如Conner K.R.(1991),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s-based theory and fiveschools of though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a firm?Journal of Management,17(1):121-154.Connerand Prahalad(1996),A resources-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Organization Science,7,477-501.Grant(1996),T 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7,109-122.Grant and Zangder,1992,Liebeskind J.P.(1996),Knowledge,strategy,and the theoryof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7:93-107;S.E.Phelan,and P.Lewin(2000)Arriv2ing at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4)305-324.17参见:Amit,R.and P.J.H.Schoemaker(1993).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J ,14(1),pp.33-46.18参见文献1。The Evaluating Model and the Measurement of Merger&Acquisition PerformancesWei Jiang(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Zhejiang H angzhou310027)Abstract:In studying the evaluating indexe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M&A performances,it is found that the economic perfor2mances of M&A were represented as the cost advantage,the increasing of sales income,the augment of immaterial assets,and the up2grading of core competencies.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A performance from these four points,the indexes system is indispensable.Based on the systemic analyses of the indexes,the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summarized.For the difficulty of measuring the economicreturn of core competencies,the evaluat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but not measured.Key words:core competency;M&A performance;evaluating model.66科 研 管 理 2002年

    注意事项

    本文(企业购并绩效评估模型和度量.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