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的说明.pdf
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的说明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的说明 一、一、教学训练载体教学训练载体组织与考核 组织与考核(一)组织(一)组织(1)学生分组(开课第 1 周)以自愿的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不超过 6 人,形成研究小组,共同完成本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学习;(2)选题(第 2-4 周)小组共同协商,与老师交换意见后,确定统计调查题目、基本内容,与调查范围,并制定本研究计划,进行个人分工;(3)问卷设计(第 5-6 周)采用头脑风暴法,设计问卷,在题目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修正所研究问题的研究域与目标;(4)数据收集(第 7-10 周)明确抽样框、问卷发放形式,及发放份数。可先进行问卷的预发放,以利对问卷进行修改,之后大规模发放定稿后问卷;(5)数据分析(第 11-13 周)运用所学统计学中描述统计及推断统计的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统计分析。鼓励学生拓展所学知识,有目的的自学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尝试用于数据分析中。(6)统计决策(第 14-15 周)针对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决策,发掘所研究问题的实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拟定规范的研究报告。(二)考核(二)考核 此研究性教学环节所完成的内容是学生期末成绩的重要组织部分,占总成绩的 15%-20%具体考核标准与各组织环节相呼应:(1)团队协作(占此环节成绩的 5%);(2)选题:新颖、有研究价值、分析深入,计划合理(占此环节成绩的 15%);(3)问卷设计:规范、全面、深刻(占此环节成绩的 20%);(4)数据收集:手段合理、数据可靠、可用、全面(占此环节成绩的 15%);(5)统计分析:方法得当、解决问题、有一定拓展(占此环节成绩的 30%);(6)统计决策:达到预期目的、规范、全面、有一定的新意(占此环节成绩的 15%);二、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 二、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关系 本课程设计的研究性教学环节统计调查,主要目的是配合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教学,将课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和经济学的、管理学的问题。研究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涉及统计学所有知识与方法,可以达到边学边做的目的,使得所学知识能够即时消化吸收。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载体指导书应用统计学研究性教学载体指导书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40L136Q40L136Q 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必修课程层次及学位课否:必修/选修课、学位课选修课、学位课 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类各专业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类各专业 学学 时时 数:数:80 学学 分分 数:数:4 执执 笔笔 者:李雪梅者:李雪梅 编写日期:编写日期:2009 年年 6 月月 一、本课程研究性教学载体训练目的 一、本课程研究性教学载体训练目的 统计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作为一门工具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在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建立模型、辅助决策。基于此,本课程设计了研究性教学训练载体的指导书,以配合应用统计学的教学。选择载体的基本原则是,载体设计一定要从与现实紧密结合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解决问题,最终得出有用的结论,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二、本课程研究性教学载体训练内容 二、本课程研究性教学载体训练内容 依照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以此为依据进行问卷设计;以问卷为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初步分析;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借助计算机工具(SPPS 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与推断性分析;进行决策性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1)提出问题 结合所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寻找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相关因素。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整个统计研究的前期工程,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调查对象:确定抽样框;调查内容:设计问卷题目;调查方法:研究如何发放问卷。(3)收集数据 经过统计设计形成方案,又完成了问卷设计之后,就可以开始收集统计数据。数据收集可以提提提提出出出出问问问问题题题题 统计决策统计决策(结结结结果果果果说说说说明明明明)问卷设计问卷设计(问问问问题题题题表表表表达达达达)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研研研研究究究究数数数数据据据据)收集整理收集整理(初初初初级级级级数数数数据据据据)不一次完成,先小范围内尝试性地做数据收集,以便对问卷进行适当修改,之后再大范围地收集数据。注:原始的统计数据收集上来之后,还必须经过整理、加工和分析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4)统计分析 运用描述统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统计描述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它为统计推断、统计咨询、统计决策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统计描述也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它通过对分散无序的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纳,运用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得到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露客观事物内在数量规律性,达到认识的目的。运用推断统计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去估计或检验总体的数量特征。在进行统计研究时,常常存在这种情况,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所掌握的数据只是部分单位的数据或有限单位的数据,而我们所关心的却是整个总体的数量特征。这时就必须利用统计推断的方法来解决。统计推断是逻辑归纳法在统计推理的应用,所以又称为归纳推理的方法。推断统计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注: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工具,如 SPSS 和 Excel 软件。(5)统计决策 通过统计整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有关的统计资料。但统计资料的提供并不意味着统计研究的终结。统计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对于已经公布的统计资料需要加以积累,同时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同时结合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和利用。最后,撰写规范的研究报告。三、研究性教学载体的组织实施 三、研究性教学载体的组织实施 统计调查强调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1)学生分组(开课第 1 周)以自愿的方式由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不超过 6 人,形成研究小组,共同完成本学期的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学习;(2)选题(第 2-4 周)小组共同协商,与老师交换意见后,确定统计调查题目、基本内容,与调查范围,并制定本研究计划,进行个人分工;(3)问卷设计(第 5-6 周)采用头脑风暴法,设计问卷,在题目设计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修正所研究问题的研究域与目标;(4)数据收集(第 7-10 周)明确抽样框、问卷发放形式,及发放份数。可先进行问卷的预发放,以利对问卷进行修改,之后大规模发放定稿后问卷;(5)数据分析(第 11-13 周)运用所学统计学中描述统计及推断统计的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统计分析。鼓励学生拓展所学知识,有目的的自学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尝试用于数据分析中。(6)统计决策(第 14-15 周)针对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决策,发掘所研究问题的实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拟定规范的研究报告。四、研究性教学载体的考核 四、研究性教学载体的考核 1、训练载体内容贴合教学内容,覆盖教学内容大部分方法,难易程度要达到 70-80%同学感觉难易适中的程度。要求学生完成训练载体的时间持续到本课程结束日期,并安排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量。训练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2、训练载体的考核:提交的研究报告要符合设计目标,问题提出要来自现实,要有明确的具体内容。基本统计方法都要在报告中得到体现,并且对方法应用的条件与结论的解释明确直观。3、学生载体报告要体现研究报告的标准范式,格式规范,定性解释与定量研究结果完美结合;4、提交的品:要体现出是自主研究的表现,要体现一定的新颖性与创造性。具体打分点如下:此研究性教学环节所完成的内容是学生期末成绩的重要组织部分,占总成绩的 15%-20%具体考核标准与各组织环节相呼应:(1)团队协作(占此环节成绩的 5%);(2)选题:新颖、有研究价值、分析深入,计划合理(占此环节成绩的 15%);(3)问卷设计:规范、全面、深刻(占此环节成绩的 20%);(4)数据收集:手段合理、数据可靠、可用、全面(占此环节成绩的 15%);(5)统计分析:方法得当、解决问题、有一定拓展(占此环节成绩的 30%);(6)统计决策:达到预期目的、规范、全面、有一定的新意(占此环节成绩的 15%);统计学统计学 问卷调查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2007 级大学生健康意识状况调查级大学生健康意识状况调查 工商工商 0703 周诗怡周诗怡 07242091 华华 文文 07242124 工商工商 0704 陈陈 睿睿 07242092 成晓明成晓明 07242093 韩韩 冰冰 07242095 1 2目录目录 一、调查研究概述.1(一)、调查内容.1(二)、调查目的与意义.1(三)、调查时间.1(四)、调查方法.2(五)、抽样方案.2(六)、调查对象的具体确定.2(七)、研究假设.2 二、调查数据的搜集.2(一)、问卷的设计.2(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3(三)、问卷数据的录入.3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4(一)、数据的预处理.4(二)、对基本状况的分析.4(三)、对饮食的分析.8(四)、对锻炼的分析.13(五)、对睡眠的分析.15(六)、对休闲方式的分析.19 三、结论与建议.24(一)、调查结论.24(二)、建议.25 四、附录.26 一、调查研究概述一、调查研究概述(一)、调查内容(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 2007 级大学生健康意识状况,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大学生健康意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要对此课题进行调查需要对大学生健康意识这一概念进行细化,使之成为可量化的问题。经过一系列对文献的查阅,我们了解到目前对大学生的健康调查更多集中于对其心理健康的调查,而心理健康的问题调查需要的专业知识更多、难度更大,若采用单一的问卷调查方式难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状况。基于以上理由,我们将课题中的健康意识定义于偏向身体健康方面,着重于对大学生目前身体健康的调查。从身体健康意识方向出发,我们又将调查内容细化为对大学生在睡眠、饮食、锻炼、休闲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健康意识调查。同时,为了更好地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将调查对象定向为 07 级的大学生。我们将在调查之前提出研究假设,再选取一间非医科类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与一间医科类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对比,经一系列的统计学分析证明或推翻之前的假设,获得相应的调查结果。(二)、调查目的与意义(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当代的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全社会的公共健康和国家的未来。同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习惯和道德情操逐渐成型,因此对大学生的健康意识进行调查并从中分析,找寻出提高其健康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特别是大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希望能找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盲点,使大学生自身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意识地加以改善。与此同时,此次调查还能得出不同学术背景(医科与非医科)下大学生目前的健康意识状况,比较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希望由此帮助大学生们培养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三)、调查时间(三)、调查时间 本次 2007 级大学生健康意识状况调查研究的时间为 2009 年 3 月至 5 月。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时间时间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2009 年 3 月 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研究方案4 月上旬 设计调查问卷 4 月中下旬 发放问卷 5 月 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1(四)、调查方法(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三种方法。首先针对课题内容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查阅,了解到健康意识的大致内容,对健康意识的概念进行细化与量化;之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题进行问卷调查设计与发放,得到相应的反馈结果;然后利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最后得出结论。(五)、抽样方案(五)、抽样方案 考虑到调查的课题与获得样本的难易度,调查将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即从两间调查的高校中分别随机抽取整群对象(即班级)进行调查。整群抽样的特点在于,抽取样本时只需要群的抽样框,大大简化了编制抽样框的工作量。其次,调查的地点相对集中,节省了调查费用,方便了调查的实施。(六)、调查对象的具体确定(六)、调查对象的具体确定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 2007 级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与 2007 级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由于调查的抽样方案为整群抽样,在北京交通大学方面,我们的群抽样框确定为 2007级的所有英语班,从中我们随机选取了 2007 级商务英语班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方面,我们的群抽样框确定为 2007 级的所有专业班,从中我们随机选取了 2007级针灸推拿班的同学作为调查对象。(七)、研究假设(七)、研究假设 本次调查的研究方式为对比性研究,即将 2007 级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与 2007 级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的健康意识状况从睡眠、饮食、锻炼、休闲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其中的差异与相似点。因此本次调查的研究假设设定为:相比于非医科类大学的学生,医科类大学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意识状况更好。二、调查数据的搜集二、调查数据的搜集(一)、问卷的设计(一)、问卷的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分为基本状况、饮食、锻炼、睡眠、休闲方式等部分进行设计。题目大部分采用单选题的方式,个别题目采用多选题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开头为封面信与指导语,介绍了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指导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写问卷。2问卷的结尾为问卷结束的提醒与感谢语。1、基本状况、基本状况 基本状况中问卷的内容主要是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的收集与对其在健康方面的普遍意识的调查。主要包括了性别、病史状况、健康信息的搜集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等调查内容。2、饮食、饮食 问卷中的饮食类问题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目前普遍的饮食方式与规律提出,内容涉及饮食营养;水、果蔬、早餐等特定饮食;饮食与心情、疾病、减肥;饮食的内容等方面。3、锻炼、锻炼 锻炼类问题主要针对了在锻炼上的几个特定的内容提出,如锻炼的时长、锻炼的原因、锻炼的时间、目前的身体素质与锻炼的安排等方面。其中锻炼的原因设置为多选题,希望能找到大学生参与校园生活锻炼的真正原因。4、睡眠、睡眠 本次问卷的睡眠类问题主要针对日常的睡眠情况与睡眠状态提出,不仅设计了入睡时长、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午睡习惯等与睡眠息息相关的内容,而且还设计了对黄金睡眠时间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睡觉时关机、熬夜等与大学生生活相关性较强的问题。5、休闲方式、休闲方式 休闲方式类的调查我们将其定义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习惯对其健康的影响。因此抽烟、喝酒、上网时间、休闲时间的活动与排解压力的方式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是我们调查的重点。(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已经确定为2007级北京交通大学商务英语班的同学与2007级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班的同学。在问卷发放与回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内容:1、问卷的发放的时间选在了同学有空闲的时候,这样可以增加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耐心度,也增加了问卷数据的准确度;2、问卷的发放我们注意到了发放对象的男女比例问题,在发放的过程中尽量平衡男女比例,使得我们之后的分析结果准确性更高;3、问卷的回收过程中我们注意检查被调查者对问卷的填写情况,尽量减少出现漏填或错填导致的问卷无效的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问卷共计发放了 100 份,其中北京交通大学 50 份、北京中医药大学 50份;问卷共计回收了 94 份,其中北京交通大学 50 份、北京中医药大学 44 份。(三)、问卷数据的录入(三)、问卷数据的录入 本次调查数据录入我们利用了 EXCEL 软件。在数据录入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步:1、被调查者主要信息的录入、被调查者主要信息的录入 被调查者的主要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学校与性别。在录入“学校”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将“北京交通大学”赋予“0”值,“北京中医药大学”赋予“1”值;在录入“性别”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将“男”赋予“0”值,“女”赋予“1”值。2、单选题的录入、单选题的录入 3单选题的录入过程中我们把第一行作为变量值,由第二行开始按每份问卷选中的 A、B、C、D 选项分别录入“1”、“2”、“3”、“4”值,缺失值为“0”值。3、多选题的录入、多选题的录入 多选题的录入过程中我们把第一行作为变量值,并且将变量值按问卷实际选中量的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变量数,若有“其他”选项的多选题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变量。由第二行开始按每份问卷选中的 A、B、C、D、E 等选项按顺序分别在变量下录入“1”、“2”、“3”、“4”、“5”等值,剩余没有数据的变量和缺失值均赋“0”值。三、调查数据的分析三、调查数据的分析 调查数据分析的过程我们主要经过了对数据的预处理、对基本状况的分析、对饮食的分析、对锻炼的分析、对睡眠的分析、对休闲方式的分析等几个步骤。过程中我们利用了 EXCEL软件与 SPSS 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一)、数据的预处理(一)、数据的预处理 在对数据进行录入完毕后,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即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筛选与排序编号。1、数据的审核、数据的审核 数据的审核主要是检查数据中是否有错误,我们从问卷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审核。在完整性方面,我们主要检查是否有因调查项目的填写遗漏造成了缺失值。由于我们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注意了检查问卷填写完整性问题,因此审核后并未发现因填写不完整而造成的无效问卷,这大大增加了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在准确性方面,我们主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错误与异常值情况。经过我们的仔细审核,我们改正了一些数据的错误输入问题,并且将 2 份存在异常值的问卷进行排除,确定为无效问卷。2、数据的筛选、数据的筛选 我们在问卷设计的过程中对每个细化方面的具体内容都有所涉及,因此得出的数据变量较多,在分析之前,我们将一些实际对我们研究贡献不大的内容进行了排除或粗略分析处理,而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分析当中。具体的数据筛选情况将在之后的数据分析中体现。3、数据的排序编号、数据的排序编号 在对数据进行完审核与筛选之后,我们将剩下的数据按“学校”进行排列,之后在数据的第一列加入序号变量,为每份问卷了赋予一个序号。这样做方便了之后的分析研究。经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我们得到有效问卷 92 份,其中北京交通大学 48 份,北京中医药大学 44 份。(二)、对基本状况的分析(二)、对基本状况的分析 在基本状况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主要分析学校差异、病史状况分别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健康书籍的阅读之间的关系。41、频数比例分析、频数比例分析 首先我们对 92 份数据的病史状况的频数比例进行分析。在病史状况中,1 代表曾有病史,2 代表不曾有病史。得到的分析如表 1 所示。表 1 可以看出,病史状况中有病史者占 12%,无病史者占 88%,有较大的比例差异。我们基于文献资料的理解,认为这个差异在现实中是正常的。其次我们对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健康书籍的阅读的频数比例进行分析。在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中,1 代表主动去了解,2 代表被动了解,3 代表不关心;在健康书籍的阅读中,1代表未读过,2 代表读过 1-2 本,3 代表读过 3 本以上。得到的分析如表 2、表 3 所示。表 2 表 3 可以看出,在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中,主动了解的占 29.3%,被动了解的占 64.1%,不关心的占 6.5%。在健康书籍的阅读中,未读过的占 18.5%,读过 1-2 本的占 45.7%,读过 3本以上的占 35.9%。能去了解健康信息与阅读过健康方面书籍的比例均超过 80%,表明目前大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2、学校差异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分析 我们利用列联表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设 H0:学校差异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是相互独立的;H1:学校差异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是不独立的。所得结果如表 4 所示。在学校一栏中,0 代表北京交通大学,1 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5表 4 可以看到,由于 P 值 0.146 大于 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学校差异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不大,我们可以认为二者在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方面的主动程度相同。3、学校差异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的关系分析 我们利用列联表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设 H0:学校差异与健康书籍的阅读是相互独立的;H1:学校差异与健康书籍的阅读是不独立的。所得结果如表 5 所示。表 5 6可以看到,由于 P 值 0.000 小于 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学校差异与健康书籍的阅读有显著的关系,结合列联表数据,我们可以认为有医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健康书籍的阅读数量上比非医科背景的大学生多。4、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分析、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分析 我们利用列联表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设 H0: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是相互独立的;H1: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是不独立的。所得结果如表 6 所示。表 6 可以看到,虽然有病史的被调查者都没有选择不关心健康信息的一项,但由于 P 值 0.123大于 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的关系不大,我们可以认为有病史者与无病史者在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方面的主动程度相同。5、病史状况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的关系分析、病史状况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的关系分析 我们利用列联表对这一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设 H0:病史状况与健康书籍的阅读是相互独立的;H1:病史状况与健康书籍的阅读是不独立的。所得结果如表 7 所示。可以看到,由于 P 值 0.359 大于 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病史状况与健康书籍的阅读的关系不大,我们可以认为有病史者与无病史者在健康书籍的阅读方面的阅读数量程度相同。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学校差异在大学生对健康书籍的阅读方面有一定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学校差异与病史状况与健康信息的搜集了解、健康书籍的阅读等基本的健康意识并无明显的关联性。7表 7 (三)、对饮食的分析(三)、对饮食的分析 在对大学生饮食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主要从饮食营养、水果蔬菜的食用状况、喝水状况与去麦当劳等餐厅的情况进行描述统计、两所学校的比较分析。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 我们首先对饮食营养进行描述分析,得到表 8 与图 1。表 8 8第5题18%17%40%25%1234 图 1 图 1 中 1、2、3、4 分别代表注意营养搭配、吃饱就行、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与偶尔注意营养搭配。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日常饮食营养搭配的关注程度较差,即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也并没有表现出对日常饮食营养搭配有较高的关注。特别是,众数的显示结果告诉我们,无论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对于日常饮食的搭配随意性较高,营养均衡意识淡薄。由图 1 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在日常饮食的营养搭配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出随意性(选择 C 选项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40%),由选择 A 与 D 选项之和所占的比例为 42%,我们还可以看出,客观地讲,有一部分学生是有饮食均衡意愿的,只是这种意愿还不够普及(比例没有过半)。之后我们分析水果蔬菜的使用状况,得到表 9 与图 2。表 9 从分析中我们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新鲜水果的摄入量是较为充足的,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还不能保证每日都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但由众数和中位数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大学生普遍还是具有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意识的,这对于大学生保证人体所需的各自维生素及纤 9维是有着积极作用的。第10题35%43%22%0%1234 图 2 图 2 中 1、2、3、4 分别代表每天吃、2-3 天吃一次、很少吃与不吃。由图 2 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对于新鲜水果及蔬菜的摄入量,大学生普遍表现良好(选择 A 和 B 选项的学生所占比例为 65%),特别突出的是 D 选项所占的比例为 0,我们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新鲜水果及蔬菜的补充意识较强,但我们仍看到有 22%的学生是很少摄入水果和蔬菜的,我们也都知道这对于健康是及其不利的。然后我们对喝水状况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如表 10 与图 3 所示。表 10 可以看到,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每日水分的摄入量是较少的,大多数大学生还只是保证每日 1 至 2 瓶水(每瓶 600 毫升)的补充量,远远不足健康医学所要求的每日八杯水的补充量。图 3 中 1、2、3、4 分别代表不到 1 瓶、1-2 瓶、3-4 瓶与 4 瓶以上。由图 3 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对于水的摄入量,大学生普遍表现较差(选择 D选项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 3%),特别是还有 18%的大学生对于每日水分的补充量还不足 600毫升。我们知道,水分的补给对于身体毒素的排出是很重要的,并且北京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对于水的补充就愈加关键,因而此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说明,大学生中水分补给意识的缺乏是显著的,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此问题值得我们关注。10第11题18%61%18%3%1234 图 3 最后我们对去麦当劳等餐厅的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表 11 与图 4。表 11 第12题1%5%17%77%1234 图 4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营养元素被高度破坏且高热量的垃圾快餐摄入量是较少的,此问题的结果显示可能还会涉及到消费、大学所在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中位数和众数分析,我们还是相信麦当劳和 KFC 在大学生中还是属于较休闲高档的消费,对于此类垃 11圾食品的理性参与频率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图 4 中 1、2、3、4 分别代表半个星期、一个星期、一个月与超过一个月。由图 4 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对于高热量且缺乏营养的垃圾快餐食品,大学生的摄入量还是属于健康范围内的(77%的大学生去麦当劳或 KFC 的频率是一个月以上)。但这里仍存在6%的大学生去麦当劳或KFC的频率过高(选择A和B选项的学生数占总体的6%),据相关资料显示,此类垃圾食品是造成肥胖等疾病的原因之一,我们大学生应该在这方面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意识的树立,最好是避免频繁出入这类以不健康食品为主的饮食场所。2、学校差异与饮食营养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饮食营养的关系分析 我们以选择 C 总数所占的比例来评判大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并且其比例越大说明其饮食健康意识越淡薄。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总体服从二项分布,这两个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 1、2,但 1和 2未知,用样本比例 p1和 p2代替,那么根据我们提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会强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猜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0:1-20 H1:1-20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n1=48,n2=44,p1=43.75%,p2=34.09%,=0.05 Z=(p1-p2)/p(1-p)(1/n1+1/n2)1/2=0.94827 此为右单侧检验,Z=1.645,由决策准则可知,Z=0.94827,落入非拒绝域,故无法推翻原假设,即对于日常饮食中营养的合理搭配意识北交大的学生并没有明显比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淡薄,因此调查结果不支持我们的猜测。3、学校差异与水果蔬菜的使用状况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水果蔬菜的使用状况的关系分析 我们以选择 A 和 B 总数所占的比例来评判大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并且其比例越大说明其饮食健康意识越好。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总体服从二项分布,这两个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 1、2,但 1和 2未知,用样本比例 p1和 p2代替,那么根据我们提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会强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猜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0:1-20 H1:1-20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n1=48,n2=44,p1=75%,p2=81.82%,=0.05 Z=(p1-p2)/p(1-p)(1/n1+1/n2)1/2=0.79201 此为左单侧检验,Z=1.645,由决策准则可知,Z=0.79201,落入非拒绝域,故无法推翻原假设,即对于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及纤维的瓜果蔬菜的补充意识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并没有明显高于北交大的学生,因此调查结果不支持我们的猜测。3、学校差异与喝水状况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喝水状况的关系分析 我们以选择 C 和 D 总数所占的比例来评判大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并且其比例越大说明其饮食健康意识越好。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总体服从二项分布,这两个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 1、2,但 1和 2未知,用样本比例 p1和 p2代替,那么根据我们提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会强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猜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0:1-20 H1:1-20 12根据调查数据可知,n1=48,n2=44,p1=14.58%,p2=29.55%,=0.05 Z=(p1-p2)/p(1-p)(1/n1+1/n2)1/2=1.73801 此为左单侧检验,Z=1.645,由决策准则可知,Z=1.73801,落入拒绝域,故推翻原假设,即北京中医药的学生对于水的摄入量要明显比北交大的学生充足,对水源的补充意识明显强于北交大的学生,因此调查结果支持我们的猜测。4、学校差异与去麦当劳等餐厅状况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去麦当劳等餐厅状况的关系分析 我们以选择 A 和 B 总数所占的比例来评判大学生的饮食健康意识,并且其比例越小说明其饮食健康意识越好。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两个总体服从二项分布,这两个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 1、2,但 1和 2未知,用样本比例 p1和 p2代替,那么根据我们提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会强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猜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0:1-20 H1:1-20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n1=48,n2=44,p1=14.58%,p2=29.55%,=0.05 Z=(p1-p2)/p(1-p)(1/n1+1/n2)1/2=0.735042 此为右单侧检验,Z=1.645,由决策准则可知,Z=0.735042,落入非拒绝域,故无法推翻原假设,即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去麦当劳或 KFC 的频率高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对于垃圾食品的摒弃意识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明显高于北交大的学生,因此调查结果支持我们的猜测。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日常饮食营养搭配的关注程度较差,对于新鲜水果及蔬菜的补充意识普遍较强,对于每日水分的补充量普遍表现较差,对于高热量且缺乏营养的垃圾快餐食品,大学生的摄入量普遍还是属于健康范围内的。在日常饮食中营养的合理搭配意识与瓜果蔬菜的补充意识方面,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也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高于北交大的学生,但对水源的补充意识与垃圾食品的摒弃意识明显强于北交大的学生。(四)、对锻炼的分析(四)、对锻炼的分析 在对大学生锻炼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主要从锻炼时长、锻炼的安排两个方面将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生的锻炼状况及身体素质情况,并且分析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 我们对锻炼时间与身体素质两个问题的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 11、表12 所示。表 11 13表 12 锻炼时间中的 1、2、3、4 分别代表每周锻炼 2 小时以下、2-5 小时、5-7 小时与 7 小时以上;身体素质中的 1、2、3 分别代表感觉身体素质有所增加、差不多、不如从前。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有接近四成的被调查者每周的锻炼时间不足 2 小时,接近三成的被调查者感觉身体素质不如从前。根据文献的数据,每天应当适当锻炼 30 分钟至 60 分钟,因此这个结果应当引起对大学生身体锻炼问题的注意。在关于锻炼原因的多选题中,我们得到相关数据整理如表 13 所示。表 13 其中原因 1、2、3、4、5 分别代表爱好体育活动、保持健康自愿参加、保持健康强迫自己参加、朋友相约参加与体育课不得不参加几个原因。由上表可知,超过四成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出于自愿锻炼身体,但也有超过三成的大学生只是由于体育课而不得不参加体育锻炼,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2、学校差异与锻炼时长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锻炼时长的关系分析 在分析学校差异与锻炼时长的关系时,我们认为锻炼时间选择在 2-7 小时(即选择 B、C 两项)的比例越大,则其锻炼的健康意识越好。两所学校的数据频率分布如表 14 所示。表 14 14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两个总体服从二项分布,这两个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比例分别为 1、2,但 1和 2未知,用样本比例 p1和 p2代替,那么根据我们提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健康意识方面会强于北京交通大学的猜测,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0:1-20 H1:1-20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n1=48,n2=44,p1=60.42%,p2=54.55%,=0.05 Z=(p1-p2)/p(1-p)(1/n1+1/n2)1/2=0.5692 此为左单侧检验,Z=1.6451.592,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在锻炼安排方面的意识好于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健康意识并不是很好,对锻炼不重视的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并无证据表明医科类大学的学生比非医科类大学的学生在此方面有更好的健康意识。(五)、对睡眠的分析(五)、对睡眠的分析 在对大学生睡眠的数据分析中,我们主要从对黄金睡眠时间知识的了解程度、睡眠时间与熬夜状况等三个方面将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日常的睡眠情况与睡眠状态、睡眠质量以及已经睡觉时是 15否关机等问题。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 我们首先对被调查者的入睡时间进行频数分析,得到表 16。表 16 表中 1、2、3 分别代表倒头就睡、要安静一会儿和等很久才入睡。问卷题中原有第四个选项,为辗转难眠,但此次调查中并无被调查者选择该项。由上表可以看出,有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的入睡时间都较短,表明现在大学生的睡眠状况仍较好,失眠状况没有占据太大比例。之后我们对被调查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得出表 17。表 17 表中 1、2、3、4 分别代表经常做梦、记得清楚,经常做梦、记不清楚,不经常做梦、记得清楚与基本不做梦。由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得知,梦做得少或经常做恶梦都对睡眠质量有影响。由上表可以看出,选择基本不做梦的被调查者超过两成,说明目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不是特别高。然后我们对睡觉关机状况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如表 18 所示。表 18 表中 1、2、3、4 分别代表每次都关机、有时会忘记关机、一般不关与从不关机。由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得知,由于手机辐射原因,若长期睡觉时不关机,将手机置于枕边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由上表可以看出,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在睡觉时会有意识去关机,甚至有接近两成的被调查者在睡觉时从不关机。这一结果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是一个很好的提醒。162、学校差异与了解黄金睡眠时间状况的关系分析、学校差异与了解黄金睡眠时间状况的关系分析 在分析学校差异与了解黄金睡眠时间状况时,我们认为不知道(C 选项)的比例越大,则其睡眠的健康意识越差。两所学校的数据频率分布如表 19 所示。表 19 我们设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