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分析.pdf

    • 资源ID:74673194       资源大小:394.4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分析.pdf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分析丁声 俊(国家粮食局北京1 0 0 0 3 7)摘要:中国粮食产 销格局与全国粮食产区和销区明显趋向集中相适应日益 向优 势地区集 中。目前,全国已经形成 三大 类 型的粮食产销、余缺地区:粮食净输出地区、稻谷输出区和玉米输入区、粮食 净输入地区。传 统的“南粮北调”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并一 定程度显现“中粮西进”。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粮食经济融入世界粮食市场的广度和 深度越 来越大,使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贸易大 国。与中国粮食大幅度增产 相 对照,社会粮食消费量呈稳定增长趋势。由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再加上“进口补 库”,所以,迄今国家粮食储备仍然是充裕的,目前粮食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从 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粮食价格,有利 于农业粮食增产 和 种粮农民增 收,有利 于保障国家以粮食为 重 点 的食物安全。从长远的趋势看,中国 的粮食市场价格应 该 维持 在较高的合理 价位上。关键词:中国;粮食;产销;进出口;供求;价格;分析1中国粮食产销格局中 国粮食产销 格 局 与全国粮食产区和销区明显趋 向集中相适 应 发 生 根本转变。其主要特点是:粮食主 产区日益 向 优势地区集 中;与此相对照,粮食主 销区也越来越集中 到东 南 沿 海地区。传统的“南粮 北 调”已为“北 粮南运”所取代,并一定程度显现“中粮 西进”。目前,全国已经 形成三 大 类型的粮食产 销、余缺地区。1.1粮食净输出地区目前,全 国共有 粮食输出区3个,其中包括2个粮 食净输 出区,1个既是粮食输出区,又是 粮食输人区东 北和黄 淮海两个地区属于 粮食净输出区。长 江 中下游地区既是稻谷输出区,又是玉米输入区。2 00 3年,东 北地区(包括黑龙 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 东 部四盟)的国内粮食输出量 达3 25 2万t;同年,向国外 出口粮食量达176 0万t。二者合计高达5 01 2万t。东 北地区输出到 国 内 的粮 食总 量 中,玉 米占26 6 0万t,大豆 占625万t,稻 谷占52 7万t,小麦 占6 0万t,其它占38 0万t。在东北 地区输出的玉米 中,吉林省占第一位。“北 粮南运”的另一个重要 粮 源是黄淮 海地区(包括河南、河 北、山东和安徽 北部)。2 00 3年,黄淮海地区的国内粮食输出 量达 到2 6 19万t,其 中小麦25 6 6万t,大豆385万t,稻谷3 7 3万t,玉米1 8 9万t,其他203万t。在黄淮海地区输出 的小麦中,河南省 居 于首位。东北 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的粮食输 出量及其结构见表1、表2。表1东北地区粮食输出总t及其构成单位:万t合计小麦玉米大豆其他3 8 02 0 0犯1 1 43 46 2 53 11 6 81 04 1 6圃3 8 03 1 53 0 56 6 002 1刃5 6(仁 5至3 5 21 14 6 8 25 1 3泛6 丘引L 5输出 总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稻谷527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表2黄淮海地区粮食输出总t 及其构成合计小麦稻谷玉米单 位:万t大豆其他10 300内41勺113 8 83 13 73 1 551 8 99 3犯75 73 7 303 5 35巧1 5 6 61 6 93 8 8 7 6 0 2 4 92 6 1 92 9 3川7 6 58 5 0输出 总量河北安徽山东河南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AO农业展望曰200 5年第3期粮食仪器http:/ 输出区和玉米输入区长 江中下 游 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 西,以及 江苏北部和安徽南部),属 于稻谷输出区和玉米输人区。200 3年,这 一 地区的 国内粮食输 出 总量达到2 755万t,其中稻 谷占17 6 5万t,小 麦 占69 1万t,大豆19 7万t,玉米 5 4万t,其它 4 8万t。但是,同年本地区从东北 和华北输人 玉米 总量达72 0万t,其中,各省 的 粮食输入量分别为:江苏省21 2万认江西省1 9 1万t;湖南省95万t;四川省2 2 2万to(见表3)二者合计1 07 6万t。在从国内输人 的99 3万t粮食中,玉 米占3 53万t,小麦 占2 57万t,稻 谷占 2 27万t,大豆占%万t,其他占 6 0万t。(见 表4一表6)表4东南沿海地区粮食输入,及 其构 成单 位:万t合计小麦284758 049778大豆其他2 4 8 62 02 81 46t30勺口,工112 431Jl0 14 45 7勺J.上J.上R尸1 j26 20 26 9表3长江 中下游地区粮食输出和输入总t 及其构成单位:万t输人总量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稻谷玉米129 07 751851651672126162053 22193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合计27 55小麦69 1稻谷1765玉米5 48322大豆197其他48840表5华南地区粮食输入.及其构成合计22 8 1小麦稻谷玉米单位:大豆其他8 47 1497 36 742户j9 21勺8 1 6 11 637 8 6 0 犯5 0912J.l4 97 76 57320 2 0 5 7 43 8.18 7J.1口J3门lO0输人总量广东广西海南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匀1n I J15月件9158 9 6,工工J6J.1,乙37624980111169一j,JL伪曰/11门4Jll9 4 60,了2 2 7 61表6京津地区粮食流入.及其构成单位:万t7 20万t(主要是玉米)合计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其他066 2649 72 2343150乃522内j内、729 2 302,15 74 01 7,Jl 人.19 30 29 19,22输人总量北京天津2古.11匕22 1 1 992 2输出总量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输人总量江苏江西湖南四川资料来源:根据 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 资料整理。1.3粮食净输入地区中国粮食净输人地区有3个:一是东南沿海地区;二是华南地区;三 是京津地区。200 3年,东南沿 海 地区(包括上 海、江苏南部、浙 江、福建省)的国 内粮食输人量为 2 8 4 7万t,从国外进口粮食 4 60万t,二者总计330 7万t。在从国内输入的粮食中,稻谷占12 9 0万t,玉米 占7 75万r,小 麦占580万t,大豆占1 2 6万t,其它占5 6万t。2 0 03年,华南地区(包括 广东、广西、海南省)从国内输人的粮食量为2 28 1万t,从国外进口粮食量 达5 00万t。在从国 内输人 的粮食量中,稻谷 占%o万t,玉米 占8 15万t,小麦 占34 9万t,大豆占 7 3万t,其他占 8 4万t。京津地区是中国传统的粮食净输入区,200 3年两大市从国 内输入粮食99 3万t,从 国外进口粮食8 3万t,2中国粮食进出口概况在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下,中国 粮食经济融 人世界粮食市场的广度 和深度越来越大,使 中国成 为世界 粮食贸易大国。2 0 0 0 200 4年中国年进口粮食量超过1 97 0万t,出口量在140 0万t以上;5年粮食进 出口合计达3 380多万t(见表7)。2 0 05年1一6月中国谷 物进口量达到43 6万t,大 豆进口量达到1 2 0 1万t;同期 出口粮食量为57 1万t,进出口相抵之后,国家净进口粮食10 66万t。在中国上半年粮食出口中,玉米占绝大部分。1、7月中国共计出口玉米 6 02万t,主要 出口国:韩国3 91.3万t,占中国玉米出口量 的6 5%;伊 朗95.2万t,占26.3%;日本4 7.6万t,占7.9%;马来西 亚犯.5万t,占5.4%;韩国2 2.6万t,占3.8%。粮食进出口量的增 长,不仅直接关系到全Ao农业展望.2 00 5年第3期粮食仪器http:/ 的供 求关系,而且 扩大了中国粮食的物流 量和港口的吞吐量。表7中国近年来粮食进口和出口,年份48 094Jl l产匕471/4,5一,声J,工,14一一2年平均2000年200 1年2002年2003自三200 4自三进口出口1973.61409.6140814 5617 4397 314 17159 622 93243 73 0075 86进出口合计3383286427 1630 1347 3035 93单位:万t净进口量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资料整理。3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分 析3.1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现状在 中央的一系 列“惠农”、“富农”政策的推 动下,20 04年中国农业和粮食产业出现了重要转 机,当年粮食总产和单产 均创历史最高水 平:粮食总产量达 到939 0亿斤,比上 年 增 产77 6亿斤;粮食单产提高到61 6斤/亩,比上 年 增长6.6%上 下。特别值得注意 的是,在200 4年的粮食总产量 中,谷 物 总产量增长 到 8 14 0亿斤,同比增产65 2.6亿斤。与粮食大幅度 增产相对照,社会粮食消费量呈稳定增 长趋势。由于全国粮食总 产量增 长,再加 上“进口补库”,所以,迄 今国家粮食储备仍然是充裕的,目前粮食市场供应是 有保障的。近年来,以粮食为 重点的食物 安全问题紧紧 系着 全国上 下 的 心,然 而,我们也不必要过于担心。目前全国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态势良好。其主要 根据:一 是 粮食供求平衡,国家粮食储备充足;二 是其它食物生产增 长,市场供应琳琅满目;三是农民收 人增加,农业条件改善;四是两 种资源互补,两个市场结合。通过以下数据和计算可以了解全国粮食供求状 况:200 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有很大希望达 到9刃。亿斤;目前国家粮食储备和企业周转库存总数量(原粮)充足;2 00 5年1一6月净进口谷物和大 豆 总 量21 3.2亿斤;以上 三项合计,即200 5年的总供给量 为1301 3.2亿斤。预计200 5年全国社 会粮食需求总数量为990 0亿斤;供求相抵全国粮食总供给量超过总需求量300 0亿斤以上。因此,目前 中国粮食供求关系 平衡,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形势良好。3.2中国粮食供求平衡预测从发 展趋势看,全国粮食 消费的 主 要特点是:(l)人均口粮趋降,但口粮消费总 量稳增。虽 然全国人均口粮消费继续趋降,但是由于人口总数量增长和食物结构改善,居民口粮消费 总量将平稳增加;(2)饲料工业较快发 展,饲料用粮数量增 长;(3)乙醇燃料工业兴起,加 工业用粮潜力巨大;(4)由于精确播种技术提高,种 子用粮将稳 中稍降。综合以上 因素,2 00 5年及未来,中国粮食 消费呈稳定增长 态势。如果以2 00 1年的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为基础,依次预 测2 0仍年和2 01 0年全社会的粮食总需求量 的结果 如下:200 1年,全国总人口1 2 7 62 7万人,全国粮食总 需求量为4 825 1.4万t,人均 需求粮食37 8.Ikg o在粮食总需求量 的构成 中,依照数量大小依次排列分别是:口粮2657 7.1万t,饲料粮1474 4.6万t,工业用粮496 5.3万t,种子粮166 45万t,。在口粮中,农 村人 均每 年消费23 8.6吨,城 市居民人均消费79.7kg。20 0 5年,预 测全国总人口13 28 10万人,全国 粮食总 需求量5 0 21 1.9万t,人均 需求粮食3 78.Ikg。在粮食需求结构 中,按照 消费总量依次排列分别为:口粮2 6 3 6 9.7万t,饲料用粮1 64 5 9.4万t,工业用 粮575 3.4万t,种 子用粮1 62 9.4万t,。在口粮中,农村居民口粮下降较多,人均每年消费21 8.Ikg;城 市居民口粮下降很少,人均每年 消费7 8.6kg o2 01 0年,预测全国 总人口1 39 588万人,全国粮食总需求量5 295 4.4万t,每年人均需求粮食37 9.4kg。在粮食需求结构中,口粮2 546 5.6万t,饲料粮188 6 2.5万t,工业用粮699 1.4万t,种子粮163 4.9万t。在口粮中,农村人均每年消费17 6.Ikg,城市居民人均消费 5 6.7kg。2 00 5年、201 0年中国粮食总需求量 预 测结果 见表8。4中国粮食市场 价格分析4.1粮食价格与农资价格分析从最近粮食市场价格行情看,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在某些条件下并不能始终有效把市场粮价维持在较高的合理水平上。据资料分析,从2 00 5年年初到6月份,所有 主要粮食品 种 的 市场价同比降幅较大。其中:早 釉 稻 下降6.0 5%;中釉 稻下降6.16%;晚釉稻 下降8.9 3%;粳稻下降1.7 0%;小麦 下降5.9%;玉米下降7.8 6%;大豆 下降1 2.17%。在市场粮价全面下AO农业展望曰200 5年第3期http:/ 测年份工业 用粮(万t)人均需求(kg/人)200 1200 5总人口(万人)12762713 281013 9588总需求(万t)48251.4502 11.95 2954.4居民口粮(万t)2687 7.12 639 6.72546 56饲料粮(万t)147 44.61645 9 418 8625种子粮(万t)1664.51629,4163 4.9378.13 78.120 103 79.4跌的同时,粮食市场收购价也有不 同程度下降。2 00 5年6月 与同年1月比较:早釉稻下降1.8%;中釉稻下降3.2%;晚釉 稻 下降3.1%;小麦 下降3.8%;大 豆下降0.8%。在 粮食中只有粳稻收购价上升3.4%,玉米收购价 上升4.3%。与 粮食市场价格和收购 价 格 下降相对照,农业生产 资料价格则呈 上 升趋势。2 00 5年上半年粮肥、粮 油(农用 柴 油)比价普遍 下降。2 00 5年6月,国产尿素和农用柴 油(o号)的市场价 同比分别增 长2 5.2%和1 2.2%以上。这使农民出售粮食购买 国产尿素和农用柴油的数量 下降了。若200 5年6月与2 00 4年6月 和2 00 5年1月相比,农民出售单位主要 品种粮食所得 的收 人购 买 国产尿素和农用 柴 油 的数量明显减少:(1)用出售Ikg早釉 稻所得的钱购买国产尿素量依次减少2 4%和7%;购 买农用 柴油量则依次减少 1 5.7%和6.0%。(2)农民用出售 I kg中釉 稻 所得的钱购买 国产尿素量依次下降 2 4%和6.6%;购 买农用柴 油量则依次下降1 7.4%和6.5%。(3)农民用出售Ikg晚釉稻所得 的钱购买国产尿素量依次减少2 6.3%和8.2%;购买农用 柴油量则依次减少1 1.7%和1.1%。(4)农民用 出售Ik g梗稻所得 的钱购买 国产尿素量依次减少2 0.5%和2.1%;购买农用柴油量则依次减少1 1.7%和1.1%。(5)农民用 出售Ikg小麦所得的钱购买 国产尿素量依次下降2 3.7%和1 1.4%;购买农用 柴油量则依次下降巧.5%和3.7%。(6)农民用 出售Ikg玉 米 所得的钱购 买 国产尿素量依次下降23.7%和1 1.4%;购买农用 柴油 量则依次下降 3 66%和2 7.7%。(7)农民用 出售Ikg大豆所得的钱购买 国产尿素量依次减少2 8.9 0&和6.1%;购买农用柴油 量则依次减少 1 4.8%和0.5%。由于粮食市场价下跌和农资市场价格上 升,因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人。42保持合理粮食价格的必要性所 谓合理粮食价 格 是对 中国 的 粮食产 品而 言,其合理化 的标准不 同于外 国,也不 同于本国以往的粮价。概括起来,合理粮食价格是指从 中国实 际情况 出发 制定的、有利于农业 粮食增 产 和种 粮农民增收、有利于保 障国家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 全 的 国内粮食价 格。从长远的趋势看,中国 的粮食市场 价格 应该维持在较高的合理价位上。其原 因包括:4.2.1中国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太小中国总人口近1 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高达2 2%,而人均耕地不足1.4 3亩,不足世界人均数量 的4 3%,与一 些土地资源 丰富 的国家更无法 相比。根据FAO的资料,从1 99 8年到2 00 0年 的人均耕地数 如下:中 国为1.6 4亩;澳大利 亚为3 7.0 7亩,中 国仅是澳大利亚的4.4 2%;加拿大为2 1.9 9亩,中国仅是加拿大的7.4 6%;俄罗斯为1 2.8 5亩,中 国仅是俄罗斯的 1 2.76%;阿根廷为 1 2,7 1亩,中国仅 是阿根廷 的1 1.9%;美国为8.9 5亩,中国仅是美国 的 1 8.32%;巴西为5.0 2亩,中国仅是巴西的3 2.6 7%;法 国为4.6 2亩,中国仅是法 国 的 3 5.5%;印度为2.3 1亩,中国 只相当于印度的7 1%;德国为2.巧亩,中国 只相当于德国人均耕地数量的7 6.2 8%。FAo预计,从200 0年到200 7年,国外经济发 达 国家(如欧美一 些 土地资源丰富国家)的 土地数量的减少 幅度不是很大,而中国则要大于这些 国家。若以每个农业劳 动力经营的规模计,中国更无法与世界 土地资源 丰富国家相比较。土地资源稀缺和劳 动力众多这两个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 和粮食产业 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投工即劳动成本和土地即要素成本要比西方经济发达 国家高得多。与较高粮食生产 成本相适应,中国粮食市场价格 自然应该水涨船高。4.2.2粮食商品率不高,大部分 自产 自消国外经济发达 国家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只占3%到5%,而且农民生活已实现城市化,所以生产的粮食几乎全部 出售到市场 上,商品率很高。与国外经济发达 国家迥然不同,中国粮食总产量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粮食商品率不高,多 年来大体AO农业展望.2 00 5年第3期维持在3 3%上 下,绝大部分是农民自产自消,提供给市场的商品 粮数量有 限。粮食 商品率低,将决定 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在长 时期内是偏 紧的。4.2.3农民是最大就业群体,主要靠种粮维持生计中国最 基 本 的一 项国情是 拥 有世界上 最 广 阔 的农村和最 庞大的农民,二元经济结构还将长期存在。这种国情决定,农民将长 期作为中国 的最 大 就业 群体独 立 于社会。目前,中国农民还 有8亿之众,外出打工人员占1.2亿,在第一产业就业 的农民数量约达3.5 3亿,其中绝大部分以种粮为主业。粮食是农民收入 的主要来 源。粮食收人,维系农民生 活与生存;粮食收 人,维 系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粮食收人,维系农村市场繁荣与扩大。然 而,粮食收人 紧紧依赖于粮食市场价格,粮价高低是农民收人增减 的关键。维持粮食高价是中国农业粮食产业的特点。如果 粮食价格不能维持在合 理高价位上,那么,中国最大就业群体的民生就难以维持,就谈不 上维系扩大再生产,更谈不上 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了。4.2.4借鉴 国际的普遍经验,维持高粮价并无风险综观西方的欧、美和东方的日、韩,甚 至 不 少发 展 中国家的食品市场价格都较高。这有利于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有 利 于 同其他行业就业群体相对合理地增加收人。中国在 长期的商品 短缺时代,从工薪阶层 收人低、食物结构以粮为 主 的实际情况 出发,一直奉行低粮价政策,导致工农产品剪刀差 呈扩大趋势,致使农业、特别是粮食产 业至今还在为“原始积累”作贡献。借鉴 国外经验,特别是经过2 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改 变这种状况的条件已经具备,主要包括:川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显著提高,由19 8 9年的1 3 7 4元、19 9 7年的5 160元提高到200 4年 的9 4 2 2元;200 4年 职工 平均工资高达 1 602 4元,比1 9 89年 的1 9 3 5元、1 997年 的6 4 7 0元 分别提高140 89元和955 4元。(2)全国城镇居民食物结构显著改善,居民家庭 恩格尔系数由1 98 9年的5 4.5%、199 7年的4 6.6%下降到200 4年的3 7.7%。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由1989年的54.8%、19 9 7年的5 5.1%下降到200 4年的4 T 7.2%。这表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在其总支出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小。200 4年,城镇居民用于食品 的支出共计为 2 70 9.6元,其中粮食和食油占382.3元,肉禽蛋水产品占77 3.1元,蔬菜占25 65元,糖烟 酒饮 料类 占28 5.6元,干鲜瓜果类 占18 9.6元,糕点、奶及奶制 品占189.8元,饮食服 务占53 4.3元。粮食等食品维持合理高价位对城镇居民生 活 不会产生 多大影 响。(3)全国城镇 居民粮食消 费量稳中趋降,数量缩小。中国城乡 居 民口粮消费量经过快速增长、基本稳定两个 阶段后,一现在 正 处 于稳 中趋降的第三 个阶段。实 际上,城镇居民的口粮需求早从198 5年就开始 下降了,而动物 蛋 白食品消费量也开始上升了。2 00 4年,城镇居民人 均 年 消费口粮 为7 8.2 kg,比19 90年的13o7kg减少5 2.5kg,比1 9 95年的9 70kg减少18.8kg,比2 0 00年的82.3kg减少2,6kg。城镇居民年消费口粮数量如此之少,心理上和经济上完全可以承受粮食的合理高价。4.2.5实行“以城补农、以工补农”,需要维持粮食的合理高价现在,中央已经确认:中 国已经 到了 以工业补偿农业、以城市补偿农村的阶段。实行“以城补农、以工补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是通过合理的包含 粮食在 内 的农产品价格体系是对农民的最直接、最 有效的 形式。历史经验证明,合理的高粮价是 富民、强农、兴市的上策,即富裕农民、强固农业基础、振兴农村市场的良策。4.2.6维持国内粮食高粮价,有利于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应对“人世”挑战,要 打破 一种 迷信,似乎“人世”后 国产粮食只能保持低价。这是毫无理论根据的。实际 上,高粮价并不违犯“WTO规则”。中国“入世”后的过渡期即将结束,但是在wTo框架下,“绿箱政策”补贴不受限制,“黄箱政策”补贴还 未 用足,充分用好这 些补贴增强农业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和竞争能力,是符合WTO游戏规则的。实 际 上,欧美许多WTO成 员 国 国内食品价格始终保持高于世界价格水平的高价位。中国应借鉴其经验,不可 固守“短缺经济时代”的“低粮价”政策不变;应该与 时俱进,制定和实施合理高粮价政策。通 过高粮价杠杆提 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持续增产粮食,提高粮食商品率,从而牢牢把握本国以粮食为重点的食物安全的主 动权。Ao农业展望.2 00 5年第3期http:/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粮食供求平衡与市场价格分析.pdf)为本站会员(qwe****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