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pdf

    • 资源ID:74675021       资源大小:2.70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pdf

    摘要摘 要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除水害、兴水利”自 古以 来就是人类与水进行斗争的最终目 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建国以来的水利建设,各大流域已基本形成了 较为完整的防洪工 程体系和部分非工程措施。然而流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防洪体系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因此对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进行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起到“总结历史、把握现在,指导未来”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辽河流域为例,对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我国重视防洪体系建设,而有关防洪体系效果评价工作开展得较少这一事实,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2)论述了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系统地介绍流域防洪体系的内涵、基本特征#功能以及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3)论述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从防洪体系结构合理性、功能完备性、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 流域防 洪体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 涵进行了解释。(4)首先介绍了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方法,指出 各自 的 优缺点;采用嫡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制定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建立起了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结构模型以及多指标物元分析评价模型。(5)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不同时期的防洪体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各时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等级。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问 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关键词:流域;防洪体系:指标体系:物元模型;效果评价 A b s t r a c t T h e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i s t h e b a s i c i n d u s t r i e s i n n a t i o n a l e c o n o m y.E l i m i n a t i n gd i s a s t e r s a n d p r o m o t i n g b e n e fi t s o f w a t e r a r e t h e u l t im a t e t a r g e t w h i c h h u m a n b e i n ga l w a y s fi g h t s a g a i n s t w a t e r fr o m t h e a n c i e n t t i m e t o n o w.A ft e r t h e c o n t i n u o u se n d e a v o r,e s p e c i a l l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n c y s i n c e P R C i s f o u n d e d;s e v e nb i g r i v e r b a s i n s h a v e f o r m e d b a s i c a l l y fl o o d-p r e v e n t i o n p r o j e c t s y s t e m a n d s o m efl o o d-p r e v e n t i o n n o n-p r o j e c t s y s t e m.H o w e v e r,w 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 fs o c i e ty a n d e c o n o m y,t h e d e m a n d t o 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n r i v e r b a s i n.T h e r e f o r e,i ti s v e ry i m p o r t a n t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e ff e c t o f i t.T h u s,i t c a n p r o d u c e i t s f u n c t i o n o f s u m m i n g u p t h e h i s t o ry,g r a s p in g t h e p r e s e n t,g u i d i n g t h e f u t u r e .T h e p a p e r t a k e sL i a o H e r i v e r b a s i n i n L i a o N i n g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 p l e a n d c o n d u c ts t h e e ff e c te v a l u a t i o n o f 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Ma i n c o n t e n t s o f t h e t h e s i s a r e a s f o l l o w s:F i r s t ly,a n n i n g a t t h e f a c t o f p a y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n e g l e c t i n g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i t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i n fl u e n c e a n d t h e n e c e s s i ty o ft h e r e s e a r c h.S e c o n d l y,i t e l a b o r a t e s t h e e l e m e n t a ry t h e o ry o f t h e e ff 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fl o o dc o n t ro l s y s t e m in r i v e r b a s i n,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i n t ro d u c e s i t s m e a n i n g,b a s i c f e a t u r e a n dt h e f u n c t i o n,a n d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m a i n c o n t e n t s a b o u t t h e e ff e c t a s s e s s m e n t.T h i r d l y,o n t h e b a s i s o f o b e y i n g p r in c i p l e s o f e s t a b li s h i n g t h e a p p r a i s a l t a r g e ts y s t e m,i t h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a p p r a i s a l t a r g e t s y s t e m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r a t i o n a li ty o fs t r u c t u r e s,t h e c o m p l e t e n e s s o f f u n c t i o n s a n d t h e c o m p a t i b i l i ty d e gr e e t o s o c i e ty 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 fl o o d c o n t ro l s y s t e m i n r iv e r b a s i n a n d e x p l a i n s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e a c hi n d e x.F o u r th l y,i t i n t r o d u c e s s e v e r a l a p p r a i s a l m e t h o d s a n d i n d i c a t e s t h e r e s p e c t i v em e r i t s a n d f a u l t s.U s in g t h e m e t h o d o f e n t r o p y v a l u e s d e t e r m i n e s i n d e x w e i g h i n g.A tt h e s a m e w i t h i t d r a w s u p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c r i t e r i o n o f i n d e x s y s t e m.I m p o rt a n t l y,i te s t a b l i s h e s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m o d e l a n d m u l t i-i n d e x m a tt e r-e l e m e n t a p p r a i s a l m o d e l o n t h ee ff 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r i v e r b a s i n 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L a s t l y,i t a r r i v e s a t t h e c o n c lu s i o n s o f a p p r a i s a l l e v e l o f e a c h p e r i o d e ff e c te v a l u a t i o n o f L i a o H e r i v e r b a s i n 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I t f u r t h e r p o i n t s o u t i t s d e fi c i e n c i e s a n d a l s o p r o p o s e s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r r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K e y w o r d s:r i v e r b a s i n;fl o o d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i n d e x s y s t e m;m a tt e r-e l e m e n t m o d e l;t h e e ffe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图表目录图1.1论文研究技术路线.,.”.,1 0图2.1治水方略与防洪体系关系.“.“”.1 4图2.2 流域防洪体系框架图.”.,.“.,.“.1 5图2.3 流域防洪体系功能结构图“二”二”.”“.”.”.,.,”.一 1 7图2.4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主要内容“二”,.”.,.,.”.“.2 0图3.1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2 4图4.1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流程图.”.“.“.4 2图5.1辽宁省辽河流域水系及水利工程图二。.4 6图5.2防汛报汛系统图.”.”.“.”“.,”.“二,.4 7表4.1总目 标评价等级划分及含义 .,.”:,.一“:“,.3 5表4.2 结构合理性评价等级划分及含义.”.3 6表4.3功能完备性评价等级划分及含义.3 6表4.4协调程度评价等级划分及含义.,一“.3 6表4.5结构合理性评价等级标准.3 7表4.6功能完备性评价等级等级标准,.“.,.二“.”.,.一 3 8表4.7协调程度评价等级标准.3 8表4.8经典物元和节域物元矩阵表.一。.“二.”.一,.一。.-.3 9表5.1辽河流域不同时期各项指标值.4 7表5.2 D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4 8表5.3 B.C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5 0表5.4指标体系权重值.5 0表5.5 5 0 年代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5 1表5.6 6 0 年代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一 5 3表5.7 7 0 年代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_.5 4表5.8 8 0 年代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5 5表5.9 9 0 年代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二,.5 7表5.1 0现状防洪体系效果评价计算表“.“.-.-.5 8表5.1 1不同时期指标层评价结果.,.,.,.二 .5 9表5.1 2不同时期目 标层评价结果二,.,.一-.一“-.-.一,.6 1a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不实,本人负全部责任。论文作者(签名):七,色 旅.2 0 0:年:月 兄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 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 子文档,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 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 容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办理。论文作者(签名):巍 竺 烫、2 0 0 7 年 3 月“日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 中国 人口 众多,且主要分布在重要江河的冲积平原以 及河谷川地与盆地,而这些地方又是洪水渲泄与蓄滞的场所,人与水争地的矛盾由 来己久。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中华民 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防洪减灾是关系到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我国的各大江河流域均已初步建成了以水库、堤防和蓄滞洪区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国 家经济发展、人民 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改善 提供了 保障 1 11.1 研究背景、目 的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的 严重自 然灾害,也是中 华民 族的 心腹之患。我国是历史上发生洪涝灾害较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七大流域各主要江河进行大规模治理,逐步形成了拦、蓄、分、泄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在历次防洪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然而,面对全球不断发生的严重洪水灾害,人们发现尽管不断地增加对防洪减灾的 投入,但根治洪水灾害的梦想仍无法实现。非但如此,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洪水灾 害 所造 成的 经济损失 仍与日 俱 增 z 1 于是,人们开始调整治水方略,1 9 9 9 年大洪水之后,加大了调整人与自 然关系的力度。2 0 0 3 年国 家防汛抗早总指挥部提出:“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 洪水管理转变”,“抗早 工作要从以 农业 抗早为 主向 城市生活、生 产 和生态的 全面 抗早 转 变 f3 0 2 0 0 4 年初,总结一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国家防汛抗早总指挥部将防汛抗早工作的“两个转变”更加确切地定义为“坚持防汛抗早并举,实 现由 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 单一抗早向 全面抗旱 转 变,为 我国 经济社 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 障 14 1 u。“两个转变”是我国 新时期治水方略调整的重要标志与必然趋向。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方面,我们要及时地调整治水方略;另一方面,针对现有的防洪体系,对其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客观地评价也是极其必要的。但是从建国以来到现在,我国的水利部门一直集中精力于各种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的建设,对防洪体系建设效果评估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很少。因此,开展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工作,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价值,也有助于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人与洪水和谐共处提供技术支持。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目的 社会经济越发 展,对防 洪体系的要求则越高。为了 实现人与自 然的 和谐共处,流域防洪体系的安全保障能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流域中防洪安全保障能力若 低于安全保障的要求,则会出 现水灾损失急 剧增长,制约经济发展的问 题;若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盲目 提高防洪体系安全保障水平,反而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即使一时提高上去,也会由 于无力维持而衰减下来。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套适用于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确定一种科学的合理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流域防洪体系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流域中防洪体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 程度,建立一套以 流域为主体,以防洪体系为核心,以 促进人水和谐为目 标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嫡值法、物元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剖析,找出影响流域防洪体系安全的关键因素,以“两个转变”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提出流域防洪管理的有效对策,为流域社会经济的 发展提供强 有力地保障。(2)意义 洪水是一种自 然现象。而洪水灾害具有双重属性,在自 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统计资料表明,历史 水早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对社会的损害均随时 代的推移相应增加。我国 在5 0 8 0 年代的4 0 年中,平均每 年全部自 然灾害损失约为2 0 0 -4 0 0亿元,1 9 9 1 年全国洪水灾害总损失高达7 0 0 余亿元,1 9 9 4 -1 9%年平均每年水灾损失 接近2 0 0 0 亿元,而1 9 9 8 年 水灾 损失可能 达到 破记 录的2 7 0 0 亿元s 由此可见,防洪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防洪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保障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趁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水灾损失在急剧增加,面对这一严峻的 现实问题,我们在积极探索治水方略转第一章绪论变的同时,还必须对流域的防洪体系状况进行系统地全面地评价,找出防洪体系中的症结所在,以便于提出行之有效地解决措施。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属于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评价结果直接影响着未来的工作,防洪体系与效果评价二者之间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效果评价结果直接来自于防洪体系的状况,而效果评价结果又反作用于防洪体系,使之向 着更加科学、完善的方向转变。可见,效果评价工作是防洪体系建设中的必要环节。1.2 国内 外研究综述 流域防洪体系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 整体.目 前国内 外大多数国 家,都是从流域的角度对防洪体系进行建设、评价以及管理,1.2.1 国 外对流域防洪体系 发展状况研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建设,防洪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2 0世纪5 0 年代,美国 提出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青睐,日 本、加拿大、印 度以 及西欧各国纷纷因 地制宜地加以 效仿和应用。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控制洪水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6 美国 防 洪 政 策 经 历 了 以 下 历 史时 期的 变革 71:第 一 阶 段 是1 6 9 9 1 9 6 8 年的 防 洪 工程建设时期,2 0 世纪前“堤防万能”的防洪政策曾一度成为主导思想,然而1 9 2 7 年的 大洪水冲毁了“堤防 万能”的神州,迫使国 会通过 1 9 2 8 年的防洪法,进行水库、行洪区、分洪区与堤防 协调防洪。第二阶段是 1 9 6 8-1 9 9 3 年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推进阶段。由于联邦洪水及其它灾害救济费用的不断攀升,促使美国 颁布 1 9 6 8年的洪水保险与 1 9 7 3年的洪水灾害防御法,实行洪水风险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减轻洪水灾害。1 9 9 3 年美国中西部大洪水是美国治水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改变了官方对洪水灾害的观念,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使命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防洪体系建设进入到第三阶段,从 1 9 9 3年至今,走上了一条从流域范围着手,重视多部门 协作,追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平衡的道路实施更全面、更协调的措施保护、并管理人与自 然系统,以确保长期的经济运行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 本u 的河流,具有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在仅国土面积1 0%的洪泛区中,居住了5 0%的人口 并集中了 7 0%以上的资产,洪泛区土地己 经处于高度开发利用的状态,为保障防洪安全,日 本选择了建设高标准防洪工程体系辅以强化应急管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理体制的模式。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为了 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与高度城市 化防洪形势的变化,在城市化显著的区域推进综合治水的模式在治水对策上,从不断扩大保护范围,提高堤防标准转为确保流域的蓄滞水功能,发展雨水渗透、蓄存设施。既避免加重河道行洪负担,又减轻内涝的威胁;在治水理念上,强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是人与自 然和谐的 基础,百折不挠、重建家园是人与洪水共存的体现,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构建多自 然型的河川,从而逐步增强了国士一社会的防灾力,努力建立起人与自 然相和谐的、治山治水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关系。泰国19 1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防洪方面泰国也必须面对人口的高速增长和随之而来的 快速都市化发展的压力.相应地,防洪逐步由 保护农村地区和农业转变为保护城市环境。总结出防洪管理应是流域综合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流域综合管理中必须继续增加流域蓄水能力,把防洪和用水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它工程措施,如小型塘坝、堤防、节制闸、排水泵站等治河工程在城市防洪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村,非工程措施日 益重要,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洪灾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1.2.2 国内 对流域防洪体系发展状况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防洪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及水平相适应,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历程大致如下:第一阶 段:2 0 世 纪5 07 0 年代,是以 群众运动方 式大规 模兴 修防 洪 工 程体系的 阶段,主要措施为整修加固堤防、连好并烷建闸,提高防洪排泄能力,并调整下游水系,整治河道、控制河势。同时,在江河中上游山区大力兴修水库,在主要江河中下游设立了一批分蓄洪区。这一阶段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成就非常显著,极大地缓解了全国频繁遭受洪水灾害的 严重局面,对安定社会,恢复生产发挥了巨 大作用。但是受政治、经济、技术的制约,也遗留了相当多的工程隐患.第二阶段,2 0 世纪8 0-9 0 年代,防洪体系建设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阶段。经过多年的江河治理,大江大河防洪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加上 7 0,8 0年代中国气候总体上处于偏早年的时期,防洪工程建设速度缓慢,强调从工程建设向工程管理转变。随着 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防洪减灾工作逐步走上了依法防洪的阶段。在 9 0年代连续发生的大洪水中,已有防洪工程体系经受了 严峻的考验,并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但是同时也暴露第一章绪论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此过程中,人类借助工业革命以来蓬勃发展的水利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手段,大规模兴库筑堤,修闸 建泵,整治河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防洪工程体系,空前地提高了控制洪水、除害兴利的能力,为2 0世纪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撑作用。人类甚至一度寄希望于利用工程手段完全控制住“既往最大的”洪水。然而,人类调蓄洪水的能力总是有限度的,超标准洪水发生的 可能性依然存在。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增大,工程自 身的一些副作用也日 益明显。由 于洪水天然调蓄场所不断减少,雨水集中排向 河道,使得洪峰流量增大、洪峰水 位抬高,增大了 堤防溃决、水库应急泄洪甚至溃坝的毁灭性风险。第三阶段,1 9 9 8 年大洪水之后,逐步转向以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江河防洪体系建设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江河的防洪保安、水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 更高要求,中国防洪减灾工作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 洪水 协调共处。近年来,进一步提出 要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为此,要从以 建设防 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已 建成了可防御主要江河流域常遇洪水甚至大洪水的防 洪工程体系,为大江大 河的治理奠定了 基本格局。然而,中国 防 洪体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加之长年“重建轻管”的 倾向,存在工程病险隐患多,老化失修严重,配套工程不足等问 题,难以 发挥其应有的防洪功能和综合效益。每年汛期,防洪抢险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同时,许多中小河流的整治与防洪工程的建设还刚刚提到议事工程之上,在快速城市化的 进程中,许多城市新区的防洪除涝能力建设滞后于土地开发利用的进程。同时,人们还认识到,适度标准、有利于全局的防洪工程措施,与局部地区以最小代价争取最大利益的愿望往往是相矛盾的,此类方案一般不会被局部地区所自 愿接受,因此需要科技手段的大力支持,法律手段的强制实施,经济手段的补偿诱导,行政手段的推动落实。为此,需要将防洪工程措施与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提高防洪安全保障水平。2 0 0 4 年,水利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其中一大转变就是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为在重视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非工程措施的运用。“要从以建设防洪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这里的 非 工程措 施包括了 洪 水预报预 警、防 洪调 度、洪水保 险、洪 泛区 管 理等 1 0 中国2 1 世纪议程中提出要建立综合性防洪安全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如遇同样洪水给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将比过去增长很多。在中国的自 然条件下江河洪水的威胁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建立综合性防洪安全的社会保障体制,以有效地保护社会安全、经济繁荣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求在发生特大洪水情况下,不致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1.2.3 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综迷 (1)防洪工程后评价 2 0 世纪9 0 年代以 来频繁的 洪灾促使我国 对洪灾问题的 研究。而有关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研究鲜见报端。2 0 0 0 年程晓 陶、向 立云 1 1 1 等 人对海 河流域防洪 工 程体 系的 沿革、非 工 程体 系的 发展、现有防 洪体系的 标准进行了 全面的 分析并进行了 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海河流域的洪水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 海河流域未来防洪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构想以及近期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与措施。2 0 0 3 年3 月,在第 三届世界 水论 坛上吴道喜p 2 做了 题为 长江 流 域 防洪体系 与评价的报告,对长江流域的防洪体系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宏观的介绍 和评 价。2 0 0 3 年1 0 月 王先达 1 3 对 淮河流 域的防 洪体系 进行了 初步 分 析,表明 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都己 取得相对的成效。并针对淮河现有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措施和建议。2 0 0 4 年1 0 月 郑利民 1 4 1对黄河下游防 洪体系 进行了 介绍 和评价,该 研究 对黄 河 防洪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说明,指出黄河下游当前防洪体系的成功之处,并针对黄河下游防洪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黄河整体防洪能力;需要切实转变观念,实现水资源、洪水可持续利用:需要大力加强管理,加快防洪非工程体系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加大力度进行滩区的治理及河道整治工作;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开展南水北调济黄工作;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执法力度,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等对策和建议。刘高 蠢、郭绍 光 1 5 对柳江防 洪体 系 进行了 初步 分析,在研 究分析了 柳江洪水 及 组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支流修建防洪水库,多库控制柳江洪水,提高柳州市防洪标第一章绪论准的柳江防洪体系方案.何洪民 1 6 1 基于可 持 续发展的观点,对哈尔滨市防 洪工程进行了 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社会经济评价、财务评价、工程评价、管理评价及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等。为项目决策部门和政府投资 提供了理论依据。姜华 1 7 1 等应用模 糊 层次 分析 法对万安水利 枢纽工 程(该 枢纽是赣 江 干流的 控制性工程)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从总体上看,本工程综合评判的结果是满意的,说明 万安水利枢纽的社会经济效益较好,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比较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2)防洪工程国 民 经济评价 九 十年 代 末 期,我 国 编 制了 七 大 江 河防 洪 从 书,有 长 江 卷!1 a)、海 河 卷 1 9 、松 花 江卷 2 4 1、总论 卷2 1 1 等各 册,在每一 分册中 对 流域防洪 体系 进 行了 国民 经济 评价。以 益本比 这一指标来比 较、从1 9 7 9 1 9 8 7 年,黄河流域产出 效益与 投入资金比 为1 2.2:1;淮河流域的为1 2:1;海河流域为1 0.1:1;长江流域为2 0:1;珠江流域为1 0.8:1;松、辽流域为9.3:1。由 此可见,长江流域的防洪效益最大。徐向阳 2 2 1等以 江 苏 省 里 下 河 腹部 地区 为 例。将流 域 防 洪 系 统 作 为 一 个整 体,通过与基准年洪涝灾害对比,提出防洪系统的减灾效益评价方法。根据对防洪系统投入和产出的调查和分析,以 经济效益费用比 和防洪减灾净效益为指标,评价 1 9 6 1 -1 9 9 5年这一阶段流域防洪系统减灾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经济效益显著,国民 经济指标符合要求。(3)防洪工程环 境 影响评价 陈洁钊(2 3 1 以 百 色 水 利 枢纽为 例,指出了 百色水利 枢纽对环 境的 正负 面 影响,正 面影响主要有提高防洪抗早能力、提供清洁能源,缓解电网峰谷矛盾、有利于下游防污冲污,改善水环境、有利于珠江口 减咸补淡、改善航运,加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库区养殖和种植业发展等;负面影响主要有水库移民、淹没文物、地质灾害、减少鱼类和生物物种种类、施工区环境污染、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过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负面影响得到了 控制,总体来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曹 永强 2 a)等 提出 水 利 水电 工 程(以 水 库 为 例进 行 说 明 的)在 环 境 方 面 的 影响 主 要包括移民问题,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以及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认为在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决策时应重点 做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 标;完善移民 政策,使移民 能长期 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马小凡 2 s 1等针 对当前 世 界范 围内 对水坝政策的 转 变,提出了 水坝工 程建设与生 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利弊关系并建立了 指标体系,通过进行利弊关系分析来论证水坝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并以 某水坝为例作了 利弊关系分析,得出了 弊大于利的结论。何铁生、王 学雷 2 6 1 以 洞 庭湖区的 堤防 工程建设 为 例,从 地 貌、水质、地下水、人群健康、湖区生态环境、人口 与移民、土地利用等方面研究洞庭湖区堤防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及资 源的 可能影响以 及环境影响的评估,得出了洞 庭湖区环境问 题众多,一是堤防险情、隐患多;二是洞庭湖湖泊环境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三是广大洞庭湖内 烷农业区域饱受水患与环境恶化的困扰的结论,并通过二期洞庭湖堤防加固工程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为洞庭湖区环境管理提供了的科学依据。4)社会影响评价 相 对于 其它 专 项评价,防 洪 体系社会影响 评 价方面的 研 究开 展得少 一 些。陈 岩四等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并应用有无对比分析法对淮安枢纽进行了社会影响 评价。一级指标有流域经济发展影响、项目 区 社会环境影响、项目区自 然环境影响及项目 对特殊群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选取二级指标对其进行了具体量化分析,根据对比分析,该项工程能够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各项社会评价指标均令人满意,各项社会影响均利大于弊,对社会发展目 标的贡献很大,深得群众拥护和支持。1.3 主要研究内 容 本论文由 六章组成,第一章首先论述了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流域防洪体系及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对研究思路等做了简要描述。第二章阐述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流域防洪体系的定义和内涵,论述了防洪体系的基本特征、属性、功能,以 及效果评价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第三章介绍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防洪体系结构合理性一功能完备性一协调程度模式的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从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工程与非工程结构;防洪安全、经济效果;防洪与社会、防洪与环境的协调关系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制定了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第四 章对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方 法与模型进行探讨,分析了多种评价方法,采用物元分析方法进行防洪体系效果评价。对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选用客观赋权第一章绪论法一 嫡值法确定指标权重。介绍了效果评价的流程,建立起了基于经典域物元、节域物元和关联度函数的 物元分析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待判标本与各个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最后可得出防洪体系效果评价隶属于哪个等级。第五章以 辽宁省辽河 流域为例,对2 0 世纪5 0 年代、6 0 年代、7 0 年代、8 0 年代、9 0 年代及现状水平进行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指出 现有防洪体系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实现人水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总结全文,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检索国内外防洪体系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分借鉴和利用己有的成果和经验,研究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分析影响防洪体系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把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的原理及方法应用到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从而建立物元评判模型,对辽宁省辽河流域进行实 例研究,并将实际与 评价结果进行比 较,检验评价模型 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技术路线见图t.1.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防洪体系效果评价基 本理论选择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多指标物元分析评价实例研究图1.1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 理论研究第二章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理论研究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涉及很多基础理论,本章主要对相对重要的三个理论包括系统论原理、价值规律原理、洪水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防洪体系的内涵、属性与功能,讨论了 防 洪体系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原则等。2.1 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的理论支柱2.1.1 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 若干要素以 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 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 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 基本特征i23 1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社会、经济、环境、防洪之间相互密切联系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 整 体,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动势必会对整体和其它要素产生影响。因此,对防洪体系的 效果 评价应以 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全面客观地评价系统的效果。2.1.2 价值规律原理 除水害兴水利构成了整个水利事业,包括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渔业和水利环境保护等。然而,在这个系统中,不同部门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矛盾,例如,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 流灌溉引 水;若筑 堰 抬高 水 位引 水灌 溉,又可能不利于泄 洪、排 涝 2 9).可见,不但兴利、除害之间存在矛盾,在各兴利部门

    注意事项

    本文(流域防洪体系效果评价研究.pdf)为本站会员(qwe****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