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pdf
第2 7 卷 第3期 20 07年 06月 地理 科学 S C I E NT I A GEO GRAP HI C A S I NI C A V0 1 2 7 N O 3 J u n e,2 0 0 7 长 白山白河林 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吕弼顺,佟守正,朱卫红,李春景(1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吉林 延吉 1 3 3 0 0 2;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摘要:以长白山白河林区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森林涵 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 C O 固定价值评估与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量、营养循环价值的评估与计量等,并对此进行了量算,为本区和国内实现森林 资源资产化管理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方法;长白山白河林区 中图分类号:F 1 1 9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00 6 9 0(2 0 0 7)0 3 0 3 3 1 0 6 长白山白河林区是中国中温带湿润暗棕壤针 阔混交林景观带的典型林 区,位于长 白山 自然保护 区的东部边缘,林 区面积为 1 9 0 4 7 0 h m ,有林地 面积 1 7 0 9 5 6 h m ,森林 覆盖率 9 0 2 9 ,活立 木总 蓄积2 5 6 8 5 8 1 8 n l ,有巨大生态和资源效益。森林具有提供生产资料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 重作用。前者,因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贡献 而早已为人们所共知;后者,则仅 在近几年 因过量 采伐森林导致一系列前所 未有的重大生态环境 问 题,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才引起人们的足够 关注。因此,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包括森林资源 问接经济价值评估)是当今 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 问题之一,已列入联合国 2 1 世纪议程 和 中国 2 l世纪议程 优先项 目计划。自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对资源及其环境效应等方 面从资产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2 O世纪 9 O年代以 后,在联合国 环境卫星帐户的 S N A框架 和 环 境经济综合核算的S N A框架 的报告中,均将森林 的资源和环境效应视为资产,主张进行资产价值核 算,这些成果为世界各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中国 林业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也开展了有关的研究工 作,并提出了 森林资源核算报告(1 9 9 1 年)和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报告,此 外一些学者还就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等问题 进行了研究,如,薛达元的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 评估 2 和国家环境保护局的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 情研究报告 _ 3 等。本文仅就森林资源问接经济 价值的评估方法和计量作一探讨。森林的问接经济价值(生态效益)是指森林生 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 围内对人类 有益 的全部效 益。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效益、环境 系统 的效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 合效益 4 。森林的生态效益往往不能直接用货 币形式表现出来,却可用间接方法计量,因而也将 生态效益称为问接经济价值或问接经济效益。鉴于长 白山白河林 区具有 巨大的环境功能和 生态效益,本文将从林 区的涵养水源、C O 的固定、土壤保护、营养循环、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病虫害的 防治等方面对林区的间接经济价值进行资产量化 评估,并以此为依据,为长白山林区和中国实现森 林资产化管理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 据。1 长 白山白河林 区森林 资源间接经 济价值的评估方法和计量 1 1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森林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效 益。它的价值表现在减少径流,增加有效水分,改 善水质和调节径流。试验证明:在林地森林涵养水 源量 占降水 的 5 5 ,而在裸地面,约 5 5 的降水变 收稿 日期:2 0 0 6-0 31 8;修订 日期:2 0 0 61 01 4 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 7 8 6 0 0 0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 0 4 6 1 0 0 7)。作者简介:吕弼顺(1 9 6 4一),女(朝鲜族),吉林敦化人,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地理研究。E m a i l:b s l v y b u e d u c n 通讯作者:佟守正,E m ai l:t o n g s h o u z h e n g n e i g a e a c c n 维普资讯 http:/ 3 3 2 地 理 科 学 2 7卷 为 地表水流失。森林犹如 巨大的水库,据测算 6 6 6 6 7 h II l2 的森林,涵养水源量相当于 2 0 0 X 1 0 m。容量的水库 。该林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首先计量年涵养水源总量后,可用影子工程法(用 单位蓄水量水库建设成本)计算其价值。即:年涵 养水源总价值=年涵养水源总量 x 1 m。库容水 价。对涵养水源的估算有多种方法,其中我们选择 易操作的两种方法。1 1 1 根据降水储蓄量计量涵养水源总量 据测算,林区的树冠和树干以及林木的蒸腾和 蒸发约占降水量的4 5,因而森林涵养水源量只 占林区降水量的 5 5。其公式为:森林涵养水源 量=年平均降水量 X 林区总面积 X 森林覆被率 X 5 5 4。根据此公式计算结果,本林区涵养水源 量为 6 8 6 9 8 1 3 5 0 m。a。另外,根据吉林省林科院的研究表明,平均每 公顷有林地可涵养水源量为 4 0 0 0 m。,其计算公 式为:林区有林地涵养水源量=有林地面积 x 每公 顷有林地可涵养水源量=1 7 0 9 5 6 h I Il2 X 4 0 0 0 m h m =6 8 3 8 2 4 0 0 0 m。a。上述两种估算结果 比较 接近,可取平均值 6 8 5 4 0 2 6 7 5 m a。森林涵养水源类似于水库蓄水,中国每立方米 库容的水库工程成本为0 6 7 元(1 9 9 0年不变价)。据此可计算森林涵养水源价值,即:白河林区森林涵 养水源经济价值=涵养水源总量 X 1 m。库容水价=6 8 5 4 O 2 6 7 5 m 3 a x O 6 7元=4 5 9 2 1 9 7 8万:T r_ a。1 1 2 根据水量平衡法计算涵养水源总量 森林涵养水源总量取决于林区的降水量和蒸 散量,即:P=R+R=P E 式中,P表示林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多年平 均径流量(森林涵养水源量),E为多年平均蒸散 量。据范世香等研究,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 均耗散水量 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3 5,径流系数 为0 6 5 L 2 J。根据年平均降水量可估算出本林区 年平均径流量,即:本林区年平均径流量=年平均 降水量 X 径流系数=7 2 6 3 m m x 0 6 5=4 7 2 1 m m,则:该林区年径流总量(涵养水源总量)=年 平均径流量 X有林地面积=4 7 2 1 m m X 1 7 0 9 5 6 h m=8 0 7 0 8 3 2 7 X1 0 m。,那么,本林区涵养水源 的 经 济 价 值=涵 养 水 源 的 总 量 x 1 m。库 容 成 本=8 0 7 0 8 3 2 7 X 1 0 m x 0 6 7:T r m =5 4 0 7 4 5 7 9万Y r_ a,如上两种计算结果较接近,可 取平均值,即:4 9 9 9 8 2 8 万Y r_ a。1 2 森林固定 C O: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大 气的 C O 和 0 达到动态平衡,能够减少温室效 应。对森林固定 C O 与释放 0 的评估,可以以林 区有机物生产量为基础,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 式推算固定 C O 的总量和释放 0 的总量 。植 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固定 C O 的同时释放出 0 ,其总量基本保持平衡,为了不重复计算,只计量固 定 c O 的价值较为合理,其价值取决于 C O:的固 定量和其价格。1 2 1 C O:的固定量和纯炭量的计量 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方程式,植物生产 1 6 2 g 干物质,可以吸收 固定 2 6 4 g C O:,即形成 l t 干物 质需要 1 6 3 t C 0 2。则有:本森林区 C O:固定量=植物年生长总量 X 1 6 3 t C O 2=1 6 5 0 0 9 2 2 t a X 1 6 3 t C O 2=2 6 8 9 6 5 0 2 t a,其次,将 C O 2 的固定 量折合为纯炭。根据 C O 的分子式和原子量 C C O =0 2 7 2 9可计算出折合纯炭量,即:折合 纯炭量=C 0 2固定量 x O 2 7 2 9=2 6 8 9 6 5 0 2 t aX 0 2 7 2 9=7 3 4 0 0 5 5 3 t a(见表 1)。1 2 2 固定 C O 2 价值的计量 目前国际上此计量方法主要有碳税法(属于 市场价值法)和造林成本法(属于生产成本法)。(1)碳税法。不少国家正在实施温室气体排 放税 收制度,对 C O:的排放收税。碳税有好多种,其中,环境经济学家们多采用瑞典的碳税率 1 5 0 美Y r,t c ,折合人民币为 1 2 4 5 Y r,t c,据此,本林 区 年 固碳 价 值=折 合 纯炭 量 X 1 5 0美Y r_ t c =7 3 4 0 0 5 5 3 t a X 1 2 4 5 Y r_ t c =9 1 3 8 3,6 8 8 万:T r_ a (见表 1)。(2)造林成本法。植树造林是通过植物固碳 降低 c O:浓度,减轻“温室效应”的一种积极有效 的对策。为了降低大气 C O:的含量,联合 国和世 界银行等组织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贷款援助造林项 目。因此,在中国采用造林成本法也是可行的。目 前,中国几种树的平均造林成本折合为 2 6 0 9 ri t 碳 ,那么则有:白河林区年固碳价值=折合纯炭 量 X 2 6 0 9:T r _ t c=7 3 4 0 0 5 5 3 t a X 2 6 0 9 Y r_ t c=1 9 1 5 0 2 0 4万 a(见表 1)白河林区最终固碳价值可取如上两种固碳价 值的平均值,即:5 5 2 6 6 9 4 5 万Y r_ a。1 3 土壤保护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 维普资讯 http:/ 3期 吕弼顺等: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3 3 3 表 1 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固定 C O2 价值 Ta b l e 1 Th e v a l u e o f c a r b o n d i o x i d e fi x a t i o n f o r e s t r y i n f o r e s t B a i h e o fC h a r I g b a i Mo u n t a i n s 注:植物生长量标准是采用杨秉庚等对图们江流域森林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中的数据(1 9 8 6)。力及减轻泥沙淤积功能,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本研 究主要计量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丧失和泥沙淤积所 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替代森林的土壤保护价值。其评估方法可采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和影子 工程法。1 3 1 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估算、可用无林地土壤侵蚀量替代林 区森林生态系 统在保护土壤方面的数据,即减少土壤侵蚀量的计 算可采用有林地土壤和无林地土壤(母岩)侵蚀深 度差异来计量。暂借用与本林区类似的日本相关 研究资料,即火山岩和花岗岩土壤侵蚀差异比的平 均植 3 0 mm a(见表 2)。本林 区减少土壤侵蚀总 量=有林地与无林地侵蚀差异量 有林地面积=3 0 mm a1 7 0 9 5 6 h m:5 1 2 8 6 8 0 0 m。a 表 2 有林地与无林地每年侵蚀深度(I n l i l a)T abl e 2 Er o 6 i o n d e p t h p e r a n n u m o ff o r e s t a n d n o n-f o r e s t l a n d s u n i t s:mma 注:本表为日本林野厅研究数据。1 3 2 减少土壤侵蚀价值(土壤废弃机会价值)估算 因土壤侵蚀,而每年损失大量的表土,表现为 经济损失,首先是丧失土地的价值。此数据的估 算,参照了陈应发等的研究成果,即根据土壤的侵 蚀量和一般土壤的耕作层厚度计算出相应的土地 面积减少量,若以土壤表层厚度为 0 6 m计,可估 算出本林区相应减少土地 面积,即:年减少 土地面 积=土 壤侵 蚀 总 量 土 壤 表 土层厚 度=8 5 4 7 8 h m a。力及减轻泥沙淤积功能,从而减少经济损 失。本研究主要计量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丧失和泥 沙淤积,然后采用机会成本法,即根据 中国林业生 产平均收益 2 8 2 1 7 (h m a)(这是 1 9 9 0年 的 不变价格)计量减少土壤侵蚀的价值。则:白河 林区减少土壤侵蚀价值=废弃土地面积 林业平 均收益=8 5 4 7 8 h m a2 8 2 1 7 (h m a)=2 4 1 1 9 3 2 7万 a。1 3 3 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价值的计量 土壤侵蚀带走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 N、P、K 等。据研究,长 白山林 区 0 6 0 c m土壤层 N、P、K 总量为 9 7 2 6 9 k g h m -2 。此价值的计量可 以采用 市场价值法,即根据中国 N、P、K化肥平均价格为 2 5 4 9 t(1 9 9 0年不变价)算出减少土壤养分损 失价值。则该林区森林减少土壤养分流失价值=每年流失的土地面积 1 h m 土壤层中 N、P、K养 分总量 化肥平 均 价=8 5 4 7 8 h m a9 7 2 6 9 k g h m 2 5 4 9 t=2 1 1 9 3 3 0 2万 a。1 3 4 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估算 根据中国主要流域的泥沙运动规律可以看出,中国一般土壤侵蚀的泥沙有 2 4 淤积于水库、江 河、湖泊,这部分泥沙直接造成了水库、江河、湖泊 蓄水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 然灾害发生 的机率。由于土壤侵蚀流失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江河、湖泊而减少地表有效水的蓄积。因此可采用影子 工程法,即根据中国每 1 m。库容的水库工程费用 0 6 7:F rOm。(1 9 9 0年不变价)算出森林减少泥沙淤 积的价值。首先算出森林每年减少的泥沙量。即:本林区森林每年减少的泥沙量=每年减少的土壤 总量 泥沙淤积 的百分 比=5 1 2 8 6 8 0 0 m。a。则 维普资讯 http:/ 3 3 4 地 理 科 学 2 7卷 有:本林区森林减少的泥沙淤积价值=森林每年减 少的泥沙量 X 1 m 库容成本=1 2 3 0 8 8 3 2 m a X 0 6 7元 m =8 2 4 6 9 1 7 4万元 a。上述价值总计后,本林区森林的土壤保护总价 值为 3 1 8 5 2 1 5 1 万元 a。1 4 营养循环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1 4 1 营养物质循环与养分积累 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发生在生物、大气和 土壤之间,其中生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交换过程是 最主要的过程,即养分循环主要是在生物库、枯枝 落叶库和土壤库之间进行。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 说,随着季节变化,所积累的养分,有一部分以凋落 的形式返回土壤,而大部分存留在茎秆中,成为净 积累的养分,并逐年增加。如果森林被砍伐,其养 分则随着林木的砍伐而被输 出系统 J。1 4 2 营养物质循环价值评估方法和计算 营养循环价值主要计量林分持留养分的价值,林分养分积累总价值取决于森林面积、单位森林面 积养分持流量以及养分(N、P、K)的市场替代价格。森林营养循环价值的评估方法通常采用替代 花费法和市场价值法。n n 公式为=A i Mi P=A i(N i+)P,式中,、置 置 A为林分面积;P为 N、P、K、的市场替代价格;i 为 林分;为单位面积的养分持流量(N、P、K)。为 了计算方便,将本林区只分为云冷杉针叶林和和其 它林分两大类。首先根据许 广山等人,1 9 9 5年在 长白山林区测定的年净养分持留量(即:林分年净 养分持留量=林分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 一 林分凋 落物归还养分 一 雨水淋洗归还养分),计算出该林 区森林生态系统年养分持留总量,然后以市场平均 替代化肥价格 2 5 4 9 元 t(1 9 9 0 年不变价)可算出 养分积累总价值(见表 3)。则:该林区养分积累总 价值=养分持留总量 X 市场替代平均化肥价格=9 3 7 2 7 0 2 t a X 2 5 4 9元 t=2 3 8 9 1 0 1 7万元 a。1 5 污染物降解的评估方法和计量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 气体,还具有减少光化学烟雾污染和净化放射性物 质的功能。因此森林有着显著的净化大气和保护 人类健康 的作用。此外,林木 的滞 尘效果也很 明 显,能显著减弱飘尘。1 5 1 森林对 S O 降解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森林对 S O 净化作用的评估,是根据单位面积 森林吸收S O 平均值乘以本林区森林面积,得到每 年本林区吸收S O 的总量,然后再根据削减单位重 量 S O 的工程成本,即采用影子工程法,算出吸收 S O 的总价值。据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阔叶林 对 S O 的吸收能力 为 8 8 6 5 k g (h m 2 a),针 叶林 对 S O 的吸收能力为 2 1 5 6 0 k g (h m a),两者平 均值为 1 5 2 1 3 k g (h m a)。削减 s O 投资额为5 万元 1 0 0 t,运行费为每年 1 万元 1 0 0 t,即削减 1 t s O 的总投资成本为 6 0 0 t J。利用这些参数 可算出吸收S O 的总价值。即:白河林区每年降解 S O 的经济价值=(针叶林面积 X 针叶林对 S O 的 吸收能力+阔叶林 面积 X阔叶林对 S O 的吸收能 力)X 削减 1 t S O 2的工程成本=2 7 3 5 3 h m2 X 2 5 1 6 k g (h m2 a)+1 4 3 6 0 3 h m 2 X 8 8 6 5 k g (h m a)x 6 0 0 j t=1 1 7 6 7 4 5 1万 a。表 3 长自山自河林区(局)森林养分积累价值 T a b l e 3 Th e v a l u e o f n u t r i e n t s a c c u mu l a t i o n i n f o r e s t i n Bmh e of t h e Ch a a g b a i Mo u n ta i n s 注:单位面积 k s (h m 2 a)林分净养分持留量引用许广山等人测定值。其它林分里包括落叶松。1 5 2 森林滞尘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根据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针叶 林的滞尘能力为 3 3 2 t h m 2,阔叶林的滞尘 能力为 1 O 1 1 t h m,削减粉尘工程成本为 1 7 0 t 引。根 据如上的参数,采用影子工程法,可算出滞尘价值。即:白河林区森林滞尘的间接经济价值=(针叶林 面积 X针 叶林 滞尘 能力+阔叶林 面 积 X阔 叶林 滞 尘能力)X削减粉尘工程成本=(2 7 3 5 3 h m X 维普资讯 http:/ 3 期 吕弼顺等: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评估 3 3 5 3 3 2 t h m+1 4 3 6 0 3 h m 1 0 1 1 t h m)1 7 0 Y r,t=4 0 1 1 9 0 8万 a。上述价值总计后,长白 山白河林区降解污染总价值4 1 2 9 5 8 2 5 万元 a。1 6 防治森林病虫害价值评估方法和计量 长白山林区,给各种鸟类的生存和活动创造了 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鸟类的各种生活方 式,对森林环境表现出复杂的生态关系,体现出鸟 类与森林、鸟类与 昆虫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 约的 关系,从而调节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长 白山 原始林 和天然林 中,尽管真菌种类很多,但导致森 林病害发生的菌种却很少,这是由于原始林中许多 环境因子相互制约的结果。病虫害主要发生在人 为活动频繁的林缘附近和人工林中。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价值,可采 用替代花费 法l 2 。即参照人工林等每年用于防治森林病虫 害的单位面积费用来算出森林 自身免于病虫害危 害的生态价值。据中国林业统计资料(1 9 9 6),中国平均每公 顷防治病虫 害的费用为 3 5 7 (h m a)。用此 数据可估算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即:长白山白河 林区森林对防治病虫害的价值=天然林面积 单 位面积防治费=1 5 7 9 3 7 h m 3 5 7 (h m a)=5 6 3 8 3 5万Y r,。1 7 森林资源 间接经济价值(生态效益)总量 长白山白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价 值的总量为上述各项生态功能价值之和。即:1 5 2 l 9 1 7 3万 元 a。2 分析与结论 2 1 森林资源 间接经济价值是森林资产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对长 白山白河林 区进行 森林 资源间接经济价 值评估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林区森林资源间接经济 价值总量为 1 5 2 1 9 1 7 3万 a,为该林区森林资 源直接经济价值(木材生产直接效益等)的 l 3 倍 左右。这说明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远远超过森 林资源直接经济价值,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因此 不仅要对森林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进行核算,而且 对间接经济价值(生态效益等)也应加以计量。只 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森林对社会、经济和生态所 做的全部贡献,而将两者均纳入 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逐渐核算“绿色 G D P”,实现整个森林资源的资 产化管理,得到全社会对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高度重 视和应有的投入,全民动员起来搞好中国的生态建 设,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2 2 关于森林生态 系统的其它经济价值 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价值类型复杂多样,本研究仅仅是涉及其 中的一部分。由于 目前 尚缺 少合适的评估方法和参数,尚有不少间接经济价值 未能评估,例如,调节气候的价值、防风固沙价值、改善环境价值、保护野生动植物价值、保护农田价 值、防止噪音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和基因保存价 值等等。这些均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以便进一步 完善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价值的评估。2 3 关于潜在价值和无形价值的评估问题 在森林间接经济价值中,特别是潜在价值和无 形价值是难以计量的,这是当前许多学者的共识,也是客观存在的l 1 J。然而,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 否认其效益的客观存在,以及实现其价值而应采取 的手段。恰恰相反,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确定 森林间接价值之后,去探索实现这些价值的方法、途径,以适应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改革的客观需 要。2 4 抓紧森林资产价值体 系及评估方法的研 究,改革林业价格体制 森林资产价值体系和评估方法,是目前中国林 业改革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过程中非常关注的 问题。长期以来,认为天然林的生成没有人类劳动 投入,当然没有价值,因此,实行以“原木计价”的 林业价格政策。其客观后果就是林价过低,森林资 产大量流失,营林 资金长期不足,最终导致森林 资 源危机和林业经济危困。对此,国家已通过森林资 源有偿使用与资产化管理的途径着手解决,但尚不 够成熟。因此,必须 深入进行有 关研究,把“以原 木计价”改变成“以立木计价”的林业价格体制。就是把培育森林资源的各种费用(包括各种森林 效益价值)计入木材价格,这样有利于林业 的发 展,使消耗的森林资源,在价值上得到及时地补偿,为扩大营林生产创造条件,合理调整林龄结构和林 种结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孔繁文,戴广翠,何乃蕙,等 森林环境资源核算及补偿政策 研究 J 林业经济,1 9 9 4,(4)3 4-4 7 2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1 9 9 7 3 国家环境保护局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 M 北京:维普资讯 http:/ 3 3 6 地 理 科 学 2 7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 9 9 8 4 白效明 长白山地区 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M 长 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8 8 5 丁建民,徐廷弼 中国的森林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6 6 王士君,杨香花,王丹 森林资源资产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功 能以长白山林区为例 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 0 0 1。(4):5 6 5 8 M e t h o d f o r I nd i r e c t Ec o n o mi c Va l u e s o f F o r e s t o f Ba i h e i n t h e Ch a n g b a i M o u n t a i n s L U Bi S h u n ,TONG S h o u Zh e n g 2,Z HU We i Ho n g ,L I C h u n-J i n g (1 D e p a mn e n t o fG e o g r a p h y,N o r m a l C o l l e g e,Y a n b i a nw e r s l t y,Y a ,J i l i n 1 3 3 0 0 2;2 N o r t h e a s t I n s t i t u t e ofG e o gra p h y a n d A gro e c o l o g y,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fS c ie n c e s,C h a n g c h u n,J i l i n 1 3 0 0 1 2)Ab s t r a c t:T h e a s s e t e s t i ma t e f o r f o r e s t r e s o u r c e s i S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s t o t h e e s t i ma t e t r a d e s for s o c i a l a s s e t s e a s s e t e s t i m a t e i s c o n d u c t e d fo r s p e c i al p u r p o s e u n d e r the g u i d a n c e o f o b j e c t i v e e c o n o m i c l a w and the p r i n c i p l e o ff a i rne s s Al s o the e s t i ma t e f o l l o ws t h e n a t i o n al s t a n d a r d s and the l e g a l p r o c e d u r e o fC h i n a,an d i t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fo r v al u i n g a s u b j e c t off o r e s t r e s o u rce s w i th the s a i n e n a t u r e and the anti c i p a t e d p r o fi t s w i th s c i e n t i f i c me tho d s an d u n i fi e d mo n e t a r y u n i t Th e e s ti ma t o r s a s ses s the ma r k e t v alu e f o r the f o r e s t r e s o u rce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he r e ali t y o f f o r e s t,ma r k e t s i t u a ti o n an d analy s i s o n s o me mo r e e l e me n t s p red i c a b l e an d u n p r e d i c t a b l e I n thi s c a s e the e s t i ma t e me tho d an d me a s u r e f o r i n d i r e c t e c o n o mi c v alu e s of f o r e s t are p r e sen t e d Da t a a r e f r o m a n tho rsfi e l d w o r k and s o me a c h i e v e me n t s of f o r e i g n s t u d i e s T h e f o r e s t i n B a i h e i s the s a mp l e i n thi s C a s e s t u d y Th e i n d i c a t o rs o f i n d i r e c t e c o n o mi c v alu e s i n c l u d e c o n s e r v e wa t e r i n f o r e s t,c arb o n d i o x i d e fi x a ti o ns o 1 c o n s e r-v a ti o n,p o ll u t an t d e g r a d a ti o n,p e s t c o n t r o l i n f o r e s t an d n u t r i ti o n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n d S O for t h,an d the a u tho rs g i v e the me a s u r i n g for tho s e i n d i c a t o rs a t r i a1 Ke y wo r d s:f o r e s t r e s o u rce s;i n d i r e c t e c o n o mi c v alu e s;e s ti ma t e me thod;f o r e s t of B a i h e i n the C h an g b a i Mo u n t a i ns 维普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