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精选课件.ppt

    • 资源ID:74904500       资源大小:2.66M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精选课件.ppt

    关于关于农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作物害虫小麦害虫第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了解小麦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趋势了解小麦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趋势了解小麦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趋势了解小麦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趋势12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掌握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知识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能正确识别主要害虫并制定防治意见能正确识别主要害虫并制定防治意见能正确识别主要害虫并制定防治意见能正确识别主要害虫并制定防治意见第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 小麦害虫概说小麦害虫概说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全国小麦种植面积为2200万公顷(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5%左右)。为害小麦的害虫(包括螨类)达237种,分属11目57科。其中取食茎叶种子的87种,刺吸、锉吸的82种,地下害虫55种。分布广泛,为害严重的小麦害虫有:麦蚜、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麦螨、粘虫、吸浆虫等。第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 麦田害虫种群麦田害虫种群 1 1、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 2 2、蛀茎类:麦杆蝇、麦茎蜂、蛀茎类:麦杆蝇、麦茎蜂 3 3、刺吸茎、叶汁液:麦蚜(三种)害螨、刺吸茎、叶汁液:麦蚜(三种)害螨 4 4、食叶潜叶类:粘虫、麦叶蜂、潜叶蝇、食叶潜叶类:粘虫、麦叶蜂、潜叶蝇 5 5、取食吸食麦粒汁液:棉铃虫、吸浆虫、取食吸食麦粒汁液:棉铃虫、吸浆虫、6 6、灰飞虱、麦蚜传播:小麦丛矮病,黄矮病、灰飞虱、麦蚜传播:小麦丛矮病,黄矮病优势种:三种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局部)、麦蚜、麦蜘蛛、优势种:三种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局部)、麦蚜、麦蜘蛛、粘虫(轻度回升)粘虫(轻度回升)麦蚜麦螨吸浆虫,麦蚜麦螨吸浆虫,地虫粘虫麦叶蜂。地虫粘虫麦叶蜂。发生规律要记清,发生规律要记清,综合治理贯始终。综合治理贯始终。第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1地下害虫:特别是蛴螬、蝼蛄、金针虫是我国小麦产区发生普遍的苗期害虫,是造成小麦苗期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之一。2粘虫:是全国分布最广的禾谷类作物害虫,每当猖獗发生的年份,冬、春小麦受到严重为害。3麦蚜类:广布全国麦区,但常以黄河流域和西北一带大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尤以干旱年份和地区发生重。当蚜虫猖獗时,小麦病毒病也伴随流行,损失更重。4蝗虫类:包括飞蝗和其它多种蝗虫,广布淮河流域的旱作区。5小麦吸浆虫:曾是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主产麦区的毁灭性害虫。80年代以来在全国有回升的趋势,为害严重。是主要的防治目标之一。6麦杆蝇:在黄河流域以北直达新疆,麦杆蝇发生较普遍,但常以内蒙、河北和山西北部等春麦区受害最重。7麦蜘蛛:除华南以外,我国大部分麦区都有发生。但以黄河流域冬麦区发生次数较多。除上述种类之外,有些种类如麦茎蜂仅在局部地区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第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杆蝇小麦黑潜蝇麦杆蝇小麦潜叶蝇第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茎蜂麦茎蜂幼虫第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小麦吸浆虫第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粘虫粘虫第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不同生育期为害特点:不同生育期为害特点:1、苗期:(出苗、苗期:(出苗冻前分蘖)冻前分蘖)麦蚜:(缢管蚜、二叉蚜)土蝗类(只见害状不见虫),麦蚜:(缢管蚜、二叉蚜)土蝗类(只见害状不见虫),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其中,麦蚜在早播、干旱的向阳田块发生重,甚至能造成死苗;其中,麦蚜在早播、干旱的向阳田块发生重,甚至能造成死苗;近年来细胸金针虫发生重;土蝗在山坡丘陵地发生较严重。另近年来细胸金针虫发生重;土蝗在山坡丘陵地发生较严重。另外苗期灰飞虱传播丛矮病,蚜虫传播黄矮病。外苗期灰飞虱传播丛矮病,蚜虫传播黄矮病。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2、返青拔节期:、返青拔节期:除麦蚜继续为害外,先后有麦长、麦圆两种蜘蛛、麦叶除麦蚜继续为害外,先后有麦长、麦圆两种蜘蛛、麦叶蜂、粘虫、灰飞虱等,除飞虱外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但蜂、粘虫、灰飞虱等,除飞虱外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但灰飞虱的传毒也已经造成了生产上的一大问题。灰飞虱的传毒也已经造成了生产上的一大问题。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 3、穗期:、穗期:除蚜虫(以长管蚜为主)继续为害外,主要有吸浆虫(已除蚜虫(以长管蚜为主)继续为害外,主要有吸浆虫(已成为主要回升害虫,须严密注视)粘虫、麦穗夜蛾、麦蛾、棉铃成为主要回升害虫,须严密注视)粘虫、麦穗夜蛾、麦蛾、棉铃虫。其中粘虫、蚜虫、吸浆虫能造成不同的为害,对产量影响很虫。其中粘虫、蚜虫、吸浆虫能造成不同的为害,对产量影响很大。大。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一、我省麦田优势种一、我省麦田优势种麦长管蚜: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Macrosiphum avenae麦二叉蚜: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Schizaphis graminum麦禾缢管蚜:麦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Rhopalosiphum padi麦蚜俗称:油汗、腻虫、麦蚰,均属同翅目、蚜科。麦蚜俗称:油汗、腻虫、麦蚰,均属同翅目、蚜科。麦麦 蚜蚜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分布与为害二、分布与为害 1.分布分布 麦蚜的分布范围很广,遍布世界各产麦国。在国内除无麦蚜的分布范围很广,遍布世界各产麦国。在国内除无网长管蚜主要分布在华北外,其他三种各麦区普遍发生。但网长管蚜主要分布在华北外,其他三种各麦区普遍发生。但不同地区发生数量不一样。在东北、华北主要以二叉蚜为害不同地区发生数量不一样。在东北、华北主要以二叉蚜为害成灾;黄河流域以三种混合为害,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成灾;黄河流域以三种混合为害,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以长管蚜和缢管蚜发生数量最多。则以长管蚜和缢管蚜发生数量最多。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 2.为害为害 三种蚜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致使小麦叶片变三种蚜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致使小麦叶片变黄,生长缓慢,黄,生长缓慢,冬前不起死苗,穗期影响千粒重,产量降冬前不起死苗,穗期影响千粒重,产量降低。低。三种蚜虫中以二叉蚜对小麦的毒害能力最强(二叉三种蚜虫中以二叉蚜对小麦的毒害能力最强(二叉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长管蚜禾谷缢管蚜)。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 小麦蚜虫除直接为害外,小麦蚜虫除直接为害外,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其中以二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其中以二叉蚜传毒能力最强,一般在病株叉蚜传毒能力最强,一般在病株吸食吸食30分钟即可带毒,经分钟即可带毒,经24小小时后即可传毒,在健株上吸时后即可传毒,在健株上吸食十分钟即可把毒传入。食十分钟即可把毒传入。传播黄矮病的能力传播黄矮病的能力:二叉蚜最强二叉蚜最强长管蚜长管蚜禾谷缢管禾谷缢管蚜最弱。蚜最弱。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三、形态特征三、形态特征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二叉蚜麦二叉蚜前翅中脉二叉前翅中脉二叉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长管蚜麦长管蚜褐褐斑斑褐褐斑斑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禾缢管蚜禾缢管蚜腹管端部缢缩如瓶颈状,腹管端部缢缩如瓶颈状,腹部后方有红色晕斑。腹部后方有红色晕斑。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禾谷缢管蚜禾谷缢管蚜有翅长管蚜有翅长管蚜无翅长管蚜无翅长管蚜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四、生活史及习性四、生活史及习性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为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四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为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四种麦蚜在温暖地区皆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种麦蚜在温暖地区皆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发生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发生1010余代至余代至3030代不等。代不等。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v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繁殖生活。以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繁殖生活。以成蚜、若蚜或卵在麦苗或禾本科杂草上,主要在其基部土成蚜、若蚜或卵在麦苗或禾本科杂草上,主要在其基部土缝内越冬。遇天暖,仍能取食为害。小麦成熟后,飞离麦缝内越冬。遇天暖,仍能取食为害。小麦成熟后,飞离麦田,迁至其它禾本科植物上继续为害,并在其上或自生麦田,迁至其它禾本科植物上继续为害,并在其上或自生麦苗上越夏。苗上越夏。v在南方,禾谷缢管蚜为异寄主全周期型。春、夏两季均在禾本在南方,禾谷缢管蚜为异寄主全周期型。春、夏两季均在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和繁殖。秋末,可在蔷薇科植物产生性蚜交配产科植物上生活和繁殖。秋末,可在蔷薇科植物产生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在温暖南方,可以胎生雌蚜的成、若蚜越冬。卵越冬。在温暖南方,可以胎生雌蚜的成、若蚜越冬。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种群动态规律种群动态规律 我省三种蚜虫发生十多代或二十多代以上,以无翅的成,我省三种蚜虫发生十多代或二十多代以上,以无翅的成,若蚜在麦田越冬:一年有两个高峰:若蚜在麦田越冬:一年有两个高峰:1111月份月份1212月份初月份初 分蘖时传病高峰分蘖时传病高峰 4 4月份月份55月上、中(抽穗月上、中(抽穗灌浆)灌浆)抽穗灌浆达全年最高峰抽穗灌浆达全年最高峰 其特点:数量多,且集中在麦株其特点:数量多,且集中在麦株上部及穗部为害,为害大,损失重。上部及穗部为害,为害大,损失重。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 一般的小麦播种出苗后,二叉蚜和长管蚜首先迁入麦一般的小麦播种出苗后,二叉蚜和长管蚜首先迁入麦田,禾缢管蚜也相继迁入,在田,禾缢管蚜也相继迁入,在11月中月中12月初,三种蚜虫月初,三种蚜虫达到年前小高峰达到年前小高峰,各种蚜虫比例因年份不同而有差异。但此,各种蚜虫比例因年份不同而有差异。但此期对小麦影响不大,只是在山区、丘陵灌溉条件差的地区期对小麦影响不大,只是在山区、丘陵灌溉条件差的地区有时可造成死苗。在黄矮病流行区造成流行也要注意防治。有时可造成死苗。在黄矮病流行区造成流行也要注意防治。12月份中旬月份中旬随着湿度的降低,田间数量下降大部分随着湿度的降低,田间数量下降大部分转转到麦茎基部根际为害到麦茎基部根际为害。晴日中午仍可活动为害。晴日中午仍可活动为害。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 次年次年3 3月,小麦返青,蚜量回升月,小麦返青,蚜量回升。但是由于气温低,数量。但是由于气温低,数量上升缓慢,到上升缓慢,到3 3月中旬以后气温升高小麦拔节,数量增长快,直月中旬以后气温升高小麦拔节,数量增长快,直至至4 4月中、下旬小麦近孕穗时,蚜量达全年最高峰,且一月中、下旬小麦近孕穗时,蚜量达全年最高峰,且一直维持到直维持到5 5月上、中旬月上、中旬。此时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损失严重。此时种群数此时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损失严重。此时种群数量,以长管、缢管蚜数量最多,二叉蚜数量最少。量,以长管、缢管蚜数量最多,二叉蚜数量最少。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为害习性和部位为害习性和部位v二叉蚜二叉蚜喜干旱、畏光照、不耐氮素肥料,故发生在瘠薄麦喜干旱、畏光照、不耐氮素肥料,故发生在瘠薄麦田和麦株下部及叶片背面,田和麦株下部及叶片背面,喜集中在苗期阶段为害喜集中在苗期阶段为害。v长管蚜长管蚜喜光照,喜湿,较耐氮肥,故分布在肥沃麦田和植喜光照,喜湿,较耐氮肥,故分布在肥沃麦田和植株的上部及叶片正面。株的上部及叶片正面。喜好集中穗部为害。喜好集中穗部为害。v禾缢管蚜禾缢管蚜 畏光喜湿,嗜食茎杆和叶鞘,故畏光喜湿,嗜食茎杆和叶鞘,故多分布于下部多分布于下部叶鞘和茎杆叶鞘和茎杆上在麦丛中部的小穗上也有分布。上在麦丛中部的小穗上也有分布。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1、气候 麦蚜对温湿度的要求因种类而不同。温度 v麦二叉蚜最耐低温,卵在3左右开始发育,约5孵化,13可产生有翅蚜。最适温区1522,超过33则生育受阻。v麦长管蚜不耐高温和低温,适温范围为1220,8以下活动甚少,28以上生育停滞。v禾缢管蚜最耐高温,30左右发育最快,但不太耐低温,1月份平均温度-2的地区不能越冬。五、麦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五、麦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湿度湿度 麦麦二二叉叉蚜蚜最最喜喜干干燥燥,适适宜宜的的相相对对湿湿度度为为35673567,大大发发生生地地带带分分布布在在年年降降雨雨量量250500mm250500mm的的地地区区;麦麦长长管管蚜蚜耐耐湿湿范范围围略略广广,相相对对湿湿度度为为40704070,适适宜宜发发生生区区为为年年降降雨雨量量为为500750mm500750mm的的地地带带,或或年年降降雨雨量量超超过过1000mm1000mm,但但小小麦麦生生育育阶阶段段雨雨量量较较少少时时也也能能成成灾灾。禾禾谷谷缢缢管管蚜蚜既既怕怕湿湿又又不不耐耐干干,在在年年降降雨雨量量250mm250mm以以下的地区不致严重发生。下的地区不致严重发生。风雨风雨 降降雨雨除除直直接接影影响响大大气气湿湿度度而而间间接接影影响响蚜蚜量量消消长长外外,暴暴风风雨雨对对麦麦蚜蚜有有直直接杀伤作用,主要是损伤蚜虫口器,淹溺及泥土粘连,使蚜虫死亡。接杀伤作用,主要是损伤蚜虫口器,淹溺及泥土粘连,使蚜虫死亡。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2、栽培管理v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基数大,为害重。v晚熟品种穗期受害比早熟品种重。v麦二叉蚜在缺氮素营养的田块发生重,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在肥田、通风不良的麦田发生重。v品种受害程度取决于有无芒等条件,一般有芒品种发生重。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3、天敌 麦蚜天敌常见有50余种,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天敌是影响麦蚜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3、天敌1、瓢虫类,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2、食蚜蝇类,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3、蜘蛛类,T纹狼蛛、草间小黑蛛、黑腹狼蛛4、草蛉类,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5、蚜茧蜂类,菜蚜茧蜂、燕麦蚜茧蜂等6、另外,寄生性螨类和蚜霉菌。天敌对麦蚜的追随现象十分明显。控制作用较强。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龟纹瓢虫龟纹瓢虫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七星瓢虫七星瓢虫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异异 色色 瓢瓢 虫虫第三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食蚜蝇食蚜蝇第四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大草蛉大草蛉第四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僵僵 蚜蚜第四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新蚜虫疬霉感染蚜虫新蚜虫疬霉感染蚜虫第四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黑腹狼蛛黑腹狼蛛第四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六、测报:六、测报:没有统一的方法,一般通过系统调查,指导防治没有统一的方法,一般通过系统调查,指导防治(一)方法:(一)方法:系统调查:从小麦出苗后,系统调查:从小麦出苗后,5 5点取样,每点一尺(点取样,每点一尺(3333厘厘米)麦垄,米)麦垄,5 5天一次,记载蚜量及天敌数量,拔节后改成以天一次,记载蚜量及天敌数量,拔节后改成以株为单位。株为单位。(二)防治指标:(二)防治指标:二叉蚜:秋苗二叉蚜:秋苗1010头头/百株,有蚜株率百株,有蚜株率5%5%春季春季100100头头/百株,有蚜株率达百株,有蚜株率达30%30%长管蚜:有蚜株率长管蚜:有蚜株率50%20050%200头头/百株百株 天敌和蚜虫比:天敌和蚜虫比:1 1:150150不防治;不防治;1 1:200200观察挑观察挑 治;治;1 1:200200以上以上防治防治第四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七、七、综合治理:综合治理:(一)指导思想、策略:(一)指导思想、策略:在黄矮病流行区,应提倡苗期防治,治病先治虫。在非在黄矮病流行区,应提倡苗期防治,治病先治虫。在非黄矮病流行区,一般应在穗期防治。黄矮病流行区,一般应在穗期防治。(二)方法:(二)方法:1.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1 1)合理的作物布局)合理的作物布局 (2 2)控制和改变麦田生态)控制和改变麦田生态 (3 3)推广抗虫品种)推广抗虫品种 2.2.保护和充分利用天敌保护和充分利用天敌第四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3.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1 1)拌种:高巧)拌种:高巧 种子重量种子重量0.20.4%0.20.4%加水加水1010斤,斤,50%50%快胜种快胜种子重量子重量1%1%加活性炭拌种效果更好。加活性炭拌种效果更好。(2 2)撒毒土(沙)撒毒土(沙)0.10.1斤斤40%40%乐果兑土乐果兑土3030斤防治一亩地效斤防治一亩地效果好。但要结合浇水。果好。但要结合浇水。第四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3 3)喷雾:)喷雾:v50%50%抗蚜威抗蚜威 40004000倍倍v50%50%辛硫磷辛硫磷 10001000倍倍v70%70%高巧可湿性粉剂高巧可湿性粉剂 4000600040006000倍倍v溴氰菊酯类溴氰菊酯类35003500倍倍v10%10%吡虫啉吡虫啉 25002500倍倍30003000倍倍v1.8%1.8%阿维菌素阿维菌素25002500倍倍 低温低效(上打下死,正打反死)低温低效(上打下死,正打反死)v200200万菌万菌/毫升毫升 杀蚜霉素杀蚜霉素 1500200015002000倍倍第四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麦 蜘蜘 蛛蛛 我省为害小麦的有两种:我省为害小麦的有两种:麦圆蜘蛛:叶爪螨科,爪中有刷状垫,有生殖吸盘麦圆蜘蛛:叶爪螨科,爪中有刷状垫,有生殖吸盘 拉丁名:拉丁名:Penthaleus major 麦长腿蜘蛛:叶螨科,第一对足跗节有麦长腿蜘蛛:叶螨科,第一对足跗节有2对粘毛,无吸盘对粘毛,无吸盘 拉丁名:拉丁名:Petrobia latens第四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与为害:(一)两种麦蜘蛛在国外主要分布与美洲等在国内:麦圆:北纬2937以水浇地及低洼地的麦田发生严重,旱地发生轻。麦长:为偏北发生种,主要发生在北纬3437之间的地区,尤以黄河北的浅山旱地和丘陵区发生较普遍。故我省苏北为两种麦蜘蛛的混发区。第五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寄主危害(二)寄主危害 1.麦圆蜘蛛:小麦,大麦,燕麦,蚕豆,豌豆,紫云英,油 菜,荠菜,地豆。杂草有:车前,看麦娘,茴茴菜等。2.麦长腿蜘蛛:小麦,大麦,棉花,大豆,桃,槐,柳,桑,以及稗草,狗尾草。3.两种均以刺吸汁液危害,初见苍白失绿,后变枯黄。第五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螨为害状麦螨为害状 麦蜘蛛春秋两季危害麦苗,成、若虫都可为害,被害麦叶出现黄麦蜘蛛春秋两季危害麦苗,成、若虫都可为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第五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五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主要特征:二、主要特征:(一)成虫(一)成虫 1、麦圆蜘蛛:体色暗黑带紫色,体型近圆形,足四对近等长。2、麦长腿蜘蛛:体色红褐色,体形长圆形,两端尖。前后两对足特别长。(二)若虫(二)若虫 和成虫近似,初孵时只有三对足,第二,三龄足四对。第五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叶爪螨麦叶爪螨(小麦圆蜘蛛小麦圆蜘蛛)体黑褐色,体黑褐色,0.60.60.8mm0.8mm。体背有横刻纹。体背有横刻纹8 8条。条。肛门着生在体背面,稍隆起。肛门着生在体背面,稍隆起。4 4对足约等长。对足约等长。足、足、肛门周围红色肛门周围红色。第五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岩螨麦岩螨(麦长腿蜘蛛)(麦长腿蜘蛛)雌成螨红褐色,体卵圆形,长雌成螨红褐色,体卵圆形,长0.50.6mm。肛门着生在腹面。第。肛门着生在腹面。第1、4对足特别长,超过对足特别长,超过2、3对足的对足的12倍。倍。第五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三、三、种群动态规律:种群动态规律:(一)麦圆蜘蛛:江苏(一)麦圆蜘蛛:江苏一年一年2-3代代/年,以成螨和卵越冬年,以成螨和卵越冬。成螨没有真正的越冬,晴日的中午仍可活动危害,次年二月下旬,当日平均温度达4-8时,开始活动,越冬卵开始孵化,三月三月下旬下旬-四月中下旬,为发生危害的盛期。卵产生在麦根的基部或分蘖四月中下旬,为发生危害的盛期。卵产生在麦根的基部或分蘖的基部,的基部,当日温度增高数量日下。当日均温达17开始死亡,20大量死亡,小麦收获后,以卵越冬,10月中旬孵化,若虫期28天。11月初完成第二代,个别次年二月份完成第三代。第五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习性:性:1、喜阴湿,怕高温干旱,适宜温度8-15 2、早晨和傍晚活动最盛,中午潜伏。3、以孤雌生殖为主。第五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麦长腿蜘蛛:(二)麦长腿蜘蛛:江苏省一年江苏省一年3-43-4代,以卵和成虫越冬。代,以卵和成虫越冬。次年3月份,中下旬,当温度达8时,成虫开始活动,卵开始孵化。4月中下旬为一代成虫盛期,5月上旬为二代成虫盛期5月下旬-六月上旬为三代成虫盛期。严重危害时期严重危害时期4-54-5月份,与小麦的月份,与小麦的孕穗抽穗期基本一致。孕穗抽穗期基本一致。产卵主要在麦株基部土块下,产卵主要在麦株基部土块下,粪块上及杆秸上,卵散产,有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前者草帽形,有白色腊层覆盖,后者鲜红色圆形。第五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习性:性:1、喜欢温暖干燥;2、上午9:00-下午4:00为活动期,高峰在11-15时;3、有群集性和假死性;4、成螨耐饥饿能力强,以孤雌生殖为主。第六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四、测报工作四、测报工作(一)根据气候资料:(一)根据气候资料:测报螨是否大发生,若上年12月份到次年5月份降雨量在100mm左右,为特重发生年,150mm为严重发生年,200mm为轻度发生年。第六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二)根据田间虫情进行测报:根据田间虫情进行测报:2-3个田块 五点取样 每尺有200头时,进行防治-麦圆蜘蛛 每尺有150头时,进行防治-麦长腿蜘蛛第六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五、综合治理五、综合治理 (一)农业防治(一)农业防治 1、集中深翻轮作换茬;2、及时灭茬;3、机械振落加以杀死。(二)化学防治(二)化学防治1、拌种:高巧为种子量的0.1%2、喷雾:50%辛硫磷1000倍,一般5070公斤/亩第六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 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 麦红吸浆虫: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麦黄吸浆虫: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两种吸浆虫均属于双翅目,瘿蚊科。两种吸浆虫均属于双翅目,瘿蚊科。第六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一、一、分布为害及趋势:分布为害及趋势:吸浆虫是一种世界性大害虫,分布于亚、欧、美(只有红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国家有:日、法、苏、捷、瑞典、丹麦、荷兰、英、德、意、加、美等。1、国内除华南无分布,我国北纬3125之间的黄河、淮河小麦区 都有发生:麦红吸浆虫:发生于平原河流两岸、潮湿地区、水浇地。麦黄吸浆虫:高原高山的干旱地带。第六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2寄主:寄主:均为寡食性,以小麦为主,另外也可为害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作物及鹅冠草等杂草3为害:为害:主要为害花器和籽粒 黄吸浆虫:发生早,以花期为害为主,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红吸浆虫:发生晚,以为害籽粒为主4损失:损失:毁灭性的世界性害虫,一般减产10%20%大发生的年份减产率可达4050%5.趋势:趋势:间歇性、岛屿性猖獗致灾害虫,在部分地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第六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主要形态特征:二、主要形态特征:(一)成虫(一)成虫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体色桔红色鲜黄色雌虫产卵管远比身体短远比身体长,末端针状雄虫抱握器基节和端节有齿,腹瓣前端基节和端节光滑,腹瓣分支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体色橙红色黄绿色胸骨前端缺刻较深,呈锐角前端缺刻较浅,呈钝角腹部末端有四个小突起有六个小突起(二)幼虫第六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红吸浆虫形态特征麦红吸浆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成虫体长22.5mm,桔红色,触角环,桔红色,触角环毛状,足细长。前翅翅脉毛状,足细长。前翅翅脉4条,后翅为条,后翅为平衡棒。卵长圆形,浅红色,透明。幼平衡棒。卵长圆形,浅红色,透明。幼虫体长虫体长22.5mm,橙黄色,头小,蛆,橙黄色,头小,蛆形,前胸腹面有形,前胸腹面有1个个“Y”形剑骨片,形剑骨片,前端作锐角凹入,腹末具前端作锐角凹入,腹末具2对尖形突起。对尖形突起。蛹长蛹长2mm,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裸蛹,橙褐色,头前方具白色短毛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根和长呼吸管1对。对。第六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黄吸浆虫形态特征麦黄吸浆虫形态特征似麦红吸浆虫。似麦红吸浆虫。主要区别:主要区别:体姜黄色。卵香蕉形,末端具体姜黄色。卵香蕉形,末端具细长卵柄。幼虫姜黄色,前胸细长卵柄。幼虫姜黄色,前胸腹面剑骨片中间呈弧线形凹陷,腹面剑骨片中间呈弧线形凹陷,腹末端起腹末端起2 2个,圆形。蛹淡黄色,个,圆形。蛹淡黄色,头端有头端有1 1对较长毛。对较长毛。第六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七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七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第七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麦麦红红吸吸浆浆虫虫麦麦黄黄吸吸浆浆虫虫第七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三、种群动态规律(麦红吸浆虫为例)三、种群动态规律(麦红吸浆虫为例)(一)世代越冬:(一)世代越冬:1代/年: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夏。(二)种群动态(二)种群动态 1、上升表土阶段、上升表土阶段 经过越冬的幼虫,翌年3月份,10厘米土温上升达10度时(即 小麦 拔节前后3月中旬4月中旬)幼虫若遇足够的水分,幼虫破茧成为活动幼虫上升12寸表土。两点说明:若干旱,重返土壤深层当年不出土;若遇寒流结茧为长茧幼虫。第七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2化蛹化蛹:当10厘米土温上升至15度时(即即4月中旬,小麦孕月中旬,小麦孕穗期穗期)蛹期710天3羽化:羽化:10厘米土温高于20度,4月下旬小麦露脸抽穗时月下旬小麦露脸抽穗时,大多在未扬花的麦穗上产卵,开始羽化4幼虫为害:幼虫为害:5月初月初5月下旬月下旬,出现幼虫为害1520天,此时小麦小麦正处于扬花期,灌浆初期(为害盛期正处于扬花期,灌浆初期(为害盛期)5入土:小麦处于蜡熟阶段时入土:小麦处于蜡熟阶段时第七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四、生物学特性(麦红吸浆虫为例)四、生物学特性(麦红吸浆虫为例)(一)成虫:(一)成虫:白天活动,怕阳光和高温,早晨、傍晚活动昌盛,雄虫在麦株下 活动,雌虫在麦株上10厘米处活动。两个高峰 上午810时 下午36时 产卵部位:护外颖之间的空隙为产卵的最好场所;散产,4060粒,卵期56天,成虫期7-10天,幼虫期10个月以下(其中在麦穗中15-20天),蛹期9-12天 第七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幼虫:(二)幼虫:主要为害花器和籽粒,麦穗中部较两端多,1520天脱两次皮 3龄第七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v小麦收割,入土休歇。不食不动,过夏越冬。v竖年春天,温升始动。返青拔节,解除滞育。v细雨飘飘,上升土表。小麦孕穗,化而为蛹。v一旬之后,成虫羽化。怕光怕温,低低飞舞。v一日两飞,上午下午。小麦扬花,产卵最佳。v护外颖间,卵居之所。一周左右,孵化为幼。v优哉游哉,吃喝无愁,吮吸麦穗,籽粒秕瘦。v半月之后,幼虫老熟。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第七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五、影响因素:(生态因子分析)五、影响因素:(生态因子分析)(一)虫口基数:(一)虫口基数:是决定是否大发生的基础。(二)土壤条件:(二)土壤条件:壤土和沙壤土发生较重,砂土和重粘土则不利,麦红吸浆虫喜偏碱性,麦黄吸浆虫喜偏酸性。第七十九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三)气候条件:(三)气候条件:1温度:影响滞育 (1)对于滞育,麦红吸浆虫的生态专化性很强,必须经过9度以下的低温,才能打破滞育,并要求一段时间。(2)活动:温度上升到9度开始活动。温度敏感期:先需要一定的低温,然后在10以上的温度下,才能活化破茧。第八十页,本课件共有88页 2湿度:是影响发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幼虫耐湿不耐干旱,要求土壤的含水量2025%,34月份,3050毫米,降雨大发生且入土。吸浆虫发生的总的趋势是:多雨年份重,干旱年份轻。小麦吸浆虫对湿度有二个敏感期。湿度敏感期:活化破茧后,要有一定的土壤湿度,否则也不活动。高湿敏感期:上升到土表,临化蛹前需要短暂的高湿期,如不能满足,幼虫不化蛹而重新入土结茧,等下一年适合的气候条件。第八十一页,本课件共有88页(四)小麦品种:(四)小麦品种:主要影响幼虫的侵入成活及为害程度,凡小穗间隙大,或颖壳扣合不紧,扬花期长均有利于发病。不受害小的品种对吸浆虫有抗性。目前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抗性主要是不选择性。一是小麦的穗部形态不适合吸浆虫产卵和幼虫侵入。二是小麦抽穗期与吸浆虫的产卵期错开,避开了吸浆虫的为害。种植抗吸浆虫的小麦,小麦受害轻,吸浆虫的发生也会大大减轻。第八十二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五)栽培制度对吸浆虫发生的影响(五)栽培制度对吸浆虫发生的影响 (1)水利条件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黄淮地区吸浆虫发生面积扩大,与灌溉面积扩大有密切的关系。(2)稳定的耕作栽培制度 20世纪6070年代,实行方田轮作倒茬,大拖拉机深翻,对吸浆虫有很大的控制作用。80年代以来,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地块变小,个体种植不便于倒茬。近年来立体农业兴起,间作套种不断扩大,土地多年无法深翻,杂草丛生。小麦由高秆变矮秆,高度密植,大量施用氮肥,造成田间全年全面覆盖。构成了小麦吸浆虫生活的稳定农田生态条件,有利于吸浆虫的发生。第八十三页,本课件共有88页(六)天敌:(六)天敌:吸浆虫的天敌较少,50年代,南阳调查:宽腹蜂,圆腹果蜂。捕食性:蚂蚁、蜘蛛、蓟马等。第八十四页,本课件共有88页六预测预报:六预测预报:内容:1 了解土中潜伏的密度和分布 2 掌握发生情况指导防治 3 检查防治效果并预测来年的发生(一)淘土(分样器取样)(一)淘土(分样器取样)五点取样求其平均数五点取样求其平均数 样方:样方:10CM10CM20CM10CM10CM20CM(长 宽 深)每样方46头时即开始着手防治 4头/样方 分布区 415头/样方 轻害区 1535头/样方 重害区 3590头/样方 严重害区 90头以上/样方 极严重害区第八十五页,本课件共有88页(二)观察成虫:(防治)(二)观察成虫:(防治)1扒麦垄:扒麦垄:每天下午56时,两手扒开一眼看出35头 2网捕网捕:一块地10复次有成虫1025头第八十六页,本课件共有88页七综合治理:七综合治理:应以选育抗虫品种为主。辅助以药剂防治,但目前没有较好人抗虫品种,只能以药效为主。选用抗虫品种 轮作、换茬、水旱轮作 药防:药防:(1)在化蛹期撒毒土(3月4月中)3%毒斯蜱颗粒剂1.52千克/亩(浇水效果更好)(2)防治成虫)防治成虫(4月20日5月10日)小麦抽穗盛期,防治麦蚜、粘虫的药剂可以兼治。第八十七页,本课件共有88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2/28/2023第八十八页,本课件共有88页

    注意事项

    本文(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精选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