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沪教版.doc

    • 资源ID:749659       资源大小:133.3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沪教版.doc

    1奇妙的二氧化碳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知道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温室效应跟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3.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实验等获取有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二氧化碳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教学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归纳整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教学用品:教学用品:教师演示器材:二氧化碳制取装置 1 套,汽水 2 瓶,软塑料瓶一只;试管 3 只,集气瓶 3 只;250mL 烧杯 1 只,蜡烛 2 支(一高一低) ,火柴 1 盒,石灰石,稀盐酸。学生实验器材:每组火柴 1 盒,酒精灯 1 只,试管 4 只,试管夹 1 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汽水 1 瓶,大烧杯 1 只,蒸馏水,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1.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件出示与二氧化碳有关的五个关键词:温室效应、汽水、植物粮食、人工降雨、灭火,请学生猜猜是什么物质。引出课题。2.阅读材料: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交流讨论,归纳整理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3.教师介绍: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关系。4.教师介绍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视频展示干冰升华;图片展示干冰的应用。5.活动探究一:二氧化碳与汽水(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探究)(1)展示几种常见含二氧化碳的饮料。(2)观察汽水标签,发现二氧化碳和碳酸。 (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些二氧化碳饮料成分中没有标注“二氧化碳”却标了“碳酸水”?(3)打开汽水瓶盖,观察现象。(4)在两只洁净试管中各倒入少量蒸馏水。倒掉一部分汽水,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轻轻晃动汽水瓶,将二氧化碳通入其中一只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5)往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观察颜色。(6)加热通过二氧化碳的那只试管中的溶液。观察现象。教师引导,交流讨论,归纳出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分解反应。6.活动探究二: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汽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教师指导:利用该原理检验二氧化碳。总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7.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熄灭蜡烛。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8.师生共同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9.课堂练习。思考题:(1)你还有哪些方法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变色吗?3(3)上网查阅:为什么吃薄荷糖时不能同时喝可乐?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本堂课教学设计,力求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 目标。二氧化碳跟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本节课设计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利用形象生动 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通过教师对温室效应、干冰升华的介绍,二氧化碳熄灭蜡烛 的实验演示和学生对碳酸饮料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学 习兴趣高,学习主动性强,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到课堂 时间因素,本节课设计并没有对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面面俱到,有些内容留在了课后思考 题中。学生活动探究中安排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两个主要实验,涉及到液 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加热等基本操作,操作难度不大,实验现象明显。而有一定难度的 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作为教师演示实验,有利于课堂时间的安排,也为以后学生的分 组实验打下了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2019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沪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