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水库整治初步设计说明.doc
XX水库整治初步设计报告 四川省XX县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队1 基本情况1.1水库枢纽工程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境内,XX江水系XX河支流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36.66,北纬30°2854.74。距XX县XX镇7.5km,XX县城70 km。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1.97km2,主河道长1.52km,主河道平均坡降17。水库设计总库容20.396万m3,兴利库10.12万m3,防洪库容 4.896 万m3,死库容 5.38 万m3。设计灌面1300亩,有效灌面1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重点小(二)型水利工程。由于该水库枢纽地理特别重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工程等级为五等5级,建筑物洪水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该水库枢纽工程由溢流拱坝与非溢流坝组成。XX水库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坝址距下游集中居住200人村庄仅仅离0.2km。工程一旦失事,将对下游XX近千人及南充市XX区华兴镇、XX镇、XX县八一乡镇所在地以及1座国家级公路桥梁(国道212)、30家单位学校均将受到惨重的灾害损失;下游3万多亩农田将被淹没或冲毁,10万多人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同时还将造成当地社会的不稳定。1.1.1大坝大坝为 砌石单拱坝,1972年1月开工,1980年4月竣工。现最大坝高15.522m,坝顶宽2m,坝底宽6.4m,坝顶长85m,(其中副坝长35m)溢流段长50m,堰顶高程310m,左右坝肩顶高程310.522m。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标准计算,水库校核洪水310.847m(鉴定报告复核),相应库容20.396 万m3;设计洪水位310.599 m(鉴定报告复核),相应库容18.962 万m3;正常蓄水位 310.00 m,相应库容15.50 万m3。目前蓄水位为 310 m。1.1.2泄洪建筑物本水库为坝顶溢洪,溢流段净宽50m,堰顶宽2m,堰顶高程310m。洪水直接泄下游河床,下游无消力池。1.1.3放水建筑物现无。1.2工程建设及维修过程1.2.1大坝XX水库大坝修建正处于十年动乱时期,工程质量无专人管,大坝坝体安砌条石未清洗,砂浆不饱满,造成了工程质量低劣。1980年4月建成蓄水后,即出现拱圈严重漏水,由于资金问题致今尚未处理。大坝建成后由于防洪标准不够,洪水曾多次翻越非溢流坝对下游冲刷淘空严重,限于资金问题致今未尚处理。1.2.2泄洪建筑物1980年4月建成蓄水时,除非溢流坝坝后洪水对下游冲刷淘空严重外其余未发现问题。1.2.3放水设施无。1.2.4综合评价XX水库大坝1972年1月开工时无正式设计,施工质量较差,修建过程中无施工记录,建成后无竣工资料和验收手续,造成一系列病害问题。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有:拱坝浆砌条石大坝漏水;大坝防洪标准不够洪水翻越非溢流坝对下游冲刷淘空严重;水库大坝址为文家稚村近千人及高石乡五村、蓬溪县农兴乡通往XX建设乡主要交通要道,每年汛期不少行人冒险淌过坝顶,近十年巳造成八人死亡事故,为此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曾多次呼于修建人行桥。综上所述,由于历史原因,XX水库枢纽建筑物施工质量不满足现行国家规程、规范,水库运行中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危工程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急需采取工程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水库安全运行。1.3大坝安全鉴定情况2009年1月,XX县水利局对该水库大坝进行安全评价,并于2009年5月编制完成该报告。经评定,该坝为三类坝。现摘录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主要内容如下:1.3.1大坝安全评价1、设计洪水标准XX水库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标准规定,XX水库为小(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五等,枢纽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大坝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设计,200年一遇(P=0.5%)校核,消能防冲采用10年一遇(P=10%)。2、洪水标准复核结果1999年鉴定报告确定的防洪标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本次复核的泄流能力、水库特征水位之相关数据基本一致。根据水文计算成果,按现有溢洪道泄流能力进行调洪演算和坝顶高程复核。经计算非溢流坝坝顶高程应为 312.316m,现非溢流坝顶高程310.522 m,不能满足要求。水库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现行规范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中的相关要求。3、渗流安全评价大坝坝体安砌条石未清洗,砂浆不饱满,坝体渗漏问题,影响水库正常运行和安全。因此XX水库的渗流性态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4、大坝稳定分析经大坝稳定分析大坝是安全的。1.3.2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坝主要病害:经计算非溢流坝坝顶高程应为 312.316 m,现非溢流坝顶高程310.522 m,不能满足要求。水库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现行规范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中的相关要求。条石安砌浆砌质量很差,砂浆不饱满,坝体渗漏;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坝顶超高不够;坝顶未设人行桥,行人不安全;大坝无观测设施。其他问题:工程运行管理设施不完善,无防洪抢险的交通、通讯设备。1.3.3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大坝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如下:1、非溢流坝段坝顶超高不够;2、大坝坝身渗漏;3、坝顶无人行桥行人不安全;4、大坝无观测设施;5、工程运行管理设施不完善,无防洪抢险的交通、通讯设备。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为三类坝。XX水库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后工程特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1.972多年平均降雨量mm936.603代表性流量设计洪峰流量m3/s36.60P=5%校核洪峰流量m3/s61.14P=0.5%消能防冲设计洪峰流量m3/s29.26P=10%4多年平均气温l7.405多年平均蒸发量mm638.56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17.0二水库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310.847P=0.5%设计洪水位m310.599P=5%正常蓄水位m310.00死水位m306.9602水库容积总库容万m320.396正常库容万m315.50死库容万m35.38防洪库容万m34.896有效库容万m310.123调节特性年4灌区特性设计灌面万亩0.13三下泄流量1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34.582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59.603消能防冲设计最大泄量m3/s28.32四枢纽建筑物1大坝坝型砌石单拱坝坝顶高程m312.316最大坝高m17.316坝顶轴线长m85其中副坝长35m坝顶宽m2.0坝底宽m6.42溢洪道型 式坝顶溢流堰 型宽顶堰堰 长m2.0堰顶高程m310.00溢流宽度m50.00最大下泄流量m3/s59.603消力池无池长m无池宽m无池深m无4放水设施无闸门型式无取水高程m放水管尺寸m最大取水流量m3/sXX水库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前工程特性表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数 量备 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集雨面积km21.972多年平均降雨量mm936.603代表性流量设计洪峰流量m3/s36.6P=5%校核洪峰流量m3/s61.14P=0.5%消能防冲设计洪峰流量m3/s29.26P=10.0%4多年平均气温l7.45多年平均蒸发量mm638.56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17二水库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310.33设计洪水位m310.32正常蓄水位m310.00死水位m302.022水库容积总库容万m317.00正常库容万m315.50死库容万m32.00防洪库容万m31.5有效库容万m313.53调节特性无4灌区特性设计灌面万亩0.124三下泄流量1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2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m3/s3消能防冲设计最大泄量m3/s四枢纽建筑物1大坝坝型砌石单拱坝坝顶高程m310.00最大坝高m15.55坝顶轴线长m85其中副坝长35m坝顶宽m2坝底宽m6.42溢洪道型 式坝顶溢流堰 型宽顶堰堰 长m2堰顶高程m310.00溢流宽度m50最大下泄流量m3/s163放水设施闸门型式无取水高程m放水管尺寸m最大取水流量m3/s2 水 文2.1流域概况2.1.1自然地理概况XX水库位于XX县XX镇境内,XX江水系XX河支流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36.66,北纬30°2854.74。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1.97km2,主河道长1.52km,主河道平均坡降17。XX水库属XX江水系XX河支流,工程区属丘陵地带,相对高差3050m,属低山浅丘地貌。流域内出露地层属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为河湖相碎屑沉积的砂质粘土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等。流域内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流域内除本水库外、上游尚有多处塘,域内主要为农业开垦。垦植率较高,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XX河河流域水系见附图。2.1.2气象特征XX河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春季回暖早,夏季炎热,秋季阴雨连绵、冬季短而温和等特点。XX河流域无气象观测记录,水库气象特征值参照XX气象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l7.4,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2.7(1991年12月28日),多年平均蒸发量638.5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l247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7m/s,多年平均降水量936.6mm,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 10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79.1%。2.2洪水XX河的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与暴雨基本同步。洪水绝大部分发生在5至9月,尤以7至8月最多。由于流域内无实测洪水资料,根据规程规范规定:对于缺乏流量资料的中、小型水库,可应用雨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本次采用推理公式计算XX水库设计洪峰流量。2.2.1设计标准XX水库为小(2)型水库,坝型为砌石单拱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其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2.2.2设计暴雨XX水库所在流域无实测暴雨资料,邻近有XX、石盘沱和二郎等雨量站。其中,XX站为气象部门所属国家基本气象站、石盘沱和二郎站为委托雨量观测站。XX站实测降雨资料按国家气象观测规范进行,其雨量资料经复核可作为本次设计暴雨计算的主要依据,石盘沱和二郎雨量站观测资料精度稍差,特别在出现大暴雨时有漏测现象,其降雨资料仅可作为分析计算时的参考。各站雨量资料情况见表2-1。长滩河邻近站雨量资料情况表表2-1 站名时段起迄时间资料引用年限XX1/6小时1981今1小时19641965、1967、1969今196920056小时1954今1954200524小时1954今19542005石盘沱6小时1960今1960200524小时1960今19602005二郎6小时1964今1964200524小时1964今19642005设计暴雨计算采用两套方案,即通过邻近实测暴雨资料和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暴雨等值线图”分别计算设计暴雨。1 邻近实测暴雨频率计算根据水库邻近的XX站和二郎、石盘沱站实测暴雨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用数学期望公式计算系列各项的经验频率,以矩法计算统计参数的初值,采用P-III型理论频率曲线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及设计值。由于流域面积较小,且XX等站距XX水库较近,不进行点面折减。二郎站考虑移用XX站特大值和不移用XX站特大值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移用XX站特大值以后的系列,按不连续系列处理,特大值的经验频率根据XX站系列确定。统计参数和设计值见表2-2-2,频率曲线见附图2-22-6。2 根据手册等值线图查算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暴雨等值线图,查得XX水库流域重心1/6 h 、1 h、 6h、24h年最大降水量均值、Cv值,计算出设计暴雨,成果见表2-2。各方法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表2-2 项 目时段(h)均值 (mm) CvCs/Cv各频率设计值 (mm)0.33%3.3%5%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查算1/616.50.363.540.429.927.91410.423.511480.774.56760.483.5237162148241000.53.5324218199石盘沱频率计算656.30.333.512997.791.72478.80.363188141132XX站频率计算141.60.48312587.580.4676.20.64307189168241020.573.5376242218二郎站频率计算660.90.54.52111351222488.30.343.52071551463 XX水库设计暴雨石盘沱站实测雨量系列有漏测大暴雨现象,其统计参数和设计值明显低于XX站和等值线查图值。二郎站实测系列不仅缺乏特大暴雨,且出现了长时段设计暴雨小于短时段设计暴雨的不合理情况,移用XX站特大值以后,不同时段的统计参数出现倒置现象(6h设计暴雨大于24h;6h暴雨均值低于XX站和等值线,Cv值又大于XX站和等值线;24h暴雨均值低于XX站和等值线,Cv值和设计值小于XX站大于等值线)。而XX站实测雨量系列较长,系列中包含不同量级的暴雨,系列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与XX水库距离较近。因此,采用XX站实测暴雨资料用于XX水库设计是合理的。鉴于XX站缺乏年最大10分钟雨量资料,/6h暴雨采用等值线查图值,1h、6h和24h暴雨采用XX站实测资料计算值。XX水库的设计暴雨见表2-3。XX水库设计暴雨成果表表2-3 时段(h)均值 (mm) CvCs/Cv各频率设计值 (mm)0.33%3.30%5%1/616.50.363.540.429.927.9141.60.48312587.580.4676.20.64307189168241020.573.53762422182.2.3设计洪水2.2.3.1设计洪峰流量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断面的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关系式:Qm,p=0.278SpF/n推理公式中参数的确定:流域特征值F、L、J在1/5000实测地形图上量取,见表2-4。河道特征值表表2-4 位 置流域面积(km2)河长(km)比降()XX坝址1.971.5217暴雨衰减指数及雨力S:根据各时段暴雨量,采用手册中暴雨公式计算。 产、汇流参数、:据本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及下垫面情况,汇流参数属盆地丘陵区,产流参数属盆缘山区,根据手册中所列的公式计算。其中,汇流参数: 当=1-30 , m=0.40.204; 当=30-00 , m=0.0920.636;值: =4.8F-0.19、Cv=0.18 Cs=3 Cv;由推理公式计算的设计洪峰成果见表2-5。XX水库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表2-5 P() 0.51510设计洪峰流量(m3/s)61.1453.9231.7229.362.2.3.2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典型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典型洪水过程线采用四川东部地区平均情况的单峰(2)概化模型,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2-6。根据实地实地调查,XX水库坝区河段在洪水发生前底水微小,洪水过程线计算时忽略基流。XX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见附图。P=0.5%P=5%P=10%XTYQXTYQXTYQ00.00000.02700.00000.02700.00000.0270.1830.2800.053.0840.1830.2630.051.8570.1830.2680.051.4900.250.3830.16.1410.250.3590.13.6870.250.3670.12.9530.3330.5100.212.2560.3330.4780.27.3470.3330.4880.25.8800.4080.6250.424.4840.4080.5850.414.6670.4080.5980.411.7330.5250.8040.636.7130.5250.7530.621.9870.5250.7700.617.5860.6671.0210.848.9420.6670.9570.829.3060.6670.9780.823.4390.8251.2630.9558.1130.8251.1840.9534.7960.8251.2090.9527.82811.531161.17111.435136.62611.466129.2921.1671.7870.9558.1131.1671.6750.9534.7961.1671.7110.9527.8281.3582.0790.848.9421.3581.9490.829.3061.3581.9910.823.4391.6422.5140.636.7131.6422.3560.621.9871.6422.4070.617.5862.0583.1510.424.4842.0582.9530.414.6672.0583.0170.411.7332.7334.1840.212.2562.7333.9220.27.3472.7334.0070.25.8803.55.3590.16.1413.55.0230.13.6873.55.1310.12.9534.36.5830.053.0844.36.1710.051.8574.36.3040.051.4906.4169.82300.0276.4169.20700.0276.4169.40600.0272.3河流泥沙本流域无泥沙资料,XX水库入库泥沙量根据四川省水文手册悬移质输沙模数等值线图查算。由四川省水文手册查得XX水库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700tkm2,由此推算出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为1379t,推移质沙量按悬移质沙量的15估算,为207t。2.4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XX水库在“三查三定”和全安鉴定中都作过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7。本次洪水复核的计算,由于无法采用入库流量还原洪峰流量,因此只能采用暴雨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本次复核采用手册推荐的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由表2-7可知,本次洪水计算成果与前两次洪水计算成果非常接近,说明计算上是合理的。XX水库的洪峰流量采用本次计算成果。表2-7 历次洪峰流量计算成果比较表阶段采用成果计算方法P=0.5%P=5%P=10%三查三定经验公式法57.5034.80 27.20全安鉴定推理公式法61.1436.6029.26本次计算推理公式法61.14 36.60 29.262.4水库洪水调节计算2.4.1基本资料(1) 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2-6。根据有关规范要求,本水库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2) XX水库水位库容曲线采用“三查三定”复核成果。详见表2-8。XX水库水位库容表水位(m)300302304306308310311库容(万m3)00.181.023.267.6615.5021.28水位(m)312313314库容(万m3)28.7438.2850.30(3) 泄洪设施XX水库通过坝顶表孔泄流,堰顶高程310m,堰顶净宽50m。溢流堰泄流能力曲线见表2-9。XX水库溢流堰泄流曲线表表2-9堰上水头(m)0.5070.5990847 流量(m3/s)28.3234.5859.60 2.4.2洪水调节方式调节计算中不考虑洪水预报,洪水来临时,水库水位为正常蓄水位,即溢流堰顶高程 310.00 m,自由泄流。2.4.3调洪计算根据上述基本资料和调节方式,按水量平衡方程,采用试算法逐时段计算溢流堰下泄流量过程,并据此确定最大下泄流量和最高库水位。经计算,水库校核洪水位310.847m,相应下泄流量59.60m3/s,最大库容20.396 万m3;水库设计洪水位310.599m,相应下泄流量34.58m3/s。XX水库调洪计算复核结果见表2-3-3。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和下泄流量过程线(P=0.5%)见附图2-8;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和下泄流量过程线(P=5%)见附图,XX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和下泄流量过程线(P=10%)见附图。XX水库调洪计算复核成果表表2-10频率堰顶净宽堰顶高程起调水位洪峰流量最大下泄流量最高库水位相应库容(%)(m)(m)(m)(m3/s)(m3/s)(m)(万m3)0.5 5031031061.1459.6310.84720.396 5 5031031036.634.58 310.59918.96210 5031031029.2628.32310.50718.430 2.5坝顶高程复核2.5.1基本参数(1)洪水位:根据调洪演算成果,当溢洪道通过设计和校核洪水时,相应的设计洪水位为310.599 m;校核洪水位为310.847 m。(2)吹程:水面吹程在万分之一航测图上量测测得D=0.2km。(3)最大风速:根据XX县气象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max=17.0m/s。(4)安全超高:本工程为IV等工程,大坝为4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正常运用安全加高0.30m,非常运用安全加高0.20m。2.5.2计算公式坝顶超高按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规定的公式计算。坝顶或防浪墙顶在水库相应水位以上的超高h为:h= hb+hZ+hc式中主要参数如下:hb波浪高(m); 4级建筑物取累积频率为5%的波浪高;hZ波浪中心线至正常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m);hc安全超高(m);H1坝前水深(m);W计算风速(m/s),正常运用取V=1.5倍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非常运用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D水库有效吹程(Km);Lm平均波长,m;h5%累积频率为5%的波高,m。本水库位于丘陵、平原地区,故采用鹤地水库公式计算波浪高(h2%)和平均波长,经查表得波浪高(h5%)。2.5.3 计算结果及结论根据上述公式和有关参数,按以下3种运行条件对坝顶高程进行复核计算,计算成果见表2-11。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正常蓄水位+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校核洪水位+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表表2-11名 称设计洪水+正常运用正常蓄水+正常运用校核洪水+非常运行备 注洪水位Z(m)310.599310.00310.847按本次复核有效吹程D(Km)0.200.200.20计算风速(m/s)25.525.517.0安全加高hc(m)0.300.300.20波浪高hb= h5% (m)1.0841.0840.653波浪中心线高差hZ (m)0.3330.3330.181坝顶超高h (m)1.7171.7171.034h= hb+hZ+hc复核要求坝顶高程(m)312.316311.717311.881现坝顶高程(m)310.522310.522310.522尚余(m)-1.794-1.195-1.356据坝顶高程复核计算成果(表2-11),在正常运用(设计)情况下要求防洪顶高程 312.316,非常运用(校核)情况下要求防洪顶高程 311.881m,取其大值,坝顶高程应大于312.316m,现坝顶高程为310.522m,不满足要求。可见坝顶超高不够,防洪不达标,有严重的安全隐患。3 工程地质条件3.1水库区地质概况3.1.1地形地貌工程区属丘陵地带,海拔高程在400m下,一般为310360m,相对高差50100m,属于低山浅丘地貌。工程区位于川中红层剥蚀丘陵区,构造剥蚀地貌主要受岩性控制,工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软质岩类在风化剥蚀的作用下,形成圆丘、山垭及台地,砂岩多形成陡坎。山丘底部多为浸蚀洼地,冲沟较发育,冲洪积堆积物主要沿侵蚀洼地分布。3.1.2地层岩性工区地层简单,与工程有关的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第四系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堆积层(Q4el+dl)、冲洪积堆积层(Q4al+pl),崩坡积堆积层(Q4col+dl),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基岩地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石简河中段,为河湖相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岩性不稳定,相变较大。砂岩:中细粒结构,成份以岩屑为主,次为石英、云母,泥钙质胶结,新鲜岩体为紫色及灰色,较坚硬,风化后多呈浅黄色,强度较低。泥质粉砂岩:暗紫色,粉细砂状结构,成份以石英为主,次为岩屑、云母,单层厚度12m,常夹于粉砂质泥岩中。粉砂质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和粉细砂状结构,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泥质、泥钙质胶结,易风化,失水常崩解。(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层(Q4al+pl):为粘土、粉质粘土组成,局部夹磨园度极差的砂岩卵砾石,一般厚1.54.0m,局部可达5.0m,主要分布于侵蚀洼地。(3)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堆积层(Q4col+dl):主要由块碎石夹土组成。块碎石岩性与垮塌部位基岩一致,粒径大小不一,估计块碎石含量占70%,局部含有大的孤石,堆积层厚度变化较大,厚者可达15m。分布于工程区外围斜坡下部及坡脚。(4)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堆积层(Q4el+dl):分布于平缓山坡、山顶及山脚。泥质岩类出露处的缓坡地带,以紫色、浅红色粘土或粉质粘土为主,呈可塑硬塑;局部砂岩出露处表面常为砂土覆盖。大部分为耕作层,分布范围较广,一般厚0.51.5m。3.1.3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位于川中台拗龙女寺台穹的中部,近场区属于龙凤场向斜东段曲转处北翼,岩层平缓,产状为:N60°70°E/SE7°9°,岩层缓倾库内;发育四组构造裂隙,产状为:(1)N20°30°W/NE55°88°,间距1.52.0m,延伸长度12m;(2)N55°70°W/NE70°80°,间距0.51.2m,延伸长度12m;(3)N10°30°E/NW或SE68°75°,间距0.51.0m,延伸长度35m。(4)N60°75°E/ SE70°87°,间距2.03.0m,延伸长度大于5m。工区构造简单,无区域性断裂通过库、坝区,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度,属区域构造稳定区。3.1.4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边坡岩体风化和局部卸荷岩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不发育。岩石风化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控制,沟床段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2-4m、6-8m,岸坡段强、弱风化带垂直厚度分别为3-4m、7-10m。工区在陡坎、陡崖段多见有卸荷裂隙,卸荷带水平宽度约20-25m。在库内较陡的砂岩岸坡地段,由于构造裂隙的切割,岸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零星塌落于坡脚,形成崩塌堆积体,一般规模不大,厚度0-5m3。3.1.5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主要受岩性和构造控制,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成因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埋藏于坡残积、冲洪积层等覆盖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向坡下、沟谷排泄,并部分补给下伏基岩。由于坡残积层以粘性土为主,厚度不大,故其透水性较差,富水性弱,具埋藏浅,分布不广,水量小,无统一的潜水面,年动态受季节控制明显的特点。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侵蚀洼地冲洪积层中,沿沟谷向下游渗流。基岩裂隙潜水受岩性、风化、卸荷等因素制约,主要分布于强、弱风化带及砂岩、泥质粉砂岩裂隙中,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于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沟谷排泄,季节性变化较大。试验成果表明,库水为重碳酸硫酸钙型水,对水泥及其拌制品均无腐蚀性。3.1.6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1.6.1坝基条件坝体建基面高程为295.00 m,坝区地层岩性除左、右岸山坡地表局部有较薄的残坡积的粘土夹碎石外,坝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中厚层紫红色砂质泥岩,岩层产状平缓(1°2°),节理裂隙不发育,赋水性差。根调查,修建时清基较彻底,坝基稳定条件良好,坝基无渗漏现象。3.1.6.2坝肩条件坝体与左右坝肩的接触良好,大坝在左、右坝肩处出露的地层均为侏罗纪中统上沙溪庙组砂泥岩层,产状平缓(1°2°),无断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大坝左、右两坝肩岩体裂隙不发育,因此,当库水位较高时,未发现绕坝渗漏现象。3.2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根据岩、土试验成果,结合坝体、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类比四川盆地其它工程,提出岩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数据见表3-1。岩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数据表表3-1岩性风化状态干密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剪断强度变形特征泊桑比允许承载力边坡抗冲流速干湿摩擦系数凝聚力岩石/岩石弹模变模临时永久干RCRgtgCtgCEE0RVg/cm3MPaMPa/MPa/MPaGPa/MPam/s粉砂质泥岩强风化0.300.3200.350.450.100.30.600.20.4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