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
资源ID:75111079
资源大小:108.4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一、单选题1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当时的城市规划(如图):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下列关于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宫城”处于中心体现了小农经济下王权的独尊B都城规划中的“社稷坛”反映宗法观念的影响C“后市”中可能使用铜铸币进行商品交换D“后市”的存在说明“工商食官”的格局突破2左传记载:“偪介之关,暴征其私。”有学者认为“偪介之关”是指“迫近国都之关”,“关所邻近,征夺繁复”。这一观点表明当时( )A城市的经济职能得到发展B关成为政府主要财源C农民的赋税负担比较沉重D统治者重视发展工商业3在各地的汉墓中除了能看到商周以来的鼎、壶(盛酒器)等成组的仿铜陶礼器外,还随葬有种类丰富的模型明器,常见的有储粮的仓、囷、仓楼,还有汲水的井、庖厨的灶、饲养牲畜的圈、加工谷物的磨碓等。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物质生产严重匮乏B社会等级制度瓦解C丧葬习俗趋向世俗D青铜铸造工艺下降4东汉时,“从城市分布的地域空间结构看,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五省区),其城市数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5;其次为淮河流域(约占14%);而东南沿海分布最少。”这些城市网络和腹地从较为原始的几大经济区经过发展大体上形成了“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的十大城市经济区域。材料表明这时期( )A城市体系等级序列逐步建立完善B各具特色的城乡区域经济区兴起C商品农业发展促进城乡结构重组D草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市镇的兴起5南齐书载:建武四年(497年),“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十余日,晏诛。”水经注载:肥水经过寿春县,“北入于淮。肥水左渎,又西石桥门北,亦日草市门外。”南越志说:“越之市为虚,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表皆然。”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坊市界限已逐渐打破B工商业市镇日益崛起C经济中心已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深入到农村6唐朝之前 ,没有单独的房产税种 。两宋时期 ,政府推出了“宅税”,也称“屋税”,将各类房 产分等进行征税 ,作为城郭赋税体系的一部分 ,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适用于全国的房 产税 。这反映出( )A房税有序传承B城市经济发展C税收体系完备D社会治理混乱7据考证,南宋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和宁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御街,是都城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都城设计完全符合礼制要求B“市”突破了时间上的限制C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纸币已成为全国流通的主币8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 )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9张择端画于1126年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再现了北宋东京鼎盛时期的街市繁华景象。下列关于张择端作面背景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B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止D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10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散曲)“句式灵活,配乐诗歌”。本质上反映出宋元时期( )A文学艺术作品注重意境情趣B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D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1113-14世纪,依托全线拓通的陆、海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南来北往、东行西游,最终汇聚在元代城市。马可·波罗曾评价某一城市是“天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这座城市是( )A开封B大都C杭州D广州12明初,徽商程维宗开始在屯溪镇经营商业,并吸引了大量徽商,此后屯溪逐渐成为皖南巨镇,也成为古徽州及周边地区最人的茶叶集散中心。徽商还在当地修建了人量的桥梁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商业经营条件和人居环境。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得到较大提升B地区之间经济分工明显C商业活动推动集镇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13明太祖于洪武六年(1373)曾说:“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这可用于解释,此后明朝迁都是( )A大一统王朝的现实需要B区域经济重心变动的结果C对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D延续儒家正统思想的表现14古代城市内部通行主要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不到4公里的平面内,保证城市居民步行1小时就可以从城市中心到达城市边缘,用地规模约为15平方公里。据此可知( )A观念保守阻碍社会经济发展B古代商业贸易活动受限制C城市形态受交通方式的影响D环境恶化限制了人口流动15福建传统民居土楼,其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A不利于邻里关系B偏离了皇权色彩C加强了宗教色彩D体现宗法观念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代都城长安,以其宏伟壮丽的宫殿群以及“百千家似国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整齐规划,显示出盛唐时期国家的强盛及威严。但另一方面,严格的坊市制度以及“六街鼓歌行人绝,九街茫茫空有月”的景象又透出一丝暗淡;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脱出权势的控制,人们生活在一个外表规矩有方而内在封闭的城市环境中,交换被限制在有明确时间和空间规定的市内。在北宋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往神圣的御街两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威严的宫城正门宣德楼前各街巷,各色店铺几乎是无所不封城内“州桥夜市”的各类小吃“直至三更”。东角楼附近的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在它的附近货卖、娱乐活动不绝,仅大小勾栏有五十余座,最大的“可容数千人”,故“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摘编自吴晓亮宋代经济史研究材料二 我国自晚唐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取得政权之后,便先后以北京为都城(辽朝建为陪都,金朝、元朝建为国都)。而明代却和这些王朝相反元朝虽然灭亡,然而有生力量并未被消灭,其后裔依然存在且较强大,加强北方的防御实为明朝当时不可忽视的急务。明成祖即位决定迁都北京后,开始有计划地营建北京城,营建工作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历时14年,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完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摘编自庄林德等编著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都长安和宋都开封的不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忽必烈曾许诺宋降后杭州“宗庙悉许如故”。元军进城后,保护了城内各衙署,对宋太庙、四祖殿、景灵宫、皇宫内等建筑也仅收缴礼乐器物,建筑得以保存。忽必烈至元十九年,杨琏真迦等为发展佛教势力,夺占原南宋御前道教宫观为佛寺,重构杭州的信仰空间。两年后,元政府在南宋故宫遗址上“建大寺五”,原受元廷保护的杭州城郊天圜丘亦被毁建寺。杭州成为江浙行省省城后,杭城内原南宋官街改造、重建成行省街署与官员府邸,监察江南官员的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大兴文教事业的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等,大体由南宋旧官衙改造而来,仍保持中轴对称、前堂后寝的布局。摘编自陈彩云从国都到省城:元初对杭州政治空间的改造材料二 山东西南部的济宁城原为县级治所,元京杭大运河竣工后成为北方运河段的重要枢纽,是明代首批开设的7个运河上征收商品流通税的钞关之一,升级为兖州府下的州或直隶州。明中期后,土坯建起的外城城墙延伸着城市的防卫系统,鸡市口街、小纸店街、税课街、打铜巷等成为南外城街巷名。乾隆五十年,城内人口占济宁州31.8,达15-20万。职业商帮中,出现了具有某些市民属性的社会组织和结构,参与当地修建寺庙、戏台、货栈,以及修缮城墙、码头、堤坝等。随着更多费用低、效率高的商船从事沿海南北贸易,济宁等山东西部运河两岸的城乡从19世纪中叶开始急速被边缘化。摘编自孙竞昊明清北方运河地区城市化途径与城市形态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对杭州的改造历程。(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济宁城发展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因素并予以说明。1C2A3C4B5D6B7C8C9C10B11C12C13A14C15D16(1)唐都长安:规划整齐,体现盛唐时期国家的强盛及威严;具有严格的坊市制度;市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具有封闭性:城市的政治功能较强。宋都开封:规整如棋盘的城市布局消失,城内店铺林立;坊市制度崩溃,市坊不再分开;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变得更具有开放性;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2)原因:为了抗击元朝残余势力的入侵,维护全国的统一(或答加强北方防御的需要);巩固政权,稳定政局。(言之成理即可)17(1)元灭南宋后保存南宋官署、礼制(宫殿、太庙)建筑但取消其礼仪功能; 至元十九年后:大肆破坏南宋宫殿及礼制建筑; 江浙行省建立后:按儒家礼制将南宋官衙改建为新政府机构。(2)表现:行政级别升级;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范围扩大;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社会影响力增强。因素及说明:行政级别因素:杭州曾是南宋首都,后长期作为省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其发展空间比州县级别的济宁更为广阔;交通条件因素:发展更好的杭州除了运河还可以利用钱塘江和海运,而发展相对有限的济宁只能依靠运输代价更大的运河;经济基础因素:杭州地处经济重心的江浙地区,自身农业、手工业生产发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更大;济宁所在的山东西部生产能力有限,其繁荣过度依赖商品流通,一旦交通条件改变即面临衰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