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ppt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孔子子(前前551-前前479)孟孟子子(前前372-前前289)朱熹朱熹(11301200)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冷落冷落冷落冷落春秋春秋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遭到打击遭到打击西汉武帝西汉武帝秦朝秦朝战国战国宋明宋明面临挑战面临挑战隋唐隋唐融合、新发展融合、新发展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新体系新体系理学(包括心学)理学(包括心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第一环节 专题知识梳理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儒学的演变过程儒学的演变过程 重要概念重要概念百家争鸣百家争鸣7 7页页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9 9页页 理学理学1414页页典题精练典题精练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能力拓展(一)能力拓展(一)1 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 A、它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思想、它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思想 B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 C C、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主要内容、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D D、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B3 3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系是()A A完全更新完全更新 B B因循守旧因循守旧 C C继承和发展继承和发展 D D外在形式的变化外在形式的变化C2 2、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但始终没以取代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一直能够适应加强 君主专制统治需要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D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C4 4、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以下著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 A B C D D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中国近现代中国近现代):):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1 1、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期间)、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期间)3 3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期间)2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中学为体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西学为用”必修三必修三4949页页)洪秀全洪秀全将将儒家大同思想儒家大同思想与与西方基督教义西方基督教义以及以及农民平均思想农民平均思想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结合,创立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的宗教理论康有为著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孔子改制,把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与传统儒家思想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创立了相结合创立了“三世说三世说”.必修三必修三5050页)页)李鸿章李鸿章李鸿章李鸿章康有为(康有为(1858185819271927)4 4、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期间)辛亥革命后受冲击辛亥革命后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必修一必修一5252页页)5 5、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否定儒家思想,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6 6、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教育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教育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1880-19421880-1942)回望回望110年前,康有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年前,康有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理论?v为了寻求支持变革的合理依据,想减小变法的阻力;(直接)为了寻求支持变革的合理依据,想减小变法的阻力;(直接)v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根本)小;(根本)v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主观)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主观)1 1 1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 A A A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 B B B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 C C C C 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附和西方基督教教义 D D D D 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依靠儒学思想,托古改制B B典题精练典题精练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能力拓展(二)能力拓展(二)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A、陈独秀陈独秀B、李大钊李大钊C、鲁迅鲁迅D、胡适胡适C C 3.3.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由于()()A A、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当时袁世凯的北洋军阀政府掀起“尊孔复古尊孔复古”逆流逆流 B B、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儒家思想严重阻碍民主思想的传播 C C、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D D、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C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各课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突破各课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突破天下第一家天下第一家-”孔府孔府“孔庙孔庙孔林孔林第一课第一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重点难点知识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突破代表人物及思想代表人物及思想学派学派人物人物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儒家儒家孔子孔子春秋春秋孟子孟子战国战国荀子荀子墨家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战国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春秋春秋庄子庄子战国战国法家法家韩非韩非战国战国提出提出“仁仁”(核心)与(核心)与“礼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主张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学思结,学思结合合“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施政用施政用“仁义仁义”和和“王道王道”;君舟民水关君舟民水关系;系;“天道有常天道有常”和人道有为和人道有为;深入探讨深入探讨“礼礼”主旨:主旨:“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节俭;节俭世界万物本原为世界万物本原为“道道”;消极悲观:消极悲观:“无为无为而治而治”,回到,回到“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具有朴素辩证法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思想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齐物论齐物论”,追求精神自,追求精神自由由主张法治,主张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加强君主集权;变法革新变法革新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仁的思想思想民民本本思想思想异异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性相近性相近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1 1)时代:)时代:(2 2)目的:)目的:(3 3)观点)观点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春秋时期,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易错点易忽略点导析易错点易忽略点导析 比较孔子、孟子、荀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子1、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天下莫柔弱于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之能胜;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是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A法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儒家、道家、墨家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儒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2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是()是()是()A A儒家儒家儒家儒家B.B.道家道家道家道家C C法家法家法家法家D D兵家兵家兵家兵家CC典题精练典题精练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能力拓展(三)能力拓展(三)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克己复材料:克己复礼礼礼礼为仁为仁非非礼礼勿视,非勿视,非礼礼礼礼勿听,非勿听,非礼礼礼礼勿言,勿言,非非礼礼礼礼勿动勿动天下有道,则天下有道,则礼礼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礼礼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论语问题、孔子所说的问题、孔子所说的“礼礼”实质是指什么?实质是指什么?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论语材料:材料:材料:材料: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韩非子材料:材料:材料:材料:中国的王道(儒),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法)相对立的东中国的王道(儒),看上去虽然好像是和霸道(法)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西,其实却是兄弟。问问:概括材、概括材、目的目的上的同;上的同;方式途径上方式途径上的异。的异。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主张严刑重罚治国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材主张严刑重罚治国问:材料说明什么?问:材料说明什么?儒法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儒法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统治人民的工具都是统治人民的工具。第二课第二课 汉代儒学汉代儒学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重点难点知识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突破-董仲舒新儒学正统地位的确董仲舒新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立政治方面政治方面 接受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主张,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教育方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兴办郡县学兴办郡县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思想方面思想方面起用儒士在各级部门中担任职务起用儒士在各级部门中担任职务“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罢黜百家”不不同同点点相相同同点点原因原因对儒学对儒学态度态度手段手段作用作用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秦刚统一,用法家思想;秦刚统一,用法家思想;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国力强盛;国力强盛;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治者的需要排斥、打击排斥、打击尊崇尊崇简单粗暴简单粗暴倡导、劝勉、教化倡导、劝勉、教化儒学发展陷入低潮儒学发展陷入低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自由发展易错点易忽略点导析易错点易忽略点导析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和和“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的比的比较较1、董、董仲舒说: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且法变可明,民知所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且法变可明,民知所从矣。从矣。”董仲舒的目董仲舒的目的是(的是()A以法治国以法治国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禁止各家思想传播C独尊儒术独尊儒术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2.2.儒学开始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与哪两个人物儒学开始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与哪两个人物有关(有关()A.A.孔子和孟子孔子和孟子 B.B.秦始皇和李斯秦始皇和李斯 C.C.汉武帝和董仲舒汉武帝和董仲舒 D.D.“二程二程”和朱熹和朱熹典题精练典题精练知识巩固知识巩固能力拓展(四)能力拓展(四)3 3、秦朝实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实行,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二者的根本着眼,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点是()()A.A.压制知识分子压制知识分子 B.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C.完善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机制 D.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4 4、从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到“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的转变体现了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的形成大一统的形成 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 A、B B、C C、D D、第三环节第三环节 沙场点兵沙场点兵 直面高考直面高考1 1(20092009年安徽文综,年安徽文综,13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是()A.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B.“以德兼人者王,以利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以德兼人者王,以利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2.2.(20082008山东基本能力,山东基本能力,141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有(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有()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3.位卑未敢忘忧国位卑未敢忘忧国4.4.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5.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1234 B.1235 C.2345 D.1245A.1234 B.1235 C.2345 D.1245CC3 3、(20072007年全国文综年全国文综,1515题)题)顾炎武在顾炎武在日知录日知录中说中说“不不习六艺之文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而曰一贯,曰无言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他所抨击的是()A A先秦儒学先秦儒学 B B汉代经学汉代经学C C隋唐佛学隋唐佛学 D D宋明理学宋明理学D第四环节第四环节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能力提高能力提高 专题一单元检测专题一单元检测先秦之儒先秦之儒董仲舒之儒董仲舒之儒著作著作论语论语 春秋繁露春秋繁露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仁、礼仁、礼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儒学儒学道家、阴阳、法家道家、阴阳、法家与统治者关系与统治者关系批判时政批判时政维护统治维护统治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联系联系: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格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儒家提倡仁治(以德治国),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儒家提倡仁治(以德治国),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正常轨道,宜用儒家路线。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宜用,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线能收到奇效。道家提倡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