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pdf
目录1。目的.9 2.适用范围。9 3。术语与定义。9 4.职责权限。9 4。1.工程管理部.9 地产发展集团标准化文件工程管理编号:JTGC JS03 版本:V20111101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批:日期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1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4.2。项目工程部.9 5。作业说明.9 5.1。锤击预制桩.。.9 5.2。静压预制桩。12 53冲孔桩.。14 54旋挖桩。.16 5.5.人工挖孔桩17 5。6.土方工程.。21 5。7。钢筋.。21 5。8。模板工程。.23 5。9。现浇砼结构.。.24 5.10.砌体结构.。.2 7 5。11.一般批荡。.。28 5.12。楼地面找平层施工.。.。29 5.13.门窗.。.。.。30 5.14.防水施工。.。31 5.15.外墙饰面砖、石材施工 .。31 5。16.墙面涂料。.。32 5。17.屋面工程。.。32 5.18。室内消防栓系统安装。.33 5。19。室内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2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34 5.20。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35 5.21。室外排水管网安装。36 5.22。室外给水管网安装.。37 5。23.电气工程。.38 5.24.防雷接地 。.。39 5。25.弱电系统 .。.。40 5.26.通风工程安装.。40 5.27.卫生器具安装。.。.41 5.28。市政道路工程 。.。.4 1 5。29。园建工程 .。.。.42 5.30.绿化工程。.。.43 6。主要工艺附图索引。.436.1。桩基与基础分部6 1 1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要求。.。446 1 2 成孔桩钢筋笼制作要求。456 1 3 预制管桩验收要求。.。4661 4锤击桩与静压桩定位复线工艺要求。476 1 5 预制管桩烧焊接驳要求。.486 1 6 管桩桩端封底砼工艺要求。.493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17预制管桩堆放层数要求。.。.。506.1。8。桩承台集水井(孔)要求 .。.516。1 9搅拌桩钢花管制作工艺要求.526。2。主体结构部份6 21 地下室对拉螺杆节点要求。536 2 2 墙柱压脚板与清扫口要求.。546 2 3 墙柱模板对拉螺杆要求.。.556 2 4 墙柱阳角模板安装要求.。.。56625剪力墙柱模板内撑要求.57 6 26 卫生间沉箱侧梁模板安装要求。58 6 2 7 卫生间沉箱底模支撑方式要求。.59628浇捣楼面砼时模板支撑工艺要求.60629脚手架顶托作底托使用工艺要求.616 2 10 脚手架顶托支撑工艺要求.626 2 11 板筋绑扎要求。636 2 12 板筋保护层要求。646 2 13 梁二排钢筋绑扎要求。656 2 14 梁柱节点钢筋成品箍制作与绑扎要求。666215墙柱纵向受力钢筋偏位处理工艺要求。6 76 2 16 墙柱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固定工艺要求。.686 2 17 梁箍、墙柱箍、板筋绑扎定位工艺要求.。696 2 18 钢筋机械(套管)连接工艺及验收要求.706 2 19 室外(主体结构边)步级钢筋留设要求.。716 2 20 天面烟道混凝土浇筑反坎要求.。726221阳台、露台混凝土反坎浇筑要求 .。.。7 34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 2 22 坡屋面与墙体交接位混凝土浇筑要求。.746223卫生间砼反坎要求 .。7 56224墙柱头浮浆处理要求 .。.。7 66 2 25 混凝土养护要求.。776 2 26 泵管通过楼板时消减震动措施要求.。786227地下室底板侧壁施工缝留设工艺要求。7 96 2 28 天面沉降缝两侧砼反坎做法工艺要求。.806229 楼板面收浆打磨要求 .。.8 16。3.主体砌体部份631门窗洞口两侧边砌体实心砖留设要求.826 3 2 砌体窗台砼压顶要求。.836 3 3 砌体拉结筋要求。846 34 内外墙钩缝要求。85635门窗洞口砼过梁要求.86636施工洞口留设要求.876 3 7 阳台、露台墙根部浇筑砼反坎要求。886 3 8 构造柱留设与制作工艺要求.。89639墙体构造柱制作及浇捣要求.906 3 10 蒸压砖龄期要求。.。.916 3 11 墙砌体顶砖要求.926 3 12 卫生间内墙体砌筑材料要求.936 3 13 蒸压砖上墙前控制要求(一)。946314 蒸压砖上墙前控制要求(二).。9 55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4.装饰部分641地面水泥砂浆找平及效果要求.96642墙面批荡及效果要求.976 43 墙体与天花甩浆及效果要求。98644内墙面挂网要求99645施工洞口周边批荡要求.100646天花阴角批腻子弹水平线控制要求.101647批荡前爆模打凿控制要求。102648消防梯步级侧(墙脚部位)处理要求 .103649砌体里各种套管留设工艺要求.。1046410卫生间墙身分次批荡要求.1056 411 涂膜防水层材料与施工工艺要求。1066412卫生间沉箱立管管口加强防渗漏工艺要求.1076413砌体“T”墙留直槎做法工艺要求1086414栏板、窗台(顶)排水坡度做法工艺要求。1096415砼墙螺丝孔封堵要求.1106 4 16 沉降缝两侧墙体批荡要求。1116417外墙分格缝留设要求.1126 4 18滴水线做法工艺要求。1136419外墙砖(石)外墙阳角位置铺贴工艺要求。1146420外墙渗漏后处理工艺要求.1156421铝合金门窗下框与窗台高低差要求.1166422推拉门下框与地面高低差要求.1176 423 门槛石与地面高低差要求./.,。1186 4 24 电梯前室地面与消防梯平台地面高低差要求。.。.。1196425进户门扇与地面高低差要求1206 426 铝合金门窗防渗漏做法要求。1216 427 推拉铝合金门窗泄水孔要求。.1226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428铝合金门窗固定码固定要求.。1236429铝合金、钢塑门窗(含幕墙)框周边打胶槽留设工艺要求。1246430铝合金门窗立柱防渗漏打发泡胶工艺要求.1256431铝合金门窗框先填塞缝后安装工艺要求.1266432阳(露)台栏杆两端与墙的固定点做法工艺要求。1276 4 33标准层烟道安装要求。.1286434外墙面大理石材防水要求。.1296435湿贴外墙大理石防返碱施工要求。.1306436地漏口铺装工艺要求.1316 4 37墙面与地面砖交接处铺贴工艺要求。.。1326438室内与公共地方地面砖铺装留缝工艺要求.1336439栏杆玻璃安装工艺要求.。1346440外窗淋水试验工艺要求.。1356441女儿墙内侧面与地面交接处做法要求。.1366442天面烟道与地面交接位处理工艺要求.。.1376 4 43无铺装的天面突出的钢套管处理工艺要求.。.。1386444 天面分格缝留设要求 .。1 3 96.5。水电安装651排水立管洞口封堵工艺要求.140652。地下排水管吊管工艺要求.1416。5 3墙面开割线槽工艺要求.142654线盒与线管连接工艺要求.143655墙面暗埋线管弹线作标记要求.。1446 5 6 排水立管与墙面间距要求。.145657排水立管洞口埋设套管工艺要求。146658钢套管制作工艺要求.147659楼板面埋设给水管工艺要求。1487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 510 排水立管标识做法要求。1496 5 11 地漏安装工艺要求.。.1506512天面、露台侧排地漏安装工艺要求.1516513砼墙体给水管暗埋工艺要求.1526 514 冷热水管安装工艺要求。1536 515 线管入箱体工艺要求。1546 516 天花内线盒安装艺要求。1556517卫生间沉箱二次地漏安装工艺要求.1566518开关插座底盒、电箱底盒安装工艺要求.1576519天花排水管吊架工艺要求.。.1586520外墙空调冷凝集水管安装工艺要求.1596521卫生间沉箱排水横管底与保护层面之间的高低差要求.1606522三插与二插面板接线工艺要求.1616523室外电箱(柜)等用电设备基座工艺要求。1626524外墙排水立管管箍杆入墙工艺要求。1636525外墙排水立管管卡选材要求.。1646526给水管通过卫生间门坎工艺要求.。.1656527铺装面的人行道及公共活动区域井盖安装工艺要求。.1666528雨、污水井批荡工艺要求.1676529雨、污水井留设、砌筑工艺要求.1686530排水立管转入埋地位置的工艺要求.。.1696531室内消防管安装工艺要求.1706532室内外消防管油漆及标识做法要求.。.1716533 防雷连接工艺要求 。.17 26。6.园林、园建工程661压顶石材角边倒圆、倒斜角工艺要求.173662栏杆与墙柱体固定点收口做法要求。.1748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63立杆基座收口处理工艺要求。17566.4墙柱侧面石材阳角拼接处理工艺要求.。.176665室外结构步级与自然地面铺装之间的连接工艺要求。.177666地面铺装跨越两种不同基础时铺装工艺要求.。.17866 7地面石材铺装工艺要求。.179668地面铺装分格缝填缝处理要求.。180669花池、花基石材铺贴工艺要求。.1816610地面卵石铺装工艺要求.1826611地面石材与建陵砖铺装交接位处理工艺要求.。1836612地面不同材料混合铺装之间的连接工艺要求。.1846 6 13 人行地面采用连锁砖或透水砖铺装工艺要求。1856 6 14 木平台、木道铺设工艺要求。1866 6 15 园路铺装与雨水井位置关系做法要求。1876616绿地中雨水井盖隐藏做法要求.1886617按摩步道的鹅卵石铺法要求.。1896 6 18弯曲园路地面块料铺装的工艺要求.。1906 6 19木平台琐螺钉处理工艺要求。.1916 6 20 压顶石与侧面石在直角转角位的工艺做法要求。1926621水景水池的循环水管安装工艺要求.。1936 6 22 地面大理石圆弧铺装工艺要求。1946623块料乱拼铺装工艺要求.。1956624 乔木、灌木类树坑回填土土质要求 。.。1 9 66.7.市政道路工程671市政道路石粉稳定层做法要求.。1976 7 2 市政道路管网处路基加强处理工艺要求。198673市政混凝土道路分格开割工艺要求。.199674摊铺沥青砼前基底处理工艺要求.2009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675市政道路的雨水井盖安装工艺要求。201676沥青道路的砂井盖安装工艺及保护做法要求.202677市政道路砼路牙表油漆工艺要求。2037。支持性文件 .。.。.。204 8。记录表格。.。204 1.目的:1.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工艺标准,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2.适用范围2.1.本 标准作为地产集团内部的企业标准,在地产集团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统一执行(北方地区可根据当地材料特性和气候环境对某些工艺作出适当调整,但必须在确保质量前提下)。2.2.作为地产集团工程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教材使用。3.术语与定义无4.职责权限4.1.工程管理部4.1.1.监管施工工艺统一标准在我司各个项目的执行情况。4.1.2.定期修订施工工艺统一标准。4.2.项目工程部4.2.1.监督指导合作单位学习及执行施工工艺统一标准。4.2.2.收集施工工艺统一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优化意见并反馈工程管理部。5.作业说明:5.1.锤击预制桩:5.1.1.主要控制项目a)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检查验收,预制桩应在强度与龄期均达到要求后,方可锤击.预制管桩及接桩焊条应符合图纸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b)在大面积打桩前,应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典型位置进行试桩,并通过试桩确定收锤10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的贯入度指标及桩端持力层.c)在打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施打该桩及其所在承台其余未施工的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进行处理.d)接桩焊接时,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沿桩四周对称连续焊接,并应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每层焊完后必须把焊渣清理干净,方可进行下一层施焊,以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厚度.焊接完成后应使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 8 分钟后方可继续沉桩.e)桩端承载力宜采用静载荷或大应变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当为高层建筑时宜采用全部或部分静载荷试验的方式。(顺德地区对非甲级地基没要求必须采用静荷载检测桩承载力,宜优先采用大应变试验,外地项目如条件允许时可参照顺德地区执行)。当采用静载荷试验时检验桩数取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当采用大应变试验时,检验桩数取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5 根。此外,还应采用小应变试验对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桩数取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 根.5.1.2.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a)预制桩进场后的堆放要求: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优先考虑单层堆放;当采用叠层堆放时,外径为500600mm 的桩不超过四层,外径为300400mm 的桩不超过五层。若桩叠层堆放超过两层时,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b)工程桩桩位偏差控制沉桩施工前,项目工程部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放线验线要求对轴线及桩位定点进行复核,确保放线准确无误。其中项目设计部参与建筑物轴线验线工作。沉桩施工前,项目工程部必须会同监理单位对桩基施工单位(包括操作工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沉桩过程中因桩机移动或土体挤压容易使原桩位定点产生偏移,所以要求每根桩在沉桩前必须重新复核桩位定点的准确性,并检查与相邻已施工桩位的相对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沉桩完成后桩位偏差超过国家规范要求时,严格按不合格桩处理,产生补桩、承台扩大等相关费用由桩基施工单位负责。c)打桩顺序:由一侧开始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第一种打桩顺序,打桩方向宜“Z”型逐排推进,以免土体朝一个方向挤压而导致土壤压缩不均匀,对于同一排桩,必要时还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对于密集桩群,应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打的顺序。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或有其他须保护的地下、地面构筑物、管线等时,11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应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d)预制桩的桩尖应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钢桩尖应注意检查其高度、钢板和焊缝厚度是否满足要求.e)打桩应采取重锤低击的原则:首节桩开始施打时,锤的落距应较小,以免桩下沉过快而导致偏移,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规范要求的落距锤击。f)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体的垂直度、沉桩总锤数、贯入度、桩顶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电焊后的停歇时间等指标,并在打桩记录表中体现。g)打桩时,应注意避免出现桩锤偏击而导致桩顶破碎的情况。h)首节桩沉桩后接第二节桩前,应按设计要求长度浇捣桩端封底砼,然后再继续沉桩。i)当贯入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而不能收桩时,应停止施打该承台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组织处理.j)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 米,特殊情况不应大于6 米,送桩时应采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允许用工程桩作送桩器。k)当桩基础为大面积密集桩群或场地土质为饱和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时,桩施工过程中每个承台应预留不少于一根桩露在地面以便进行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监测(应分别测量收桩时和 14 天后的桩顶标高),若发现存在上涌时应全面实施一次复打,此类情况送桩深度宜不超过500mm。l)当桩需复打时,应严格按重锤低击原则操作,如需截桩,必须对截桩后的桩顶进行磨平处理。复打时需垫麻袋或纸皮,确保复打桩头不受到破坏。m)打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桩基工程的桩定位验收.打入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 带有基础梁的桩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100+0。01H 沿基础梁中心线150+0。01H 2 桩数为 13 根桩基中的桩100 3 桩数为 416 根桩基中的桩1/2 桩径或边长4 桩数大于16最外边的桩1/3 桩径或边长12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根桩基中的桩中间桩1/2 桩径或边长注: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n)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 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o)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若发现邻近建筑物被震裂或地下管道破裂涌水等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打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组织处理。p)截桩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桩顶标高,桩截断后应采用机械将截除段垂直吊离,吊离过程中严禁碰撞临近工程桩。5.2.静压预制桩5.2.1.主要控制项目a)施工前应对成品桩做外观检查验收,预制桩应在强度与龄期均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桩;桩及接桩焊条应符合图纸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b)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压桩机接地压强的1。2 倍,且场地应平整。c)在大面积压桩前,应由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典型位置进行试桩,并通过试桩确定终压的压力值、贯入度指标及桩端持力层。d)在压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砼剥落、桩无法到达持力层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施压该桩及其所在承台其余未施工的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组织处理。e)接桩焊接时,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沿桩四周对称连续焊接,并应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每层焊完后必须把焊渣清理干净,方可进行下一层施焊,以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厚度。焊接完成后应使焊缝在自然条件下冷却8 分钟后方可继续沉桩.f)桩端承载力宜采用静载荷或大应变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当为高层建筑时宜采用全部或部分静载荷试验的方式。(顺德地区对非甲级地基没要求必须采用静荷载检测桩承载力,宜优先采用大应变试验,外地项目如条件允许时可参照顺德地区执行)。当采用静载荷试验时检验桩数取总数的 1%,且不应少于3 根,当总桩数少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 根;当采用大应变试验时,检验桩数取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5 根。此外,还应采用小应变试验对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桩数取总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 根.5.2.2.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13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a)预制桩进场后的堆放要求: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优先考虑单层堆放;当采用叠层堆放时,外径为500600mm 的桩不超过四层,外径为 300400mm 的桩不超过五层。当桩叠层堆放超过两层时,应采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b)工程桩桩位偏差控制.沉桩施工前,项目工程部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放线验线要求对轴线及桩位定点进行复核,确保放线准确无误,其中项目设计室参与建筑物轴线验线工作。沉桩施工前,项目工程部必须会同监理单位对桩基施工单位(包括操作工人)进行书面交底.沉桩过程中因桩机移动或土体挤压容易使原桩位定点产生偏移,所以要求每根桩在沉桩前必须重新复核桩位定点的准确性,并检查与相邻已施工桩位的相对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沉桩完成后桩位偏差超过国家规范要求时,严格按不合格桩处理,产生补桩、承台扩大等相关费用由桩基施工单位负责.c)压桩顺序:由一侧开始向单一方向进行;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第一种压桩顺序,压桩方向宜“Z”型逐排推进,以免土朝一个方向挤压而导致土壤压缩不均匀,对于同一排桩,必要时还可采用间隔跳压的方式;对于密集桩群,应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压的顺序;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或有其他须保护的地下、地面构筑物、管线等时,应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压;当场地土质局部含砂、碎石、卵石时,宜先对该区域进行压桩;当持力层顶部埋深变化较大时,宜先施压长桩后施压短桩。d)预制桩的桩尖应满足设计要求,特别是钢桩尖应注意检查其高度、钢板和焊缝厚度是否满足要求。e)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f)每节桩在接桩前应连续施压,最后一节桩的截桩后有效桩长不宜小于5 米。g)当采用抱压沉桩时,抱压力不应大于桩身允许侧压力的1.1 倍.h)终压标准:当桩的入土深度8 米时,复压次数取3 次;当桩的入土深度8 米时,复压次数取5次;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压压桩时间宜为510 秒。i)压桩过程中应检查压桩力、桩身垂直度、桩顶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电焊后的停歇时间等指标,并在压桩记录表中体现。j)每根桩在压桩施工时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顿,以防因间歇时间过长使压桩力骤增,造成桩压不下去或把桩头压碎等质量问题。k)首节桩沉桩后接第二节桩前,应按设计要求长度浇捣桩端封底砼,然后再继续沉桩.l)当沉桩出现断桩或无法达到设计持力层、无法满足贯入度控制指标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压该承14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台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组织处理。m)当桩基础为大面积密集桩群、多数有效桩长15 米、场地地层土为饱和粉细砂、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或桩端持力层为风化软质岩时,桩施工过程中每个承台应预留不少于一根桩露在地面以便进行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监测(应分别测量收桩时和14 天后的桩顶标高),若发现存在上涌时应全面实施一次复压。n)当已明确存在上述第m 点所述情况必须复压时,未施压部分不宜送桩,个别需送桩时深度不大于 1.5 米;当桩正常施工且桩长15 米、桩身垂直度偏差1时,送桩深度不应大于2 米。送桩时应采用专制钢质送桩器,不允许用工程桩作送桩器。o)压桩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桩基工程的桩定位验收.静压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 带有基础梁的桩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100+0.01H 沿基础梁中心线150+0.01H 2 桩数为 13 根桩基中的桩100 3 桩数为 416 根桩基中的桩1/2 桩径或边长4 桩数大于 16 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1/3 桩径或边长中间桩1/2 桩径或边长注: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p)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 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q)桩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若发现邻近建筑物被挤裂或地下管道破裂涌水等异常情况应马上停止压桩,并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和设计室进行处理。r)截桩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桩顶标高,桩截断后应采用机械将截除段垂直吊离,吊离过程中严禁碰撞临近工程桩。5.3.冲孔桩5.3.1.主要控制项目a)由于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开工前应按要求先做工艺性试成孔,试用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施15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工场地地层特点确定,且不少于2 个。b)钢筋、砼、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长度、质量和搭接率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品牌必须为合同指定范围的品牌;钢筋的等级必须符合图纸要求。c)桩入岩深度、嵌岩段及持力层岩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泥浆拌制和使用时必须检验,不合格应及时处理。e)在施工期间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 以上,也不宜低于护筒面0。3m.f)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应在成孔完毕后进行,第二次应在安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g)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50cm,第一槽砼应确保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下0。8m 以上,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至设计标高,中间不得中断。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宜为2 6m,严禁导管出混凝土面。h)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应少于正常运输和灌注时间之和的2 倍,且不少于8 小时。i)在混凝土灌注完毕的桩旁,36 小时内或小于4 倍桩径范围内不得开孔。5.3.2.主要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a)第一次测放出孔位后,采用挖机挖出约为桩径1。5 倍的坑槽以便桩机成孔施工,再进行第二次复测定位.b)埋设套管护筒: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套管位置应埋设正确和稳定,套管与孔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确保底脚紧密不透水,套管中心与桩孔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套管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在淤泥层和细粉砂层不宜少于3m,护筒应高出地面3040c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 以上。如上部松土较厚,宜穿过松土层,以保护孔口和防止塌孔。c)制备泥浆:使用的泥浆,可在泥浆池中制成,比重控制在1。21.3,粘度 2230pa.s,胶体率95,粘土应该选取具备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浸水后能大量膨胀性能的粘土。d)成孔及注泥浆:调直机架挺杆,对好桩位(用对位圈),冲击钻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 20mm,开始低锤密击,锤高0.4 0.6m,并及时加块石与粘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和冲程可按表9 选用,使孔壁挤压密实,直至孔深达护筒下34m 后,才加快速度,加大冲程,将锤提高至1.52。0m 以上,转入正常连续冲击。e)每 12m 要检查一次成孔的垂直度情况,发现偏斜应立即停止冲进,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对于易发生偏斜的部位,应采用低锤轻击、间断冲击的方法穿过,以保持孔形良好.为正确控制桩机的冲程,应在钢丝绳上做标记。16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f)桩径及桩位允许偏差 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0。5。g)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0mm。h)孔底清理及排渣: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2。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31。5。i)钢筋笼保护层厚度50mm,要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制作,半径50mm 的圆形垫块,安置在主筋圆周三个对称点上,以确保钢筋笼在孔内保持居中状态.j)主筋与螺旋箍筋加劲筋间点焊连接,加劲筋、主筋采用搭接焊连接。k)钢筋笼主筋中间段的两端需切齐取直,主筋接头相间错开,两相邻接头错开距离要满足JGJ9494 规范要求.l)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m)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导管底端应始终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控制在不小于1 m,不大于8 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 4m。n)拔出导管: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o)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并有一定的流动保持率,坍落度降低至15cm 的时间不宜为 1 h,扩散度宜为3438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的要求,一般为 3 4 h,如运输距离过远,一般宜为混凝土中掺加钙减水剂,可减小水灰比增大流动度,减少离析,防止导管堵塞,并延缓初凝时间,降低浇灌强度。5.4.旋挖桩5.4.1.主要控制项目a)由于场地地质条件的差异,开工前应按要求先做工艺性试成孔,试用孔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场地地层特点确定,且不少于2 个。b)钢筋、砼、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长度、质量和搭接率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品牌必须为合同指定范围的品牌;钢筋的等级必须符合图纸要求。c)桩入岩深度、嵌岩段及持力层岩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泥浆拌制和使用时必须检验,不合格应及时处理。e)在施工期间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 以上,也不宜低于护筒面0。3m。f)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应在成孔完毕后进行,第二次应在安放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17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g)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50cm,第一槽砼应确保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下0.8m 以上,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至设计标高,中间不得中断.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出混凝土面。h)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应少于正常运输和灌注时间之和的2 倍,且不少于8 小时。i)在混凝土灌注完毕的桩旁,36 小时内或小于4 倍桩径范围内不得开孔。5.4.2.主要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a)现场技术人员要求先对孔位进行校核,孔位确定无误后方可开钻。钻进过程中钻杆必须保持垂直,钻到距设计底标高深4050cm 时须停钻1 小时,待钻渣沉淀后,一次钻到孔底。b)根据桩位点设置护筒,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稳定,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倾斜度的偏差不大于1%,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c)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地中不宜小1m,在砂土地中不宜小于1。5m,在淤泥层和细粉砂层不宜少于3m,护筒应高出地面3040c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 以上。如上部松土较厚,宜穿过松土层,以保护孔口和防止塌孔。d)当钻机就位准确,泥浆制备合格后即开始钻进,钻进时每回次进尺控制在60cm,刚开始要放慢旋挖速度,并注要放斗要稳,提斗要慢,特别是在孔口58m 段旋挖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控制盘来监控垂直度,如有偏差及时进行纠正,而且必须保证每挖一斗的同时及时向孔内注浆,使孔内水头保持一定高度,以增加压力,保证护壁的质量。e)当桩有缩孔迹象,可采取提高水头,增加水压和提高泥浆比重的措施加以处初灌量应不少于1 立方米,以保证埋管1 米以上.初灌完毕后更换灌斗按工序进行连续灌注.f)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0%,当桩径 1000mm,桩径允许偏差为D/6 且不大于100,当桩径1000mm 时,桩位允许偏差为100+0.01H(其中 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标高的距离).g)孔底沉渣百厚度应不大于50mm.h)钢筋笼保护层厚度50mm,要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制作,半径50mm 的圆形垫块,安置在主筋圆周三个对称点上,每隔 3m 要设置一道,以确保钢筋笼在孔内保持居中状态.i)主筋与螺旋箍筋加劲筋间点焊连接,加劲筋、主筋采用搭接焊连接。j)钢筋笼主筋中间段的两端需切齐取直,主筋接头相间错开,两相邻接头错开距离要满足JGJ9494 规范要求,抗拔桩接头应采用螺纹接头,且同一截面接头大不于50.k)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l)安装钢筋笼完毕到灌注混凝土时间间隔不应大于4 小时。18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m)导管第一节底管长度应不少于4m。n)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并有一定的流动保持率,坍落度降低至15cm 的时间不宜为 1 h,扩散度宜为3438cm.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满足浇灌和接头施工工艺的要求,一般为3 4 h,如运输距离过远,一般宜为混凝土中掺加钙减水剂,可减小水灰比增大流动度,减少离析,防止导管堵塞,并延缓初凝时间,降低浇灌强度.o)施工员及专职灌注负责人,应随时注意观察混凝土的灌注情况,及时检测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并及时提升拆出上端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不小于1 m,不大于 8 m.5.5.人工挖孔桩5.5.1.主要控制项目a)人工挖孔桩的土质岩样、入岩深度、孔底形状、桩径、桩长、桩顶标高及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钢筋、砼、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接头的长度和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的品牌必须为合同指定范围内品牌。c)护壁的厚度、配筋(软弱土层时)、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得少于50mm。d)护壁中心线与设计桩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每节护壁砼必须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阶段开挖.e)桩芯砼浇注必须全过程旁站监督并做好相应记录;发现质量及安全隐患应及时要求暂时停止施工。f)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摩擦型桩:摩擦桩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桩端岩层必须与设计持力层吻合。端承型桩:必须保证桩孔进入设计持力层的深度,桩端岩层必须与设计持力层吻合。g)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采用钻孔抽芯法对桩端持力层强度和完整性进行检验。抽芯时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 或 5m 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每个承台不少于一根,核心筒处承台不少于两根.h)每根桩达到终孔条件时应及时通知项目工程部及监理单位组织验收,一旦验收合格应及时浇捣桩端扩大头砼进行封底,避免桩端持力层软化,降低承载力。i)桩芯砼试块留置的数量、种类、方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j)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直径大于800mm 的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钻孔抽芯19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且每根柱下承台的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直径小于和等于800mm 的桩及直径大于800mm 的非嵌岩桩,可根据桩径和桩长的大小,结合桩的类型和实际需要采用钻孔抽芯法、声波透射法或其他可靠的动测法进行检测,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0%。k)当挖桩终孔时已采用钻孔抽芯法检验桩端持力层情况,则采用抽芯法检测桩身质量时,钻孔进入桩底以下500mm 即可。l)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开挖过程中塌孔或出现有毒气体、缺氧等情况)并组织应急演练.5.5.2.主要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a)严格审核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并监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已审批的方案执行。b)人工挖孔桩开工前,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作业人员交底情况,必须保证全体作业人员都有施工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有相关的签字手续。c)挖桩前,项目工程部和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放线验线要求对轴线及桩位定点进行复核,确保放线准确无误。其中项目设计部参与建筑物轴线验线工作.d)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坠线控制中心线,并用水平尺杆找圆周。每挖一节护壁复核一次桩中心线,确保桩身垂直。e)护壁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每节井圈顶部壁厚比底部壁厚增加100150mm。f)挖桩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在孔底局部挖深150mm200mm 小坑做为抽水坑,以确保排干孔底积水。g)桩成孔后应检查桩身垂直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清除杂物后,及时通知设计、勘查、监理及建设单位检查予以验收,终孔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扩底并立即进行封底,然后吊装钢筋笼,尽快浇注混凝土。h)钢筋笼的主筋宜为通长钢筋,如采用分段制作,其上下节主筋宜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或机械接头(钢筋直径大于20mm);加劲箍应设在主筋内侧,主筋与箍筋必须点焊固定,钢筋笼周边主筋每隔 5m 设置混凝土预制垫块,控制保护层为50 mm。i)钢筋笼就位使用塔吊或小型吊运机具进行,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利用自重保持钢筋笼垂直度.j)砼浇筑前必须按要求埋设超声波检测管,管内径为5060mm,壁厚不少于mm,检测管下到桩底,上下管口要封口,管口应高出桩身混凝土面300mm 以上。k)超声波检测管埋管数量:D800mm 的桩埋设2 管,800800mm 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60 度.柱上下两端及搭接范围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和纵筋的交点。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d)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垫块应绑在柱、墙竖筋外皮上(或用塑料卡箍卡在外竖筋上),在合模前按不大于10001000mm 两侧面对称布置绑扎垫块或设塑料卡箍,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24 施工工艺统一标准编号:JT-GC-JS03 版号:V20111101梁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