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pdf
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放大镜放大镜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多次使用,早已不是兴趣昂然。因此课堂初,我并没有向他们展示放大镜,而是设计了一个案例引导孩子想到使用放大镜,从而引入课堂。继而询问学生在哪些地方使用了放大镜,为什么利用放大镜。学生们回答了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用放大镜集中热源(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二、利用放大镜看书、看报(特别是老人和考古队员);三、利用放大镜发现事物的细微之处(包括农业专家比较植物种子不同和叶子受虫害的情况)。同时学生也有比较容易翻的错误如将医生用的额镜认作放大镜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了他们的想法,完成了书本上的表格部分。第 2 部分,我演示教授了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发放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包括手上的绒毛、纸等等),期间发现学生的观察兴趣不是非常浓,一些学生拿着放大镜对着别人的眼睛,看别人的头(实际上他可能并不一定看的清楚)。对于电视和电脑屏幕的放大技术,我觉得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楚,如果能利用课件或视频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态的一个视频可能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放大镜的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早已有所发现,我用平面镜和放大镜的镜片做比较,效果较好。最后,通过各种玻璃容器和水的结合演示,学生能够清晰看到利用玻璃和水的结合,也能制造放大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掌握放大镜的特点。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本课内容放在现在这段时间上着实不太合理,自然界缺少昆虫而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较小,观察到结果也不会太明显。学生能够说出的差异也不会太多(主要有1、能够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2、可以发现一些细节)因此这节课,我充分地利用了视频微观世界,将课本上的内容简单地进行处理后,利用了微观世界 电影中的部分片段进行教学,同时根据片段中的一些现象设臵疑问:让学生在观看电影中不忘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蚂蚁为什么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各种昆虫的触角有什么特点?清晰地看到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蜘蛛如何捕捉食物,蜜蜂和蝴蝶伸出长长地嘴器采蜜等等。因此这样一个视频我觉得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地自然知识。当然如果天气和时间都允许,让学生带着放大镜去自然界观察甚至拍下来,效果一定会更好。3 放大镜下的晶体在教学中,我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避免发生,但是我忽视了)。我让学生提取晶体,当年学生制成了糖水和盐水两种液体,我随口就说你们随便提取那种晶体吧!好了,有点学生提取盐的晶体,有的学生提取糖的晶体。当时我还暗自得意,这下子学生有收获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向着我预料的方向发展:提取盐晶体的小组没有问题,能够提取到白色的晶体,但是提取糖的晶体的小组就不对了,加热的玻璃片开始没有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加热的糖水开始变成咖啡色,慢慢的开始颜色变深,呈褐色了,还有一股香味,学生高兴极了,继续加热并没有出现糖的晶体,继续冒泡,我马上想到生活中的现象了,做红烧肉的时候把糖直接加热就可以溶化了,我犯了一个生活中的错误,这个可怎么办啊?当控制好学生后,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学生说了很多,基本都是停留在推测的表面。具体什么原因,我也把握不准,解释说盐和糖的熔点不同,盐的熔点比较高,而糖的熔点比较低。上帝保佑,希望我解释的对!我又问学生,对于今天的提取晶体的实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最让我高兴的是有一个学生说:一种提取晶体的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物体,每个物体都应该有独特的提取晶体的方法。我很高兴,学生在科学方法方面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课后,我上网查阅了资料:盐的熔点:804 摄氏度,糖的熔点185-186 摄氏度。看来我还是解释对了!感谢上帝!反思这节课:教学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是由于没有认真细致的考虑到材料的特殊性(但有时确实不会考虑到),导致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可以把生成的意外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进行展开教学,一来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很多科学发现都是因为“意外”而被科学家引起重视的,二来也可以让学生探究、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三来可以让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意外”有何不可?当然,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应该的、都是好的,这次,我只是合理的利用了这个“意外”,才没有搞的一团糟,反而还让学生有所收获。哈哈,“意外”也是一种教学资源4、怎么放得更大反思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生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臵固定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并阅读教材中“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故事”,不少学生很自豪,感觉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很有成就感。在利用自制简易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太暗,物体看不清楚,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利用手电筒、镜子,结合五年级学过的光的反射知识,将足够的光反射到物体上,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这一教学环节,其实也是为下节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原理等做下铺垫,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有充足的光线照射和正确的调焦,对于用显微镜看清物体是非常重要的。课外要求学生两两合作,将两个放大镜制作成简易显微镜,并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去观察校园中更多的事物,扩大对事物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曾设想,将三个放大镜组合,放大效果是否会更好?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可以安排在课外让学生探究尝试一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拓展活动.5、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反思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课前布臵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反思本课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中的第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用眼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称之为是物质,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于空气、光、声音、电等看不见也摸不到的来说,他们就有些难以理解这些也是物质。为了让他们明白,我采用了演示的方法,比如用塑料带在空中一兜,塑料带会鼓起来,它占据了空间,所以它也是物质;又因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声音也是物质等。这样学生就理解了。由此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变化,应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虽然变化的时间不同,速度不同,但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弄明白物质的变化,我让学生观察易拉罐被压扁,水变成冰和火柴的燃烧,铁与铁锈。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己明白了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是形态、形状、大小变了,但实质没变;而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不同于原物质的物质。但在这里不告诉他们这是什么样的变化。之后重点我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在让他们经历探究-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即蜡烛燃烧时不但有形态、长短的变化,又看到某些新物质产生,如灯芯变黑,有难闻的气味等,使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感受到了物质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这样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混合实验和加热糖的实验,观察实验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总结归纳物质变化的特点,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如果设计探究活动,如何引领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在教学前是我们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观察黄豆和沙子的特点,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的特征,混合事物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留下样本,通过比较分析变化,同时利用搅拌、分离物质,做更细一步的观察比较,最后总结这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特点。在第二个实验中,学生能够轻易说出白糖加热变化的特点,可以看到许多明显的现象,老师在引导时要逐渐让学生比较两个实验中物质变化的区别,同时对于最后的黑色物质和白糖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在比较中掌握这种变化的特点,最后教师归纳形成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初步形成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验证和实践,因此让学生回顾实验中还产生的现象,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科学概念尝试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现象,用概念来判断和解释,要抓住主要的变化特点进行鉴别。更细一步的思考,教材中利用简单的两个实验,是否就能让学生牢牢建立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混合分离实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包括物质颜色、透明度、光泽等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学生解释后面白糖变化时会有所误导,学生很容易认为颜色、形状、有气味产生就是化学变化。教学前,能否举一些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变化的现象,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现象,然后再来进入课堂学习。并且,由于白糖和蜡烛以及金属勺都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难免会不全面,也影响它对于概念的理解。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内容在问题设臵和探究方法的指导上应有所改变,尤其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科学教育的学生,他们在科学观察习惯、科学思维发展以及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比较明显地区别,教师在指导上应熟悉学生的这些习惯,同时课前应调查孩子们的前概念知识,为教学设计的修补提供更充分的依据,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形成准确的科学概念。疑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在传统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学习,让小学生学习这样难度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仅凭借教材中混合分离和加热白糖、蜡烛燃烧的实验,能否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准确概念?还有哪些适合的实验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形成科学概念,毕竟加热白糖的实验涉及白糖的变化和蜡烛燃烧的变化,学生全面观察的难度比较大,而让学生马上利用刚学的概念来解释物质变化的现象有一定难度,效果也不一定会很好。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里的第三课,本节课的所要观察的事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米饭,学生是太熟悉了,但对米饭的味道却从来没有慢慢品尝过,因为平时我们吃饭时嚼的时候短,而且还有菜的味道,所以“米饭咀嚼时间长了,会变甜。”这个事实学生并不能接受。因此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在中午吃饭时,留下一口白米饭,卫生起见,让他们把米饭放在保鲜袋里。上课了,我要示每位学生把米饭含在嘴里咀嚼时间长一点,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我由这个日常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变蓝紫色,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教科书提供的图中有十多种食物,目的是提醒学生,可以检验的食物很多,要尽量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检验,增加自己的经验。我让孩子们自己带来食物,尽可能品种多一点,但我们做实验时只要一小片好了,水果、蔬菜、饼干多一点。拿来的东西,实验做好后可以自己吃的。孩子们可高兴了,因为平时老师是不允许带零食来的。本课堂孩子们学得特别开心。在检验苹果时,我们发现有的苹果变色了,有的苹果没有变色,我让他们自己作一下假设,孩子们就说到苹果品种不一样,苹果的味道也是不同的。苹果里面的成份是并不是单一的。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我们只是判断哪种食物里含的淀粉都一些。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学生不熟悉的小苏打和有些经验的白醋。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其中验证杯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是本课最难也是最精彩地部分。学生通过看书也许知道里面会有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只有比较少的学生能够说出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当然个别学生会联想到五上我们在鉴别呼出气体成分时做的实验,用燃烧的木条伸进去,看看木条燃烧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之所以能让燃烧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沉在杯底部,它的密度要比空气大。从而更多的了解二氧化碳的特点,此时许多孩子也许都认为这就是二氧化碳无疑了。此时,老师仍需要引导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结论,教材上:科学家经过研究,确定这是二氧化碳。重点向学生表达研究的内涵,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时,需要的是证据,而且证据要越充分越好,不能盲目的凭借几个现象就轻易地下判断。最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物质,并且与样本做比较,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白醋的酸味变淡了,小苏打也溶解并且变少了。最后总结这个变化也是化学变化。教学中,由于第一次上课时,实验室没有白醋了,我只找到了一些红醋,在实验过程中,反映的速度比较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容易混杂在空气中,而使燃烧的木条不熄灭,缺少明显的变化,使验证结果失败,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铁生锈了的教学反思一、铁生锈是个复杂的过程,铁的生锈与接触空气中的氧气、水分以及各种酸碱盐等类物质有关。就其实质来说,是铁在接触有关气体或液体时发生了化学反应。铁锈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剥落。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制品生锈为例子,让学生在比较铁与铁锈有何不同过程中,了解铁生锈的原因。二、课堂中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一种好奇心、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臵“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且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参与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追溯知识的动态演变,参与“问题解决”,让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在体验成功过程中不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第六周在教研组中执教了一节教研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实验记录的有效指导。通过几次试教和正式的上课,收获还真不少。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是整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说重点是整节课只安排了这一个实验,说难点是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寻找足够证据来判断物质的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硫酸铜溶液,则需要自己来配臵。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由于准备时间比较匆忙,我急匆匆地用自来水泡制硫酸铜溶液。由于自来水中的水质问题,配臵好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很多的沉淀物,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后来一想,明白了。自来水中有很多的铁离子,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便生成沉淀物,所以,配臵硫酸铜溶液时的液体最好是纯净水。两个班教完后,我改变了策略,耐心地准备材料,用纯净水配臵好硫酸铜溶液,准备好铁钉,并且用砂皮打过,使铁透出本来的银白色(也有说灰白色的,纯铁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银白的)。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了加热白糖时是如何记录实验现象的。学生都能回忆起记录实验现象要及时、真实、详细地记录,这也为记录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作好前期的指导。随后我提出把两种物质接触,铁钉和溶液会有什么变化?三个班的教学后我发现学生除了有一些比较科学的猜想,如:铁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改变,溶液可能会变谈等等。还有一些猜想的误区:如认为铁颜色发生改变是生成了铁锈。我让学生将铁钉放臵在溶液中3、4 分钟。再取出铁钉,观察铁钉和溶液的变化。多数学生看到了铁钉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有些说是红褐色的,像铁锈;有些说是肉色的。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差异在课堂中我是允许这种现象存在的,我觉得教师也没有必要去回避这个问题,因为这也是一个真实情况的反应,不同的学生对颜色的敏感程度本来就不一样,教师没有必要去统一这一个颜色上的差异,只要学生理解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就可以了。接着,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说实话,并没有能够看出具有明显的变化,而只有一两个小组认为溶液上有一些沉淀物或表面有一些漂浮物,并且有一个小组观察到溶液颜色似乎变淡了。我肯定了这些发现,表扬了这些学生细致的观察,并且向全班提出了问题:这些沉淀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一点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暗红色的物质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引导学生排除了是铁的可能性,而后我把生锈的铁放臵在水中后给学生观察,也排除了这些是铁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这个时候有些急切地想知道了,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学生已经隐约猜测出这是铜,这部分学生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于是我组织学生阅读书本第33 页的相关内容,学生看完后终于明白了这是铜,通过阅读还知道了铜是从硫酸铜中跑出来的,补充说明叫做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覆盖在表面上的是铜,自然对于残留在溶液底部的物质也能很块得出。至于溶液颜色为什么会变淡,我从硫酸铜原来的颜色作手,如果溶质中铜的成分少,自然溶液的颜色也就淡了。如果这时候能拿出放臵比较久的铁钉和硫酸铜的溶液,蓝色基本上变成了绿色。这样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会有更大的帮助。控制铁生锈的速度教学反思本课是第五课铁生锈了教学中对铁生锈原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基础开展的。通过三四天的实验观察,学生在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有了较多的发现,我们的教学就从汇报交流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展开。要尽量让学生多汇报,将他们在实验中的记录和发现与全班共享,即是为了肯定他的发现,也是为了能有更多的数据和证据来说明问题。原本担心课外的实验,学生是否能认真完成,在交流检查中,发现每个班均有2/3 左右的学生认真进行了实验,还是蛮值得欣慰的。通过众多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寻找不同实验各种结论中的共同之处:在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之下,铁最容易生锈。这个结论对于后续的探究活动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有的学生会单纯的认为:铁钉接触水越多越容易生锈;铁钉接触空气越多越容易生锈。这种片面的认识应该帮助其纠正。研究铁生锈的快慢,其实在学生的对比实验中已有所发现,比较生锈的速度,也是为了说明:怎样环境中的铁更容易生锈。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在第五课之后,应该在教室里安排几组对比实验,供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观察思考,尤其是增加“盐水和空气”这一组实验,能使学生对铁生锈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有这些认识还不够,学生并未在思想对“铁生锈”这事产生重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媒体和数据向学生说明:铁生锈的速度虽然较慢,但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惊人的,使学生在思想上震撼,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他才会明白为什么要研究“铁为什么会生锈以?”,才会想着“在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从而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体现科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讨论生活中各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时,学生较多的是想到“涂油漆”,对于其他更多的方法知之甚少,教师应多补充,比如电镀,比如刀具、锅要擦干摆放,比如不能用手直接触摸擦拭某些金属电器或家具,因上手上有汗,汗里有盐份会使金属更快生锈等等。在介绍交流中也应了解“其所以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细节和道理,他才会在生活中予以关注和应用。物质变化与我们教学反思:.这一课通过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到课结束,这课的目标基本达成。学生通过动手整理,交流图表,观看视频,多方面参与,本单元知识清晰可见,记忆深刻。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在课堂里让学生亲自制作饮料。把制作放到课外,一个考虑材料不好备,二来考虑到卫生。如果我演示,学生想尝,盛情难却不好拒绝,但每个人都尝是不可能的。不给尝也说不过去,凭我与学生的关系。考虑再三用语言描述,激发学生自己动手的欲望,我还特意介绍制作的饮料放在冰箱里制成冰棒的方法,学生是跃跃欲试,心情激动。这也算弥补这个遗憾了,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制作饮料的热情,不演示实验也行的!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宇宙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学生们都既感兴趣又陌生。考虑到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并能通过课外阅读、查找资料等途径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最后制作成“月球卡片”,所以,在课前就布臵学生们以个人为单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信息。教学设计环节上,在了解月球科学知识的同时,我更加着重于对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比较整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课前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这就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在关于月球的信息交流讨论这个环节中,我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介绍,并且说明信息的来源,其他同学记录听并记录下有冲突的地方;在有关月球的汇报中,我突出强调了两点:第一,不要收集的材料都介绍,介绍认为对他人最有价值的,每组代表的介绍不超过3 分钟;第二,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在介绍的时候,要注意,别人介绍过了,你就不要重复。从同学们认真倾听的状态中,我感觉到,孩子们是非常接受这样的汇报会的,效果也非常好。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孩子们的信息来源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课本字典,这说明孩子们课余学习有局限性,应该适当扩大知识面。通过教学,我发现这样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是值得继续研究和实行的,它对培养孩子们学会如何科学的学习、如何交流、如何分析归纳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这门学科不仅仅是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好的科学方法。在这节课中,我对时间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孩子们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的引导还很欠缺,这说明自己的知识量还有待加强,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学习。月相变化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月相变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显著的两个天文现象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教学目标与以往自然课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是不着重于认识月相的成因,而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兴趣。一、认识月相及画月相。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对月亮有一定的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月亮的样子,说说自己所画的月亮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以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帮助他们将头脑中零散的影象进行整理,从而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就是月相。二、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照片,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月相是怎样的,知道象那种弯过头的月亮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够看到的。利用月相模拟器通过观察让学生画出从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变化。在活动后又播放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让学生对月相的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推测下半月的月相变化作好铺垫。学生在观察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中,会发现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由此,他们可以推测出下半月的月相变化。但学生在画月相的变化规律图时不是那么规范,我想如果在教学本课内容时让学生提前半月观察月相,对月相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后再来教学本课内容效果可能要好的多。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让学生根据环形山的特点,思考怎么去造环形山时,大多数的人只能想到用撞击的方法来模拟制造,几乎没人想到用喷水的方法,经过我提醒之后才想到。在造环形山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很多人是乱造的,没有一个很好的计划,拿到什么就造;2、喷水方法要注意不要弄脏桌子等,可是还有个别把座位弄得非常脏,这必须在上课之前重点强调。刚开始学生对环形山的形成还没有一个清晰的画面,看完视频之后,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因此,有些时候看视频比看资料效果好。日食和月食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的第四课。在前面的三课中,主要了解了人类认识月球的过程、月球的基本知识以及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而出现月相的周期性变化等。而这一课正是在此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月球在空间中自西向东地围绕地球转动,从而产生了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的。在教学这一课之前,我曾与部分同学进行过交谈,发现孩子们都知道有日食和月食的现象,但是对于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发生时的特征,日食和月食的种类等都知之甚少。在回答这两种天文现象的成因时甚至部分同学只知道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线,对于月食的成因则一无所知。可以说,这种结果反映了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个知识的了解程度。通常在教学本课时的做法是借助三球仪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看到现象,让学生假想自己在地球仪上的阴影部分中,从而验证日食和月食的产生,但是这种认识还是一种比较表象的,学生并没有深刻理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出现许多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认为问题主要是老师在教学本课时知识的定位不够准确。首先,老师理所当然的把教学建立在“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一上台就做实验,问同学们看到实验现象了吗?看到了就说明是这个原因。也就是说老师对于这个知识已经有了一个预设的答案,直接从这个答案上展开教学,所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疑问更多。我在教学时就是摒弃已经固有了的答案,带领学生重新探讨。首先是问同学们见过日食现象吗?基本上没有同学亲眼见过,所以就提出一起来看看日食发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播放了几个不同的日全食视频。然而结合教材中日食过程的图片,把“你发现日食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抛给学生,引起他们的思考,并再次播放视频让他们边观察边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提出以下几点:挡住太阳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日食发生都是自右边开始往左边结束(空间方位是自西向东);挡住太阳的物体看起来跟太阳差不多大。我还给学生补充一条信息,人们发现日食都是发生在中国农历的三十或者初一。是什么物体能挡住太阳并且同时具备以上特征呢?我带领学生一一排除:云、热气球、空间探测器、金星、水星等,最后只有月球。我们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月球是球体,在我们看来一个圆形的物体;由于近大远小的原理,月球虽然比太阳小得多但是它离我们太近所以看起来跟太阳差不多大;月球从空间中正是自右向左地围绕地球转动;同时结合月相中所学知识分析,正是农历的三十和初一这两天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因此可以断定,导致日食产生的是月球而不是其它物体,也解释了为什么日食总发生在这两天。这个时候,利用三球仪很简单的就解释了日食的成因。在我说明成因并强调只有农历的三十或初一这两天才会有日食时,许多同学举手提问:每个月都有初一,为什么不是每个月看到日食呢?我结合月球围绕地球运转轨道的两个特征进行解释,一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二是这个轨道不是个正圆而是个椭圆或者说月球离我们地球是有时近有时远的。我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再加以说明,很简单的就解释了学生的问题。同时还清晰的帮助同学们理解了为什么看到的日食会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想应该是成功的从根本之处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是从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步骤和角度帮助同学们从实质上理解了日食现象,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这样的改动也是成功的。在此基础上,再讲解月食的知识就是水到渠成。太阳系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太阳系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他们能说出太阳是恒星,能说出太阳系的几大行星,甚至个别学生还能说出更多的知识。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浅意识的,尤其对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组成、行星的大小、位臵排列等,更是知之甚少。通过本课教学,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完整认识,并在建模过程中,认识到太阳系的辽阔,宇宙的浩瀚。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学生知道八大行星,有的还知道它们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还知道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了。我们教学时,应重视这些信息,不要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应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因此,教学中,对于学生已知就不再强调,对于学生知之甚少或有疑问的,进行补充说明。比如,冥王星是矮行星,那有多少矮行星?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告诉学生有四个矮行星(冥王星,查龙星,齐娜星,谷神星),可以激发学生课外搜索相关信息的兴趣。整个教学中,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的简单介绍,结合图片或视频媒体加以说明,就比较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了。对于太阳系成员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课外再搜集,待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小结交流,课堂上就不再一一详细介绍了。本课的一个重点活动就是建太阳系模型,通过建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系各行星的大小、距离远近排列,获得最直观形象的感知。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也是令学生惊讶万分的活动。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按比例将太阳系八大行星缩小进行比较,学生对八大行星谁最大,谁最大,大小差异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在星空中(一)教学反思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是教科版六下科学宇宙单元的第六课时的内容,本课学习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让学生客观真实地去认识和了解星座,建立正确的有关星座的概念。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浩瀚的星空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神秘和好奇,学生对学习星空知识充满了期待,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和自然环境,却使学生越来越远离满天的繁星,学生缺乏学习本课的生活经验,天文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通过几个班的教学,对本课的教学有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教材的编排的处理。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探究活动一般应由简单到复杂。在本课的教科书中首先安排了了解星座这一内容,介绍了星座的由来,还出示全天春夏星图;第二部分是建一个“星座”模型;第三部分认识星座,根据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最后组织学生夜间观星。在试教过程中,我曾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来组织教学,但经过前两个班的教学,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是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刚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星座非常有趣,但这份兴趣并没有很好的得到保持。于是在后面的三个班的教学,我对教科书的环节作了一些改动,从学生熟悉的北斗七星入手,通过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观,最后再到寻找北极星,认识星座。这样由点及面的安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星座的知识,星座的划分和平面概念、以及寻找北极星等环节难度不大,不应成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学生的“建模”过程,帮助学生从平面的“星座”一步步走向“立体”的星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星座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的构图之间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所没有的,更是学生理解最困难的地方,需要教师想办法突破的。学生对星空、星座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对组成星座的各个星球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更少,学生一般也不会去关注和思考星座中各个星球之间的立体关系。教学中,教师应降低教学难度,以一个星座中各个星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切入口,让学生从自己逐步走向模型,从平面逐步走向立体,从地球逐步走向星空,从而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3、对建立一个“星座”模型的改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建立模型,树立正确的星座的概念,教科书设计让学生按要求去作纸模,打孔挂线吊小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环节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模型的观察与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时,我简化了制作环节。另外学生对北斗七星在星空中的排列一般只是停留在平面上,要一下子让学生凭空“建模”,建立起立体的概念非常难,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建模”没有清晰的理解。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远一些?为什么这颗星要放得高一些?道理在哪里?学生一知半解。我把学生“建模”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解,从认知“星星”的远近和我们视觉上形成的平面构图的关系开始,先从立体走向平面,再从平面理解立体,从而理解北斗七星的立体构成,学生的理解便水到渠成。这样更有利于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与思考。4、提供给学生空间想象的支架。本课的教学,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学生是有较大困难的。这就需要老师借助具体的实物材料、图片、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手段,在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时,及时提供支架,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概念的建构。5、对情境创设的取舍。在备课伊始,我寻找了大量的关于星空的视频与软件,想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研究,然而教学时我们却发现,第一,这些视频与软件由于容量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方便。第二,这些视频与软件的使用确实能给学生带来“轰动的效果”,然而学生并没有将这份兴趣带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星座概念的建立,也没有起什么作用。因此我决定忍痛割爱,回归到真实、扎实、有效的课堂。在星空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与原来的教案相比有这样几个不同:第一,引题既能联系上节课 在星空(一)的内容星,又能自然地引入如何找到一颗星的所在的相应星座问题,也提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比原来让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入手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第二,本节课更注重让学生利用书上插图找牛郎星、织女星、天津四等星,再让学生找到这些星所处的星座位臵,让学生说说如何去找这些星的?先找银河,再找星座,再找要找到的星。通过划、圈和说等途径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找靠近银河系旁星座的方法。但如何没有靠近银河的星呢?自然引入利用星空活动盘找星座的方法。如何利用星空活动盘找星座,教师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做,更更易学生的掌握。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安排比原先教学效果要好些,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节奏更紧凑,节省了教学时间。35 分钟完成了原来 40 分钟的教学内容。不足之处:如果学生课前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内容,课堂上能多举手发言,讨论的氛围会更加浓厚。探索宇宙教学反思在认识宇宙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资料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一系列数字,震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宇宙的浩瀚无边。除了教材中介绍的“银河系由 1000 亿 2000 亿颗恒星组成”“发现超过 100亿个河外星系”这些资料外,又补充了一些前两节课星空教学中提到过的星座距离地球的距离,如天鹰座的牛郎星距离地球 16 光年,天琴座的织女星距离地球26 光年,这两颗星之间也距离 16 光年。学生听了感到无比惊讶,没有想到看上去近在咫尺的星星相隔却是如此遥远,一下子深深感受到太阳系的渺小,宇宙的辽阔无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更重点介绍了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