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pdf
1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 14 课,60 页)学校:教师:2 目录1、推力和拉力2、改变物体的形状3、可伸缩的橡皮筋4、春天来了5、做个绿色的小使者6、炎热的夏天7、寻找蚂蚁的家8、给小草安个家9、种豆子10、描述方向11、确定位置12、做个小导游13、制作校园模型(一)14、制作校园模型(二)3 1、推力和拉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体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3.引导学生在表达交流中,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现象来分析得出来的实验结论-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教学过程:一、使学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1.推和拉物体会怎样?我们有什么感受?师演示:推开门和拉开窗户。学生感受:推开门和拉开窗户。推一名同学和拉一名同学。问: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在推、和拉这位同学后,你们看到了这位同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估计:学生结合学生移动或走动的现象分析出:是因为受到了力4 的缘故.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师则问: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才动起来?2.推和拉都是力,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二、通过学生的实验证明活动,使学生知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1.小组讨论交流:推和拉物体时你会感受到什么?2.听讨论结果的汇报:估计 1:向里推门能把门推开。估计 2:向左边位窗户,能把窗户拉开。估计 3:我推讲桌,推不动,因为我力气小。估计 4:我拉窗帘,可以把窗帘拉开。估计 5:我擦地时,要推拉拖布,要用力。估计 6:我提着书包,觉得书包在拉我的手。3.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5.师总结: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一些问题凭借我们自己的力量也能够解决。三、推拉纸蝙蝠1、按课本中的图制作一只纸蝙蝠。2、用手推和拉蝙蝠的翅膀。3、推拉蝙蝠的翅膀时你感受到什么?观察到什么现象?4、师总结:推拉蝙蝠的翅膀时要用力,同时的耳朵会动。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四、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论是否正确:力5 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1.师:投影中罗列问题:力不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没有大小、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2.要求:学生结合投影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是否正确。3.听学生的汇报:要求:学生要阐述理由。4.探究要求: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从而验证自己刚才的判断是否正确。5.学生小组探究:6.听汇报: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怎么做的?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顺势进行板书)7.师小结:静止和运动是物体存在的状态。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我们也可以说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五、应用与拓展1、思考回答: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的拉力?2、学生回答:推车、拉车、开门、关门、开窗、关窗、拉窗帘、拉行李箱、升旗、拔河3、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板书设计:推力和拉力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6 2、改变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2、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3、寻找物体的形状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教学难点:通过实探究生活中有关力改变物体形状的科学现象。教学准备:橡皮筋、气球、橡皮、塑料尺、铁丝等、课件预习要求:观察生活中力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教学过程:一、玩变脸游戏,激趣导入1、(教师玩一个变脸游戏,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用手在脸上这样一捏,老师的脸还跟原来一样吗?(不一样了)大家也像老师一样做一做变脸游戏,看谁做的最滑稽有趣。2、学生做变脸游戏,教师指5 到 6 名学生上台表演。(注意不重复)3、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的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让我们的脸发生了变化?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脸发生变化是因为力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改变物体的形状。7 5、板书课题:2、改变物体的形状6、学生齐读课题。7、出示几块橡皮泥。提出问题:拉一拉,捏一捏,橡皮泥会怎样?二、探究物体形状的改变(一)捏橡皮泥1、用多种方法试一试,橡皮泥会怎样?2、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拉一拉,捏一捏,搓一搓,压一压橡皮泥会怎样?A:拉一拉,橡皮泥会变成长条形。B、搓一搓,可以搓成圆形或圆柱形。C、用手压一压,可以压成片形。D、可以用手捏成任意任意形状。E、橡皮泥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形状变了。(二)改变其它物体的形状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带一些东西到学校来,比如橡皮擦、铁丝、橡皮筋、塑料尺、海绵、气球等等。大家带来了吗?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放在桌子上面,展示一下。2、同学们带的东西真多呀!大家看这些东西放在桌子上面是这个形状,那么大家能不能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改变呢?下面请大家动手来试一试。3、学生自由动手操作,用各种方法使这些东西的形状发生变化,8 引导学生尽量使同一种东西的形状发生不同的变化。4、全班交流,指生上讲台演示自己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操作方法。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使物体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有的同学还使同一个物体形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家做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6、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是的,这些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他们受到了力的作用,是力使这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三、探究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大小的关系。1、教师引导:力的作用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那么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呢?2、学生预测结果:有关系,没有关系3、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事实来说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橡皮筋的小实验,探究一下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有没有关系。4、出示实验材料:橡皮筋、实验钩码3 到 5 个、挂钩、一块板(可以用小黑板)、小尺。5、实验的方法:在板的同一高度粘上四个挂钩,每个挂钩上分别挂上一个橡皮筋,然后在橡皮筋上分别挂1 个、2 个、3 个、4 个钩码,测量每个橡皮筋挂上钩码后的长度。6、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1)注意黑板上挂钩的高度要一样,9 便于我们记录。(2)橡皮筋要用新的,这样弹力差不多,便于我们统计实验的结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7、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指导。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8、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交流实验结论。9、教师表扬学生在实验中认真严谨的态度并小结:正如同学们实验得出的结论一样。力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用力大,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大;用力小,物体的形状发生的变化小。力的大小和物体形状变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四、比较传统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方法。1、同学们,用力都会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但是,用力不同,物体形状发生的改变也不一样,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传统用力和现代用力改变物体的物体形状的方法产生的结果。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过去,由于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人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气,改变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小。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改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变得更容易,更符合人们的要求。可见,科技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五、应用与拓展1、大家再思考思考,想想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使物体形状改变的现象?物体形状的变化在生活中是如何被利用的?5、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10 五、课堂总结刚刚大家列举了生活中许多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是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而且力的大小直接对物体形状改变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就比较小。六、课后延伸请同学们在课后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力来改变物体形状的现象?11 3、可伸缩的橡皮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2、知道橡皮筋、弹簧等变形之后力图恢复到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就是弹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橡皮筋、弹簧、海绵等,认识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2、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变化及自己所感受到的反推力的方向并初步认识此为弹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乐于探索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2、愿意与同学合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什么是弹力教学准备: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勾码、统计表、统计图、气球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12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都见过弹簧和橡皮筋,那你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都用在一些什么地方?橡皮筋和弹簧有什么特点?在这些物品里面这些弹簧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圆珠笔、自行车、床垫、蹦床、弹弓、松紧带等等用到了弹簧和橡皮筋。老师:非常聪明的同学们,一下子就举出这么多例子来,那这些弹簧的作用呢?学生:坐下去的时候不会太硬、在泥泞的路上不会太颠簸等等。老师:这些都是利用了弹簧的可伸缩性,增大缓冲呢。二、玩橡皮筋和弹簧1、先拉长橡皮筋,然后松手,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和桌上放着的没有动的橡皮筋比一比。(用力拉橡皮时,橡皮筋伸长了;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2、你拉长橡皮筋时手有什么感觉?(手要用力)3、停止用力会怎样呢?(橡皮筋缩回到原来的样子)4、注意:拉伸橡皮筋时要注意安全。三、不同物体的形状变化。13 1、玩一玩弹簧和橡皮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它们的变化。2、你是怎么玩的?感受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你放手之后弹簧和橡皮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给了弹簧一个压力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此时弹簧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给我们的手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明显的与开始我们向弹簧施加的力相反、并且大小相等)这个力就是弹力。4、给了橡皮筋一个拉力橡皮筋的形状发生改变此时橡皮筋想要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就给我们的手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明显的与开始我们向橡皮筋施加的力相反、并且大小相等)这个力就是弹力。5、小结:(1)有些物体有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2)弹力: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6、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气球感受弹力,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产生弹力。7、认识测力计并了解使用方法(1)我们知道了力有大小之分,我们怎么样来测量力的大小呢?测量长度,我们用尺;测量质量,我们用称,那力呢?14(2)我们的科学家就运用了弹簧具有弹力这个性质为我们测量力的大小制造了一个工具-测力计。认识测力计:测力计的种类: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握力计等等测力计的主要构造:弹簧、指针、刻度(3)演示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测力计测勾码的重力。四、应用与拓展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可以恢复形状的物体?(弓箭、撑杜跳高、用有弹性的布料做衣服)15 4、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能通过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春天的到来,初步了解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2、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悦。3、学习观察春天的变化,发现春天的特征。4、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5、乐于参与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丰富,记录春天植物的变化及春游中观察到的现象。教学准备:1、提前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现象(天气变化、动物的活动、植物的生长及人类生活的变化。)2、提前要求学生每天观察桃花的变化。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引入谈话:朗诵朱自清的春的开头部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16 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写的春的开头部分,大家认为他的怎么样?2、出示春天景物课件。师:春天,万物复苏,是植物的好季节,让我们行动走来吧!二、观察春天的特点1、问题导入:春天悄悄地来了,春天在哪里呢?小动物、树、花草、天气、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由冬到春的季节变化对人类及动植物有哪些影响?2、学生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3、汇报交流结果: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总结板书。(通过总结板书,一是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二是便于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的春天的特点;三是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春天的特点)(1)春天天气的变化:冰雪融化、天气变暖、气温逐渐升高、北方由下雪变为下雨17(2)动物的活动:冬眠的动物苏醒、候鸟(大雁、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一些动物换毛、昆虫(蝴蝶、蜜蜂等)开始活动(3)植物的生长:柳树芽偷偷地从柳条上钻了出来、菜园中小葱绿了、柳树换上了一件绿色的春装、迎春花开了、桃花像怕羞似的,一朵挨着一朵密密地开放着、玉兰花洁白无瑕,散发出阵阵清香、小草从地下钻出头来,逐渐长得一片一片的(4)人类生活的变化:人们脱掉冬装,换上春装;人们增加的外活动的时间,公园和广场里的人增多了;田野上人们开始整地、春耕、播种(5)课件播放:春天天气变化、动物的活动、植物的生长及人类生活的变化:春江水暖、春暖花开、春燕衔泥、春耕播种、春风送暖、春雨沙沙学生观看,继续寻找春天的特征。大家在这么多地方发现了春天,真了不起,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图上还有没有大家没有说到的春天。(观察课件中图片,可以帮助幼儿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欣赏春天的景象,了解幼儿日常难以看到的动植物生长的景象,农民劳动的场景等。)幼儿交流新的发现,教师继续根据幼儿的补充进行板书。(6)感受春天的美大家发现这么多春天的变化,真不简单!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你发现的春天!(7)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18 三、观察并记录奏在里桃花的变化1、在不同的日期观察桃树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及时间。2、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3、春季你身边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记录下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吧。四、应用与拓展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天到了,外面的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到来。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户外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树木、草地、植物的样子。(1)、教师:我们一起看看这棵小树,看看他的树枝上都长出了什么?(2)、教师:花是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呢?(3)、教师:还有地上的小草,我们看看再用手摸摸这些小草,是什么样的感觉呢?组织学生感受春天的风,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风吹在身上、耳朵上、脸上、手上的感觉。教师:我们把小手拿出来感受一下风吹过来时的感觉,说说你觉得风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觉。组织学生找太阳,说说太阳晒在身上的感觉。教师: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里的太阳,站在太阳下晒太阳,摸摸好朋友的衣服、头发、说说太阳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呢?19 2、去春游,记录春游中观察到的现象。(1)春游中观察到春天的植物有哪些变化?(2)春游中观察到春天的动物有哪些变化?(3)春游中观察到春天里的人们有哪些变化?五、师生共同总结。春天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花开了,风吹在身上暖暖的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人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春天是缤纷多彩;它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世界,来到了每一个角落。20 5、做个绿色小使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学生知道3 月 12 日是植树节,加深学生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2、学会植树的方法。3、写一人份“争做绿色小使者倡议书”。4、了解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1、鼓励学生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意识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2、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保护自然资源。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点:1、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学会植树的方法。2、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现状,从而意识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准备:21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植树以及春天特征、珍惜动植物资源的多媒体课件。2、植树的工具,在学生校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树苗。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讲树(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学生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2)、引导学生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每年的3 月12 日定为植树节。2、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1)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植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吸收工业化生产排放的有毒气体、滞留污染大气的烟尘粉尘、消除对人类有害的噪声污染等功用。3、玩树牌学生每人34 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学生22 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由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二、植树1.激发学生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学生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学生说说如何种植树(1)种植工具(铁锹、水桶等)(2)种植方法A、整理植树场地:选择好适合植树的场地,要注意场地赎罪的建筑物及场地土壤是否适合植树。B、准备树苗。要准备适合当地生长的树苗。C、挖树坑:树坑大小要根据树苗的根的大小来确定,要控得大一些,栽上树后树根周围要有一些活土。D、放树苗、填土。树苗要放正,一人扶着另一人填土。大约填到树坑的三分之二的高度,然后把土踏实。E、浇水。F、如果树苗较大,为了防止栽的树被风刮倒或浇水后树苗倾斜,可在树苗周围绑上三根木杆固定。2.学生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23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三、争做绿色小使者 1、引入谈话:亲爱的少先队员们:绿色,是和平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绿色是生命之色,生命呼唤着绿色。绿,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重要,而校园里、公园里却有一些极不和谐的现象。如少数人蓄意破坏公用设施、个别人任意摧残树木践踏草皮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与日益优化的社会氛围极不协调,也是对当代公民文明修养的肆意损害!少先队员共同提出倡议!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让我们共同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化环保意识,呵护一草一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让文明与与优美永驻我们的家园!2、讨论交流:怎样爱护动植物、做一个绿色小使者?学生汇报交流结果。3、和小伙伴们一起写一份爱护动植物的倡议书。4、争做绿色小使者倡议书范例:(1)、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摘叶,保护绿色生命;(2)、三月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希望全体少先队员能积极行动起来,拿起铁锹,自觉投身到植树爱绿护绿中去。(3)、能坚持与破坏绿化的行为作斗争。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时,要勇敢的上前制止,告诉他花草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不能侵害它们。24(4)、积极参与家庭植树种草养花活动,多采用再生纸,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的筷子。(5)、积极开展环保宣传。不仅自己尽力而为,而且要带动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一起来爱惜花草树木。(6)、为绿化校园、美化校园献计献策。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小伙伴们,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吧!人人争当绿色小使者,让红领巾与碧草、绿树、红花共同成长!我们坚信:有你的关爱,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四、珍惜动植物资源1、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情景:在自然保护区里,憨厚、可爱的大熊猫正在吃着竹子。波波说:“大熊猫真可爱,它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多媒体课件:出示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问题: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呢?讨论:通过阅读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研究杂交水稻等事例,讨论野生动植物对科学研究的作用,以及我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小结:地球上的生物物种超过200 万种。但是,人类的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滥伐森林和生态环境被破坏,近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许多动物和植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从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他生物的生存、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25 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地球上的物种及其生态环境。人类对世界上千百万遗传物种的保护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大问题。2、活动:多媒体课件:出示卧龙自然保护区图片。问题: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什么样的区域能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呢?资料:一般来说,自然保护区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地质构造以及水源等自然综合体为核心的自然区域。在这块区域内,人的各种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以使这一区域内的保护对象保持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发展状况。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自然综合体的陈列馆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而且对自然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引导: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以后,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我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已相继建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3、要保护珍惜动植物,我们应该怎样做?比如实行人工养殖,建立保护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申请自然(文化)遗产也是对特有动植物就地保护的措施.。26 6、炎热的夏天教学目标:1、了解夏季的气候特征。2、知道夏季对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3、比较春天和夏天的不同特征。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教学重点:了解夏天天气特点及与动植物、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1.课前观察:当地的气温、天气、河湖、池塘、植物生长情况、动物的出没、农业生产、人的衣着等,与春天相比有什么变化。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一)、谈话活动: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喜欢)2、你看到大树、小草有什么变化?3、学生们说说自己看到的事情。(二)、播放课件,欣赏图片1、夏天来了。哪些小动物出现了?2、河里有什么花?27 3、看看我们的穿着,有什么变化吗?夏天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请小朋友们带着老师的问题看一段录像。4、师:谁来说说,夏天的衣服怎么样?生:很漂亮,很薄,有裙子、短裤5、师设疑请学生讨论并说出理由。师:我今天身上穿的长袖衣服是不是夏天衣服?学生自由回答师:我这件衣服虽然是长袖的,但是它很薄,穿在身上也很凉爽的,也是夏天衣服。6、教师小结:夏季的衣服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薄薄的、轻轻的,穿在身上很凉爽的,也很漂亮的。7、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蝉儿叫了了、荷花开了;小朋友们换上了薄衣裳)8、思考问题:天气炎热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二、观察并描述夏季对动植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启发提问:1、出示图片,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师:夏天到了,小朋友很热,有什么办法让他凉快?大家帮帮他?2、与学生一同思考、讨论有什么办法使他凉快。(二)、引导讲述:1、夏天我们要穿哪些服装?2、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天热了可以扇扇子,开电扇,还可以用什么办28 法使自己凉快?生:扇扇子、开电风扇、开空调、洗脸、洗澡、游泳、到树阴下纳凉等。3、晚上睡觉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睡凉席)4、天热了,吃什么可以凉快?5、天热了每天还要干什么?6、学生边说老师边放图片。(三)、学习讨论:1、出示图片缺水的花师:美丽的花儿到了夏天因为缺水变得没有精神,我们要给花浇水。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讲述: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怎样做?3、教师小结:夏天天气热了,我们可以扇扇子、开空调、开风扇、吃适量的冷饮、吃干净的瓜果、喝绿豆汤、穿短袖衣衫、勤洗澡等来防暑降温。4、学生谈论夏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教育学生夏季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不要在高温下活动,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或电风扇下睡觉,勤洗澡、洗手,主动多喝白开水,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用饮料解暑等。(四)、夏季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1、冬天时,我们这里昆虫和冬眠的动物都看不到了。夏季气温高了,各种动物活动频繁。2、植物生长茂盛,果树和庄稼的果实逐渐长大。29 3、荷花载了,知了叫了三、比较春天与夏天的不同(一)图片比较春天与夏天1.提问:谁能说一说春天有什么特征?2、课件出示教材 14 页图。3、仔细观察两幅图中的动物、植物和人。说一说都有哪些变化?4、讨论、交流、回答。(二)讨论: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1、出示课件,观察,讨论。2、汇报观察、讨论结果。天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叶茂密,桃树结出了桃子。)田野里的庄稼有什么变化?(玉米长高,小麦成熟,开始收割。)河岸、河水有什么变化?(河岸长满绿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开放。)人的衣着有什么变化?(换了夏装。)孩子们在户外玩什么?(游泳)这说明夏天的天气怎样?(变暖。)四、应用与拓展:倾听夏天的声音炎炎列日,动物活动频繁,你能学出哪些动物的声音?(蟋蟀、蝉、蝈蝈、青蛙、蝼蛄、蚊子+)30 7、寻找蚂蚁的家教学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3、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4、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与动物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感官或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教学准备:1、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2、调查表、笔、放大镜、白瓷盆、小铲子、透明有盖的小瓶子。教学过程:一、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1、谈话:我们脚下的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是生物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对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究竟有那些小生物呢?介绍同学们知道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小动物。师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