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5篇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 西师大版试验教材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三单元旋转与平移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结合生活中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生活中的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二)力气目标: 通过让同学观看、操作、比较、分析,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气、动手操作力气、抽象思维力气、沟通与合作力气。 (三)情感目标: 1、能乐观参与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探究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身边与旋转和平移有关的某些事物有惊奇心; 2、充分感受数学乐趣,获得乐观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点: 能推断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 四、教学难点: 1、对没转到一周的旋转现象的推断,如荡秋千。 2、建立同学的空间观念,进展抽象思维。 五、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伴侣卡; 2、陀螺、风车、同学学习环境中的书、文具盒、桌椅等; 六、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师:小伴侣,你们平常课外宠爱玩什么呢?(弹弹珠、踢键子、滚铁环)你们的课外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呀!今日,老师预备带大家出去玩一玩,想去吗?(想)那就跟我来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联系农村孩子的生活阅历,自然地引入新知,激发同学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旋转与平移现象。 旋转现象(12分钟):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老师先带同学们到公园来玩一玩,你们能说说公园里的小伴侣都在干什么吗?(出示课件1)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现在一起观看一下,秋千、水龙头、风车、方向盘等是怎样动的?并用手来比一比。 生1:风车在转动。 生2:方向盘在旋转。 大家观看得真仔细(出示课件2),这些物体运动时都会转弯。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把静态的书面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同学在动手中思维,在观看中分析,把旋转的表象印在脑子里,从而能够形象直观地感知到旋转现象, 利用多媒体单独演示旋转图形,突出物体旋转的中心点和旋转轨迹,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抽象出旋转的本质,遵循儿童从直观到抽象的熟识规律,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气和辨识力气,给旋转现象。 你们能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名字吗?(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旋转) 设计意图:起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能激发同学的惊奇心和求知欲,进步提高学习爱好。 2、动手操作,连续探究。 师:刚才我们在生活中熟识了旋转现象,现在你们能让陀螺和风车旋转起来吗?(同学分四人小组合作,轮番玩一玩,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让它们旋转起来,合作得最好的小组上台来演示。) 设计意图: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同学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对旋转现象的"熟识,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3、运用学问,解决问题 师:其实,我们身边的旋转现象可多了,下面你们能动脑筋、想方法,让你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旋转起来么? 同学小组内沟通、探究,演示让东西旋转,小组间沟通、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的旋转现象的探究,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力气,发散同学的思维,让同学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平移现象: 1、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师:我们再到另一个公园去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3) 大家再观看一下猴子、滑梯上的小伴侣等是怎样动的?用手比一比,并给这种现象起名。(小组合作探究) 师生沟通: 生1:它们是直直地移动; 生2:它们运动的方向是不变的; 生3:可以取名为移动、平移。 师:你们都说得不错(出示课件4),像这样直直地移动的运动方式通常称它为平移(相机,板书:平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营造氛围,让同学思考有活力,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儿童的头脑”。所谓解放头脑,也就是培育同学自由的心灵、乐观、自信,在心理上消退畏惧,鼓舞他们敢于思考,擅长思考,乐于思考,同时培育同学沟通与合作的力气。 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同学运用学习“旋转现象”的方法,小组合作,探讨怎样让身边的东西或自己的身体作平移运动?方法好的小组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信任能制造出奇妙的境界,通过同学的自我呈现,老师的适当表扬,使他们深深体会温馨与和谐,并沉醉其中。 (三)联系生活实际推断旋转与平移现象。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要对课堂中的“主体”布满真实的关怀鼓舞,妙趣横生的“动物王国”有效触动同学心灵,让心灵才智、学问的光辉盈溢课堂。 1、找一找。 师:刚才我们去了公园,现在有位小伴侣想带你们去动物园和游乐园,想不想去?(想)那就抓紧跟她去逛逛吧!(播放课件5) 同学找一找录相里的旋转与平移现象,找得准的嘉奖伴侣卡。 生1:黑天鹅在湖里游泳是平移现象,由于它是直直地移动。 生2:大象的耳朵扇动是旋转现象,由于它扇动时转变了方向。 生3:马儿跑步既是旋转现象,又是平移现象,由于直着跑的时候是平移,拐弯跑的时候是旋转。 2、说一说。 师:我们生活中旋转和平移的现象可多了,大家能说一说么?(说得好的发伴侣卡) 同学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沟通。 设计意图:让同学到日常生活中找一找旋转与平移的现象,使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学会数学地看问题和关怀,解决数学问题。 (四)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特点,将学问优化,完善和深化所学内容,并对本节课学习外延进行拓展,让同学到生活中去探究数学的神奇。 (五)课外延长。 刚才很多小伴侣得到了伴侣卡,这些卡片都是我们班同学制作的,他们听说你们是一群聪慧好学的同学,都特别想跟你们做伴侣呢,你们情愿吗?(情愿)现在他们想请大家产小老师,教教他们:卡片中他们参加的活动是我们今日学习的哪种现象? 原来呀,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擅长观看,爱动脑筋,你们将会在身边发觉更多、更好玩的数学神奇。 (六)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平移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教材解读: 亿以内数的熟识,是在同学熟识和把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熟识是万以内数的熟识的拓展,也是同学必需把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并对数的理论进行整理,在两部分熟识数教学中间支配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内数的.熟识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对亿以上数的熟识起承上启下作用。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同学进行综合学问的渗透,从万以内数的熟识到亿以内数的熟识是同学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供应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同学感受大数,不仅为同学熟识大数供应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同学进行国情教育供应了好素材。突出数概念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原理,培育数感。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同学自主探究和自主沟通的空间,也为老师组织教学供应了思路,如: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消逝成的结论,而是让同学通探究自主过争辩得到。 教法学法: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育同学对大数的感受,进展同学的数感。大数对于同学读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同学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留意放手让同学探究,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沟通训练,达到娴熟程度。 留意基础学问,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同学留有自主探究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学问,应当让同学结实把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去发觉,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学问的理解。 亲热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的数学意识,教学中老师应留意培育同学收集大数的习惯和力气,数的产生与进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熟识数是为了用它来沟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育同学数学意识。 教学理念: 坚持以同学进展为本,为同学终身可持续进展、和谐进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学必需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同学是学习的仆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老师细心组织下充分让同学自己去发觉探究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同学个体差异,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版学校数学第五册第八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本课中渗透了概率的思想,初步感受大事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对一些简洁大事的可能性进行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看法。 3、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阅历,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气,并在和同伴的沟通合作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同学熟识到大事发生存在可能性,并能描述大事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理解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依据已知条件对一些简洁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行比较。 说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的主线是: 摸球试验-机智问答-解释生活现象-描述生活现象。 从摸球试验入手使同学理解大事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通过摸球玩耍引入可能性的问题,引导同学接受动手操作,试验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同学经受了猜想,试验,验证的过程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乐观参与玩耍,学会简洁的推理方法,让同学在自己宠爱的玩耍中学习,培育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初步的推理力气及良好的学习态度。 机智问答,使同学进一步明确本课重点,可以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相对应的问题,拓宽同学的思路。 帮小明解释生活现象,将学问从纸上延长到生活中,同学明确学习了可能性之后有什么用呢? 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 用所学词语说一句话,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同学可以更加灵敏的运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来联系实际,阐述生活现象,进行简洁的推理,将所学学问运用于生活中来解决问题。 在如何突破重难点时,留意同学的体验,提出问题后,先猜想结果是什么?再实践验证,看看实际和猜想是否全都。使同学经受学问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感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我在教学中留意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来吸引同学的留意力,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一开头,又摸球玩耍引入新课,使同学在摸球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来树立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从而会进行简洁的推理。在练习时又创设了小明这个小伴侣的一些活动,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同学所喜闻乐见的问题,如天气,上街等情境,因此同学的学习爱好还是特殊深厚。最终,你能用今日所学的词语说一句话,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吗?由于同学学习了学问就可以用,所以同学参与的特别乐观,也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 二、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感受。 本课中,老师组织同学进行摸球玩耍,从一开头的个别人摸球,得出确定性和可能性,再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玩耍,从同学摸到黄球和白球次数的不同,来猜想盒中的黄球和白球的多少,再到验证猜想是否精确,从而得出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个结论。同学全员参与,让同学亲历学问探究的过程,真正让每一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直观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同学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后,结合自己的活动阅历和生活阅历,有特定的词来描述生活中一些大事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三、重视组织同学对于学习结果的沟通。 在重视同学进行充分的活动的基础上,让同学对某些大事的可能性或对大事的推想结果先进行独立思考,并用特殊的语言来描述,再引导同学针对大事的可能性和对大事的推想结果先与同伴沟通,促进相互学习,培育同学的分析推理力气。本节课组织同学进行了两次沟通,一次是将摸球结果,猜想的结果与同学进行沟通;其次次是用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与同伴沟通。在沟通中,共同发觉大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将所学学问与生活机密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即充分体现了“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个教育教学新理念。 四、重视小组合作,使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本课中的小组合作有两次,一次是摸球玩耍是以6-8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其次次是最终用所学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事情,是以 4人小组为单位。我的同学已经三班级了,小组活动已经可以很有序地进行了,明确了问题后,孩子们自行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统一支配下进行活动或是争辩、沟通,或是玩耍。虽说不是特殊有效,但是一般的活动都可以进行了,像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或活动还是无所适从,没有什么有效的结果。如何使小组活动真正做到有效,如何使小组真正成为同学学习活动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这几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说课内容】 商中间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教材解析】 本课内容是在同学学习了简洁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必需使同学切实学好这部分学问。 【学情分析】 同学已经娴熟把握了基本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三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中间商0的道理,把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受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应用意识;学会用估算推断计算结果,培育初步的估算意识。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应在十位商0占位的道理。 【教具及学具预备】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需做好充分的预备,为此我做了以下预备工作: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428根小棒每组一份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一)教法指导 数学教学要遵循“以同学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依据本课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将接受以下教法: 1、尝试教学法 2、直观教学法 3、启发式教学法 (二)学法指导 同学把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学问宝库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我预备渗透以下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法。 2、合作沟通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 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乐观利用课程资源,制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同学进展的教学过程。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由于教材中供应的参观果品厂的情境脱离同同学活实际,因此我创设了参加全运会火炬传递的情境。先播放画面,深刻感受全运会火炬传递的盛况,然后老师出示情境并指出:全运会火炬也来到了我们济宁,我们学校为部分有幸参加全运会火炬传递的同学预备了太阳帽。引导同学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在分析题意后列出算式:428÷4。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以吸引同学乐观主动的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又分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1、估算 老师引导同学分析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并板书: 428÷4。先让同学估一估商是多少,并汇报不同的估算方法,这时同学可能会消逝两种估算结果:大约100或比100多一些. (估算的目的是让同学体会商中间的0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假如漏了商中间的0,那么商就不是三位数了,就比100小了。) 2、计算 老师引导同学借助已有的学问基础尝试计算,可以独立思考、同位争辩,还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在独立探究后进行全班沟通,我鼓舞同学汇报并呈现不同的算法。同学可能会消逝摆小棒或以下几种算法(课件出示)。通过组织同学分组争辩,再依据估算结果,得出第1、2种做法是错误的。 3、直观演示,理解算理 对于第三种方法,我让同学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小结,并接受直观教学法,借助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同时老师板书竖式:先把四百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100根,也就是4个百除以4商1个百,在百位上商1;再分2捆小棒,2捆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不够分1个十,所以应在十位上商0;把2捆小棒和剩下的8根合起来变成28根小棒,也就是28个一除以4得7个一,把7商在个位上。在这里重点使同学理解2个十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不够分一个十,所以十位上应当商0的算理。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引导同学质疑问难,再一次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通过全班争辩沟通,使同学深刻理解当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应当在十位上商0占位的道理。 4、明确竖式简便写法 对于同学的第四种做法,我重点让同学明确:为什么2除以4不够商1,在十位上商0后,0乘4得0为什么不写呢?理解:由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所以这一步可以省略。同时板演规范的简便竖式写法。 5、灵敏处理,把握算法 当同学把握了428÷4的正确算法后,我直接板书204÷2,引导同学独立进行笔算。通过汇报沟通同学会消逝两种写法。这时我引导同学思考十位上的0除以2该怎么办?使同学理解十位上的0除以2直接在十位上商0占位,由于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所以中间一部分可以省略不写。通过对比两种写法,使同学体会其次种写法的简便,同时老师板书简便写法。 总之,在新知建构的过程中,我向同学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怀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满足了同学内心的探究感和成就感。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因此本课的.练习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多样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既有基本练习,又有拓展练习和力气提高题。 1、课本41页第1题。先估算再笔算,同学独立完成后汇报沟通,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进一步理解“十位上不够商1,应商0占位”的算理,达到了巩固学问的目的。 2、我当小老师。引导同学用手势进行推断,并说一说错题的缘由是什么,以后再做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留意什么,你想提示大家什么呢?通过此项练习,培育同学的观看、推断力气及语言表达力气。 3、解决问题。本题引导同学独立完成,以提高同学利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达到了拓展升华的目的。 这三组练习层次清晰,起到了促进同学把握学问,熬炼力气的双重效果,又使同学充分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育了同学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四)课堂评价,总结升华 本环节中,我先引导同学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学问,然后揭示并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然后让同学畅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思考在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留意什么,培育同学归纳整理学问的力气。最终通过自评、互评、师评来比较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此树立信念,明确努力方向。 总之, 在全课的整体设计中,我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放教学活动,力求做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每一位同学都得到不同的进展,确保了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四、板书设计 都说好的板书是“微型教案”,所以,本课的板书设计简洁明快,重点突出,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对同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熟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20xx秋季版三班级上册第8788页例1、例2。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初步熟识” 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一些整数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同学初步熟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同学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同学熟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由于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同学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简洁一次学好,所以,现行的学校数学教材,分数的教学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分数的初步熟识,其次次才是系统的学习分数学问。本单元只是初步熟识。熟识“几分之一”又是熟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同学的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同学以后学习分数、小数等学问以及分数应用题是特别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1学问教学点:初步熟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力气进展点:亲历合作沟通,自主探究的过程。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气、语言表达力气和迁移类推的力气。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激发同学探求学问的爱好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制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三、说教法 1转变角色 放手促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知我们:“同学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力气 在确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仆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努力创设公正、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生沟通,亲力探究新知的全过程。体会到探究的欢快,成功的欣喜,合作的愉悦。 2联系生活 引探创新 “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让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熟识几分之一,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鼓舞同学制造出几分之一,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 3创设情境 升华熟识 学校生思维活跃,但只有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他们的聪慧才智才能充分施展发挥,他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毫无忌讳的流露。针对这一点,我以同学宠爱的野餐为主线,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同学的情感体验,大大有利于同学对所学内容进行乐观地意义建构。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策略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同学为主,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同学自由选择材料表示它的二分之一,自己制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和几分之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2合作学习策略 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合作学习,认为“合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行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在通过折纸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时,我鼓舞同学充分地合作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真正实现“1+12”。与此同时,同学的表达力气,观看力气,比较力气,辨析力气,倾听的习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进展。合作意识不断增加,为今后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通过创设野餐的教学情境,让同学在分食物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分才能使两位同学美誉看法,这边同学会讲到每人分“两个”这样就比较公正,公正的分我们也叫做“平均分”,为本节课熟识几分之一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共研 就本节课而言,感悟分数的含义和理解“是谁的”的含义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设计了有梯度的三层探究活动。 1熟识二分之一 当结合同学的叙述和课件演示,使同学明确: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 份是这块蛋糕的一半后,激疑:半个蛋糕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还能表示吗?引出二分之一这个分数,同时教学二分之一的读写法。并引导同学理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十一。让同学借助生活阅历,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紧接着,老师让同学分小组任选一个图形材料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样,同学通过动手操作、组内沟通,进一步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也为后面对四分之一的理解做好了应有的学问预备。 2熟识四分之一 由于有对二分之一的理解作为基础,在对四分之一教学的处理时,我主要接受迁移的策略,放手让同学自己探究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和四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并鼓舞同学制造出多种方法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同时,引导同学思考: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能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使同学熟识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回到分食物的情境中,通过刚才的学习,让学再说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每份是它几分之几,通过分同一个物体比较每份的大小,我们可以得到:当物体相同时,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找到规律后紧接着进行练习,加深熟识。 (三)应用辨析 深化熟识 通过查找身边的分数和关怀张大伯解决问题,让同学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运用于生活,进而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四)归纳总结 拓展延长 课的最终,让同学自己谈感受和收获,引导同学自觉对本节课的学问进行梳理,并利用课外拓展题,再次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培育同学的抽象思维力气,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24时记时法是苏教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上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的学问。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熟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4时记时法作为记时的方法,同学在生活中已有所了解,但消逝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教材为同学供应现实的、感爱好的题材,唤醒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从而主动了解24时记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觉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分,并能正确的进行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同学的学习基础,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一般记时法进行互换,培育同学主动探究问题,乐于和同伴合作沟通的习惯。 3、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爱好。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同学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了解24时记时法,明确两种记时法的异同。由于同学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用12时记时法表示时刻,因此正确地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和进行记时法之间的互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以同学的进展为立足点,引导同学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运用以下教法进 行教学: 1、情境教学法。课标指出,要让同学在生动好玩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同学在生活情境中学有所悟,在问题情境中学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学有所乐。 2、直观教学法。百闻不如一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供应丰富的表象信息,激发学习欲望,突破重难点,促进同学乐观参与学习过程。 三、说学法 教会同学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落实同学是学习的仆人,运用以下学法有效学习: 1、实践探究法。充分调动同学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2、合作沟通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沟通,有利于同学乐观思考,张扬共性,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程序 鉴于对以上的熟识,我力求以同学为主体,在活动中建构,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链接生活,初步感知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需具有两个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课始,播放同学生疏的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同学说说这个节目是播出的时刻,唤起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再通过屏幕上的19:00,初步感知两种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再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让同学说说最宠爱的节目是在什么时刻播出,通过争辩,让同学把对应的12时记时法写在24时记时法的"旁边。让同学依据生活阅历,初步尝试进行互换。 (二)、实践探究,自主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同学的进展总是伴随着特定的活动过程,活动过程呈现得愈充分,同学的体验就愈深,也就愈有利于同学的进展,立足同学的学问起点和生活阅历,通过以下活动让同学自主建构。 1、比一比 现在黑板上消逝了两种记时法,这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你更宠爱哪种记时法?向同学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同学供应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同学投入到富有挑战和探究的数学活动中去。 2、议一议 在同学自主探究之后,创设公正、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同学畅所欲言,在沟通、争辩、比较中达成共识,得出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名称。并说说为什么不叫25时记时法或26时记时法,强化一天24小时。 在争辩两种记时法的异同时,适时结合钟面,引导同学探究24时记时法的记时规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的变化,四周环境的变化,让同学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通过对0时的争辩,强化对0时的理解,知道今日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并让同学在对宠爱哪种记时法的争辩中明白,使用两种记时法是源于生活的需要,要依据具体状况选择记时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换一换 让同学试着把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很快的用12时记时法表示出来,再让同学出题考老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换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表述互换的方法,提高娴熟程度,加深对两种记时法之间联系的熟识。 本环节依据同学的生活阅历积累,引导同学自己去系统探究两种记时法,在老师有条理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梳理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分,找到联系点。关心多媒体直观的优势,让同学亲历数学化的建构过程,突破重难点。 (三)、回归生活,应用拓展 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本环节结合书中的想想做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同学体验成功。 1、说一说。结合银行门牌、汽车站牌、大路标志、火车票让同学在小组里说说从这些材料上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将书中的问题以开放式的形式消逝,关注同学的共性差异,让每个同学都能给出自己的想法,巩固两种记时法的互换,建立起初步的时间观念。 2、画一画。给想想做做中的第6题四个钟面画上指针。 3、小小播报员。结合本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用12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让同学在小组里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让同学在内化学问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四)、总结评价,促进进展 课的最终让同学说说收获和体会,以同学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进同学对学问的内化把握,培育反思自己学习方式的习惯,通过评价激励,激发起同学对数学学习的爱好,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中去。 三班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熟识”几分之一。 依据课标的要求和同学的年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同学熟识、读写几分之一的数,会比较大小。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沟通,培育同学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力气。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其中我把“熟识、读写、比较大小”确定为本课的重点。把“理解含义”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关于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接受“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力求学问让同学自己学会。同时利用、图形等关心教学。 下面,我就把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呈现给大家。 三、教学流程 (一)第一个环节:复习导入,方案2分钟完成。首先我以同学生疏的生活情境-中秋节吃月饼导入复习。我是这样导入的:中秋节的时候你们吃月饼了吗?今日啊,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月饼,想和大家一起共享,你们情愿吗?(出示复习题)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块?从而引出课题:这半块月饼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应当怎样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分之一”。(板书、齐读课题) 【从同学生疏的情境切入,既激发了爱好,又调动了学习的乐观性。】 (二)其次个环节探究新知,方案用20分钟完成。 1、第一个步骤自主探究。我出示自学指导: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先自己看书自学,想一想,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时间3分钟) 【自学指导的设计,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同学自学。】 同学自学过程中,我要深化其中,了解学情督促自学,为汇报作预备。 2、其次个步骤汇报沟通,我组织同学逐题汇报,并借助关怀同学理解1/2的含义: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说理训练,通过练说、指名说、互说等形式理解的1/2含义。 接着引导学习读写。重点强调书写挨次,并介绍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方法。1/2读作二分之一(板书)。 1/4、1/3的熟识方法与1/2基本相同,但要大胆放手,让同学通过学问的迁移,自主理解1/4、1/3的含义。(我适时板书) 接下来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举诞生活中几分之一的数,说说它的意义。【使同学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几分之一的数来表示,体会数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