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件:210《晏子使楚》(苏教版八年级上).ppt
-
资源ID:75402952
资源大小:2.17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课件:210《晏子使楚》(苏教版八年级上).ppt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2 2)酒酣)酒酣 ()(3 3)吏二缚一人诣王)吏二缚一人诣王 ()(4 4)所以然者何)所以然者何 ()答案:答案:(1 1)对)对 (2 2)高兴)高兴 (3 3)绑)绑 (4 4)这样)这样2.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译文:_(2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译文:_答案:答案:(1 1)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2 2)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3.3.请你用请你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 1)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2 2)今民生长于齐不盗)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答案:答案:(1 1)臣)臣/请缚一人请缚一人/过王而行过王而行(2 2)今)今/民生长于齐民生长于齐/不盗不盗阅读全文,回答阅读全文,回答4 48 8题。题。4.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A.齐之习辞者也(言辞)齐之习辞者也(言辞)今方来(将要)今方来(将要)B.B.何坐(犯罪)何坐(犯罪)齐人固善盗乎(本来)齐人固善盗乎(本来)C.C.叶徒相似(只)叶徒相似(只)寡人反取病焉(辱)寡人反取病焉(辱)D.D.晏子避席对曰(躲开席子)晏子避席对曰(躲开席子)吾欲辱之(羞辱)吾欲辱之(羞辱)【解析解析】选选D D。“避席避席”在句中的意思是在句中的意思是“离开座位离开座位”。5.5.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羞辱晏子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羞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用自己的话回答)答:答: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如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如下:下:答案:答案: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盗,从而戏弄晏子。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盗,从而戏弄晏子。6.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可提炼成成语_,晏子说这话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晏子说这话的目的是想说明什么?答:答:_答案答案:南橘北枳:南橘北枳 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就喜欢偷盗”的发难。的发难。7.7.结尾处写道结尾处写道“王笑曰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的心态?答:答: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能力,当时楚王想此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能力,当时楚王想要羞辱晏子,没有想到反而自取其辱,因此当时他十分窘迫。要羞辱晏子,没有想到反而自取其辱,因此当时他十分窘迫。答案:答案: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想羞辱晏子反而自取其辱的窘态。8.8.晏子这个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很有名。他机智诙谐,晏子这个人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很有名。他机智诙谐,能言善辩,大智大勇,兼具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课文主能言善辩,大智大勇,兼具政治家和外交家的风采。课文主要是通过什么来突出他这些特点的?要是通过什么来突出他这些特点的?答:答:_【解析解析】描写人物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描写人物有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在本文中,面对楚王的挑衅,他以自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在本文中,面对楚王的挑衅,他以自己巧妙的语言反击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己巧妙的语言反击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答案(示例):答案(示例):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突出他的特点。课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突出他的特点。他的比喻非常巧妙,既回击了楚王的诬蔑,又不失外交礼仪。他的比喻非常巧妙,既回击了楚王的诬蔑,又不失外交礼仪。同时,文章还把楚王作为晏子的陪衬,构成对比,更显出晏同时,文章还把楚王作为晏子的陪衬,构成对比,更显出晏子的机智勇敢。子的机智勇敢。9.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1)晏子入见,立有间)晏子入见,立有间 ()(2 2)公被狐白之裘)公被狐白之裘 ()(3 3)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答案:答案:(1 1)一会儿)一会儿 (2 2)通)通“披披”,穿着,穿着 (3 3)拿出)拿出10.10.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译文:译文:_(2 2)晏子能明其所欲)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译文:译文:_答案:答案:(1 1)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知道有人在辛苦。(2 2)晏子能够明白自己想要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认为好)晏子能够明白自己想要做的事,景公能做他所认为好的事。的事。11.11.本文记述了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执政者要本文记述了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提醒执政者要_。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劝谏景公的?。晏子是用什么方法劝谏景公的?答:答:_答案:答案:重视人民疾苦重视人民疾苦 借用古之贤君的例子劝谏当时的国借用古之贤君的例子劝谏当时的国君,借古讽今,有说服力。君,借古讽今,有说服力。12.12.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选择其中晏子和景公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课文选择其中一人,略作分析。一人,略作分析。答:答: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分析能力。把握晏子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分析能力。把握晏子的性格可从晏子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爱国精神来分析。景公的性格可从晏子时刻关心人民疾苦的爱国精神来分析。景公的性格特点可从他能听从晏子的正确建议来分析。性格特点可从他能听从晏子的正确建议来分析。答案:答案: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景公:具有民本思想,能善于采纳正确的建议,且知错就改。景公:具有民本思想,能善于采纳正确的建议,且知错就改。(任选其一即可)(任选其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