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语句表达3.238271.pdf
-
资源ID:75410158
资源大小:446.5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语句表达3.238271.pdf
【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1.我们之所以要隆重纪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对这段话的逻辑关系理解错误的是()。A.与之间是递进关系 B.与之间是承接关系 C.与之间是并列关系 D.与之间是因果关系 2.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必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B.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下,传扬出去,肯定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D.对采用电脑摇号择校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3.叔本华一生为噪音所苦,并举歌德、康德、李克登堡等人的传记为例,指出几伟大的作家莫不饱受噪音折磨。其实不独作家如此,一切需要思索,甚至仅仅需要休息或放松的人,【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皆应享有宁静的权利。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好静乃是听觉上的“优洁癖”,知识分子和有闲阶级的“富贵病”。在这种谬见的笼罩之下,噪音的受害者如果向“音源”抗议,或者向第三者,例如警察吧,去申冤投诉,一定无人理会。“人家听得,你听不得?你的耳朵特别名贵?”是习见的反应。所以制造噪音乃是社会之常态,而干涉噪音却是个人之变态,反而破坏了邻里的和谐,将不见容于街坊。诗人库伯说得好:“。”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聒噪的人总是颠倒黑白 B.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 C.人啊,保护好你的耳朵 D.爱好清静,是你的罪证 4.最近媒体披露一些专家建言:经济犯罪死刑对腐败威慑有限,建议逐步予以(废除)。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替换括号内的词语,使原句的意思保持不变。()A.剪除 B.舍弃 C.废止 D.废弃 5.一个普遍的说法是,人类能辨别 1 万种不同的气味,一只猎犬的鼻膜上有 2.2 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 2000 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气味受体蛋白共 300 多种,分别负责不同的气味分子,可以产生大量组合,形【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成大量的气味模式,。而且我们的嗅觉很容易训练,短期内可见惊人成效,在实验中,如果暴露在单一的花香中,人只要 3 分半钟,就能极大提高对这种花香的辨别能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A.这也就是人类能够辨别 1 万种不同气味的原因 B.这些气味信息直接进入嗅觉皮层还会影响人的情感反应 C.因此对人类来讲嗅觉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觉 D.但是不同的人对这些气味模式的敏感程序有所不同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语境中句子理解的能力。理解文段整体结构要从关联词入手,“之所以,不仅是因为,而且还因为是,是”,由此可以判断,是结果,都是原因;第二层和(不仅而且还)是递进关系;第三层和之间是并列关系。选项中 B 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2.答案:B 解析:A 中缺少谓语,应为必须“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有语病;C 中“贻笑大方”包含被人笑话的意思,“被人”二字重复,有语病;D 中缺少宾语,应为“实行的方法”。只有 B 无语病,故正确答案为 B。3.答案:B 解析:【新西南教育】【新西南教育】文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主旨,前两句话是立论,第二句话是中心观点;后面几句话列举了反面观点,倒数第二句话运用归谬法,让我们看到制造噪音反倒有理了,B 项最能承接、总结这层意思。A 项与前文意思不太衔接得上,前文说的“常态”“变态”颠倒不是制造噪音的人造成的,而是社会默认的;C 项与前文脱节;D 项表达不出作者的反对态度。所以本题选 B。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能力。“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剪除”指铲除(恶势力)、消灭(坏人);“舍弃”指放弃、抛弃;“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废弃”指抛弃不用。与空格搭配的是法令,因此 C 项的”废止“最符合语境,与”废除“词义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 C。5.答案:A 解析:“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而横线部分应填入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能做为总结句的只有 A、D 项,D 项与后文的“而且”衔接不恰当;A 项与第一句中的“人类能辨别 1 万种不同的气味”相呼应。故本题选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