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类审计学串讲讲义7626.pdf
审计学 考试辅导串讲 一、审计学试题题型、题量 2010 年审计学考试的题型以 2009 年审计学考题为例,说明目前题型、题量的分布状况;2010 年按照这个题型应试:审计学题型、题量分值 考题类型 题目数量 每题分数 总分值(分)1单项选择题 20 1 20 2多项选择题 10 2 20 3名词解释 2 2 4 4.简答题 2 5 10 5论述题 1 10 10 6案例分析题 3 12 36 合计 38-100 二、2010 年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 2010 年审计学考试大纲有所变动,教材变化幅度大.审计学教材框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审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三章)第二部分: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第四章-第六章)第三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实务(第七章-第十二章)三、命题规律 1.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为命题原则 2.考核审计准则 3.考核财务报表审计实务 4.注重风险导向审计 5.考核审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复习思路 1.通读指定教材,突破重点和难点 2.结合财务报表审计实务,掌握审计准则 3.结合企业会计准则 4.强化应试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5.历年考题为应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审计概论【学习重点】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熟悉)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一、审计的含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审计的主体(二)审计的授权者(或委托者)(三)审计的客体(对象)(四)审计的依据(五)审计的目的(六)审计的本质 二、审计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一)独立性 机构独立;业务工作独立;经济独立。(二)权威性 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决定了它的权威性。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我国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2 年 12 月 4 日第五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1983 年 9 月正式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995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二)国外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985 年 10 月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经历四个阶段:阶段 1-详细审计阶段 起因:南海公司事件 审计的目的:查错防弊 审计的方法:详细审计 审计的对象:会计账目 使用人:股东 阶段 2-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 20 世纪初,美国式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的:对报表数据做检查,判断企业的信用 审计的方法:抽样 审计的对象:资产负债表 使用人:股东和债权人 阶段 3-会计报表审计阶段 30 年代到 40 年代,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的:对报表发表意见,不仅仅是资产负债表,还针对利润表 审计的方法:测试企业内控做抽样审计 鉴证的对象:对企业的内控进行控制测试,同时鉴证报表,对报表发表意见 使用人:股东、债权人、金融机构、潜在投资人等.阶段现代审计阶段 40 年代后,审计国际化,法制化。审计的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计算机辅助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一、审计的分类 归纳:1.按审计主体分类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2.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 财务报表审计 经营审计 合规性审计 3.按审计实施的时间分类 事前审计-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 事中审计-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所进行的审计 事后审计-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完成之后所进行的审计 4.按审计执行的地点分类 就地审计 报送审计 5.按审计所依据的基础和使用的技术分类 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其他审计之间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虽然存在很大的区别,但是注册会计师在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都要对其内部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考虑是否利用其工作成果。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方法等方面都和外部审计有一致之处。利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费用。二、审计的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 1.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分类 顺查法 逆查法 2.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数量详查法 和范围分类 抽查法 3.按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内容分类 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1)顺查法 优点:方法比较简单,并且由于从原始凭证入手,审查的内容系统全面,不易造成重大疏漏;缺点:工作量大、烦琐,审查时不易抓住重点。因此顺查法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量较少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差的单位。(2)逆查法 优点:从被审计对象的总体着眼,在进行全面观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抓住疑点或重点进行深入审查,可以相对减少工作量,节约人力和时间,提高审计功效;缺点:审查不够系统、全面,容易遗漏问题。因此,对于规模较大、业务量繁多或内部控制制度较健全的单位,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3)详查法 优点:能够全面查清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一般不易疏漏,审计风险较小,审计工作质量较高;缺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较高。详查法适用于经济业务相对比较简单的小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或是经济问题非常严重的专题审计。在现代审计中,较少采用详查法,而大部分采用抽查法。(4)抽查法 优点:审计成本较低,能明确审查重点,审计效率较高;缺点:审计结果过分依赖所审查部分的情况,如果所审查的部分不合理或缺乏代表性,抽查结果往往不能发现问题,甚至以偏概全,作出错误的审计结论。因此抽查法仅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复杂、内部控制健全和会计基础较好的单位。(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查询法、鉴定法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职能 审计职能是审计本身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经济鉴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二、审计的作用 审计具有制约作用、促进作用、证明作用。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学习重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念(掌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掌握)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掌握)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佣金与业务招揽(熟悉)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含义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注册会计师职业纪律、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等的总称。(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关注中国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第一层次:基本准则(5 个方面)第二层次:具体要求(7 个方面)1 独立、客观、公正 独立性(第二节)2 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 专业胜任能力(第三节)3 保密 保密(第三节)4 职业行为责任 收费与佣金(第四节)5 技术准则 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第五节)6 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第五节)7 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第四节)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独立、客观、公正(结合第二节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它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因素:(1)经济利益 (2)自我评价 (3)关联关系 (4)外界压力(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结合第二节专业胜任能力)(三)保密(结合第三节保密)保密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的信息保密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在签订业务约定书时,应当书面承诺对在执行业务过程中获知的客户信息必须保密。这里所说的客户信息通常是指商业秘密。一旦商业秘密被泄露或被利用,往往给客户造成损失。(四)职业行为责任 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2.对客户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3.对同行的责任(1)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同行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配合同行工作。(2)注册会计师不得诋毁同行,不得损害同得利益。(3)会计师事务所不得雇用正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不得以个人名义同时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4)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争揽业务。4.其他责任(1)注册会计师应当维护职业形象,不得有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2)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不得采用强迫、欺诈、利诱等方式招揽业务。(3)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4)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向他人支付佣金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也不得向客户或通过客户获取服务费之外的任何利益。(5)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不得允许他人以本所或本人的名义承办业务。(五)技术责任 总结: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重点掌握:独立、能力、责任。第二节 独立性 一、独立性的含义 二、威胁独立性的情形 第一,经济利益 (1)与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2)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3)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4)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5)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6)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如果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或所处职位能够对鉴证业务的对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曾经是鉴证小组的成员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那么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成员的独立性可能受到威胁。P71【例题 1简答题】ABC 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承办 V 商业银行 2009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于 2009年底与 V 商业银行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ABC 会计师事务所指派 A 和 B 注册会计师为该审计项目负责人。假定存在以下情况:(1)V 商业银行以 2009 年度经营亏损为由,要求 ABC 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一定数额的审计收费,但允诺给予其正在申请的购买办公楼的按揭贷款利率予以相应优惠。ABC 会计师事务所同意了V 商业银行的要求,并与之签订了补充协议。(2)A 注册会计师持有V 商业银行的股票1000 股,市值约 6000 元。由于数额较小,A 注册会计师未将该股票售出,也未予以回避。要求:(1)针对第(1)种情况,判断 ABC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2)针对第(2)种情况,分别判断 A 注册会计师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规定,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违反。V 商业银行允诺给予 ABC 会计师事务所按揭贷款利率优惠,该事项构成了 ABC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获取除审计收费以外的其他经济利益,损害审计独立性。(2)违反。A 注册会计师持有 V 商业银行的股票,与 V 商业银行存在除审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损害审计独立性。第二,自我评价 (1)最近曾在鉴证客户中工作 (2)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3)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第三,关联关系 1.与鉴证小组成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2.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高级管理人员;3.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管理人员或签字注册会计师与鉴证客户长期交往;4.接受鉴证客户或其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的员工的贵重礼品或超出社会礼仪的款待。第四,外界压力 1.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2.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3.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三、防范措施 四、业务期间 业务期间-自审计项目组开始执行审计业务之日起,至出具审计报告之日止。-连续审计,业务期间结束日应以其中一方通知解除业务关系或出具最终审计报告二者时间孰晚为准。如果一个实体在拟审计财务报表涵盖期间之内或之后成为审计客户,考虑下列因素是否会对独立性产生威胁:1.在财务报告涵盖期间之内或之后、接受审计业务委托之前存在的与审计客户的经济利益或商业关系.2.以前向审计客户提供的各类服务.五、特定情况下对独立性原则的运用(一)经济利益(二)贷款和担保(三)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四)家庭和个人关系(五)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六)最近曾在鉴证客户中工作(七)作为鉴证客户的经理或董事(八)高级职员与鉴证客户之间的长期关联(九)为鉴证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 第三节 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 一、专业胜任能力 二、保密 第四节 收费、佣金与业务招揽 一、收费 1.收费考虑因素 2.或有收费 除法规允许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不得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决定是否收费或收费多少。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二、佣金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为招揽客户而向推荐方支付佣金,也不得因向第三方推荐客户而收取佣金。三、业务招揽 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采用强迫、欺诈、利诱或骚扰等方式招揽业务等等。广告,是指为招揽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将其服务和技能等方面的信息向社会公众进行传播;业务招揽,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与非客户接触以争取业务。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的业务应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宣传,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向社会公众告知有关事实,其目的不是抬高自己。第五节 其他职业道德 一、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 二、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 1.前任注册会计师 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对最近期间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或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注册会计师。后任注册会计师,是指代表会计师事务所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2.客户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在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3.接受委托前的沟通 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在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审计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特别是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客户之间在重大问题上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授权前任注册会计师对其询问做出充分的答复。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授权,或限制前任注册会计师做出答复的范围,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向被审计单位询问原因,并考虑是否接受业务委托。4.接受委托后的沟通 如果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如果后任注册会计师发现前任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存在重大错报,应当通过审计客户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并要求安排三方会议,商谈解决措施对其进行妥善处理。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学习重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掌握)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掌握)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熟悉)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目标和作用(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含义和目标(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作用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人的规范 2.业务准则对执行业务的规范 3.质量控制准则对事务所的规范(1)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例如: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审阅准则 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一、鉴证业务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一)鉴证业务要素 1.三方关系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 2.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针对什么内容鉴证 鉴证对象与鉴证对象信息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1)当鉴证对象为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历史或预测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2)当鉴证对象为非财务业绩或状况时(如企业的运营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反映效率或效果的关键指标;(3)鉴证对象为物理特征时(如设备的生产能力),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有关鉴证对象物理特征的说明文件;(4)当鉴证对象为某种系统和过程时(如企业的内部控制或信息技术系统),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关于其有效性的认定;(5)当鉴证对象为一种行为时(如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可能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或执行效果的声明。3.标准 标准可能是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或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国家认可的专业团体依照公开、适当的程序发布的,也可能是专门制定的。特征: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4.证据需要证据支持来完成鉴证工作 (1)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2)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3)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鉴证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4)鉴证业务风险 鉴证业务风险是指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5.鉴证报告 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的提出结论。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消极的提出结论。【例题1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接受甲公司的委托,对甲公司管理层编制的下属子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鉴证。甲公司拟将该评价报告提交给其他预期使用者。要求:(1)指出该项鉴证业务属于下表中何种业务类型,直接在答题卷第2页表格中相应位置打“”分类序号 业务类型 在相应位置打“”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 历史性财务信息鉴证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 (2)指出该项鉴证业务的责任方,并简要说明甲公司管理层、子公司管理层和A注册会计师各自的责任 (3)在评价子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时,甲公司使用的是自行制定的标准。请简要说明A注册会计师应从哪些方面评价标准的适当性。【答案】(1)分类序号 业务类型 在相应位置打“”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 直接报告业务 历史性财务信息鉴证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 (2)责任方为甲公司管理层;甲公司对由其编制的子公司IT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或:鉴证对象信息)负责;子公司对其IT系统的运行有效性(或:鉴证对象)负责;A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鉴证报告负责。(3)A注册会计师应从“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五个方面评价标准的适当性。(二)鉴证业务的基本分类 鉴证业务的 基本分类 特点 1.审计业务 第一,审计对象-历史财务信息 第二,审计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第三,审计结论-合理保证 第四,表达意见与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 2.审阅业务 第一,审计对象-历史财务信息 第二,审计程序-询问与分析程序 第三,审计结论-有限保证 第四,表达意见与结论的方式-消极方式 3.其他鉴 证第一,审计对象-非历史财务信息 业务 第二,审计程序-多样化 第三,审计结论-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 第四,表达意见与结论的方式-积极方式或消极方式(三)鉴证业务的其他分类 鉴证业务的其他分类 1.按鉴证业务的目标 合理保证或有限保证 2.按责任方认定能否为预期使用者直接获取 基于责任方认定和直接报告业务 3.按提供的保证程度和提出结论的对象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 其他鉴证业务 二、相关服务 第三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职业道德规范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要素 人力资源 业务执行-指导、监督与复核 业务工作底稿 监控 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由谁负责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 1.主任会计师 主任会计师可针对下列方面制定政策和程序,以适当履行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的责任:如何负责 2.行动示范,信息传达 3.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 4.委派质量控制制度运作人员-考虑其是否具有足够、适当的经验和能力以及必要的权限。二、职业道德规范 领导层的带头示范、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其实施监督控制以及制定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处罚。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考虑:1.客户-诚信 2.事务所-胜任能力,时间,资源 3.客户关系的终止与业务约定的解除 四、人力资源 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应当解决下列人事问题:1.招聘;2.业绩评价;3.人员素质;4.专业胜任能力;5.职业发展;6.晋升;7.薪酬;8.人员需求预测。关注: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职业发展;业绩评价、薪酬和晋升;项目组的工作委派 五、业务执行(一)指导、监督与复核 1.指导的具体要求:使项目组了解工作目标。提供适当的团队工作和培训。2.监督的具体要求 追踪业务进程。考虑项目组各成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解决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识别在执行业务过程中需要咨询的事项,或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组成员考虑的事项。3.复核的具体要求 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形成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是否需要修改已执行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已执行的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结论,并得以适当记录;获取的证据是否充分、适当;业务程序的目标是否实现。(二)咨询 (三)意见分歧 1.处理意见分歧的总体要求 (1)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处理和解决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2)形成的结论应当得以记录和执行。2对出具报告的影响。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四)项目的质量控制复核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该业务的人员,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客观评价的过程。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政策和程序应当包括下列要求:(1)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2)规定适当的标准,据此评价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以确定是否应当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3)对符合适当标准的所有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六、业务工作底稿 1.业务工作底稿归档与保存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出具报告后60天内,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业务工作底稿进行归档。对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自业务报告日起,对业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2.业务工作底稿的管理要求 3.业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 七、监控【例题2简答题】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为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后,A注册会计师发现甲公司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审计项目组成员均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能。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某软件公司张先生曾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因此聘请张先生加入审计项目组,测试该系统并出具测试报告。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要求审计项目组成员相互复核所执行的工作,并在工作底稿的复核人员栏签字。在复核过程中,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在某个专业问题上存在分歧,A注册会计师就此问题专门致函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考虑到该项业务的高风险性,在出具审计报告后,ABC会计师事务所专门指派未参与该项业务的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实施了项目质量控制复核。要求:指出ABC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审计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均缺乏计算机系统方面的专业技能存在缺陷。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托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执行业务。(2)聘请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及的人参与审计工作不恰当。为鉴证客户提供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会产生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威胁。张先生是参与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工作的人员,如果参与审计工作对甲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属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设计成果。(3)审计小组人员之间互相复核不恰当。复核人员由项目组内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的人员执行的工作。(4)审计项目组成员之间存在专业问题争议尚未解决就出具审计报告是不恰当的。只有在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5)出具审计报告后进行质量控制复核是不恰当的。需要进行项目质量复核的业务,复核时间应该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前,而不是在出具审计报告后。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概述(一)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 1.关注;被审计单位 2.关注:注册会计师方面的责任-违约、过失和欺诈的含义。(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行政责任(因违约、过失)民事责任(因违约、过失、欺诈)刑事责任(因欺诈)注册会计师 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会计师事务所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消 赔偿受害人损失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一)完善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律法规(二)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三)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四)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五)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六)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七)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第四章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学习重点】管理当局认定(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确定(掌握)审计重要性(掌握)计划审计工作(熟悉)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审计具体目标(一)认定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认定 分类 类别 考虑 审计程序 各类交易-动态(利润表)发生 无多列、无虚列 从账到证 完整性 无少记、无漏记 从证到账 准确性 截止 证、账、表 分类 帐户余额-静态(资产负债表)存在 无多列、无虚列 监盘,函证 完整性 无少记、无漏记 权利和义务 证 计价和分摊 列报 发生及权利义务 完整性 分类和可理解性 准确性和计价 (二)具体审计目标 1.针对交易和事项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 体 审计目标 有关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 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它数据已恰当记录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的金额反映的 金额计算与勾稽关系 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交易所属的会计期间 分类 交易和项目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事项涉及的会计科目 2.针对期末账户余额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 体 审计目标 有关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已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 权 利 和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对资产的权利与对负债的义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务 务 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 计 价 和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金额计算与勾稽关系 3.针对列报与披露的具体审计目标 具 体 审 计目标 有关列报与披露的认定 对应的审计目标 针对的具体问题 发 生 及 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未发生或与客户无关的交易、事项未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不应包括的没有包括 完整性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应当披露的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应当包括的已经包括 分 类 和 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达清楚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描述恰当、表达清楚 准 确 性 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财务信息和其它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披露公允、金额准确 结合各交易循环,考虑:认定目标审计程序 内部控制设计、执行中缺陷改进理由认定【例题 1案例分析题】ABC 公司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 2007 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预备调查,确定存货项目为重点审计领域,同时决定根据会计报表认定确定存货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选择相应的具体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要求:假定下列表格中的具体审计目标已经被注册会计师选定,应当确定的与各具体审计目标最相关的会计报表认定和最恰当的审计程序分别是什么?请将下列会计报表认定和审计程序的序号填入表内相应的栏目。(可重复选择)会计报表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 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 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 已按成本与可变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 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存货的主要类别和计价基础已在会计报表恰当披露 存货总账、明细账与实物数量一致 会计报表认定 审计程序 (1)完整性(6)检查现行销售价目表(2)存在或发生(7)审阅会计报表(3)表达与披露(8)在监盘存货时,选择一定样本,确定其是否包括在盘点表内(4)权利或义务(9)选择一定样本量的存货会计记录,检查支持记录的购货合同和发票(5)估价与分摊(10)在监盘存货时,选择盘点表内一定样本量的存货记录,确定存货是否在库 (11)测试直接人工费用的合理性 【答案】财务报表认定 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程序(4)公司对存货均拥有所有权(9)(1)记录的存货数量包括了公司所有的在库存货(8)(5)已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调整期末存货的价值(6)(5)存货成本计算准确 (11)(3)存货的主要类别和计价基础已在财务报表恰当披露(7)三、审计程序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一、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 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三、连续审计业务中的考虑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一、对审计重要性的理解(一)重要性的定义(二)审计重要性运用的情形 二、计划阶段确定重要性水平 1.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表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反向关系。(二)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四、评价错报的影响 1.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 2.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的影响 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第四节 计划审计工作 计划审计工作的总体要求 初步业务活动 总体审计策略 1.审计范围 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 3.审计方向 4.总体审计策略 四、具体审计计划 1.风险评估程序 2.进一步审计程序 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通常,会计师计划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以分为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和拟实施的具体审计程序。总体方案包括:综合性方案、实质性方案;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五、其他相关要求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学习重点】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掌握)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特性(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熟悉)审计工作底稿含义和性质(掌握)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来源(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包括: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信息。(二)审计证据的来源 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但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得到其他单位的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人士编制的书面证据。虽然一般情况下外部证据的可靠性高于内部证据,但是审计工作不可能甩开内部证据而只依靠外部证据,相反,注册会计师还是需要大量的内部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二、认定与审计证据(一)认定(同 P100)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二)获取审计证据时对认定的运用 三、审计证据数量与质量特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关注:判断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应考虑的因素(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1.相关性 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2.可靠性 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