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33465.pdf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光的色散 1.色散: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2.色光的三原色:白、蓝、蓝。3.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4.物体的颜色:透明化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同意。无色透明化物体的颜色能够使所有的光都借由。不透明化物体的颜色由它散射的色光同意。白色不透明化的物体能够散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不透明化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5.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6.天空呈圆形蓝色的原因: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反射较多。7.傍晚太阳发红的原因:傍晚的阳光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层,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橙光射入我们的眼睛。8.雾灯挑选黄色的原因:人眼对黄色光敏感度较低,且黄光难于被空气反射,存有较强的反射促进作用,能够使更离的人看见。9.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夜视仪;(2)红外线遥感。10.紫外线的应用领域:(1)杀菌;(2)防伪;(3)有利于人体制备维生素 d。11.紫外线的危害: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光学特点:后空翻压缩的虚像。3.放大镜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是在凸透镜两侧。5.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大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活了 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凝华现象:霜的构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与放热:熔融放热、凝结吸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放热、凝华吸热。质量 1.物体就是由物质共同组成的。物体所不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 m 则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其物体的形态、状态、边线、温度而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就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t=kg 1kg=g 1g=mg 3.天平就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均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同于砝码的质量加之游码面元的刻度值。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5.纸盒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均衡螺母、横梁、纸盒、分后差动、指针。6.使用步骤:置放天平应当水平置放。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秤秤时应把被测物体摆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摆右盘(先大后大)。游码能辨别更大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同于在右盘中减少一个更大的砝码。总结:一放平,二调零,三转螺母成平衡,一边低向另一边转,针指中线才算完。左物右码镊子夹,游码最后调平衡,砝码游码加起来,物体质量测出来。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表明:定义中的“促进作用”就是发推、扎、加、吊、甩等具体内容动作的抽象化归纳。3.力的概念的理解 (1)出现力时,一定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存有,也就是说,没物体就不能有力的促进作用。(2)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或没有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3)相互碰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出现力的促进作用,没碰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力“碰触是否”无法沦为推论与否出现力的依据。(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促进作用就是相互的,这一对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当研究对象改变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也就改变了。4.力的促进作用效果由此可以认定与否有力存有 (1)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快慢改变和运动的方向改变。(2)可以并使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出现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