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课(中医学概论)考试试题10946.pdf

    • 资源ID:75449200       资源大小:229.1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课(中医学概论)考试试题10946.pdf

    1 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课(中医学概论)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泻南补北 2.肺主治节 3.因人制宜 4.异病同治 5.里急后重 6.水肿 7.黄疸 8.癃闭 9.喘证 10.痹证 11.痰饮 12.客色 13.假神 14.谵语 15.八纲辨证 二、单项选择题(在 4 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每题 2 分,共 90 分)1.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以何为中心()A.六腑 B.气血 C.五脏 D.经络 2.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3.五行相生、相克次序,何项不对()A.木生火 B.土生水 C.金克木 D.火克金 4.心在志为()A.怒 B.思 C.喜 D.恐 5.积于胸中之气是()A.营气 B.元气 C.卫气 D.宗气 6.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A.胃 B.小肠 C.脾 D.大肠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8.华盖之脏是指()A.肺 B.肝 C.心 D.脾 9.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A.从头走足 B.从胸走手 C.从足走腹 D.从腹走胸 10.发病的重要条件是()A.正气不足 B.阴阳失调 C.邪气 D.脏腑紊乱 2 11.不属肝的疏泄功能表现的是()A.调畅情志 B.宣发津液 C.调畅气机 D.疏泄胆汁 12.“通因通用”属于()A.正治法 B.反治法 C.逆治法 D.治本法 13.阴盛格阳属于()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14.“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A.肺 B.脾 C.肾 D.三焦 15.“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A.冲、任、带 B.任、督、带 C.冲、任、督 D.督、冲、带 16.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17.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A.红舌 B.绛舌 C.淡白舌 D.紫舌 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 B.肝胆 C.脾胃 D.肾 19.口淡乏味常见于下列哪项?()A.脾胃气虚 B.脾胃湿热 C.肝胃不和 D.肝火上炎 20.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骼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者,应考虑为()A.肾阳虚证 B.肾精不足证 C.脾肾阳虚证 D.肾阴虚证 21.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此属()A.痰饮 B.支饮 C.悬饮 D.溢饮 22.某男孩 8 岁,近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嗳出酸腐气味,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此属()A.胃气虚证 B.湿热蕴脾证 C.食滞胃脘证 D.胃火炽盛证 23.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24.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A.迟脉 B.弱脉 C.濡脉 D.微脉 25.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 B.阳虚失于温煦 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 D.以上都不是 26.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 C.心烦 D.脉细 27.患者身热夜甚,心烦不寐,口不甚渴,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证属()A.热入营分 B.气血两燔 C.气营同病 D.血分证候 28.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 B.肝火炽盛 C.肺热炽盛 D.胃热炽盛 29.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3 A.尿频遗尿 B.腰膝酸软 C.呼多吸少 D.滑精早泄 30.五更泄泻见于().肝胃不和 B.寒滞胃肠 C.肝郁脾虚 D.脾肾阳虚 31壮热汗出,口渴引饮,面赤心烦,口苦口臭,舌苔黄,脉洪大有力,其最佳选方是()A.大承气汤 B.大柴胡汤 C.麻杏石甘汤 D.白虎汤 32厥证的治疗原则为()A.开窍醒神 B.化痰醒神 C.醒神回厥 D.救逆回厥 33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A.邪实为主 B.正虚为主 C.肺虚为主 D.正虚邪实 34中风病中经络阴虚风动证的代表方是()A.大蓁艽汤 B.牵正散 C.镇肝熄风汤 D.天麻钩藤饮 35治疗风水相搏型水肿首选方是()A.越婢加术汤 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C.胃苓汤合五皮饮 D.疏凿饮子 36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沙参麦冬汤 B.千金苇茎汤 C.如金解毒散 D.加味桔梗汤 37苓桂术甘汤是以下心悸哪一证的主方?()A.心阳不振 B.水气凌心 C.心血瘀阻 D.肾阳虚衰 38头痛起病较急,痛剧或拘紧,痛连项背,遇风尤剧,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辩证为()A.风热头痛 B.风寒头痛 C.风湿头痛 D.暑湿头痛 39风热感冒的首选方是()A.新加香薷饮加 B.荆防败毒散 C.桑菊饮 D.银翘散 40治疗黄疸的基本大法是()A.清热化湿 B.运脾利湿 C.清热退黄 D.祛湿利小便 41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论点的医家是()A.张景岳 B.刘河间 C.朱丹溪 D.李东垣 42黄某,男,38 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辨证为()A.肝火上炎 B.痰浊上蒙 C.肝肾阴虚 D.肝阳上亢 43辨别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的要点是()A.有无半身不遂 B.有无神志改变 C.有无口舌歪斜 D.有无偏身麻木 44痰饮内停所致呕吐,若痰热内郁,呕吐而口干口苦者,可选用()A.半夏厚朴汤 B.黄连温胆汤 C.苓桂术甘汤 D.小柴胡汤 45“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痿原则出自()A.内经 B.丹溪心法 C.景岳全书 D.医林改错 4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按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基本治疗原则是()、()。2.肝在体合(),其华在(),开窍为(),其液为()。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4.脾胃为()之本,()之源。5.我国正常人面色应是()。6.阳黄表现为 (),因()所致。7.亡阴证的汗液性质为()。8.水肿可分为()、()两大类。9.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法是(),代表方为()。10.肺胀的病理因素为(),与()、()互为影响兼见。11.痹病,其风气胜者为();寒气胜者为();湿气胜者为()。12.望舌苔主要观察()、()两方面内容 1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和见微知著.14.疾病发展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的表现。1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四、论述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120 分)1.试述肝主藏血的生理意义。2.如何理解“津血同源”和“血汗同源”?有何临床意义?3.得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如何?有何临床意义?4何谓心脉痹阻证?哪些原因可导致心脉痹阻?临床表现有何异同?5.试述肺与肾的关系。6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各证之间的关系如何?7病例分析(共 2 题)(1)张某,女,45 岁。病史:患者就诊时精神困倦,面色白,下肢明显水肿。自诉二年来双下肢浮肿逐渐加重,按之如泥,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四肢不温,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缓。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2)刘男,男,60岁 病史: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复发,或迁延不愈。喉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近两年来,咳嗽更为频繁,咳声重浊,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注意事项

    本文(暨南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课(中医学概论)考试试题10946.pdf)为本站会员(得**)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