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14980.pdf
-
资源ID:75451593
资源大小:2.42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合肥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试题及答案14980.pdf
安徽省合肥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 第 I 卷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B。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C.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D.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 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浓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3。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基因 A、a 所在的染色体是 X 染色体 B。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kl 段 C。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 4。将一个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两条链用32P 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A。2/n 1/2n B.1/n 2/n C.2/n 1/n D。1/n 2/3n 5。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 4 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快分别放在4 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其中 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大小关系是 m1m2”、“(4)除去 Mn2+(1 分)3。03。5(2 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147ma/83 或 1。7710-2ma(3 分 28。(15 分)(1)2H1-H2 (1 分 K12/K2 (3 分)(2)2(2 分)4。0108 (1 分)减小(1 分)(3)(2 分)加入催化剂(1 分)乙((1 分)2(3 分 35.(15 分)(1)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 (1 分)10(1 分)(2)sp3(1 分)氢键(1 分)(3)直线型(2 分)NCSS-CN (2 分)(4)90(2 分)12(2 分)1。67g/cm3 (3 分)36.(15 分)(1)2氯苯甲醛(或邻氯苯甲醛)(2 分)(2 分)(2)(2 分)(3)6 (2 分)HO-CH2CH2OH(2 分)(4)(2 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5)(2分 安徽省合肥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选择题:14.A 15。C 16。B 17.B 18.D 19.CD 20。AD 21。ACD 22、0。515;2221()()2ddttL;kMb ;1b 23.(1)(2)R2;(3)3()XI RI;(4)1800;900 24。解:(1)设时刻 t,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 x,为使棒运动过程中始终无感应电流产生,只需回落中磁通量保持不变,则20()B LBL Lx 故:0 xB LBL (2)经 t0时间,杆的速度为 v=a0t 2012xat 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12(x)()02SL LL Lat 回路的感应电动势:BESB Lvt 而Bkt 故Bkt 回路的感应电流EIRr 对棒由牛顿定律:FB ILma 解得:22200(23)2()k L tFLatmaRr 25.解:(1)设小物块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 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01sin3722Lmgmv 设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1和 v2,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012mvmvMv 222012111222mvmvMv 解得:v1=-3。6m/s v2=2.4m/s 可见,A 与 B 第一次碰后,A 的速度大小为 3.6m/s,方向沿斜面向上,B 的速度大小为 2.4m/s,方向沿斜面向下.(2)A 与 B 第一次碰后,A 沿板向上做匀减速运动,B 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因 =0。6),A 与B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A 与 B 下端有最大距离,即 A 与 B 速度相等之时,此过程中,A 运动的时间211sin37vvtg A 距 B 下端有最大距离:mABxxx 其中1211()2Axvv t 2 1Bxv t 解得:xm=3m 设 A 与 B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历时为 t2,碰前 A 的速度 v,由于 A 与 B 从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位移相同,即122 22vvtv t 此过程中,对 A 由动能定理:2211122GWmvmv 解得:WG=28.8J 2222211112222ABmvMvmvMv 解得:vA=1.2m/s vB=4。8m/s 设第二次碰后 A 可以在 B 上获得相同的速度,所需时间为 t1,则由(2)相同分析可知 t3=1s,33362AmBvvxv ttmm,故第二次碰撞后小物块不会离开木板 33。(1)BDE(2)(1)设 全 部 进 入 细 管 水 银 长 度 为x 11222=Vh Sh SxS液 112226h Sh SxcmS 1012()72PPhhcmHg 2070PPxcmHg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 12212PVPVTT 解得:T2=350K(2)从状态 2 到状态 3 经历可等压过程3232VVTT 设水银上表面离开粗细接口处的高度为 y,13312122()()Lh T SLh T SyT S 所以水银上表面离开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 h=y+L+h1=24cm 34。(1)ADE(2)()光路图如图;由sinsinin 解得:6 由几何知识可知,3i ,则光线射到 BC 面上的入射角为300,而sinsinin,故i3 由几何知识可知,光屏 MN 上的亮斑与 P 点间的竖直距离为:ycostan()tan6BPidi 带入数据可得:12 32yd ()要使光线不从 BC 边射出,则需满足 C 1sinCn 而sinsinin 且3 得:sin3sin()3i 即:sini3sin()3sin()33C 化简可得:610sin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