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doc
-
资源ID:75494161
资源大小:686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doc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 50440-202×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标准Technical code for remote-monitoring system of urban fire protection(征求意见稿)202X-XX-XX 发布 202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XXXX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440-202X,自20XX年X月X日起实施。其中,第5.1.4、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 504402007同时废止。本规范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XX年X月X日前 言本规范标准是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标函2019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对国家标准单位在原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本规范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物联网、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吸取纳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的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最后形成本稿。本规范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缩略语、基本规定、信息采集设计、数据传输及交换设计、系统应用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本规范标准此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修改了体系架构和系统连接。2、将目前广泛应用、重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式探测报警器明确列入远程监控系统应监控范围,并对采集信息、接入方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3、拓展系统使用用户。规定了联网单位、维保单位、消防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设备制造商、保险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六类用户,在系统应用设计中规定各类用户的应用平台及相关功能设计要求。4、增加了移动终端APP应用设计。5、将原规范第4章系统设计分解为规范的第4章数据采集设计、第5章数据传输及交换设计、第6章系统应用设计,删除原规范第5章内容。本规范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应急管理部负责日常管理,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文大路21820,邮政编码110034)。 本规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等。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目 次1 总 则12 术语和缩略语22.1 术 语22.2 缩略语33 基本规定43.1 一般规定43.2 系统构成43.3 系统连接63.4 平台及设备设置要求83.5 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83.6 系统安全设计94 信息采集设计114.1 一般规定114.2 感知层信息接入设计12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息采集124.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信息采集134.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信息采集144.6 其他消防设施的信息采集155 数据传输及交换设计165.1 数据传输网络165.2 数据传输协议166 系统应用设计186.1 一般规定186.2 综合管理平台186.3 应用支撑平台196.4 联网单位应用平台206.5 维保单位应用平台216.6 设备制造商应用平台226.7 保险机构应用平台226.8 社会公众应用平台237 施工247.1 一般规定247.2 安装257.3 调试268 验收298.1 一般规定298.2 消防设施联网工程验收308.3 应用支撑平台验收318.4 应用平台验收318.5 综合管理平台验收329 运行和维护339.1 一般规定339.2 运行和维护管理34附录A 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36附录B 消防安全管理信息38附录C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41附录D 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42附录E 系统工程验收记录43附录F 系统维护管理检查项目45附录G 系统检查测试记录46本规范本标准用词说明47引用标准名录48条文说明4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abbreviations.2 2.1 Terms.2 2.2 Abbreviations.33 Basic requirements.43.1 General requirements.43.2 System composition43.3 System connection63.4 Requirements for platform and equipment settings.83.5 Requirements for system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83.6 System security design.94 Data collection design114.1 General requirements.114.2 Data access design for perception layer.124.3 Data colletcion for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124.4 Data colletcion for fire protection water supply system134.5 Data colletcion for 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144.6 Data colletcion for other fire facilities155 Data transmission and exchange design.165.1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165.2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166 Data application design186.1 General requirements.186.2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186.3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196.4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networked units.206.5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maintenance units216.6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equipment manufacturer226.7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insurance agency226.8 Public application platform237 Installation247.1 General requirements247.2 Installation257.3 Commissioning268 Acceptance298.1 General requirements298.2 Acceptance for fire facilities IoT project308.3 Acceptance for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318.4 Acceptance for application platform318.5 Acceptance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329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339.1 General requirements339.2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34Appendix A Fire facilities operational status information 36Appendix B Fire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38Appendix C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inspection records41Appendix D Installation process quality inspection records 42Appendix E System engineering acceptance records 43Appendix F System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nspection items45Appendix G System inspection test records46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4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8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91 总 则1.0.1 为了合理建设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以下简称远程监控系统),保障其设计和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实现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的实时监测,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本标准。1.0.2 本规范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1.0.3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与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其他消防信息化业务系统及智慧城市、公用通信网络等系统建设相适应,并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监控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0.4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缩略语2.1 术 语2.1.1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remote-monitoring system of urban fire protection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输、交换、汇聚和处理,为联网单位、维保单位、消防管理部门救援机构、设备制造商、保险机构等提供数据服务和应用的信息系统,又称为消防设施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简称远程监控系统。2.1.2 应用支撑平台 application support platform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接入联网单位的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实现消防信息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和管理,并能为远程监控系统各应用平台提供数据服务的信息系统。2.1.3 应用平台 application platform利用应用支撑平台汇聚的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为远程监控系统不同用户提供应用服务的信息系统,包括:联网单位应用平台、维保单位应用平台、综合管理平台、设备制造商应用平台、保险机构应用平台和社会公众应用平台。2.1.4 综合管理平台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汇聚不同应用支撑平台和其他应用平台提供的辖区内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平台可按照市、省、国家三级进行建设。2.1.5 联网单位 networking units对接入远程监控系统的建筑负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传输到应用支撑平台,并接收和处理各应用平台发送的相关信息的单位。2.1.6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us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设置在联网单位,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与应用支撑平台进行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的装置。2.1.7 信息采集装置 information collecting device 集成传感器件获取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如压力、水位、流量、音视频、位置等)的装置。分为需配接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上传信息的一般型和具有信息传输功能,传输信息到应用支撑平台的集成型两种类型。2.1.8 消防设施联网工程 fire facilities IoT project通过安装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或信息采集装置及相关配接设备,利用物联网技术手段,采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的施工安装工程。2.1.9 远程监控系统服务商 service provider of remote-monitoring system 专业从事远程监控系统维护和运营的公司法人,简称系统服务商。 2.2 缩略语APP(Application) (手机)应用软件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互联网协议第4版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互联网协议第6版QoS(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远程监控系统使用的设备、材料及配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3.1.2 远程监控系统应支持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共享。3.1.3 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不应影响原有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性能。3.1.4 远程监控系统的供电、通信、数据存储、数据备份、数据处理等应符合系统容量设计要求,并应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3.2 系统构成3.2.1 远程监控系统应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组成(图3.2.1)。3.2.2 感知层采集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信息,传输层实现系统的数据传输,支撑层实现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分发功能,应用层提供管理服务和应用服务。图3.2.1 远程监控系统构成图3.3 系统连接3.3.1 远程监控系统的连接以应用支撑平台为中心(图3.3.1),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有线/无线网络接入应用支撑平台。3.3.2 应用支撑平台应能为远程监控系统联网单位、维保单位、消防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设备制造商、保险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业务数据应用服务。3.3.3 市级综合管理平台的数据可由1个或多个应用支撑平台提供,国家、省、市综合管理平台应纵向互联互通。3.3.4 应用支撑平台应能为行业应用(管理)平台提供数据服务,支持相应的行业应用。同时,应按行业联网单位所属地理区域为本级综合管理平台提供数据应用服务。3.3.5 各级综合管理平台应能为远程监控系统外其他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图3.3.1 远程监控系统连接图3.4 系统设置要求3.4.1 地级及以上城市应设置远程监控系统。3.4.2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单位及建(构)筑物应接入远程监控系统,且应将以下消防系统(设施)接入应用支撑平台,其他消防系统(设施)宜接入应用支撑平台: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 独立式探测报警器。3.4.3 联网单位建(构)筑物的消防设施如不具有远程信息传输功能,接入应用支撑平台时应设置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或信息采集装置。3.4.4 联网单位应设置信息录入显示终端接入联网单位应用平台,联网单位的责任维保单位应设置信息录入显示终端接入维保单位应用平台。3.5 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3.5.1 远程监控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 实时接收、存储本规范本标准第3.4.2条规定的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信息内容应符合本规范本标准第4章相关规定。2 接收、存储联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信息内容应符合本规范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3 应能对联网的消防设施在线情况进行监测,并将信息发送相关应用平台。4 接收到消防设施的火灾报警信息后,应及时推送到相应联网单位应用平台,且能向本级综合管理平台的火警信息终端或其他接处警中心发送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并确认火灾报警信息接收方是否已收到。5 接收到消防设施的故障、水压异常、水箱水位异常、自动转手动控制、屏蔽、监管等消防设施异常信息后,应及时推送到相应联网单位应用平台,且能向相应责任维保单位应用平台发送经确认的故障信息。6 应具有远程监控系统基础信息的录入、修改等功能。7 应具有信息查询显示功能,并能对不同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查询权限。8 应支持移动终端APP应用,APP软件应支持常用操作系统。9 系统的显示和标识应采用中文。3.5.2 远程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集成型)获取火灾报警信息到应用支撑平台接收的时间不应大于10s。2 应用支撑平台向本级综合管理平台的火警信息终端或其他接处警中心转发经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应大于3s。3 应用支撑平台向各应用平台发送报警信息的时间不应大于3s。4 应长期保存表B中14款的基础信息,运行数据信息的保存不应少于3年,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保存不应少于6个月。5 应用支撑平台应对与其连接的设备进行周期性巡检,发现通信故障应在100s内发出告警信号。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外部供电的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的通信巡检周期不应大于30min,与内置电池供电的信息采集装置之间通信巡检周期不应大于24h。6 应用支撑平台的供电应能保障连续工作,采用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应用支撑平台持续工作时间不少于24h。7 系统应具有统一的时钟管理,误差不应大于5s。3.6 系统安全设计3.6.1 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各类装置接入系统时,应保证网络连接安全,传输数据应加密。 2 对系统的访问应有身份认证和授权。 3 应建立网管系统,设置防火墙,具有攻击防御和溯源安全措施。3.6.2 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数据库应具有热备份功能,必要时数据库应进行异地备份。 2 应有系统运行和操作日志管理功能。 3 火灾报警信息、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巡检巡查信息、系统运行和操作日志记录信息等应不能修改和删除。4 信息采集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应能采集本规范本标准第3.4.2条规定的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当消防设施发生火灾、故障、运行异常报警时,应能将相应信息及时上传。4.1.2 应能采集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能监测通信传输链路状态。4.1.3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功能及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1部分:用户信息传输装置GB 26875.1的相关规定。4.1.4 信息采集装置应符合以下功能及性能要求:1 应具备稳定性、准确性、实时性,防护等级应符合其安装地点环境要求。2 宜采用消防电源供电,采用一般电源供电时,应设置备用电源。内置电池供电的信息采集装置,电池持续工作时间不应低于3年。3 与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的消防设施触发火灾报警后,信息采集装置应在3s内准确识别并上传。4 支持远程软件升级。5 具有数据安全保护及用户隐私保护能力。4.1.5 视频信息采集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 应为高清晰度摄像机,且应支持日夜工作模式。2 应具备本机循环存储功能,且存储实时视频图像时间不小于24h。3 应具备网络接口,并具有动态域名解析功能,通过域名实现远程查看实时视频。4.1.6 采集上传的消防设施编码应具有唯一性。4.2 感知层信息接入设计4.2.1 消防设施可通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信息采集装置(集成型)接入应用支撑平台。4.2.2 有状态信息输出接口的消防设施可通过其接口接入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将消防设施信息通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经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到应用支撑平台。4.2.3 无状态信息输出接口的消防设施可通过信息采集装置(一般型)经单位内部有线/无线传感网,将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通过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经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到应用支撑平台;或经信息采集装置(集成型),将消防设施信息直接通过有线、无线网络传输到应用支撑平台。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信息采集4.3.1 应采集下列信息: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警、故障、屏蔽、监管、手动报警、关机/复位/自检工作状态等运行状态信息。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剩余电流、线缆温度、故障电弧、短路、控制器运行等状态信息。3 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动作信息、屏蔽信息、故障信息、反馈信息等运行状态。4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报警、故障、动作等状态及数据信息。4.3.2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设置要求宜设置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采集火灾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运行信息。4.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的信息采集4.4.1 应采集下列信息:1 消防水箱(池)的水位信息、水位异常报警信息、消火栓按钮的报警信息和消防水泵进、出水总管和各分区最不利点处等部位压力信息和压力异常报警信息。2 消防水泵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启动/停止动作状态、故障状态信息。3 消防水泵控制柜电源工作状态。4 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水压、水压异常报警信息。5 市政消火栓系统的水压、水压异常报警、消火栓倾倒、消火栓被掩埋信息。4.4.2 信息采集装置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压信息采集装置的压力误差不应大于0.02MPa。 2 水位信息采集装置的水位误差不应大于0.1m。3 当与信息采集装置连接的消防设施出现下列情况时,信息采集装置应能在100s内准确识别,并在30s内上传:1) 消防水箱(池)的水位异常。2) 消防给水管网压力异常。3) 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为手动状态。4) 消防水泵控制柜电源故障。5) 室外、市政消火栓系统的水压异常、消火栓倾倒、消火栓被掩埋。4.4.3 信息采集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在消防水箱(池)内设置水位信息采集装置。2 应在消防水泵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上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3 应在消防给水各分区最不利处的消火栓或试验消火栓处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4 应在室外消火栓和市政消火栓处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5 宜在总体消防引入管的消防水表后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4.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信息采集4.5.1 应采集下列信息:1 消防水箱(池)水位信息、水位异常报警信息和消防水泵进、出水总管、试验消火栓和每个报警阀控制的最不利处等部位压力信息和压力异常报警信息。2 消防水泵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启动/停止动作状态、故障信息。3 消防水泵控制柜电源工作状态。 4.5.2 信息采集装置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压信息采集装置的压力误差不应大于0.02MPa。 2 水位信息采集装置的水位误差不应大于0.1m。3 当与信息采集置连接的消防设施出现下列情况时,信息采集装置应能在100s内准确识别,并在30s内上传:1) 消防水箱(池)的水位异常。2) 消防给水管网压力异常。3) 消防水泵控制柜设置为手动状态。4) 消防水泵控制柜电源故障。4 末端试水装置试验排水时,信息采集装置应输出末端试水装置开启信号,并能实时上传压力信息。4.5.3 信息采集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在消防水箱(池)内设置水位信息采集装置。2 应在消防水泵的进水总管、出水总管上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3 应在消防给水各分区最不利点处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4 应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处设置压力信息采集装置。4.6 其他消防设施的信息采集4.6.1 应采集感烟、感温、可燃气体、电气火灾监控等独立式探测报警器的报警、故障、正常等运行状态信息。4.6.2 应支持采用移动终端APP通过利用电子标签、视频识别、移动定位等方式采集消防重点部位和关键设施日常巡查过程中的巡查人员、消防设施、点位、时间、结果等信息。4.6.3 根据实际需要,宜采集本规范本标准4.34.5、4.6.1、4.6.2条中未提到的其他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见附录A。5 数据传输及交换设计5.1 数据传输网络5.1.1 远程监控系统及其传输网络应确保系统内、外部数据传输交换的安全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的有关规定。5.1.2 应用支撑平台与市级综合管理平台及各应用平台间数据通信可采用公网或专网,各级综合管理平台间数据通信宜采用专网。5.1.3 应用支撑平台网络应能满足联网单位接入、平台用户数据服务、平台间数据共享等带宽、安全要求:1 应对各平台应用的流量冲击,具备承载能力,并能根据远程监控系统的业务发展规模及业务特性进行升级。2 宜具备海量终端的地址管理、拓扑管理等功能,宜同时支持IPv4、IPv6。3 应具备对各类应用端到端的QoS保障能力、策略控制能力和故障自愈能力,应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可通过网络资源调度、对不同优先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4、应支持各种场景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信息采集装置、各类终端(/接入网关)的安全接入,对其进行认证、鉴权,并提供连接配置信息。5.1.4 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接入容量超过1000个联网单位时,通信链路应采用物理独立的2个或以上路由,数据应异地备份。5.2 数据传输协议5.2.1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及信息采集装置(集成型)到应用支撑平台采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第3部分:报警传输网络通信协议GB/T 26875.3的有关规定。5.2.2 远程监控系统内平台间、与其它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传输协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第8部分:监控中心对外数据交换协议GB/T 26875.8的有关规定。6 系统应用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应用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和容灾性,各应用平台如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6.1.2 应用平台宜采用云部署模式,平台接入带宽、存储容量、安全防护、处理能力、机房环境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6.1.3 应用设计数据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4部分:基本数据项GB/T 26875.4的相关规定。6.1.4 应用设计数据管理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6部分:信息管理软件要求GB/T 26875.6的相关规定,各平台应具备相关基础信息的更新维护功能。6.1.5 各应用平台应将平台运行数据信息实时发送到综合管理平台,并应能接收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下发的通知、通告信息。6.2 综合管理平台6.2.1 应能汇聚不同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辖区内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及各应用平台提供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和不同维度的展现。6.2.2 应设置火警信息终端,接收和受理经确认的火警信息,火警信息终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5部分:受理软件功能要求GB/T 26875.5的相关规定。6.2.3 应具有联网消防设施在线情况远程巡检功能。6.2.4 应能向联网单位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发送消防值班员远程查岗指令。6.2.5 应能查询、统计相关应用支撑平台、联网单位应用平台、维保单位应用平台、设备制造商应用平台、保险机构应用平台和社会公众应用平台的运行状况和数据信息,并能依据规则对各应用支撑平台和各应用平台进行定期检查、测试与评价,进行定制信息推送。6.2.6 应能根据消防设施的在线情况、运行情况、维保情况和值班员履职情况等对辖区内联网单位进行统计,并生成月、季和年度统计报表。6.2.7 应能根据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况、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对维保单位进行服务质量评价。6.2.8 应能根据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对设备制造商进行产品质量评价。6.2.9 宜根据联网单位消防设施的在线情况、值班员履职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消防设施维保信息等进行基于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的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并生成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通过设定相应的监督管理规则对联网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辨识,并向相关单位推送预警信息。6.3 应用支撑平台6.3.1 应用支撑平台基本功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技术标准GB/T 51243-2017第3.1.2条的规定。6.3.2 应用支撑平台应能接收本规范本标准第3.5.1条第1款、第2款要求的信息,并实时推送到综合管理平台。6.3.3 对接收到的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进行存储、解析,并能根据信息的不同将相关信息推送、分发给不同应用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处理。6.3.4 应用支撑平台宜设置若干用于报警受理的人工客服座席,受理软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第5部分:受理软件功能要求GB/T 26875.5的相关规定;未设置人工客服座席的应用支撑平台应有相应的人工受理机制,对超时未受理的火警、故障、设施异常等报警信息进行人工处理。受理过程应具有通话语音、信息操作处理和时间记录功能。6.3.5 应能对接入本应用支撑平台的联网单位数、消防设施类型与数量、在线情况、报警类型与数量、运行情况等进行统计。6.3.6 应能对接入本应用支撑平台的各应用平台的注册用户数、用户上传、接收、处理信息情况和在线情况等进行统计。6.4 联网单位应用平台6.4.1 应能接收应用支撑平台推送的本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并显示本联网单位消防设施实时运行状态。6.4.2 接收到应用支撑平台推送的本单位火警、故障、水压异常、水箱水位异常、自动转手动控制等异常信息后,应有声音提示和文字、图形等显示,应具有在线火警确认和取消、故障与异常确认和恢复功能,并应对处理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6.4.3 应能录入、修改、上传和查询本规范本标准附录B规定的联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6.4.4 应支持移动终端APP巡查功能,应能管理巡查路线、巡查点位、巡查时限,并能通过定位、文字、录音、照片、视频方式记录巡查情况和查询本联网单位消防值班人员历史巡查信息。6.4.5 应能向本联网单位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发送消防值班员远程查岗指令。6.4.6 应能依据值班员历史巡查、查岗数据对值班员的履职情况进行查询和统计。6.4.7 应能接收各级综合管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下发的通知、通告信息,并有声音和文字提示。6.4.8 应能根据本联网单位值班员履职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状况等信息,对联网单位消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6.4.9 应能查询本联网单位的历史火警、故障、设施异常等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并能根据本联网单位的消防设施的在线情况和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信息生成月、季和年度统计报表。6.4.10 应能查询本联网单位消防设施的维保合同、维保计划执行情况、历史维护保养报告,维保合同到期、维护保养未按期执行应能进行提示。6.4.11 应能查询本联网单位消防安全风险分析报告。6.4.12 应支持移动终端APP应用,实现6.4.16.4.11的功能。6.5 维保单位应用平台6.5.1 应能接收、记录所服务的联网单位消防设施故障、异常信息,在接收到故障、异常信息后应有声音提示和文字、图形显示。6.5.2 应支持在线故障受理,对应用支撑平台推送、电话通知等方式报告的故障信息进行受理,根据维保合同、实时故障信息和消防设施系统相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