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汶川地震周年祭总有一种力量在生长.docx
-
资源ID:75549710
资源大小:12.7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汶川地震周年祭总有一种力量在生长.docx
2023年汶川地震周年祭,总有一种力量在生长历史不容复制,却可以触摸。一年前的今天,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猝然而至,山崩地坼,生灵涂炭。这一天,从此被历史永远定格成了黑色的背景,我们每个人都在浓重的黑暗中体味无尽的悲凉和哀矜。一年后,当我们重新抚摩这个日子,不免百感交集。灾难的狰狞并未使我们一蹶不振,“这一年你没被击垮,就永远不会被击垮!”这一年,灾区民众没有被击垮,这一年,中国人没有被击垮。因为我们用爱、用血、用泪编织了抵抗的武器,因为我们互相砥砺,抱团取暖,因为我们善于痛定思痛,从踬踣中懂得珍存,从磨难中体验教训,从行进中蓄积向上的力量。纪念不是为了忘却,纪念是一种继承,也是传承。传承什么?传承在抗震救灾中所生发的一切的积极元素,传承对生命的尊重。抗震救灾时,温总理说,“第一还是救人”,“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面对灾区孤儿时,总理说,“别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政府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别哭,别哭,这是一场灾难,你们幸存活下来,就好好活下去,有什么困难,将来政府会帮你们。”这是一种浓烈而深沉的人文关怀,今天重读这些言辞,依然让人感慨。灾难渐行渐远,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应该愈加浓俨,更加升华。还要传承什么?传承人类的共同价值,比如国旗为死难者而降,比如建立地震博物馆,比如新闻全方位的自信与开放,比如志愿精神的崛起与绵延,再比如对善款监督的经验与教训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国家本应持有的大爱,都彰显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所有的行礼如仪背后,归根结底都是回到人,回到公民。正如杂文家邵燕祥所说:“我们要以一定的仪式,向人们昭示并让后代记住,要把中国建成现代法治国家,我们要尊重并捍卫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并捍卫与生俱来的一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纪念也是提醒,提醒我们关注当下。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用一根灰白色的帆布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遗书中写道:“我每天都感到工作、生活压力实在太大。”悲剧未消,又传噩耗,冯翔选择了弃世,他在怀念爱子的博文中写道:“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这就提醒我们,在茫茫世界中,每个灾区人虽然只是一颗尘埃,但,我们要把他们每个人都当作整个世界,惟有如此,悲剧才会减少。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了生命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命。”没有谁不热爱生命,只要他不感到绝望。纪念也是一种拨乱,拨除不该有的乱象。比如,死难者尸骨未寒,过度商业化已侵袭而至,对此,北川县县长经大忠说:“首先是地震遗址的保护问题还是要坚持一个人文思想,就是要尊重人,尊重死难者,我认为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底线,如果没有了这个底线那这个商业化就没有意义了。”此外,还有不少人在消费地震,不少企业允诺的善款没有到账此前,温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所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今天,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日子里,重读这话,不是为了宣扬乐观精神,而是为了表证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反思能力和自生能力。是的,我们相信多难兴邦,不是因为多难能够自然地转化为财富,而是因为多难能够涵养公民意识,能够使社会懂得珍惜,懂得革新;我们坚信“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不是歌颂灾难,感谢苦难,而是因为我们深知,一个充满着力量的民族只有懂得转危为机,才能更好地走向前方。因此,对地震的最好纪念和祭奠,就是回到人,回到公民,回到“尊重并捍卫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并捍卫与生俱来的一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