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中医综合考试真题卷(4).docx
-
资源ID:75587126
资源大小:13.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内蒙古中医综合考试真题卷(4).docx
2023年内蒙古中医综合考试真题卷(4)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痰饮病,症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及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满,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数。辨证应属_ A痰饮脾阳虚弱证 B痰饮饮留胃肠证 C悬饮邪犯胸肺证 D悬饮饮停胸胁证 2.痰饮病,症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咳嗽,痰少,气急,胸胁刺痛,呼吸及转侧时疼痛加重,心下痞满,干呕,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数。辨证应属_ A痰饮脾阳虚弱证 B痰饮饮留胃肠证 C悬饮邪犯胸肺证 D悬饮饮停胸胁证 3.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组成相同的药物是 A人参 B蜀椒 C饴糖 D炙甘草 4.头痛如裹,多属 A风寒 B风热 C肾虚 D风湿 5.最早把方剂按照脏腑分类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千金要方 C景岳全书 D三因方 6.最早把方剂按照脏腑分类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千金要方 C景岳全书 D三因方 7.最早把方剂按照脏腑分类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千金要方 C景岳全书 D三因方 8.最早把方剂按照脏腑分类的医著是 A五十二病方 B千金要方 C景岳全书 D三因方 9.川乌、草乌功效的共同点是 A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 B祛风湿,舒筋络,消肿止痛 C祛风湿,解表,止痛 D祛风湿,通络,止痉 10.川乌、草乌功效的共同点是 A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 B祛风湿,舒筋络,消肿止痛 C祛风湿,解表,止痛 D祛风湿,通络,止痉 11.川乌、草乌功效的共同点是 A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 B祛风湿,舒筋络,消肿止痛 C祛风湿,解表,止痛 D祛风湿,通络,止痉 A 12.川乌、草乌功效的共同点是 A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 B祛风湿,舒筋络,消肿止痛 C祛风湿,解表,止痛 D祛风湿,通络,止痉 13.以下何药为治烫伤之要药 A大黄 B槐花 C栀子 D地榆 14.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5.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6.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7.治疗感冒暑湿伤表证,应首选 A荆防败毒散 B银翘散 C新加香薷饮 D参苏饮 18.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张介宾 B王叔和 C叶天士 D王清任 19.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张介宾 B王叔和 C叶天士 D王清任 20.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连翘、杏仁、桔梗 B银花、杏仁、桔梗 C连翘、薄荷、芦根 D银花、薄荷、芦根 E杏仁、甘草、芦根, 21.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连翘、杏仁、桔梗 B银花、杏仁、桔梗 C连翘、薄荷、芦根 D银花、薄荷、芦根 E杏仁、甘草、芦根 22.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连翘、杏仁、桔梗 B银花、杏仁、桔梗 C连翘、薄荷、芦根 D银花、薄荷、芦根 E杏仁、甘草、芦根 23.银翘散和桑菊饮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连翘、杏仁、桔梗 B银花、杏仁、桔梗 C连翘、薄荷、芦根 D银花、薄荷、芦根 E杏仁、甘草、芦根 24.呃声沉缓,膈间及胃脘不舒,遇寒加剧,得热则减,舌苔白润,脉沉缓,证属 A胃寒呃逆 B阴虚呃逆 C阳虚呃逆 D胃热呃逆 25.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E白芷 26.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27.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28.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29.以下具有行气宽中、和中止呕作用的中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生姜 D香薷 30.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方中均含有 A泽泻、山药、山茱萸、熟地 B山药、山茱萸、熟地、附子 C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 D山莱萸、熟地、附子、肉桂 E熟地、附子、肉桂、鹿角胶 31.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方中均含有 A泽泻、山药、山茱萸、熟地 B山药、山茱萸、熟地、附子 C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 D山茱萸、熟地、附子、肉桂 32.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方中均含有 A泽泻、山药、山茱萸、熟地 B山药、山茱萸、熟地、附子 C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 D山茱萸、熟地、附子、肉桂 33.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方中均含有 A泽泻、山药、山茱萸、熟地 B山药、山茱萸、熟地、附子 C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 D山茱萸、熟地、附子、肉桂 34.肾气丸、右归丸、地黄饮子三方中均含有 A泽泻、山药、山茱萸、熟地 B山药、山茱萸、熟地、附子 C附子、肉桂、鹿角胶、茯苓 D山茱萸、熟地、附子、肉桂 35.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根本着眼点在于 A证的异同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病的异同 36.证见: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黏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应辨证为 A湿热中阻证 B瘀血停胃证 C脾胃虚寒证 D肝气犯胃证 37.证见: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黏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应辨证为 A湿热中阻证 B瘀血停胃证 C脾胃虚寒证 D肝气犯胃证 38.证见: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黏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应辨证为 A湿热中阻证 B瘀血停胃证 C脾胃虚寒证 D肝气犯胃证 39.证见:胃脘疼痛,或有热感,口黏而苦,口干而不欲饮,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应辨证为 A湿热中阻证 B瘀血停胃证 C脾胃虚寒证 D肝气犯胃证 40.患者久病体弱,面色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A补中益气汤 B参苏饮 C麻黄附子细辛汤D保真汤 E玉屏风散 41.患者久病体弱,面色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A补中益气汤 B参苏饮 C麻黄附子细辛汤D保真汤 E玉屏风散 42.患者久病体弱,面色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A补中益气汤 B参苏饮 C麻黄附子细辛汤D保真汤 E玉屏风散 43.临床上治疗乳少的经验效穴是 A膻中 B少冲 C少泽 D脾俞 E乳根 44.既能收敛固涩,又能安神的药物组是 A莲子、芡实 B莲子、五味子 C五味子、山茱萸 D芡实、五倍子 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B就邪正双方而言,正气是本,邪气是标 C就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是本,病状是标 D就疾病先后而言,新病继发病是本,旧病原发病是标 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B就邪正双方而言,正气是本,邪气是标 C就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是本,病状是标 D就疾病先后而言,新病继发病是本,旧病原发病是标 47.厚苔不见于哪项 A胃肠食滞 B痰浊停滞 C病位在里 D外感风寒 48.下列哪项不属于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A社会因素 B气候因素 C隔离因素 D体质因素 49.内服能涌吐风痰,外用能收湿、去腐的药物是 A胆矾 B明矾 C皂矾 D枯矾 E以上都不是 50.内服能涌吐风痰,外用能收湿、去腐的药物是 A胆矾 B明矾 C皂矾 D枯矾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