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公示.doc
-
资源ID:75750611
资源大小:4.49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公示.doc
关于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方案公示的通告 发布时间:2012-07-17 来源:兰州市城乡规划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规201131号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文件和甘肃省住房和和城乡建设厅甘建规2011196号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兰州市城乡规划局于2011年9月委托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的编制工作。2012年4月27日兰州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城市规划专家和部门领导对该规划方案进行审查并原则通过。根据审查会意见,并结合省规委会专家评审通过的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项目组修改完善并完成了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向社会各届予以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意见,公示期为三十日,欢迎广大市民踊跃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时间 2012年7月17日-2012年8月17日 二、公示方式 1、网站公示:在兰州市城乡规划局网站上公布公示内容 网站地址: 2、图板展示:制作展示图板,在兰州市城乡规划局一楼大厅(城关区通渭路127号)进行展示 三、公众参与意见收集途径 兰州市城乡规划局规划处(城关区通渭路127号1410室) 电子信箱:lzghj1410 信件地址:城关区通渭路127号规划国土大厦1410室 邮政编码:730030 电话咨询及传真:0931-8482370、8482392(规划处)、0931-8465988(传真) 联系人:张杰 赵颖 李婵娟兰州市城乡规划局 二零一二年七月 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内容简介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对城市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是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近期建设规划依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近期发展重点、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安排城市重要建设项目,提出生态环境、自然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措施等。 兰州市城市建设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编制兰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兰州提出的"做大做强做美"、"三个围绕打造"、"发挥三个带动作用"、"建设五个中心"的新要求、发挥城市规划先导作用、明确"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重点及空间落实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把兰州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的重要措施。一、规划范围、期限 本规划范围为兰州全市域,重点是兰州城市中心城区和兰州新区。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二、规划目标 空间布局合理、要素配置集约、城市功能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创新创业之城、品质宜居之城、西部旅游名城,"蕴山水格局之美、彰黄河悠久文化"的人文城市。三、城市空间发展指引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双城五带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的空间拓展战略。 本次近期建设市域空间发展布局思路是:"中心提升、新区集聚、轴向拓展、梯度推进",从而实现"强化核心功能区,枝状布局城镇群"。四、城市规模、人口规模 至2015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42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80,市域城镇总人口336万人,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245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约210平方公里;兰州新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兰州新区建设用地规模60平方公里(不含机场控制范围,其中重化工业和石油储备区约20平方公里)。五、城市近期建设行动计划 确定近期城市建设综合行动计划与建设指引,近期重要建设区规划包含重点开发地区(城市新区和拓展空间)、重点功能提升完善地区(旧城更新地区)、重点生态控制区、重点储备控制地区等四类重点地区。围绕城市建设目标,结合重点片区发展,分别从重点发展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工业产业发展区、对外交通、城市道路交通、重要的市政设施、绿地系统建设与山水格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防灾体系、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城乡统筹建设等重要方面进行强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