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磺化碳材料固载Fe^2+催化甲基橙降解反应.pdf

    • 资源ID:75781597       资源大小:27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磺化碳材料固载Fe^2+催化甲基橙降解反应.pdf

    第 3 0卷 第 2期 Vo【3 0 N02 催化学 报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C a t a l y s i s 2 0 0 9年 2月 F e b r u a r y 2 0 0 9 文章编号:0 2 5 3 9 8 3 7(2 0 0 9)0 2 0 1 4 2 0 5 磺化碳材料固载 F e 2+催化 甲基橙降解反应 曲振 平,唐小兰,李新勇 ,陈 锴,马 丁(1大连理 工大学环境 与生命 学院工 业生态 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辽 宁大连 1 1 6 0 2 4;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 究所催 化基础 国家重点实验 室,辽宁大连 1 1 6 0 2 3)研 究论 文:1 4 2 1 4 6 摘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备 的磺化碳材料作为 F e n t o n 反应过程 中固体酸及载 体,研究 了磺化碳材料结 构对 F e z 的负载能力 及其对 甲基橙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 明,直接加热 法制备 的磺化碳 材料呈致 密块状结 构,对 F e 2 几 乎没有负 载能力;而水热法制备 的磺化碳材料呈相互交联的纳米粒子,室温下对 甲基橙表现出较好 的降解性能(甲基橙 降解 率可达 7 9 以上)反应过程 中溶液 的 p H=2 4 3 2,在碳材料 中引入一S O 3 H基实现了固体酸代替 液体 酸的 目的 关键词:碳材料;磺化;F e n t o n反应;甲基橙;降解;固体 酸 中图分 类号:0 6 4 3 X7 文献标识码:A De g r a da t i o n o f M e t h y l Or a ng e o v e r Fe 2+Ac t i v a t e d S u l p ho na t e d Ca r b o n Ca t a l y s t Q u Z h e n p i n g ,T A N G Xi a o l a n ,L I X i n y o n g ,C HE N K a i ,MA Di n g (1 Ke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E c o l o g y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MOE,S c h o o l of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a n d Bi o l o g i c a l S c i en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Da l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of T e c h n o l o g y,Da l i a n 1 1 6 0 2 4,Li a o n i n g,C h i n a;2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f C a t a l y s i s,Da l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of Ch e mi c a l Ph y s i c s,Th e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f Sci e n c e s,Da l i a n 1 1 6 0 2 3,Li a o n i n g,C h i n a)Ab s t r a c t:S u l p h o n a t e d c a r b o n ma t e r i a l s ma d e f r o m g l u c o s e we r e u s e d a s t h e s o l i d a c i d a n d t h e s u p p o r t o f Fe 2 i n t h e F e n t o n r e a c t i o n,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e s t r u c t u r e o f c a r b o n ma t e r i a l s p r e p a r e d b y d i f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o n t h e F e 2 l o a d i n g a n d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me t hy l o r a ng e we r e me a s u r e dI t wa s f o un d t h a t d i r e c t he a t i ng r e s u l t e d i n a r i g i d c a r b o n ma t e r i a 1,wh i c h h a d n o o bv i o u s a bi l i t y f o r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me t h y l o r a n g e Ho we v e r,t h e h y d r o t h e r ma l me t h o d r e s u l t e d i n mi c r o-s p h e r e s wi t h n a r r o w s i z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a n d t h e y c o n t a c t e d wi t h e a c h o t h e r Th e F e 2 a c t i v a t e d s u l p h o n a t e d c a r b o n ma t e r i a l p r e p a r e d b y t h e h y d r o t h e r ma l me t h od e x h i b i t e d r e ma r k a b l e c a t a l y t i c p e r f o r ma n c e f o r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 me t h y l o r a n g e(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c o u l d r e a c h a bov e 7 9 )a n d p H=2 4-3 2 i n t h e r eac t i o n s y s t e m wa s o b s e r v e d wh i c h s h o u l d b e a t t r i b u t e d t o t h e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S O3 H g r o u p Ke y wo r d s:c a r b o n ma t e r ia l;s u l F lh on a t i o n;Fe n t o n r e a c t i o n;me t h y l o r a n g e;d e g r a d a t i o n;s o l i d a c i d 随着染 料 和纺 织 工 业 的迅 速 发 展,合成 染 料 厂 和印染厂每年都要排放大量有机废水,有效地处理 这些废水是环境保护工作面I 临的难题 近年来,高 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生物降解的废水方面取得了一 定进展 F e n t o n试剂 法是 一种 采用 H2 O 2为 氧化 剂、以 F e 2 为催化剂的均相催化氧化法,在酸性条 件 下,H,0,产 生 的 O H 是 一种 氧 化 能力 很 强 的 自 收 稿 日期:2 0 0 8 0 8 2 8 联 系人:曲振 平 Te l:(0 4 1 1)8 1 1 0 9 9 2 0;E ma il:z h e n p q y a h o o c o rn 基金来源:辽宁省 自然科学基金(2 0 0 7 2 1 8 9)由基,具有 较 高的氧 化还原 电位,能迅 速氧 化废水 中 的污染物而无选择性,可使废水 中难于生物 降解的 大分子有机物裂解为易于微生物降解 的小分子有机 物,或者完全矿化为 C O2 和 H2 O,因而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重视 但是,目前 F e n t o n试剂处理废水时 需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设备受到腐蚀,工艺上难以实 现连 续生产,催 化剂 不 易 与 原 料 及 产 物 分离;而 且 第 2期 曲振平 等:磺化碳材料固载 F e 2 催化 甲基橙降解反应 1 4 3 H 2 O 2 和 OH 的利 用 率还 较 低,过 量 F e 2 的加 入 将 增 加处 理后 废 水 中的 C O D并 产 生 二 次 污染 利 用 可循环使用的固体酸代替传统的均相液体酸在众多 的化工 反应 中得到 广泛 的研 究 2-5 常见 的无 机 氧 化物固体酸(如分子筛)具有较少 的酸性位,尤其在 水溶液的酸催化反应体系中不能表现出较好 的催化 性能强酸离子交换树脂虽能在水溶液体系中提供 较多的酸性位,但 其价格 昂贵,因而 限制其广 泛使 用【6,7 j 以萘为原料制备 的磺化碳 材料作为一种 固 体酸被成功地应用到乙酸乙酯合成反应 中;但此材 料属 于软性 材料,表 面 的芳 烃 分 子 在液 相 反 应 中容 易流失,而且当以高脂肪酸为表面活性剂时,会完全 失去催化活性_ 8 J 文献 9,1 0 发 现,对不完全 碳化 的 D一 葡萄糖进行磺化,可得到具有高活性且稳定的 固体酸 人们 已尝试 用一些无 机材料(如分 子筛、碳、铁氧化物 等)和有机材料(如离子交换膜)作 为 F e 的固载化载 体,研 究 了其在 污水处 理 中 的性 能l 1 卜 J 本文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直接加热法和 水热法制备了含有多环芳烃 的磺化碳材料,以此代 替 F e n t o n反 应 中的液 相 H2 S O4,并 以固体 酸碳 材料 作为载体,实现 了 F e 的固载化,大大降低 了液体 酸及金属离子对环境 的污染,同时可提高催化剂 的 回收利用率;对 比研究 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碳材料 的 结构及其对 甲基橙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 1 实验部分 1 1 催 化剂 的制备 1 1 1固体 酸的 制备 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直接加热法 和水热法【1 s J 制备碳材料 直接加热法:称取 5 g葡萄糖于瓷舟 内,放人管式炉中,在 4 0 0的 N,气 中处理 1 5 h,即制得褐黑色碳材料,研磨成粉末 备用水热法:称取一定量葡萄糖配制成水溶液(2 mo l L),置于 高温高压反应釜(2 3 m1)中,在 1 8 0的恒温箱中放 置 1 5 h,冷 却至 室 温后,先 后 用 去 离 子水 和 无 水 乙 醇离 心清洗 3次,然后 用无水 乙醇 保存,置 于真 空干 燥箱中干燥,即制得碳材料 将碳材料粉末按 照与浓硫酸 的体 积 比为 1 1 0 加入到 浓 硫 酸 中,N 2气 条 件下 在 1 5 0 的 油 浴 中 搅拌反应 1 5 h 冷却至室温后,缓慢加入去离子水,静置 2 0 mi n后沉淀,倾掉上清液,用高于 8 0 的去 离子水反复清洗沉淀,直到上清液中检测不到 s O j 一 为止,烘干沉淀,研磨,即得到黑色磺化的碳材料 固 体酸粉末 1 1 2 F e 2 的 固载 将一定 量磺化 碳材 料加 入 到不 同浓度(0 4,0 8,1 2 mo l L)的 F e S O 4 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 1 5 h,然后用去离子水进行稀释一 搅拌一 抽滤,如此反 复该过程 3次,以清除催化剂表面多余的 F e 抽 滤后的样 品在低于 6 0下烘干,即制得催化剂 直 接加 热法 和水 热 法 制得 的催 化剂 分 别 标 记 为 A 和 B 1 2 催 化剂 的表 征 载体的孔结构性质用 N 2吸附法在美 国 Qu a n t a c h r o me 公司 A u t o s o r b 一 1 型物理吸附仪上测定碳 材料的形貌采用 F EI 公 司 Qu a n t a 2 0 0 F E G型扫描 电镜观测 碳材料 的 X R D谱采用 日本理学株式会 社 D ma x 2 4 0 0型 X射线衍射仪测定,C u K 射线 源(=0 1 5 4 0 6 n m)元 素 分 析 在 美 国 P e r k i n E l me r 公司 2 4 0 0 1 1 型分析仪上进行 1 3催化 剂 的活性 评价 将一定量的催化剂放入 1 0 0 ml 甲基橙溶液(5 0 mg L)中,加入 0 4 ml 的 3 0 H2 02,在 2 5 的水 浴 中磁 力搅 拌反 应,每 隔 1 0 mi n取 样 1次进 行 吸 光 度测定 根据甲基橙溶液 的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 关 系,采 用 UV1 1 0 0型紫外 可见 分光 光度 计(上 海 天 美科学仪器有 限公司)测定=4 6 8 n m 处 的吸光 度,以此确定 甲基橙溶液的浓度,进而计算 甲基橙的 降解率:降解率:(C 0-C )c 0 式中 C。和 C 分别为甲基橙溶液的初始浓度 和瞬时 浓度(mg L)2 结果与讨论 2 1载体 的形 貌和 物相 图 1为不 同方 法制 备 的碳 材料 磺 化前 后 的 S E M 照片可 以看 出,直接加热法制备的碳材料磺 化前后均呈块状,尺寸较大,分布不均匀,粒子表面 呈致密结构;而水热法制备的碳材料磺化前后均呈 球形,粒径较均匀(6 0 0 7 0 0 n m),碳球彼此之间发 生 交联 图 2为水热法制备的碳材料磺化前后 的 X R D 谱 可以看出,磺化后的碳材料出现较强的 C(0 0 2)衍射峰及较弱的 c(0 0 4)衍射峰,可归属为含有多个 苯环 的无 定形 碳 材 料 加 1 引磺 化后 碳 材 料 的 C (0 0 2)衍射峰较磺化前的尖锐 因此,磺化后碳材料 1 4 4 催化学报 第 3 0卷 图 1 不 同方法制备的碳材料磺化前后的 S E M 照片 Fig 1 S EM i ma g e s o f c a r b o n ma t e r i a l s p r e p a r e d b y d i f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b e f o r e a nd a f t e r s u l p h o n a t i o n (a)B e f o r e s u l p h o n a t i o n(d i r e c t h e a t i n g),(b)A f t e r s u l p h o n a t i o n(d i r e c t h e a t i n g),(c)B e f o r e s u l p h o n a t i o n(h y d r o t h e r ma 1),(d)A f t e r s u lp h o n a t io n(h y d r o t h e r m a 1)图 2 水热法制备的碳材料磺化前后的 X R D谱 Fi g 2 XRD p a t t e r n s o f c a r bo n ma t e r i a ls p r e p a r e d b y h y d r o t he r ma l me t h o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s u l p h o n a t i o n (1)B e f o r e s u l p h o n a t i o n,(2)Af t e r s u l p h o n a t i o n 的石墨化程度较高 2 2催 化剂 的催化 活性 F e 是 F e n t o n反 应 中重 要 的催 化 中 心 本 文 以葡萄糖制备 的磺化碳 材料作 为载体,吸 附负载 F e ,实 现 F e 的固载化,并 测定 了其对 甲基 橙 的 降解性能 结果表明,水热法催 化剂 B有较好 的甲 基 橙 降解 效果(降解率 可达 7 9 以上);而直接 加热 法催化剂 A对甲基橙几乎无降解效果(降解率低于 1)在 F e n t o n反应 中,如果没有 F e 2 的催化作 用,H 2 O2不 能 氧化 甲基 橙_ 1 因此,可 以认 为 F e 不易负载到直接加热法制备的碳材料上;直接 加热法制 备的磺化碳 材料 的 比表面积较 小(仅为 0 0 3 5 5 H l 2 g),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也较差 水热 法是通过葡萄糖分子问脱水,发生聚合形成链状大 分子,然后碳化形成球形碳核,并相互交联,形成较 大的表面吸附结构S u n等 1 5 _ 发现在水热法制备碳 材料时,其表面存在很多纳米孔;这些纳米孔不仅 提高了碳材料的比表面积,而且有利于负载离子及 反应物分子的进入因此,在后文 中我们主要考察 催 化剂 B的催 化性 能 第 2 期 曲振平 等:磺化碳材料 固载 F e 2 催化 甲基橙 降解 反应 1 4 5 表 1为 F e S O 溶液浓度对催化剂上 甲基橙 降 解率的影响 可 以看 出,随着 F e S O 4 溶液浓度 的升 高,甲基橙 降解率先 升高后 降低;当 C(F e S O )=0 8 mg l L时,甲基橙降解率达到最高值这可能与 固载 到碳 材 料 上 的 F e 2 量 有 关 对 于 水 热 法 制 备 的碳 材料,球 形碳 粒 子 相 互 交 联,比表 面积 相 对 较 大,且表 面的多孔结构有利于 F e 的负载,故对 甲 基橙具有较高的降解性能;但这种磺化碳材料 的比 表 面积 有 限(仅为 3 4 0 9 6 m g),故 过量 的 F e 不 能单分散到载体上,有可能使 已具有活性的 F e 2 被 覆盖,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 表 1 F e S O 4 溶液浓度对催化剂上甲基橙 降解 率的影 响 Ta b l e 1 Ef f e c t o f F e SO4 c o n c e n t r a t io n o n t h e d e g r a d a t io n e f f i c ie n c y o f me t h y l o r a n g e(MO)o v e r t h e c a t a l y s t p r e p a r e d b y h y d r o t be r ma l me t h o d c(E e S O4)(mg L)De g r a d a t i o n e f f i c ie n c y()0 4 0 8 1 2 6 9 7 7 5 8 7 1 4 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C(MO)=5 0 mg L,V(MO)=1 0 0 ml V(3 O H2 02)=0 4 ml,C(c a t)=1 2 g L,0=2 5,t=4 0 mi n 图 3为催化剂用量对甲基橙 降解率的影响可 以看出,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甲基橙降解率先逐 渐升 高后 急 剧 降 低;当C(c a t)=1 2 1 4 g L时,甲基橙降解率达最高值(约 7 9)因此,该反应体 系 中催 化剂 的适宜 用量 为 1 2 1 4 g L 圈 3 催化剂用量对甲基橙 降解 率的影 响 F i g 3 Ef f e c t o f c a t a l y s t a mo u n t o n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me t h y l o r a n g e (T h e 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o n s a r e t h e s a me a s i n T a b l e 1 b u t C(F e S O 4)=0 8 mg L a n d t=3 0 rain )图 4为反应时间对甲基橙 降解率的影响可以 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甲基橙降解率先逐渐升 高后有所降低;当 t=3 0 rai n时,甲基橙 降解率 达 图 4 反应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 Fi g 4 Ef f e c t o f r e a c t io n t i me o n t h e d e g r a d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me t h y l o r a n g e o v e r t he c a t a ly s t p r e p a r e d b y h y d r o t h e r ma l m e t h o d (Th e r e a c t io n c o nd i t i o ns a r e t h e s a me a s i n Ta b l e 1 b u t C(F e S O 4)=0 8 mg L a n d m(c a t)=1 4 g L )最高值 而且,对不同用量 的各催化剂样 品得 到了 基本相同的实验规律 因此,该反应体 系最佳 的反 应时 间为 3 0-4 0 rai n 对 固体 酸 中 c,H,o 和 S元 素 分 析 结 果(S)(C)=0 0 1 2 0 0 1 5)表 明,一 S O3 H 基 已磺 化到碳 材 料 的 芳 香 环 上 加 ;而 且 反 应 过 程 中测 得 溶液的 p H=2 4 3 2,实现了 固体酸代替液体酸 的 目的 3 结论 以葡萄糖为原料,用直接加热法制备的碳材料 呈致密块状结构,而用水热法制备 的碳材料为相互 交联 的 纳 米粒 子 两种 碳 材 料 应 用 到 F e n t o n反 应 中溶液 的 p H=2 4 3 2,实现 了固体酸代替液体 酸 的 目的 水 热 法 制 备 的碳 材 料 对 F e 具 有 较 好 的吸附 负载作 用,实 现 了 F e 的 固 载化;室 温下 对 甲基橙表现出较高的降解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李辉 硕士学 位论 文 哈尔 滨:哈尔 滨工 业 大 学(L i H M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Ha r b i n:H a r b i n Un i v Te e h n o 1),2 0 06 2 H o r t o n B Na t u r e,1 9 9 9,4 0 0(6 7 4 6):7 9 7 3 An a s t a s P T,Ki r c h h o f f M M Ac c C h e m Re s,2 0 0 2,3 5 (9):6 8 6 4 C l a r k J HA c e C h e m R e s,2 0 0 2,3 5(9):7 9 1 5 S mi t h K,E 1 一 Hi t i G A,J a y n e A J,B u t t e r s MOr g Bi o mo l C h e m,2 0 0 3,1(9):1 5 6 0 6 Ok u h a r a TC P m R8 ,2 0 0 2,1 0 2(1 0):3 6 4 1 (_ 一 譬0 l。晤0 a 0 一 p B 鼠 0(_ 芒u l。疆0 0 焉p B 0 0 1 4 6 催化学报 第 3 0卷 7 C a n o-S e r r a n o E,C a mp o s Ma r t i n J M,F i e r r o J L GC h e m C o mmu n,2 0 0 3,(2):2 4 6 8 Ha r a M,Yo s h id a T,Ta k a g a k i A,Ta k a t a T,Ko n d o J N,Ha y a s hi S,Dome n K An g e w Ch e m,I n t E,20 0 4,4 3 (2 2):2 9 5 5 9 To d a M,Ta k a g a k i A,0k a mu r a M,Ko n d o J N,Ha y a s h i S,Do me n K,Ha r a M t u r e,2 0 0 5,4 3 8(7 0 6 5):1 7 8 1 0 Ta k a g a k i A,To d a M,Ok a mu r a M,Ko n d o J N,Ha y a s h i S,Do me n K,Ha r a M C a t a l To d a y,2 0 0 6,1 1 6(2):1 5 7 1 1 P a r r a S,Na d t o t e c h e n k o V,Al b e r s P,Ki wi J J Ph y s Ch e m B,2 0 0 4,1 0 8(1 4):4 4 3 9 1 2 Ca l l e j a G,Me l e r o J A,Ma r t i n e z F,Mo l i n a Rw t Re s,2 0 0 5,3 9(9):1 7 4 1 1 4 1 7 Gu my D,Fe r n a n de z I b a ne z P,M a l a t o S,Pu|ga r i n C,E n e a 0,K i wi J C a t a l T o d a y,2 0 0 5,1 0 1(3 4):3 7 5 孙根行,刘梅 印染(S u n G X,L i u MD y e F i n i s h),2 0 0 8,3 4(1 5):4 4 S u n X M,L i Y DA n g e w C h e m,I n t E d,2 0 0 4,4 3(5):59 7 Ts u b ou e hi N,Xu C B,Oht s u ka YEn e r g y Fu ds,2 0 03,1 7(5):1 1 1 9 李晓芸,马丁,包信和 催化学 报(L j x Y,Ma D,B a o x HC h i n J C a t a 1),2 0 0 8,2 9(9):8 8 4 唐明明,刘葵,梁敏,伍 章喜 山东化 工(T a n g M M,L i u K,Li a n g M,W u Z h X S h a n d o n g C h e m I n d),2 0 0 5,3 4(2):7

    注意事项

    本文(磺化碳材料固载Fe^2+催化甲基橙降解反应.pdf)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