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诗中的“五花马”长什么样11400.pdf
-
资源ID:75793493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李白《将进酒》诗中的“五花马”长什么样11400.pdf
李白将进酒诗中的“五花马”长什么样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但“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五花马”,历来众说纷纭。例如,中华书局 2006年版唐诗三百首中解释“五花马”为:“指名贵的马。唐开元、天宝时,好马的鬃毛都被剪成花瓣形,三瓣称三花,五瓣称五花。”1979年版辞海中解释“五花马”为:“毛色斑驳的马。一说,剪马鬃为五簇,分成五个花纹,叫五花。”1979年版辞源修订版第一册解释“五花马”为:“唐人把马骢剪成三簇的叫三花,剪成五簇的叫五花。另一说指马的毛色斑驳。”2010年版现代汉语大词典第一卷解释“五花马”为:“毛色斑驳的马。旧时也指把鬃毛修剪成五簇的马。”综上可以看出,“五花马”有三种解释:一是名贵的马;二是毛色斑驳的马,或者五色的马;三是将马鬃剪成五瓣的马。在这三种说法中,以前两者最为流行,第三种往往仅作为一种说法而存在。关于五花马的研究,孙机认为:“唐诗中所谓五花马,一般可能不是指剪鬃,而是指马身上旋毛的纹理。”吴琦松在其博客中发表了五花马考辨(上中下)一文,详细地梳理了自古至今的学人们对“五花马”的解释,总归起来不外乎上述前三种说法。吴文最后认为:“唐代流行将马鬃剪为三簇的三花马,但至今没有可靠证据能够证明唐代有将马鬃剪成五簇的五花马;所谓毛色呈五种花纹和毛呈旋花状的马或许根本就不存在,仅仅是因为人们对五花散作云满身等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想当然而已;唐人所谓五花马,指的是当时比较名贵的青骢马,这种马因身上的毛色呈五瓣花状而得名。又因这些花纹像浇铸没有錾开连在一起的古钱而称为连钱,或者叫五花连钱。”从吴文的结论可以看出,他认为“五花马”是当时比较名贵的青骢马。图一:一花马和二花马 关于“花马”“花马”是指将马颈部的鬃毛进行修剪,形成花瓣状,然后根据其数量称之为“一花马”、“二花马”、“三花马”等。据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三花马”条云:“唐开元、天宝之间,承平日久,世尚轻肥,三花饰马。旧有家藏韩干画贵戚阅马图,中有三花马,兼曾见苏大参家有韩干画三花御马,晏元献家张萱画虢国出行图中亦有三花马。三花者,剪騣成三辫。白乐天诗:凤笺书五色,马鬣剪三花。”从时代上看,这种将马的颈部鬃毛进行修剪的做法至迟在秦代已经出现,如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的二号铜车马的御马就为一花马(图一,1)。汉代的画像砖上也常见一花和二花马,但不见三花马。如河南洛阳出土画像砖上的二花马(图一,2、3)。到了唐代,则主要流行三花马,而且三花的来源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突厥系统,主要以唐太宗昭陵的浮雕六骏为代表,马颈部的鬃毛剪成弯刀状(图二,1),与其相似的三花马在阿尔泰地区 67 世纪的突厥岩画中可以见到(图二,2)。而另一类三花马的颈部花瓣则呈方块状,如唐乾陵神道两侧的仗马(图三,1)以及陕西西安唐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三花马(图三,2)和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三彩三花马(图三,3)等。图二 图三 这些将马的鬃毛修剪成比较平齐的方块状三花样式,是中国传统的“花马”形式。同时,在一些画作中也绘制有三花马,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两位人物所骑乘的马匹即为颈部剪成三花的马,但其颈部的三花与考古发现的三彩三花马以及石雕三花马的三花有所不同,画中马匹的三花上端呈圆弧状(图三,5)。总而言之,目前图像资料中所见的唐代花马的确以“三花马”为主,也有个别的“一花马”,如陕西西安唐鲜于庭诲墓出土的三彩一花马(图三,4),而“五花马”的相关图像资料在笔者撰写本文之前一直未引起学界注意。李白将进酒诗中“五花马”的考古学证据 正如前文所引吴文云“至今没有可靠证据能够证明唐代有将马鬃剪成五簇的五花马”,所以,对于将“五花马”解释为马鬃剪成五簇的说法,学界往往是将信将疑的,或者总是将其作为一说而谨慎地对待。说到底,最关键的是“五花马”没有“一花马”、“三花马”那样众多的图像资料作为支撑,所以,对“五花马”的解释比较模糊,莫衷一是,自然也就不敢肯定。近来,笔者在查阅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一件唐代执壶上的贴塑图案装饰中有五花马图像(图四)。该执壶于 1955年出土于西安韩森寨唐墓,从壶的形制和装饰手法来看应该是唐代长沙窑的产品。五花马的形象以模印贴花的形式装饰于执壶腹部,骑在马上的人物似持盾舞剑,马颈部的鬃毛被修剪成五瓣花状,与三彩三花马以及石雕三花马的三花非常相似,只是较为密集而已。图四:唐代执壶上的五花马图像 因此,笔者推断这种马的形象即为人们苦苦寻找而不得的“五花马”形象,这也是目前所见的唯一可以确认的“五花马”图像资料。这件“五花马”实物资料的再发现,为以往学界所认为的“五花马”就是将马鬃修剪成五个花瓣状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撑。通过对执壶上的图像资料仔细观察,可知骑于马上的人物在表演,与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舞马衔杯银壶上所装饰的舞马(图五)应该类似,均属于经过特殊训练的珍贵马匹。这似乎可以说明,由于唐代的五花马与舞马一样,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用于表演而且比较珍贵的马匹,所以,在一般的图像资料中也就比较罕见。但从李白诗歌中“五花马”一词,又可知当时人是了解这类“五花马”的,所以李白在其诗歌中将“五花马”与“千金裘”相对应。图五: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舞马衔杯银壶上所装饰的舞马 至此,大体上可以说明,李白将进酒一诗中的“五花马”应该就是指将马鬃毛修剪成五个花瓣状的马,而不是指其他。从考古发现的“一花马”、“三花马”、“五花马”图像资料的数量和比率来看,“五花马”在唐代的各类图像资料中的确极为罕见。主要原因是“三花马”作为贵族的骑乘,往往招摇过市,为诗人及艺术家、工匠们所关注,而“五花马”是仅用于特殊场合表演的马匹,两者在数量上和在人们视野中出现的机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五花马”显得尤其珍贵。与同时代的诗人多咏“三花马”不同,有着非凡想象力的诗人李白一语惊天,以经过特殊训练用于表演的珍贵的“五花马”与“千金裘”相对,不仅说明他不仅对将马鬃修剪成五瓣的“五花马”情有独钟,而且也认为其很珍贵。“五花马”的解释可以确定 综上所述,关于李白将进酒诗中的“五花马”的解释应该为:将马的颈部鬃毛修剪成五瓣花形状的马,与当时的舞马一样,都是经过特殊训练专用于表演而且极其珍贵的马匹。同时,在考古发现的唐代图像资料中,这类“五花马”的数量极为罕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花马”在当时属于珍贵之物。所以,李白也就借用其与“千金裘”相对仗了。当然,如果将其引申为珍贵的马、宝马、良骥之类,不仅顺理成章,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