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docx
-
资源ID:75847616
资源大小:15.6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docx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故乡,在希腊哲学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后西方哲学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古代最博学的人物。他的观点在后来对许多领域长生了较深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亚氏的范畴论,来谈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之间的关系。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的概述“范畴”一词来自古希腊语,由两个词复合而成:Kata+agora。该词从构词角度来看乃指“与集合或集会相对立”,那就意味着“分散”,“分解”,进一步引申,就是“划分”,“分类”。在亚里士多德把这个词引入哲学领域之前,它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亚里士多德从法律中借用了这一术语,第一次赋予了它以哲学意义,构造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范畴表。而且,他还最先从词语学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等多方面对范畴进行了自觉的理论探讨,创立了系统的范畴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应该区分一个范畴的本质特性和它的偶然特征,前者是指使一个个体成为某范畴的一员的基本属性,后者的存在与否则不能影响某实体是否为范畴的成员。以“人”为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这一范畴的本质特征是“两足动物”,而其他诸如肤色受教育程度等则属于偶然特征。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观主要可以概括为:(1)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2)范畴的所有特性均为二元的;(3)各范畴有自己界定清晰的边界;(4)范畴的所有成员均地位平等。(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分类原则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构建起对事物(“是者”)本身进行分类的两个原则:(1)表述主体;(2)在本体(即实体)中。然后根据这两个原则将事物本身分为四类。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原则的含义。“表述主体”,在“B 是 A”这样的判断2中,B 是主词,是主体,A 是谓词。是表述 B 的。以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来看,普遍的东西可以表述主体,个别的东西不能表述主体。这就是说,他以是否“表述主体”这一原则区分出普遍和个体。“在本体中”,“不在本体中”的东西就是本体自身。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根据是否“在本体中”,即事物的独立性,区分出本体和属性。这样,我们再来看亚里士多德依据这两条原则的肯否形式排列组合得到的四类事物。表述主体,但不在本体中的事物,是普遍实体或第二实体,如“人”“动物”等。在逻辑上表现为个别实体的属种,普遍实体表述个别实体,但不存在于个别实体之中,因为它自身也是实体。在本体中,但不表述主体的事物,是个别属性或偶性,如“某个特殊的白色”。它们不能表述别的东西,因为它们只能做主体;它们可以存在于实体中,因为它们是属性。表述主体,又在本体中的事物,是普遍属性,如“知识”、“颜色”等。在逻辑上表现为个别属性的种属。它们既能表述个别属性,又存在于实体之中。不在本体,又不表述主体的事物,是个别实体或第一实体,如“个别的人”等。它们是永远的主体,所以不表述其它东西,它们也是永远的实体,所以不存在任何其它实体中。(三)十大范畴的提出从范畴分类原则可以得出,普遍属性存在于普遍实体之中,个别属性存在于个别实体之中;普遍属性表述个别属性,普遍实体表述个别实体。在这种关系中,普遍离不开个别,个别也离不开普遍。每一种个别总是隶属于某种普遍的个别,没有纯粹的个别。由个别向普遍的上升不是一个无限的序列,而是一个有限的阶梯。这个阶梯的最底层乃是被学者称为“零点实在”的个别实体和个别属性。阶梯的顶层就是最普遍的“是者”类型,即“范畴”,也就是逻辑上的“最大的种”或坐高的谓词。亚里士多德把“是者”的阶梯分为十种类型,即十大范畴。一种是由个别实体普遍实体最普遍实体逐级而上的阶梯,如由“苏格拉底”“人”“动物”“实体”;另外九种都是从个别属性普遍属性最普遍屬性逐步上升的阶梯。这九种属性阶梯分别是“数量”、“性质”、“关系”、“场所”、“时间”、“姿态”、“具有”、“活动”和“遭受”。这样,十大范畴就提出来了。3二、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一)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论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理理论。我们也可以用四点来概括原型理论的范畴观:1.原型理论不能通过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定义;2.特征是分等级的,原型范畴体现家族相似性结构;3.原型范畴体现成员隶属度差异:4.有的原型模棱两可,表明有的范畴边界模糊。(二)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在认知语言学上,把范畴分为三个等级,即为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认知科学发现,基本等级范畴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区分最基本的心理等级,是认知的重要基点和参照点。在此层面上,人们的分类与客观主义的自然分类最接近,人们处理自然的事物最有效最成功。也就是在此层面上,人们区分事物最容易。上位范畴是寄生于基本范畴之上的,因为它依赖基本范畴获得完型和大部分属性。上位范畴具有两个功能:一是聚合功能,即集合下级范畴成员。构成范畴等级,二是突出所属成员明显的共有属性。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等级范畴,所以成为寄生范畴。下属范畴是在基本范畴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切分,也是寄生范畴。只有当人们需要更加细致的区分时,才进行下属范畴切分。下属范畴语言也是晚于基本范畴词语产生的。三、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我们在第一部分中,谈到亚里士多德把“是者”的阶梯分为十种类型,即十大范畴,其中一种是由个别实体普遍实体最普遍实体逐级而上的阶梯,如由“苏格拉底”“人”“动物”“实体”。我们在第二部分中谈到范畴等级结构,下属范畴,突显个别属性,如猎狗哈巴狗;基本范畴,多泛范畴属性,如狗;上位范畴,起作概括属性的作用,如犬科。这三等级范畴之间的关系是,上位范畴包括了基本范畴和下属范畴,基本范畴包括了下属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逐级而上的阶梯来表示,如下属4范畴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具体的例子,如“猎狗哈巴狗”“狗”“犬科”,如果对此例进行延伸一下,可以得到“猎狗哈巴狗”“狗”“犬科”“动物”“物体”“实体”。通过比较发现,我们不难发现认知语言学上的三个的范畴等级结构之间的关系与亚里士多德的由个别实体普遍实体最普遍实体逐级而上成阶梯状的实体范畴观有极大的相似性。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是在 20XX 多年前由他本人提出,而认知科学是最近才兴起的一门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师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四、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按照范畴理论,语言词汇也可以分为三个范畴等级,即上位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和下属范畴词汇。其中上位范畴词属概括词,没有单一的完型,基本范畴词由有单一的完型,而下属范畴词往往突显事物的某一具体属性,从而获得更加具体的含义。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遵循学习规律,做到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词汇到上位范畴词和下属范畴词,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将基本范畴词汇作为学习的重点和首选,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对词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五、结语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和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论,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分类原则以及十大范畴的提出和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发现它们都是成阶梯状逐级而上升的,得出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是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最后把范畴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