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1161-2023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887.pdf

    • 资源ID:75940031       资源大小:13.16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1161-2023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887.pdf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 P GB/T 51161-2016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Standard for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2016-04-15 发布2016-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Standard for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GB/T 51161-201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6 年1 2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Standard for energy cons山nptionof building GB/T 51161-2016 当k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廊坊市i海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当庭1f本850X1168毫米1/32 印张:2Y-字数55千字2016年12月第-版2016年12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1.00元统一书号1511 2 28906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9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jT51161-2016,自2016+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4月15日3 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J5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依据建筑物实际运行能耗,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5.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6.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4 本标准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赖明江亿李铮刘俊跃|王芬|杨仕超邹瑜李大伟郝斌魏庆兀夏建军林常青叶倩周敏金AA娜李荣毛凯刘刚彭琛余鹏刘伊生王元丰高建岭高鹏赵霞马晓雯徐小伟刘雄伟燕达刘烨胡珊刘珊孙智丁洪涛曾狄刘海柱刘笙王李欣韩雨张惠锋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林海燕梁俊强姜克隽杨柳付祥钊周孝清赵士怀杨毅张国强郝军许锦峰荣景阳5 目次l 总则-2 术语23 基本规定.4 4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6 4.1 一般规定.6 4.2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64.3 能耗指标修正75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8 5.1 一般规定85.2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85.3 能耗指标修正.116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14 6.1 一般规定.14 6.2 建筑供暖能耗指标.156.3 建筑耗热量指标.17 6.4 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19 6.5 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21 本标准用词说明.24 引用标准名录.25 附:条文说明.27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Requirements.4 4 Energy Consump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xcept Heating.6 4.1 General Requirements.6 4.2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Indicator6 4.3 Correction of Energy Indicator7 5 Energy Consumption of Public Building Except Heating.8 5.1 General Requirements8 5.2 Public Building Energy Indicator8 5.3 Correction of Energy Indicator11 6 Building Heat Energy Consumption.14 6.1 GeneraJ Requirements 14 6.2 Building Heat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15 6.3 Building Heat Demand IndicalOr 17 6.4 Heat Distributi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icator 19 6.5 Heat Source Efficiency Indicator 2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27 7 1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游、保护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促进建筑节能工作,控制建筑能耗总量,规范管理建筑运行能耗,制定本标准。1.O.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运行能耗的管理。1.O.3 民用建筑运行能耗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l 2术语2.0.1 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建筑使用过程中由外部输入的能源,包括维持建筑环境的用能(如供暖、制冷、通风、空调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家电、电梯、生活热水等)的用能。2.0.2 建筑能耗指标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of building 根据建筑用能性质,按照规范化的方法得到的归一化的能耗数值。2.0.3 能耗指标约束值constraint valu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为实现建筑使用功能所允许消耗的建筑能耗指标上限值。2.0.4 能耗指标引导值leading valu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在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综合高效利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更高建筑节能效果的建筑能耗指标期望目标值。2.O.5 能耗指标实测值measured value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基于实测的建筑能耗得到的能耗指标值。2.0.6 建筑面积construction area of building 房屋外墙(柱)勒角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的永久性建筑。2.0.7 建筑供暖能耗指标building heat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供暖系统所消耗的一次能源量除以2 该系统所负担的建筑总面积而得到的能耗指标,它包括建筑供暖热源和输配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单位为kgce/C m2 a)或Nm3天然气/(m2 a)。2.0.8 建筑耗热量指标building heat demand indicator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在建筑物热人口得到的供热系统向其提供的热量除以建筑面积所得到的能耗指标,单位Gj/Cm2 a)。2.O.9 热源供热量指标heat source production indicator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供热系统热源输出的热量除以该热源所负担的建筑总面积所得到的能耗指标,单位Gj/Cm2 a)。2.0.10 管网热损失率指标pipe heat dissipation ratio indicator 管网热损失指标与热源供热量指标的比值,无量纲。2.0.11 管网水泵电耗指标heat distributi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dicator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供热管网水泵输配电耗除以该供热宦网厨负担的建筑总面积所得到的指标,单位kW.h/Cm2 a)。2.0.12 热源能耗效率指标heat source efficiency indicator 在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内,热源所消耗的燃料除以该热源输出的供热量所得到的指标,单位为kgce/Gj或Nm:l天然气/Gj。3 3基本规 定3.0.1 严寒和寒冷地区民用建筑能耗应划分为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建筑供暖能耗进行管理。其他气候区民用建筑能耗应划分为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和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进行管理。3.0.2 建筑实际使用的电力、燃气和其他化石能源应根据实际使用的能源种类分别按电力、燃气和标煤统计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标煤应为由建筑所消耗的除燃气之外的各种化石能源按照燃料的热值折算得到;2 对于由集中供热、集中供冷系统输入到建筑物内的热量和冷量,应根据实际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冷热源及输配系统所消耗的能源种类,按所提供的热量和冷量及系统实际能效折合的电力、燃气或标煤,计入建筑能耗。3.0.3 严寒和寒玲地区建筑供暖能耗应以一个完整的法定供暖期内供暖系统所消耗的累积能耗计。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非供暖能耗应以一个完整的日历年或连续12个日历月的累积能耗计。3.0.4 建筑能耗指标实测值应包括建筑运行中使用的由建筑外部提供的全部电力、燃气和其他化石能牒,以及由集中供热、集中供冷系统向建筑提供的热量和冷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通过建筑的配电系统向各类电动交通工具提供的电力,应从建筑实测能耗中扣除;2 应政府要求,用于建筑外景照明的用电,应从建筑实测能耗中扣除;3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光电、光热装置和风电装置向建筑提供的能源不应计人建筑实测能耗中。4 3.0.5 建筑能耗指标实测值或其根据实际使用强度的修正值应小于建筑能耗指标约束值,宜小于建筑能耗指标引导值。3.0.6 特定区域的建筑能耗总量可根据该区域建筑总量和建筑能耗指标约束值的数值,根据实际使用的能源种类分别按电力、燃气和标煤统计估算,并宜按照供电煤耗法将电力转换为标煤,按热量法将天然气转换为标煤,三者相加,得到以标煤为计量单位的建筑能耗总量的数值。5 4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4.1一般规定4.1.1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应以每户每年能耗量为能耗指标的表现形式。4.1.2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应包括每户自身的能耗量和公共部分分摊的能耗量两部分,公共部分能耗量宜按每户套内建筑面积分摊。4.1.3 非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约束值和实测值应包含居住建筑所有能耗在内。4.1.4 居住建筑能耗指标实测值或修正值应小于其所属气候区所对应的居住建筑能耗指标约束值。4.2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4.2.1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包括综合电耗指标和燃气消耗指标,其约束值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约束值气候分|兰综合电耗指标约束值燃气消耗指标约束值kW.h/(a.H)J m3/(a.H)J 严寒地区2200 150 寒冷地区2700 140 夏热冬冷地区3100 240 夏热冬暖地区2800 160 温和地区2200 150 注.表中非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包括冬季供暖的能耗在内。4.2.2 居住建筑由外部集中供热供冷系统提供热量和冷量,应6 根据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实际能耗状况和向该建筑物的实际供热供冷量计算得到所获得冷热量折合的电或燃气消耗量,计入该居住建筑的能耗指标实测值。计算方法可按本标准第5.2.6条和第5.2.7条的规定。4.3 能耗指标修正4.3.1 当住户实际居住人数多于3口时,综合电耗指标和燃气消耗指标实测值可按下式进行修正:Er X 3 Erc=一开一(4.3.1)式中:Er c-每户的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kW hj(a H)或m3jCa H);Er-每户的能耗指标实测值k W hj(a H)或m3jCa.H);N一一每户的实际居住人数。7 5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5.1一般规定5.1.1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应以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量作为能耗指标的表达形式。5.1.2 公共建筑应按下列规定分为A类或B类:1 可通过开启外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达到室内温度舒适要求,从而减少空调系统运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的公共建筑应为A类公共建筑;2 因建筑功能、规模等限制或受建筑物所在周边环境的制约,不能通过开启外窗方式利用自然通风,而需常年依靠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维持室内温度舒适要求的公共建筑应为B类公共建筑。5.1.3 不同地区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应包含建筑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梯、办公设备以及建筑内供暖系统的热水循环泵电耗、供暖用的风机电耗等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其供暖能耗应符合本标准第6章相关规定。2 非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应包含建筑所使用的所有能耗。3 公共建筑内集中设置的高能耗密度的信息机房、厨房炊事等特定功能的用能不应计入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中。5.1.4 根据所属气候区、建筑功能以及分类,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或实测值的修正值应小于其对应的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约束值,井宜小于其对应的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引导值。5.2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5.2.1 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8 5.2.1的规定。A类B类表5.2.1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kWh/Cm2 a)J 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分类约束值引导值约束值引导值约束值引导值党政机关55 45 70 55 65 50 办公建筑商业办公建筑65 55 85 70 80 65 党政机关70 50 90 办公建筑65 80 60 商业办公80 60 110 80 100 75 建筑温和l地区约束值引导值50 40 65 50 60 45 70 55 注表中非严寒寒冷地区办公建筑非供i质能耗指标包括冬季供暖的能耗在内。5.2.2旅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建筑分类三星级及以下A类四星级五星级三星级及以下B类四星级五星级表5.2.2旅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kW.h/(m2 a)J 严寒和寒冷地区反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约束宦引导值约束值 引导值约束值引导值70 50 110 90 100 80 85 65 135 115 120 100 100 80 160 135 130 110 100 70 160 120 150 110 120 85 200 150 190 140 150 110 240 180 220 160 温和地区约束宦引导值55 4-5 65 55 80 60 60 50 75 60 95 75 注.表中非严寒寒冷地区旅馆建筑非供l废能耗指标包括冬季供暖的能耗在内。5.2.3 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9 5.2.3的规定。表5.2.3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kW.h/C m2 a)J 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I血和地区建筑分类约束值引导值约束值引导Ol约束值引导值约束值引导值一般百货店80 60 J30 110 J20 100 80 65 一般购物中心80 60 130 110 120 100 80 65 A类-般超市110 90 150 120 135 105 85 70 餐饮f月60 45 90 70 85 65 55 40 一般商制55 40 90 70 85 65 55 40 大型百货店140 100 200 170 245 190 90 70 8类大型购物中心175 135 260 210 300 245 90 70 大型超rl170 120 225 180 290 240 100 80 注:表中非严寒寒冷地区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包括冬季供暖的能耗在内。5.2.4 公共建筑中机动车停车库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5.2.4的规定。表5.2.4机动车停车库非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kW.h/C m2 a)J 功能分类约束值引导值办公建筑9 6 旅馆建筑15 11 商场建筑12 8 5.2.5 同一建筑中包括办公、旅馆、商场、停车库等的综合性公共建筑,其能耗指标约束值和引 导值,应按本标准表5.2.1至表5.2.4所规定的各功能类型建筑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与对应功能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确定。5.2.6 公共建筑由外部集中供冷系统提供的冷量,应根据集中供冷系统实际能耗和向该建筑物的实际供冷量计算得到所较得冷10 量折合的电或燃气消耗量,计入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式计算:ECge+E Ec=Qc-s Quc(5.2.6)式中:Ec-一建筑获得的冷量折合的电量(kW.h);Q,计量得到的从外部冷源输入到建筑中的冷量CGJ);Q 冷源产生的总冷量(GJ);Eg 冷源消耗的天然气量(Nm3);C伊天然气转换为电力的转换系数,取2kW.h/Nm3;Ec冷源消耗的电力,包括压缩机,循环水泵和风机。如果是电冷联产,则是消耗的电力减去输出的电力,此时,已一般为负值。5.2.7 非严寒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由外部集中供暖系统提供热量时,应按本标准第6.2.2条的规定,计算得到所获得热量折合的电、燃气或标煤消耗量,并将燃气或燃煤按供电煤耗法折算为电量计入公共建筑的非供暖能耗指标。应按下式计算:EgCge+Ee Eh=Qh-B Ql(5.2.7)式中:Eh一一建筑获得的热量折合的电量(kW h);也计量得到的从外部热源输入到建筑中的热量(GJ);Q,玲源产生的总热量(GJ);Eg 热源消耗的天然气CNm3);Cgc 天然气转换为电力的转换系数,取2kW.h/Nm3;Ee.热源消耗的电力,包括压缩机,循环水泵和风机。如果是热电联产,则为消耗的电力减去输出的电力,此时,Ee一般为负值。5.3 能耗指标修正5.3.1 当公共建筑实际使用超出下列规定的指标时,可对能耗11 指标实测值进行修正。1 办公建筑:年使用时间(To)2500h/a,人均建筑面积(SO)10m2/人;2 旅馆建筑:年平均客房入住率CHo)50%,客房区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恨。)70%;3 超市建筑:年使用时间(丁。)5500h/a;4 百货/购物中心建筑:年使用时间(To)4570h/a;5 一般商铺:年使用时间(T(l)5000h/a。5.3.2 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uc=E,1 Y2 1=0.3+0.7号(5.3.2-1)(5.3.2户2)Y2=O.7+0.3去(5.3川式中:瓦c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E。一一办公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Y1一-办公建筑使用时间修正系数;少一一办公建筑人员密度修正系数;T一-办公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S 实际人均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人员数的比值(时/人)。5.3.3 旅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A凹口川-Hnhu nunu+E4=o k=EI nu(5.3.3-1)(5.3.3-2)码=O.5十O.5是(5.3.3-3)式中:Ehc一一旅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Eh 放馆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12。l一一人住率修正系数;。2一一客房区面积比例修正系数;H一一旅馆建筑年实际入住率;R一-一实际客房区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5.3.4 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cc=Ec (5.3.4-1)lJ=0.3十O.7号(5.3川)式中:Ec一一一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Ec-一商场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商场建筑使用时间修正系数;丁一一商场建筑年实际使用时间(h/a)。5.3.5 对于采用蓄冷系统的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应按下式计算:e=eo X(l)(5.3.5)式中:tr一一才采用蓄冷系统的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值kW.h/(m2 a)J;eo 采用蓄冷系统的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kW.h/(m2 a)J;一一蓄冷系统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系数,应按表5.3.5取值。表5.3.5蓄冷系统能耗指标实测值的修正系数蓄冷系统全年实际蓄冷盘占建筑物全年总供冷量比例 小于等于30%0.02 大于30%且小于等于60%0.04 大于60%0.06 13 6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6.1一般规定6.1.1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应以一个完整的供暖期单位建筑面积供暖系统能耗量作为能耗指标的表现形式,并应包括供暖系统的热源所消耗的能源和供暖系统的水泵输配电耗。6.1.2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采用集中供热方式供暖时,应按下列规定对影响建筑供暖系统综合能效的各因素进行考核和管理:1 应采用建筑耗热量指标考核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及建筑内采暖系统的运行调节状况;2 应采用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考核供热管网运行能耗水平和管网散热状况;3 应采用建筑供暖系统热师、能耗指标考核各类供暖热源将化石能源和/或电力转换为热量的转换效率。6.1.3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指标、建筑耗热量指标、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等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耗热量指标实测值应小于其对应的建筑耗热量指标约束值;有条件时,宜小于其对应的建筑耗热量指标引导值。2 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实测值应小于其对应的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约束值;有条件时,宜小于其对应的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引导值。3 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实测值应小于其对应的建筑供暖系统热师、能耗指标约束值;有条件时,宜小于其对应的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引导值。14 6.2 建筑供暖能耗指标6.2.1 以煤和燃气为主要能源形式的建筑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分别应符合表6.2.1-1和表6.2.1-2的规定。表6.2.1-1建筑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燃煤为主)建筑供暖能耗指标kgce/(012 a)约束值引导值省份城市区域集中小区集中区域集中小区集中供I!主供暖供暖供暖北京北京7.6 13.7 4.5 8.7 天津天津7.3 13.2 4.7 9.1 河北省石家庄6.8 12.1 3.6 6.9 山西省太原8.6 15.3 5.0 9.7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10.6 19.0 6.4 12.4 辽宁省沈阳9.7 17.3 6.1 12.3 吉林省长春10.7 19.3 7.9 15.4 黑龙江省哈尔滨11.4 20.5 8.0 15.5 山东省济南6.3 11.1 3.4 6.5 河南省郑州|6.0 10.6 3.0 5.6 西藏自治区拉萨8.1 15.2 3.6 6.9 陕西省西安6.3 1,1 3.0 5.6 甘肃省兰州8.3 14.8 4.8 9.2 青海省!.q宁10.2 18.3 5.7 11.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9.1 16.3 5.7 1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10.6 19.0 6.9 13.3 15 表6.2.1-2建筑供暖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燃气为主)建筑供l废能耗指标Nm3/(m2 a)J 约束值引导值省份城市区域集小区集分栋分区域集小区集分栋分1供暖中供暖户供i段中供l废中供暖户供暖北京北京9.0 10.1 8.7 4.9 6.6 6.1 天津天津8.7 9.7 8.4 5.1 6.9 6.4 河北省石家庄8.0 9.0 7.7 3.9 5.3 4.8 山西省太原10.0 11.2 9.7 5.3 7.3 6.7 内蒙古自治区l呼和浩特12.4 13.9 12.1 6.8 9.3 8.6 辽宁省沈阳11.4 12.7 11.1 6.8 9.3 8.6 吉林省七三春12.7 14.2 12.4 8.5 11.7 10.9 黑龙江省哈尔滨13.4 5.0 13.1 8.5 11.7 10.9 山东省济南7.4 8.2 7.1 3.6 4.9 4.5 河南省郑州7.0 7.9 6.7 3.1 4.2 3.8 西藏自治区拉萨10.0 11.2 9.7 3.9 5.3 4.8 陕西省西安7.4 8.2 7.1 3.1 4.2 3.8 甘肃省兰州9.7 10.9 9.4 5.1 6.9 6.4 青海省西宁12.0 13.5 11.8 6.1 8.3 7.7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10.7 12.0 10.4 6.1 8.3 7.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12.4 13.9 12.1 7.3 10.0 9.3 6.2.2 集中供热方式的建筑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式确定:16 Ebh=(qs+edis X Ce)卢Q,CQi q,=一一一一一一A 卢一旦旦旦旦HDD(6.2.2-1)(6.2.2-2)(6.2.2-3)式中:Eh一一建筑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kgce/(m2 a)或Nm3/(m2 a)J;qs热源能耗实测值kgce/Cm2 a)J;CQ一一热源效率指标实测值(kgce/GJ或Nm3/GJ);edis一一供热管网水泵电耗指标实测值kW h/(m2 a)J,按本标准公式6.4.5计算;人系统承担的总的供暖面积(m2);Qsi一一第z个热源输出的热量(GJ/a);m一一总的热源数目;Ce一一全国平均火力供电标准煤耗或者火力供电燃气耗值,取O.320kgce/kW h或O.2Nm3/kW.h;卢一一气象修正系数;HDD。一一以180C为标准计算的标准供暖期供暖度日数;HDD-一以180C为标准计算的当年供暖期供暖度日数。6.2.3分户或分栋供暖方式的供暖能耗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式确定:Ebh=主卢(6.2.3)式中:Es 为供暖系统供暖期所消耗的燃煤、燃气或电力,根据燃料种类其单位分别为Ckgce)、(Nm3)、CkW.h);A 为供暖建筑面积(m勺。6.3 建筑耗热量指标6.3.1 建筑耗热量指标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6.3.1的规定。表6.3.1建筑耗热量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建筑折算耗热量指标GJ/m2 a)J 省份城市约束值引导值北京北京O.26 0.19 天津天津0.25 0.20 17 续表6.3.1 建筑折算耗热量指标GJ/(m2 alJ 省份城市约束值引导,但河北省石家庄o.23 o.15 山西省太原0.29 0.2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36O.27 辽宁省i尤阳。.33O.27 吉林省长春O.:17 0.34 黑龙江省哈尔滨O.39 0.34 山东省济南0.21 0.14 河南省郑州O.20 0.12 西藏自治区投萨O.29 0.15 陕西省西安0.21 0.12 甘肃省兰州O.28 0.20 青海省西宁0.35 O.2 宁夏回族,治18:银川0.31 0.24 新组I自F尔自治区乌鲁木齐O.36 O.29 注本表中指标数值仅按照北方地区省会城市给H其他城市指标数值应根据其气候参数自行计算得到,其中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采暖部分)JGJ 26-95的建筑耗热量水平是约束值的确定依据.(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的建筑耗热盐水平是引导值的确定依据。6.3.2 建筑耗热量指标实测值应根据安装在建筑的热人口的热量表计量数据,按公式(6.3.2-1)计算确定。当建筑热人口没有安装热量表时,应按公式(6.3.2-2)计算:qb=去x(叶川(6.3.2-1)18。(1,qb=O.98:x(-,-t-:-)卢A阳飞1十t 式中:qh一一建筑耗热量指标实测值GJ/(m2 a)J;(6.3.2-2)Qb一一供暖期楼栋热量表的实际计量的热量CGJ/a);当分栋或分户采用燃气供暖时,Qb为计量得到的总的燃气消耗量与燃气热值的乘积;当分栋、分户采用各类电供暖(热泵或电热膜)时,Qb为计量得到的总耗电量乘以O.0094GJ/kWh ao C注:这是用每度电发电煤耗320g标煤乘以标煤的热值得到);Ab一一建筑面积Cm2);一一由于末端缺少调控导致供暖不均匀等造成的过量供热率,应根据供暖规模按表6.3.2确定;在F象修正系数,应按式(6.2.2-3)计算;Qss一-为建筑供热的热力站或小区锅炉房的热量表供暖期实际计量的热量(GJ/a);Ass一一热力站供热面积Cm勺。表6.3.2过量供热率建筑供暖系统类型过盘供热E在(%)区域集中供暖20 小区集中供暖15 分栋供暖5 分户供暖。6.4 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6.4.1 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包括管网热损失率指标和管网水泵电耗指标。6.4.2 建筑供暖系统中管网热损失率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6.4.2的规定。19 表6.4.2管网热损失率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管网热损失率指标(%)建筑供暖系统类型约束值引导值区域集中供暖5 3 小区集中供暖2 1 分栋分户供暖。6.4.3 供暖系统管网水泵电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6.4.3的规定。表6.4.3供暖系统管网水泵电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供暖期(月)管网水泵电耗指标k.Wh/(mz,a)J 约束值引导值4 1.7 l 5 2.1 1.3 6 2.5 1.5 7 2.9 1.8 8 3.3 2 6.4.4 管网热损失率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旦回百bQ=Qs-Qb Qs=Q引i=l 可=Qi式中:何一一管网热损失率指标实测值;Q-一管网热损失实测值(GJ/a);Qs-一热源供热量实测值CGJ/a);(6.4.4-1)(6.4.4-2)C6.4.4-3)(6.4.4-4)Q,-一热网所服务的建筑总的实际耗热量CG/a);Q一一才共暖期热源出口实测的供热量CG/a);m一一热网包含的热源个数;20 Q;-一-供暖期楼栋热量表的实际计量的热量(GJ/a);楼栋人口没有安装热量表时,可用热力站的热量表供暖期实际计量的热量根据该楼栋面积和热力站所带建筑总面积拆分后乘以O.98获得;一一接入热网的建筑个数。6.4.5 供暖系统管网水泵电耗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式确定:E,仨ed;s-五7(6.4.5)式中:edi-一一供暖系统管网水泵电耗指标实测值kW h/Cm2.a)J;Ed;s一一供暖期供暖系统管网水泵耗电量(kW.h/a);对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系统,包括热源处的主循环泵,中间加压泵站的水泵,以及热力站循环水泵、泪水泵等。对于小区锅炉房,输配电耗指循环水泵电耗;对于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输配电耗指热用户侧循环水泵电耗;A,一一供暖系统热网供热面积(m2)。6.5 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6.5.1 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应符合表6.5.1的规定。表6.5.1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的约束值和引导值燃煤热源效率指标燃气热源效率指标建筑供暖系统类型Ckgce/GJ)CNm3/GJ)约束值引导值约束值引导值区域集中供暖22 18 27 20 小区锅炉房或分布式43 38 热电联产等集中供暖32 29 分栋/分户供暖32 30 21 6.5.2 建筑供暖系统热师、能耗指标实测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其中当热源为热电联产时,应按照佣分摊法对供热煤耗进行分摊计算。Y飞Ir,hw Qsi I r,/f l Q二、IChj X(r 1;,)CO(.I1,n)+Ein,j X Cc I 声L n)EOU1j O.0036+hw Qsi!tnd ,c J(6.5.21)T n,T hw=1一一一一ln一坐(6.5.2-2)nw.&.Tw吭一TbwTbw 式中:CQ一一热源能耗指标实测值,当燃料为燃煤或全部为电力时,单位为kgce/GJ;当燃料为燃气时,单位为m3燃气/GJ;22 Chj一一热源全年燃料消耗量,当燃料为燃煤时,单位为kgce/a;当燃料为燃气时,单位为Nm3燃气/a;m 热网包含的热源个数;Em.j一一一耗电量(kW.h/a),当热游、为锅炉时,为全年锅炉房耗电;当热源为水、肺、热泵、地源热泵等电驱动热泵时,为全年热源耗电;当采用热电联产时,该值为0;E叫一一当热1JJ、为热电联产时,为热电厂全年净输出电量(发电量减去厂用电)(kW.h/a);Cc.发电能源消耗率,对燃煤热电联产电厂、燃煤锅炉房和水源热泵、地游、热泵热源,取全国平均供电煤耗O.320kgce/kW h;对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天然气锅炉房,取全国平均燃气供电效率0.2Nm3天然气/kW.h;Q,i一一供暖期热源、出口实测的供热量CGJ/a);hw 一次网热水佣折算系数,是热水理论情况下能够转化为最大有用功占能源总量的比例,佣折算系数A在Ol之间;T。一一一为该热源所在地区的平均温度三二十50C期间内的平均混度(K);Tws二十热源一次网热水供水温度(K);Tbw一一热源一次网热水回水温度(K)。23 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24 引用标准名录1 J GJ 26-95 2 GJ 26-2010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T 51161-2016 条文说明制订说明民用建筑能耗标准)GBj T 51161-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4月15日以第109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建筑用能形势和特点,在收集积累的大量建筑物实际运行能耗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计算,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取得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民用建筑能耗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28 目次1 总贝.-30 2 术语333 基本规定.35 4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41 4.1-般规定.41 4.2 居住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43 4.3 能耗指标修正.44 5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45 5.1 一般规定.45 5.2 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48 5.3 能耗指标修正.,-,.51 6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供暖能耗.55 6.1 一般规定.55 6.2 建筑供暖能耗指标.56 6.3 建筑耗热量指标.57 6.4 建筑供暖输配系统能耗指标.58 6.5 建筑供暖系统热源能耗指标.59 29 1总则1.0.1-1.O.3 当前我国能源战略明确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本标准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依据。我国民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至今,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覆盖了工程层次到产品层次的标准,但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目标层次的建筑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正是这一空白的有利补充。实际建筑的运行能耗与建筑和机电系统的设计有关,与施工质量和机电设备质量有关,更与建筑的运行管理水平及使用者使用方式有关。要实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必须从以上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建筑设计规范大全》GBT51161-2023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887.pdf)为本站会员(周**)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