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大学之道.pdf
龙源期刊网 http:/大学与大学之道作者:刘 健 邹晓平来源:高教探索2010 年第 05 期摘要:大学为我们解答今天高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来自传统文化的启迪。不管价值取向如何多元化,培养目标如何多样化,“明明德”、“新民”、“至善”仍然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重读大学,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给“三纲”、“七证”、“八目”以新的内涵,给“止于至善”补充现代意义,给“大学之道”注入外来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关键词:大学;三纲;七证;八目;教育本质由孔子的学生曾参而作,从礼记中的一篇,到“四书”之首,一本大学让多少先贤读得青丝白发,解得云山雾海,连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也说,“只除了什么明明德外就没书了,都是前人混编出来的”(第十九回)。时至今日,输入关键词“大学之道”,网上即刻可搜索到数以万计的篇目。其实,微言大义的主要部分是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开始,包含标点符号在内的 246个字符。文中的“大学”与今日约定俗成的“大学”词义相去甚远。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礼仪知识;十五岁入“大学”,也称“太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大学”既是博学,也是修身的道德学、入世的伦理学、安邦的政治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应该是对官员和准备为官的人所讲的修身治国的学问。考虑到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官吏,也可以说大学是对那个时代的学生们说的,对教育说的。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谓三纲,即三项基本原则:弘扬光明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而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南怀瑾先生的直译是:“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南怀瑾先生认为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属“昧改”1。也有的论者解为:“人生来本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2